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世界银行用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出中国1991年的人均GNP为1950多美元时,它并没有引起我国政府部门的注意。国际上一些专家、学者、组织机构用购买力平价法算出我国人均GNP比现在的370美元高出2——3倍时,也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然而,当今年6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用购买力平价法计算中国1992年GNP为1.7万亿美元(人均约1600多美元)数据,并据此认为中国已是仅次于美国、日本的第三大经济强国时,外交、统  相似文献   

2.
《领导决策信息》2013,(18):28-31
注:长春、拉萨人均GDP按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数计算;哈尔滨、兰州、青岛人均GDP按当年户籍人口数计算;涉及人民币与美元兑换汇率的,按照2012年年均汇率1美元兑换6.3125元人民币计算。  相似文献   

3.
汇率对国际贸易有着很大的影响,人民币究竟值多少美元已成为汇率的核心问题。人民币升值问题从表面上看是人民币被低估了,从实质上看,则是美元被高估了。我们以购买力平价理论为基础对人民币汇率中长期趋势加以分析,对终结人民币持续单向升值的几种可能性进行讨论,中国应根据自己的贸易及国内经济发展战略来制定汇率目标。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均衡汇率估计——不同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窦祥胜  杨炘 《管理评论》2003,15(8):45-49,16
本文用购买力平价、外汇的影子价格和因素回归三种不同的方法。估计了人民币和美元的均衡汇率。购买力平价和因素回归两种方法估计的人民币均衡汇率,有相似之处。它们的估计结果都表明,1985年以前人民币汇率存在长期高估的现象,1985年以后则出现高估和低估交替出现的现象,并且人民币高估或低估的平均幅度有所缩小。影子价格方法包括关税和配额两种类型。估计结果表明,现实的人民币汇率介于用这两种类型估计的均衡汇率之间。  相似文献   

5.
阎学通 《领导文萃》2014,(14):121-124
正未来10年,中国政府将会向民间开放更多的领域,将这些领域回归给社会。未来10年,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将升高20%,即从目前的1∶6.3升至1∶5.0左右。未来10年,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年均增长幅度将达到15%以上,2023年的文化产品出口将超过1000亿美元。2023年,美国的GDP(国民生产总值)约为19万亿美元,中国的GDP按目前汇率计算将为17万亿美元,按当年汇率计算  相似文献   

6.
相对购买力平价与人民币均衡汇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阳 《管理评论》2004,16(6):28-33,15
本文简单回顾了购买力平价理论及其实证研究的发展,并用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两种方法对人民币汇率进行了相对购买力平价检验,结果证明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相对购买力平价是成立的。在此基础上按照相对购买力平价均衡汇率模型计算了人民币均衡汇率,结论为用这种方法求解均衡汇率是根本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7.
冯玲  金延 《管理评论》2012,(2):45-52
随着海峡两岸"三通"的正式启动以及两岸金融监管谅解备忘录(MOU)的生效,两岸的经贸交流日趋紧密,因此人民币与新台币之间尽快实现双向直接兑换就显得更加迫切。本文采用直接定价和间接定价两种方法对人民币与新台币的汇率做出定价,直接定价法是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和货币模型,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得到两地汇率与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产出水平、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的关系。而间接定价法是根据利率平价理论,通过对人民币兑美元的NDF汇率、远期汇率和即期汇率以及新台币兑美元的NDF汇率和即期汇率分别做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后,发现人民币与新台币各自的汇率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因此我们利用NDF汇率替代利率平价公式中的远期汇率,计算出人民币与新台币的即期汇率,通过比较发现:间接定价法更适合于人民币与新台币汇率的决定。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Markov区制转移方法,对我国1980年1月 ̄2004年8月的人民币汇率进行了购买力平价的Engel-Granger协整检验分析。我们发现购买力平价检验可以由两个不同的内生区制来加以刻画,而这些区制的划分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经济政策调整和通货膨胀率变化等重要经济事件相联系。我们还发现人民币汇率的长期购买力平价假说成立,但在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我们度量了现阶段人民币汇率短期内的偏离程度,从购买力平价假说的角度出发,我们没有发现支持人民币汇率应该升值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9.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由1美元兑换8.27元人民币升值到1美元兑换8.05元人民币,呈现出单边上扬的走势,升值幅度达到3%。与此同时,我国的国际收支在2005年度也出现了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特别是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达到2020亿美元,国际储  相似文献   

