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华人时刊》2012,(7):65
苏振远,男,汉族,1955年4月出生,江苏宿迁人,中共党员,大普学历。1971年1月参加工作。2010年2月至今任江苏省民防局局长、党组书记,省人防办主任。  相似文献   

2.
汉高帝分封同姓王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高帝在消灭异姓王的过程中,曾分封了11个同姓王:高帝六年封刘交为楚王,封刘喜为代王,封刘肥为齐王,封刘贾为荊王,九年封刘如意为赵王,十一年封刘长为淮南王,封刘恒为代王,封刘恢为梁王,封刘友为淮阳王,十二年封刘濞为吴王,封刘建为燕王。关于高帝分封同姓王,论者多认为是高帝倒行逆施,是高帝错误地总结了历史经验。对此,笔者实在不敢首肯。兹就高帝分封同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分析袁世凯和慈禧太后、载沣、奕匡力、张之洞等人的关系入手,探究了袁世凯开缺的原因,认为袁世凯的开缺是在西太后驾崩、宣统继立的背景下,袁自揣失势,主动自请辞职,而载沣则因受张之洞的影响顺势就其所请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墨学是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学派之一,曾号称“显学”。《汉书·艺文志》列入“九流”。孟轲也曾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①《吕氏春秋·当染篇》亦载,孔墨“纵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史称墨家“列道可议,分徒而讼”。足见其盛况和影响。然而,“犷秦隐儒,墨子以微,至西汉,儒复兴,而墨竟绝”。②从此沉寂一千七百余年而一蹶不振。不能不说是思想史上的一大遗憾。那么,儒何以兴,而墨何以衰,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对于总结理论思维的经验教训,对于揭示人类思想史、学派发展史的规律,繁荣社会主义学术和文化无疑是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5.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曹操的人才政策有极端相反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思才若渴,唯才是举;另一方面又毫不留情地忌杀人才。何以如此?本文认为,我们考察曹操忌杀人才的原因时不能只视其性格、品德的因素而不视其所处的特殊地位、特殊环境及其独特的经历等因素,因为正是这些因素蕴含了曹操忌杀人才的特殊内情和原因。  相似文献   

6.
一八六二年五月(同治元年四月),爆于陕西华县的回民反清斗争,如星星之火,不久即燃遍全省,波及西北大地,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为期长达十二年之久的“陕甘回民大起义”。陕西凤翔是这次回民起义的重点地区之一。但从新、旧史书上看,关于凤翔回民起义的原因、经过等问题的叙述不甚详细;更有不少诬陷攻击之词充斥于反动史书中,如《清朝全史》第六十六页上载: “先是同治元年七月,凤翔之回民杀汉人,围郡城”; 《续修陕西省通志稿》卷一七三至卷一七八《纪事七》至《纪事十二》的编纂者吴廷锡公然站在反动统治者的立场上,把镇压回民起义的反革命行动标之为:“平定回匪”! 当时的凤翔知府张兆栋在他上报的《禀回民叛乱请发兵剿办由》中更恶毒地辱骂回民  相似文献   

7.
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实现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保护学生先天性学习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在开放的课堂学习中,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  相似文献   

8.
王僧孺是梁朝宫体诗人,他生活在梁朝盛世,但他的诗歌创作却表现出悲伤的情调,这跟他的身世有关。王氏家族在西晋时经王朗与王肃的努力而跻身一流士族之列,但到王僧孺时却沦落成寒门家族,这是他的诗作有悲伤情调的重要原因。王僧孺在创作中通过两种途径来达到这种效果,一是炼字,二是选取黄昏、日暮、月亮、夜晚等带有忧伤情调的意象来抒情写志。  相似文献   

9.
宋襄公用人祭原因辨析周兴《左传》僖公十九年载:“宋(襄)公使邾文公用子于次睢之社,欲以属东夷。”这段文字与史实,为历来治经传者所乐道,本文拟从春秋大势及当时各国间的矛盾关系分析入手,谈点新的看法。先言春秋大势。春秋初期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首先创...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中自然、艺术以及美这三个词语的含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辨析,旨在 澄清其含义,有助于正确、恰当地使用。  相似文献   

