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认为,秦统一后在以法治国的同时,宣扬儒家的忠孝仁义礼和仁政德治,因此有一个注意发展生产,为政宽缓的儒法并用时期。但始皇三十二年以后,“内兴功作,外攘夷狄”,统治思想发生变化,儒家思想被摒弃,据此,秦代的历史应划为前后两个时期。秦王朝统治思想变化的原因,一是因为以秦始皇为首的无数具有强烈的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军功地主掌权,导致秦王朝对外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扩张,对内实行大规模的徭戍征发和酷烈的专制主义统治;二是因为仁政德治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儒家在统治理论方面所体现的相对性和弹性机制,儒学所强调的君权、父权和夫权也是有条件的,相对的,随着秦王朝大规模的租赋徭戍征发,具有相对性特点的儒学与秦王朝的现实政治发生冲突,必然遭受专制皇权的打击;三是专制制度缺乏必要的制衡因素  相似文献   

2.
“天下为公”是中国古代的统治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分田 《阴山学刊》2003,16(3):55-61
公天下论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政治理论之一。它的主要内容是君主论,着重回答设君之道、为君之道和择君替君之道等重大政治理论问题。"天下为公"既论证了治权在君的合理性,描绘出"圣王之制"的理想政治蓝图,又为君权的存在与行使设置了条件和规范,还为政治批判提供了价值尺度。立君为公、君位为天下之公器、君道尚公、天下非一家一人私有等思想是中国古代统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中国的帝王观念有其精致、周到之处,甚至包含着许多超越时代的政治理性。以往的思想史研究对这个特点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这是需要改进的。  相似文献   

3.
法家文化与秦王朝的兴亡密切相关,它在秦国历史上的作用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秦孝公时期,商鞅以法家文化为指导实施变法,使秦国迅速壮大,为吞并六国、统一中原奠定了基础,同时也确立了法家文化在秦国的主体地位;秦始皇时期,由于过度迷信并片面使用法家文化,实行君主专制,崇尚权术,严刑峻法,残暴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秦二世而亡,同时也扼杀了法家文化的优点,极度膨胀了其不足。秦兴于法家,也败于法家,甚为遗憾!  相似文献   

4.
李峰 《天府新论》2011,(3):128-132
由于北方的胡人对秦朝存在着现实的威胁,而南方的百越对秦朝存在着潜在的威胁,因此秦朝有必要发兵攻打他们,同时把王化推向四极也是帝王们的盛举,而秦朝强大的军事力量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也使其具备开拓边疆的能力,因此秦朝向南方和北方的民族发起进攻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古代土家族地区开发简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段超 《江汉论坛》2001,(11):68-71
古代土家族地区的开发经历了羁縻时期、土司时期、改土归流以后这三个阶段,各个时期的开发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土家族地区的发展。由于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土家族地区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它使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与其他民族地区相比,土家族地区在开发方式、开发主体、开发目标等方面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今天土家族地区的开发应当借鉴和吸取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6.
秦朝社会控制失效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昆生 《重庆社会科学》2005,(10):75-78,102
秦朝短祚与其社会控制指导思想的失误有密切关系。具体表现在以法家为主的文化共融失效;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与实践的亏缺;不成熟社会转型重建中的内敛机制与大一统社会整合中的秩序失范。  相似文献   

7.
8.
日本占领台湾后,为巩固和发展其统治权,对台湾施行过各种统治方式,在统治政策上,先后经历了武力政策、怀柔政策、同化政策等阶段。在土地政策上,日本从土地调查、林野调查和地租三方面大肆掠夺土地。在经济政策上,主要通过工业投资和商业垄断形成经济独占权,其经济独占权的迅速形成主要有5个原因。在基层统治上,以保甲制度和三段警备法作为基层有力的统治工具。  相似文献   

9.
姜明 《阴山学刊》2013,(5):21-24
近年来,内蒙古草原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数量、规模都大大增加,极大地促进了内蒙古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在开发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带有民族色彩的社会矛盾,其特点是:突发性、复杂性、连锁反应性、民族性,如何解决这些日益突显的矛盾,是做好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保障祖国北疆生态安全与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黄栋法 《船山学刊》2009,(2):197-199
秦朝采用郡县制是其政治制度客观限定的结果。是为了加强对六国故地及边远地区的政治控制,是受秦始皇及其他政治家个人原因的制约。秦国秦朝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地方政治行政体系的基础.构建了两千多年中央集权封建王朝的基本框架,而郡县制支撑的国家民族统一的思想一直深深地影响着后世。  相似文献   