10.
1994年人民币汇率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水平基本保持稳定,相对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以及外汇储备大幅增长的现实,汇率的稳定已经不能完全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质,汇率低估问题已经成为理论界争论的焦点。2005年7月21日,中国政府进行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汇率调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即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人民币汇率不断上升,这无疑将对中国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世界银行发布的2011年"国际比较项目"报告指出,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经济规模在2011年已经达到美国的86.9%。根据近几年中美经济增速计算,中国在2014年经济规模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中国经济当真超越美国了吗?这里购买力平价是关键问题之一。所谓购买力平价,就是依据(不考虑运输等交易成本)"同一商品在世界不同的地方按汇率折算的价格应该一样"这样一个朴素的直觉,确定的汇率平价。比如一个汉堡包,在美国售价为4美元,在中国卖20元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官方发布的汇率新闻为对象的研究,从文本措辞角度对2010年至2023年中国央行和外汇局的官方网站新闻进行分类,构建“汇率升贬”、“汇率弹性”、“汇率制度”、“人民币国际化”和“美元相关”五种新闻措辞指数,进而利用TVP-VAR模型研究官方新闻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官方新闻对人民币汇率存在明显时变特征,产生的冲击效应在短期尤为明显,长期趋近于零;官方新闻中不同措辞类型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官方新闻指数对人民币汇率有升值影响,对汇率波动有增强效果,且离岸市场受到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3.
关于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贸易顺差规模不断扩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越来越大,人民币汇率不断上扬,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08年7月2日,1美元对人民币6.85元。那么,人民币为什么要升值,决定人民币汇率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呢?这是我们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数据     
我国人均产值预计今年将突破1000美元到今年年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3亿美元,按人均计算,将达到1000美元。这是我国于2000年跨入800美元的小康门槛之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相似文献   

15.
深处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大背景之下,本文探讨了购买力平价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问题;进而分析人民币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的原因,最终从购买力平价理论角度提出对汇改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你是中产吗     
正西南财经大学2015年家庭金融调查显示:2015年中国家庭平均资产为91.9万元,房产占比为69.2%。中国中等收入家庭成年人口(个人净财富在5万至50万美元之间)达2.17亿,平均拥有12.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81万元),在成年人口中的占比为21.4%。一个还在膨胀的庞大  相似文献   

17.
成丽英 《决策探索》2008,(18):74-75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自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形成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振荡上行,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08年7月3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8388元。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带来不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在1980—2000年间,GDP 年均增长10%左右,是同时期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家。人均 GNP 从290美元提高到840美元,踏人世界中等收入国家(人均 GNP 为756—9265美元)行列,创造了世界20%的人口迅速摆脱贫困的经济发展奇迹。但是,这并不是世界发展史中的最好纪录。历史曾有过“日本奇迹”。从1965年至1983年,日本人均 GNP 从876美元提高到10120美元,相比为11.6倍,翻了三番以上,其间只用了18年。即使扣除同期美元通胀因素(年均6.2%)也基本达到了翻  相似文献   

19.
王飞跃 《科学咨询》2003,(15):18-19
中国在1980-2000年间,GDP年均增长10%左右,是同时期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家.人均GNP从290美元提高到840美元,踏人世界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NP为756-9265美元)行列,创造了世界20%的人口迅速摆脱贫困的经济发展奇迹.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上海黄金作为重要的避险资产,在一般市场条件尤其是在极端市场条件下能否有效地规避人民币的汇率风险。本文基于常量和时变Copula模型研究了“8.11”汇改以来上海黄金现货与7种主要人民币汇率之间的对冲和安全港效应。研究发现:(1)上海黄金现货能够稳定地对冲人民币兑欧元、澳元、新元和英镑等主要贸易货币及人民币有效汇率风险。此外,当这些汇率出现大幅波动时,上海黄金能够稳定地发挥安全港作用。(2)针对人民币兑日元和美元的汇率风险,上海黄金的对冲和安全港功能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3)机制分析的实证结果显示,2019年4月之前,中美利差机制起主导作用,导致上海黄金无法对冲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风险;而在2019年4月之后,投资避险机制起主导作用,使得上海黄金能够有效地对冲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风险。本文为面临汇率风险的投资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并说明发展中国黄金市场有助于稳定人民币汇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