11.
道家在战国中期两极分化原因辨析粟勇战国中期道家营垒中庄周之学与稷下黄老之学的两极分化,原因何在?笔者认为,两家的共同理论源头即老子的《道德经》那里便隐含着分化的内在因素,它们各自所处的现实社会和历史文化背景更起了决定作用,兹分迷于下:一老子哲学的模糊...  相似文献   

12.
学术界传统观点认为,美国内战前期北方失利的根本原因在于林肯政府不肯采取解放奴隶的措施。本文通过对内战爆发前后的国内外形势作全面、客观的分析,指出,美国内战前期北军的失利,一方面是因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另一方面也同联邦政府的主观努力不足有关。北方的败局决非某个英雄人物所能立刻扭转;林肯政府出于种种考虑,不过早地解决奴隶制问题非但不是北方失利的根源,反之,却避免了北方更大的失败,是无可指责的;把北方的失利归咎于林肯政府不肯解放奴隶是片面的,也不符合客观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3.
巨额税款流失导致了税收地位下降,税收职能弱化,并进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税款流失原因众说纷坛,但无非基于税基、纳税意识、税收制度和税收征管,而且只有在对各原因进行客观辩证分析的基础上,才能使其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4.
王守仁是明代大儒,心学的集大成者。其学术思想传至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影响至今。他传奇的一生兼有立德、立功、立言的特点,被称为封建时代的完人。由于其特殊的贡献得以从祀孔庙,成为官方认定的经世大儒。学界关于王守仁从祀的过程研究较多,但对于其能够得以从祀的原因还少有详细梳理。可从王守仁个人理想、主要成就、外部保障及学说的时代性等四方面来论述厘清这一问题,这对于研究王守仁的历史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史学界通常认为,西晋“八王之乱”是因晋武帝实行分封制所致,此说欠妥.分封制只是导致这场皇族为争夺政权而展开的前后十六年战乱的诸因素之一,既不是主要原因,更不是唯一原因;战乱的根源在于晋武帝没有选好接班人,晋惠帝的昏愚无能,是导致“八王之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风骨"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种审美理想的概括。唐代风骨盛行,盛唐时已成为诗歌创作的主流和共同的美学标准。唐诗中最能体现"风骨"特征的是盛唐边塞诗。现以王昌龄为例,分析盛唐边塞诗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盛唐蓬勃酣畅的时代精神和美学风貌,说明边塞诗在唐代是最富于盛唐诗歌所焕发的魅力,闪烁着"风骨美"的光华。  相似文献   

17.
在唐代百花烂漫的诗坛上,王昌龄是一位“位卑而名著”的诗人,虽然其存诗不多(仅180余首),但仍然值得我们去研究。王昌龄,字少伯,京兆人。生于公元七世纪九十年代末,出身寒微,属于社会的中下层。少有大志,希望被人重用搏取功名。如他在《上李侍郎书》中说:“昌龄久于贫贱,是以多知危苦之事。”又说:“昌龄岂不解置身青川,俯饮白水,饱于道义,然后谒王公大人以希大遇哉?每思力养不给,则不觉独坐流涕,啜寂负米,惟明公念之。直科不得不谋其始,夫唯明公念之。”(《全唐文》2·卷三百三十一),但王昌龄一生命运多羁,仕途坎坷。入仕后也只不过任汜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长期以来,“汉化”与“同化”在民族关系研究领域一直是敏感的用语。有些西方人类学家出于一种所谓的“公平道德感”(fairness and moral indigration)反对使用“同化”一辞。我国学术界也曾为此有过讨论。本文倾向于把“同化”作为这样一种意义使用,即:不同民族在共同生息、交往中所导致的文化趋同现象。在两个人口差异悬殊的族体交往过程中,人口较少的民族在文  相似文献   

19.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是和谐”思想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是和谐”思想辨析潘喜媛,罗中起毕达哥拉斯学派(下称毕氏学派)形成于公元前六世纪末,延续至公元三世纪,是古希腊历史上最复杂的文化现象之一。据载,欧洲历史上的许多“第一”都出自于这个学派。包含于其中的是,在美学史上毕达哥拉斯(Pyth...  相似文献   

20.
王襞诗歌作为其个体生命情感体验的诗化形态,生动体现了其内在生命情感的美,即内美。其内美主要体现在诗的生命人格和诗的生命形式两个方面,以及实现内美的三个阶段:入情、入性和入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