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设计与生活方式有密切的互为关系.设计提供了人日常生活的物质基础和条件,设计是对人生活方式的设计——它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体现生活中的人文关怀,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审美情趣.同时,设计也是生活方式适应的产物.设计将指引人类向更美好的方向前进,为人类创造更加理想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
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我们想要的?怎么来创造理想的生活方式.生活本来就是多姿多彩的,工作、居家、户外、社交等等都是在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怎么工作,如何来设计规划自己的工作进而来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这个过程和构思显的尤为重要.设计是构思、设想、布局、谋划.设计的过程更是一种设计,一个好的设计方案必须经过一个好的设计过程才能有保障有质量的完成与实现.当我们接触到一个新的方案怎么入手来规划这个项目,就体现了每个人不同的设计方式和工作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3.
丁丽燕 《浙江学刊》2005,(1):135-138
将适度的物质享受与注重审美的高雅情调相结合而创造一种闲适的艺术的生活是林语堂的人生理想,这是一种具有实践意义的符合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它强调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协调发展,不是通过消费量的无限增长来企求幸福,而是通过提高精神生活水平来获得幸福感.这种诗意的生活方式,即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地栖居".在探求人的生命本体和寻求诗意的栖居成为时代精神指向的21世纪,林语堂的闲适生活哲学给当代陷入精神危机的人们亮出了一种价值尺度,为重构生态平衡提供了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4.
人类从最早的造物开始,就存有一种对形式和对形式美的认识和追求,诚如马克思所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随着条件的改善和各种可能性的增加,人在创造作品的设计中,自然越来越多地考虑美的形式因素和精神因素,以满足实用功能需要之上的精神层次的需求,从而提升生活质量和文化品位.造物设计逐渐成了创造理想的生活方式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任何社会从其构成来说,都包括物质的方面和精神的方面.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中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属于社会生活中的精神方面,是指社会精神生活的总和,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的发展,设计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实践行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包括物质世界和文化生活世界中,正在显示其日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给人类的生存世界赋予了物质性的形式、结构和秩序,也以一种高度具体物质化了的方式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整个生活世界.我们现在的生活世界里和周围环境中看到的所有的人造物,大到城市的规划、建筑设计,小到日常生活中的设计,不可否认的是设计日益影响着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7.
传统社会将剩余劳动投入等级制社会结构再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系统处于维持生存的状态,导致社会发展的停滞徘徊。资本力量使剩余劳动投入到物质生产体系中,不断增殖扩张而生成现代社会。资本扩张过程推进的生活世界货币化,是现代性生成过程的深层主线。由此形成了作为资本增殖机器的社会经济结构,塑造了现代人际关系、心理结构与行为方式,产生了理性、自由、平等、博爱等现代性特质,并展示为都市生活、品牌崇拜等现代生活方式,从而创造出充满悖论的现代性。中国现代化进程应当对西方式现代性扬善抑恶,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生活方式是物化的文化认同,具有实践的文化品质.不同生活方式包含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代表了当时人们的理想人格追求.唐宋时期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代,唐宋诗词将诗词创作推向极致,以唐诗宋词为文化符号的唐风宋韵恰是唐宋文人的生活方式的显现.唐宋文人的生活方式更多呈现出的是文人的雅集活动,并与诗词创作紧密联系在一起,表现出来的不仅只是一份“闲情”,这份“闲情”是有着厚重的文化分量的,是“东方文明”的“底气”所在.  相似文献   

9.
西部开发的战略实施,必然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多元化促成与推动。其中设计文化的文化推动是直接影响经济发展规模和社会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设计文化的提出是一种物化的知识力量体现,它可以直接创造物质文明。设计文化的多样性可以理解为经济文化、工业生产技术的标志性文化、当代科技发展的前瞻文化、物质精神结合的创造文化、社会分工与协调的群体文化。它可作为智力支撑和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并且能够保障西部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10.
人类有较为复杂的社会生活和丰富的物质生活,比任何动物都具有更大的传承性,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最明显的是从一种社会集团转变成另一种社会集团这种情况,任何动物都不具备这一特征.全人类在行为上是趋于同一的."文化"一词指这种现象的两个方面:在复杂的社会中一般的生存能力,以及特殊的地区差异.文化偏差文化偏差的根源立足于人脑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人几乎能够表达所有的活动方式或解释人类的生活.因为在确定和维持各种社会  相似文献   

11.
科学、文明、现代生活方式的价值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是当今我国人民的理想追求。我国社会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型到小康的跨越,已经具备了实现科学、文明生活方式的物质基础。建立科学、文明的现代生活方式将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当下先进科技化冰冷商业化的设计现状下,对过去时代经典设计风格的回归,来探讨当下人的真正的理想的生活方式是什么,人们真正的心理需求是什么,从而反思我们的设计视角,和未来的设计走向.  相似文献   

