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一农业是整个国民經济发展的基础,因而也是商业发展的基础,沒有农业也就沒有商业。从历史上看,首先是由于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然后才有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如果人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只够他們自己必不可少的消费,那就不可能有商品交換的产生,不可能有工商业的分工和发展。馬克思在談到資本主义农业时指出:“超越于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尤其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在社会主义社会,农业仍然是国民經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发展,对工业、商业  相似文献   

2.
一、大农业优胜于小农业。农业的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資本主义的现代化农业是在剝夺小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农业的問題,以及它和工业之間的关系的問題,是馬克思主义經济理論的重大問題,也是社会主义建設实际的重大問題。馬克思主义經典作家从来认为,农业在国民經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馬克思从考察社会分工和社会再生产出发,提出了:生活資料的生产(最广义的农业劳动),是人們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一般最先决的条件,“超越于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尤其是資本主义生产的基础。”如果沒有农业的生产及其发展,工业和农业的分工既不可能,社会的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也无从实现。因此,农业在任何时候都是社会生存和生产发展的客观的自然基础。  相似文献   

3.
近来我国报刊上,展开了对杨坚白、何建章等同志提出的“生产价格”和“平均利潤”問題的討論。这一个問題的爭論是社会主义和資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爭在經济学上的反映,是一个大是大非的問題,不仅經济学界有重視的必要,經济工作人員,亦应該充分重視。我想从以下几点来談一談。一、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不存在“生产价格”和“平均利潤”的經济范畴生产价格和平均利潤是資本主义的經济范畴,而不是什么社会化大規模經济共有的經济范畴。因为在資本主义的条件下,价值規律和剩余价值規律在起着調节生产,調节流通的作用,那一部門投資少,生产少,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利潤  相似文献   

4.
为了在我国迅速建成社会主义,发展农业是首要任务,因为农业是国民經济的基础,国民經济各部門的发展有赖于农业生产的首先发展。社会主义建設必須貫彻  相似文献   

5.
国民經济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国民經济所包含的各个生产部門之間,存在着互相依賴、互相促进的密切关系,其中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实踐証明:农业发展了,以工业为主导的整个国民經济就能更快地发展。解放以来,在党中央和毛澤东同志的領导下,随着农村生产关系的不断改革,农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还比較低,因此,还不能完全摆脫自然灾害的影响。卽以1959年为例,我国中部广大地区  相似文献   

6.
我国过渡时期經济制度的基本特点,就是全民劳动和各种财經政策都是經过統一的計划來实現的。國家的經济計划是各項財經政策的具体体现,而基本建設計划又是整个國民經济計划的主要組成部分。在編制上它的总依据是过渡时期总任务和我國發展國民經济的第一个五年計划。在內容上它規定國家在一定时期內对固定资產投資的总規模和增長速度,規定了國民經济各部門、各地区的投资此例关系,規定了国家建設的程度和工作内容。因此,它决定着社会主义工業化和社会主义建設的前途。  相似文献   

7.
关于如何理解农业是国民經济发展的基础这一馬克思主义原理的問題,我国經济学界比較一致地认为,这是由农业本身的特点和它在国民經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即(一)农业是人們衣食的主要来源;(二)农业是工业的原料基地;(三)农业是工业品的銷售市场;(四)农业是資金积累的重要来源之一;(五)农村人口是工业和国民經济其它各部門劳动力的主要来源;此外,在我国条件下,农业和对外貿易的发展也有极密切的关系。另一种看法认为,“农业只有前两点作用才构成农业成为基础的原因”。我基本上同意前一种看法。根据馬克思列宁主义經典著作的有关闡述,我认为农业是国民經济发展的基础这一原理,应当包括如下互相联系不可分  相似文献   

8.
农牧結合,是指农业与畜牧业两个生产部門的結合。这种結合,为合理地利用土地、生产資料、劳动力和資金提供必要条件,为提高农、牧业的經济效果提供了有利条件。农牧結合的經济效果,必須进行評价,以便选择提高經济效果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农、牧业的共同发展。如何进行农牧結合經济效果的評价。是广义农业技术經济方法論中一項新的課題,本文試图对这个問題作一些初步探討。  相似文献   

9.
自1961年2月美国經济从危机的最低点得到回升以来,西方資产阶級經济学家又一次鼓起如簧之舌,喋喋不休地吹嘘美国經济的“永久繁荣”和西德、意大利、日本等国的“經济奇迹”。现代修正主义者也追随在資产阶級学者之后,叫嚷什么“战后出现的一系列新因素,使資本主义周期性危机规律的作用削弱了,象1929—1933年的那种危机已經不会再发生了”。他們的合唱,目的无非是要反証马克思关于資本主义經济周期性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資本主义各國的經济發展出現了很多新特点,經济周期發展的变形是其中主要的特点之一。战后資本主义經济周期發展的变形是在理論上和政治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問題,同时也是很复雜的問題。为了深入地研究它,首先应該找出正确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1.
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門研究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即經济关系发展規律的科学。它以深刻的科学分析教导我們:資本主义社会一定要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必然要取而代之,这是不以人們意志为轉移的客观規律。它教导我們,无产阶级是資本主义的掘墓人,也是建設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决定性的力量。因此,馬克思主义政治經济学是无产阶級进行革命、实現无产阶級专政、建設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銳利的理論武器。政治經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这是馬克思列宁主义創始人早已明确解决了的問題。但是,平心先生在他論述生产力性质的文章中,和在社联召开的座談会的发言中,却認为这不是已經解决的問題,而提出了修改政治經济学对象的建議,認为政治經济学的对象应該“包括生产力”。他说:“我不認为这个問題可以这样簡单解决。不论从馬克思主义經典有关  相似文献   

