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独龙族的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明东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8(3):29-31
独龙江流域是独龙族的主要居住地,这里地理区位独特,气候特殊,物种丰富,是有名的"生物基因库".独龙族社会发育程度低,生产方式落后,属农耕经济文化中的山林刀耕火种型.基本特征是把劳动直接投入生态系统,通过强化劳动与改进技术,放大或增加生态系统的输出功率,试图在生产力和劳动产品之间形成正比例关系.但独龙族的生态文化在外界的影响下,正在发生变化,对生态系统的负作用日益明显.本文试图探讨独龙族的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
王强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8(4):24-26
可持续发展在现实践行上的困境首先需要理论上的突破来解决,其发展的实质和方向是生态化.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求人们在思维上进入生态系统,成为"理性生态人",并逐步实现人的活动、社会活动的生态化.与之相应,这一动态的过程中可持续发展突显3个方面的生态特征最优化的发展观,理性的可持续观与和谐的整体观. 相似文献
3.
普及生态文化 促进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化是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模式相伴而生的文化成分,素质教育呼唤生态文化,生态科学自身发展需要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教育应该包括生态基本知识和生态协调和谐思想等内容。重视生态文化普及教育是人类社会健康、持久和高效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朱以青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156-160
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加速推进破坏了适应人类自身生存的文化生态,其结果必将导致人类文化多样性的消失,造成人类文化危机。文化生态理论对解决人类文化危机特别是对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论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坚持整体性、本真性原则,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生存的环境一起保护,这样才能保持文化生态平衡,实现文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袁俊平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1):69-72
文章主要从文化形态转型与生态可持续发展关系的角度,论述如何通过文化观念的更新正确认识和解决我国生态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促进我国生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7.
王文勇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0-53,59
英国学者C.P.斯诺的"两种文化"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日益分裂的担忧,在当今的生态文化建设的理论分析中找到了历史的回音与共鸣,其为当今的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历史锲入点。而生态文化显然是弥合"两种文化"的必要桥梁。从现今学者对生态文化蓝图的勾勒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分析来看,斯诺所谓的"第三文化"有可能就是生态文化的理论原型。 相似文献
8.
论生态补偿与西部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现阶段对西部进行生态补偿有其重要性、紧迫性和必然性。生态补偿必须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公平公正、政府主导、市场推进、社会参与等原则。进而提出实现西部可持续发展和建立生态补偿的对策建议:发展生态生产力和循环经济;建立资源环境价值评价体系、探索市场化的生态补偿等方式。只有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任宪友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4):20-23
可持续发展代表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离不开可持续发展文化的支持。可持续发展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生态文化,具有整体和谐、系统有序和创新性三大特点。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和推动可持续发展进程。进行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的十大对策:树立人均意识、控制人口增长,确立大教育观、提高人口素质,强化参与意识、推动公众参与,改变资源观念、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变革能源观念、实施清洁能源方案,提高环境意识、保护生态环境,转变生产观念、推广清洁生产,革新消费观念、推行可持续消费模式,坚持大开放观、推动中外文化交流,调整传统人地观念、促进人地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10.
论文化与生态文化的哲学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亭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5):97-100
在本文中作者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限制,尝试建立新的思想范式。即以哲学认识论的研究视角,对文化的意蕴、文化分类及生态多样性进行了全新的阐释。结合生态哲学的理论构架,认为不同价值取向直接造成了现代文化与生态文化的本质区别,并且提出现代文化向生态文化的转变,是一次深刻的质的转型。也在这一转型中凸显出了生态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实施环境战略,促进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改善城市综合环境、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文脉视角下的区域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脉是区域旅游产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质量因子,是区域文化的精髓,旅游地的灵魂.文脉对于旅游主题的确定、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市场的定位、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的制定和旅游地开发时序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准确把握区域文脉,打造旅游地及其产品,并以文脉展示为核心制定和实施旅游产业经营战略,是旅游经济活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贫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周民良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3):2-7
国内外大量事实证明,贫困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环境。贫困可以以经济收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等指标加以反映,但是一定与环境背景有关,而环境制约下的贫困至少有分散经济、封闭经济、脆弱经济和传统经济四种形态。本文认为,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并由此推及贫困地区贫困与环境的恶性循环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环境与贫困的四种互动变化方向。最后,针对我国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方向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民族村寨是一个由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的组织严密的社会文化有机体。为有效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民族民俗文化和文化空间,坚持原真性原则和“文化自觉”,并通过新农村建设、历史保护、产权管理等制度设计和政策措施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15.
现代合作社是一种先进的新型经济组织,其独特的产权制度和双轨经营体制可以比较有效率地解决农业生产的外部性问题,促进农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险峰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
要实现中国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重在制度建设。包括建立和完善从中央到地方的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体制和制度 ,建立部门合作与协商和专家公众参与制度 ,建立环境综合决策评估和监督机制 ,建立和完善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建立环境侵权立法的相关制度、团体诉讼制度、责任保险制度、行政救济体制和国家赔偿制度等等。 相似文献
17.
杜芳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58-61
文化产业是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深圳作为一个文化的后发城市,迅速抓住文化产业的发展契机,使文化产业硕果累累。深圳要想成为国内一流、亚洲领先、全球知名的文化产业先锋城市,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新对策,坚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化旅游资源与成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发展的永恒主题和战略目标。近年来人们开始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加强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成都作为蜀文化中心和四川省会城市,历史文化沉淀厚重,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本文首先阐述了可持续发展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文化旅游的涵义及其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还结合成都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优势,探讨如何实现成都文化旅游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有效结合,实现成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环境税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认为环境税是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一种重要的环境经济手段。通过分析OECD(OrganizationforEconomicCooporationandDevelopment)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我国的环境税应用情况,指出我国现行的环境税体系还存在一些不足,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人口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毅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1-6
人口环境系统是人口、资源、环境组成的对立统一的自然社会系统 ,是高度融合的有机整体。人口环境系统动因包括人口环境运动的推动、关系的调整和规律的作用。地球环境系统被人口压力突破后表现出矛盾的滞后性、影响的多重性和经济陷于衰退。人口过多、素质偏低和老龄化加快三症并发 ,成为中国人口与环境发展的独特现象。环境的作用包括给人类提供自然资源、自净功能或环境容量 ,提供舒适性环境的精神享受。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人类索取超过资源本身、排污超过环境自净能力、自然资源耗竭超过极限便不可逆转。中国传统工业是一柄双刃剑 ,高投入、高消费求得增长 ,物耗和污染代价巨大。环境污染的主因是决策者和建设者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科学、合理的社会结构范式。可持续发展可形象地比作人类发展坐标轴 :纵坐标是时间上的连续性 ,即兼顾当代与后代 ,控制人口 ,提高素质 ,珍惜资源 ,保护环境 ;横坐标是空间上的立体性 ,即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并举 ;轴心是人口与环境关系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