13.
一、选择生活方式的价值标准研究的意义价值标准是生活方式的构成要素,是人们选择生活方式的前提。生活方式作为人们生活的基本模式,反映了个人、社会集团以及整个社会在一定的价值标准支配下,消费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特征。诚然,决定人们生活方式基本特征的因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平决定了人们进行社会生活所需要的物质条件的水平,从而决定了人们生活的基本内容和形式。然而,生活方式并不等于物质生活水平。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人们对怎样安排自己的生活是经过一番选择的。也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中国传统纹样在包装中的利用愈来愈普遍,将传统纹样融入包装设计之中。包装设计具备辨认、体验、物流、传布等功能。我国的历史文明源远流长具备5000年文化,积累了多代人的物质财产,更有宝贵的精力财富。本文探索中国传统纹样在包装设计中怎样使用及意义,并体会中国传统文明、使用实例等方面。同时,提出了将中国传统纹样融入时代感的标题问题,进而使用了中国传统纹样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具有深远的理想意义。  相似文献   

15.
"辽河文化",是指以辽河流域历史文化积淀为基础的古今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层叠总和."辽河文化"既不是从行政范围,也不是从一般的地域范畴来演绎的文化,而是特定的辽河流域为人类创造了丰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辽宁地域文化的主干.辽河文化具有特定的民族性、明显的早发性、较强的兼容性、卓越的独创性、频繁的更替性、持续的向心性和不断的赶超型,形成了辽河文化的开放、奉献、和谐和坚韧创业、充满生命活力的奋发向上精神.  相似文献   

16.
1979年9月6日至8日,波兰科学院哲学和社会学研究所组织了题为“技术和社会的未来”波美科学讨论会。《技术的哲学问题》就是H.乔纳斯在会上发表的论文。作者认为,技术的哲学问题是客观存在。因为现代技术影响着人类生存的一切重要方面,并延伸到人类生存的核心,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很难说人的生活中还存在着技术达不到的地方。人的生活方式、人与外界和其他人的交往、人的活动能力和方法、人为自己提出的各种目标、社会的状况和变革、政策的目的和形式、生活的意义和质量、甚至人的命运和环境,都将随着技术影响的范围不断扩大而更加取决于技术。上述这些方面,可以启发人们想到许许多多潜在的哲学问题,可供技术哲学来研究。而且技术哲学的范围很广,它能包括其他所有哲学部门。区别技术的“形式”与“物质”将是抓住技术哲学  相似文献   

17.
论流行     
提起流行,大家都不陌生,特别是青年人最感兴趣,日本青年心理学家前山庄司说:流行是青年人创造的。流行是一个社会文明发展和开放程度的窗口,更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流行办可称社会风尚,诸如时髦、热点、时尚等等都是流行的不同表现形式。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流行已经渗入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既体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方面,加衣食住行等,也体现在人们的精神生活方面,如文娱体育活动等,如流行服装,流行食品,流行家具,流行歌曲,流行文化如琼瑶热、汪国真热、>毛热、领袖热等…,··,可…  相似文献   

18.
不满当前的生活方式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主要特征.不仅是第三世界的那些穷国是这样,因为那里大多数人民的生活提不高,"发展典型"这个万应良药没有对它们起多大作用;即使在那些富裕的工业化国家中,那里人民的基本物质需要已多少有了保证,发展典型起了作用,人民也还是对当前的生活方式不满意.在富裕的工业化国家中,人们总想寻找一种有意义而自由的生活,而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他们却失去了这种生活.他们愈来愈感觉到富裕并不能代替生活中美好而有意义的东西.相反,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国家中,上层统治人  相似文献   

19.
黄宗广 《学术交流》2003,(8):159-162
假借是人类自觉的创造性意识和行为,尤其是精神性创造的重要因素.人类原始初期,在假借意识支配下,人们现实地改造客体,导致了工具的使用和制作,而当人们想像地改造客体时,假借则成了人类艺术创造的发端.同时,在艺术的创造过程中,假借意识将物与心两者沟通起来,并调节物象与心灵的关系,使物象形态与作者心态达到平衡.艺术由此才能够成为连接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的天桥.于是,假借就成了人们调节与周围世界的平衡关系,达到生存自由的精神需要,也就成了人们从事艺术创造活动的内驱力和原动力.  相似文献   

20.
研究价值问题应该采取生存哲学的视角,原因在于价值关乎人类生活意义的实现.道德价值作为一种用善恶评价的价值,与社会人伦关系结构、道德原则和规范、美德能够满足和促进人们所处时代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有关.因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是历史性地发展的,所以道德价值也有着历史性.而道德价值有一种人类生活的最高理想——“人的自我实现和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最终衡量标准,在各个历史时代则具体化为当时的“好生活”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