12.
在从資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里,由于存在着商品与貨币关系,人民群众的消費需要和滿足这种需要的消費品生产之間的联系,主要是通过商品的供应和商品的需求亲实現的。消費品供应与需求之間的关系,是以商品供应額和社会購买力表現出来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正确地处理商品供应額和社会購买力之間的比例关系,是社会主义基本經济規律、国民經济有計划、按此例发展規律和社会主义按劳分配規律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农业中,建立和健全生产責任制是經营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更好地貫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則的重要措施。正确地貫彻生产責任制,对于提高社員的生产責任心,进一步調动社員集体生产的积极性,巩固集体經济,发展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任何生产活动都是具有社会性的。当資本主义的簡单协作发展为工場手工业以后,同一生产过程有了較严密的分工,为了合理組織生产、处理人們在生产过程中的协作关系,客观上要求建立一定的劳动組織,把从事不同工种操作的劳动者联合成为一个有组  相似文献   

14.
吳传启同志在1961年《新建設》11月号上发表《分析資本主义經济从商品开始的方法論意义》一文以来,学术界陆續发表了討論《資本論》方法論的論文。我对吳传启同志和王亚南同志的一些见解,有不同的意见,提出来向同志們请教。  相似文献   

15.
前中山大学教授、經济学家李超桓先生最近应广东經济学会邀請,向部分經济理論工作者作了关于《資本論》几个問題的学术演讲。李教授认为《資本論》的研究对象就是馬克思在初版序文中所說的“資本主义生产方式及与其相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換关系”。目前經济学界中有关这个問題的爭論,是由于对这句話的解释不同引起的。他訊为中文版对这句話的翻譯沒有錯。英文版把“生产关系”和“交換关系”譯作“生产和交換的条件”,意思还是一样,因为这里所謂条件指的是社会条件,生产和交換的社会条件也就是生产关系和交換关系,现在的問題  相似文献   

16.
經济发展下降战后美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愈加尖銳,经济危机頻繁发生,危机后果越来越严重。下表为战后历次危机生产下降和固定資本投资下降情况。  相似文献   

17.
杨坚白同志和何建章、张玲同志都力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应直接以生产价格作为价格形成的基础。杨坚白同志說:“以生产价格为依据的价格形成,是内在于社会主义經济本身的客观要求。”何、张二同志則說:“社会主义經济中存在生产价格的必然性。”按他們說来,这是由社会主义經济的属于社会化大生产或“社会化大規模經济”所規定了的。杨坚白同志把資本主义制度下生产价格的形成,解释成是由于“社会生产已不再是簡单的商品生产,而是社会化的大規模生产”,同时认为,社会主义經济同样  相似文献   

18.
关于国营企业生产的生产資料是否商品的問題,在討論中意見分歧,目前主要有下面两种对立的意見。第一种意見:認为国营企业生产的生产資料是商品。他們的主要根据是:在实行經济核算的条件下,生产資料在国营企业內部流通还必須通过合同和买卖形式,即还需要计价、付款。因此,他們断定在国內流通的国营企业生产的生产資料是商品。第二种意見:認为国营企业生产的生产資料,在国內流通虽然还要計价、付款,经过“买卖”形式,但本貭上已不是商品,仅仅保持着商品的形式(或外壳)。他們的主要理由是:国营企业內部的产品調撥,并不轉移产品的所有权,計价、付款只是为了計算企业的盈亏。因此,他們断定国内流通的生产資料,本  相似文献   

19.
四川制盐业中資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生、发展过程,是中国經济史上一个引人注目的問題。不少涉及中国資本主义萌芽专題的論著,虽然在不同程度上或詳或略地言及四川制盐业,但众說紛纭,莫衷一是:持“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說”的同志們,多引清初四川盐井材料作証;而另外一些同志,却宣称早在十一一紀的北宋时代,四川地区制盐业就已出現了茁壮的資本主义萌芽。資本主义生产关系之孕育于封建社会母体,固然是一历史过程,但毕竟应当有条分界綫,以上二說在时間上前后相去数百年,孰是孰非,有进一步辨明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下,国民經济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社会再生产的各个过程之間,国民經济各部門之間、企业之間、各地区之間,都有着极密切的联系,一个环节跟下上,就会影响其他許多环节的发展。要使整个国民經济联成一气,都能根据社会主义建設的需要高速度地向前发展,就必須加强协作。“协作是生产发展的一个客观規律,違反这个規律是不行的。因为生产是社会的生产,特別是进到大工业时代,更是如此。”(簿一波:“关于經济部門整风的几个問題”)。在社会生产大跃进的現在,强调全面协作更加重要。因为国民經济中会經常出現新的矛盾,例如生产跃进和机器設备的供应之間的矛盾、生产跃进和技术力量的补充之間的矛盾、生产跃进和原材料供应之間的矛盾等等;在各部门之間、各企业之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