11.
秦汉时期内蒙古地区的民族主要有汉族、戎族、匈奴族及东胡系的鲜卑族等。匈奴族等在其发展过程中 ,与秦汉王朝有战争、有和亲、有依附 ,也有文化的相互影响 ,是民族融合的又一高潮时期  相似文献   

12.
秦汉时期内蒙古地区的民族主要有汉族、戎族、匈奴族及东胡系的鲜卑族等.匈奴族等在其发展过程中,与秦汉王朝有战争、有和亲、有依附,也有文化的相互影响,是民族融合的又一高潮时期.  相似文献   

13.
秦一代置郡问题,有不同说法,自谭其骧先生考证之后以为定论。然近年出土秦封泥和秦简牍等文物都涉及秦郡,其中众秦郡名既不见于传世的秦代文献,也为历来考证秦郡学者所不知,从而动摇了已成定论的秦郡体系。本文根据考古出土秦封泥、简牍和传世秦玺印等资料与传世文献相结合,重新思考秦郡,考证秦统一初年所置三十六郡。  相似文献   

14.
秦汉旅游主体的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是中国古代普遍存在的现象。秦汉时期旅游活动已很兴盛 ,其旅游主体的构成也很有时代特色。秦汉旅游主体是由最高统治者、王公贵族、富商大贾、知识分子、外交使节及下层劳动人民等组成的 ,其中 ,最高统治者、王公贵族、富商大贾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先秦佚诗与先秦诗歌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楚辞》之外 ,见于各种文献的先秦歌、谣、诵、辞之类约 30 0余首。这些作品不仅弥补了中国早期诗歌中的空白 ,将诗歌史提前到五帝的阶段 ,还显示了中国早期诗歌从二言到四言、杂言 ,再到六言诵诗的发展过程 ,使我们认识到诗歌的发生阶段除诗歌舞结合的形式之外 ,还有总结生产、生活经验的谣谚、诵辞 ,这种口诵作品同歌的结合开拓了上古诗歌题材的范围 ,推动了诗歌体式的发展。《诗经·豳风·七月》就是谣谚同歌结合的产物。民歌、谣谚、祭辞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试探元代在广西民族地区的屯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巩固边防,元政府在广西民族地区广置屯田,并取得良好效果。元政府的重农政策和措施,民族问题和边界问题的复杂性,民族人口的增长等因素,促成元代在广西民族地区广泛开展屯田生产。屯田生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大元帝国南部边疆的安全,客观上推动了广西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往与融合及民族地区社会风习的变迁。  相似文献   

17.
尹倩 《学术探索》2004,(9):112-115
近年来,抗战时期国统区经济研究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学者们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个案研究、区域研究的成果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学者们的研究视角也大大拓宽,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展,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对抗战时期国统区经济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许多中国文学史著作中,在先秦文学之后,无论称为"秦汉文学",抑或称为"两汉文学",无一例外把李斯的《谏逐客疏》算作秦代文学。但从秦发祥地及其拓展形势以及秦地文学的发展状况来看,秦统一中国前12年,后15年无文学。  相似文献   

19.
齐丹丹 《学术探索》2012,(5):175-177
睡虎地秦墓竹简的发现,为研究秦代教育提供了新材料,竹简的若干条目客观反映了秦代官员教育和基层民众教育的基本情况。通过分析简文,可知在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政策下,无论是高级官吏还是普通民众都具有相当的知识水平,这有助于对秦代教育做重新的审视。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以来,新出土史料大量发现,特别是秦公牍文书的陆续出土,为秦地方官制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那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里耶秦简为中心,结合传统文献,对秦地方官吏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考察,分别从其名称、内涵、功用等不同方面进行考证和论述.补充和纠正了传统文献中有关秦地方官制的一些记载,可以进一步探寻到里耶秦简对于研究秦地方官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