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方面,更多是重视和强调儒家文化和人格理想,偏重政治思想化说教.新课改后,教材的选文有了很大的变化,其选文淡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更注重学生道德、文化修养、既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其选文作品更贴近时代和学生的生活,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但是语文人文教学的思维模式仍停留在简单道德说教上,受过去教学思维影响仍存在"重儒轻道"的教学现象.  相似文献   

2.
李海英 《生存》2020,(14):0109-0109
初中道德与法治在初中生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和领会会对其未来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条条框框比较多,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单纯地记背这些枯燥的知识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基于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应该从提高课堂效率入手,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从培养学生兴趣习惯入手,增强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激发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在高效课堂的学习中扎实掌握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知识,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高校需要借助情感动员不断增强思政教育的理论引导性、不断推进学生对于思政教育和实践的认同,进一步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基于情感动员不仅符合思政教育规律、满足思政课程改革的需要,而且能够将学生的道德情感发展融入思政教学当中,从而不断激发学生个人发展与思政教学的情感联系,引导学生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道德教育因塑造受教育者健全完满的道德人格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学校道德教育作为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主渠道,既要让学生了解道德规范,又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实践能力,让学生健康的享受生活.因此,回归生活是现代学校道德教育的改革趋向与形态重构.道德教育应与生活世界密切相连,以生活世界为基础,在生活世界中进行.  相似文献   

5.
自然法:法律与道德之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法是对与错的终极标准,是制度正当与否的试金石,是保守与革命的最终理据.它兼有法律和道德的双重特征,还肩负着在两者之间做出基本区分的使命.在人类漫长的思想进程特别是欧洲思想近三个世纪理性化建构中,自然法是人们探究法律适当的道德基础,又是小心避免法律受道德污染的有力工具.它为法律和道德之间的那个交叉点提供了一个名称.  相似文献   

6.
基督教神学家莱茵霍尔德.尼布尔以其独特的创见、深刻的思想和卓异的社会活动促成了现代美国基督教伦理学由道德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转向。尼布尔的突出贡献主要表现在他对个人道德与群体道德进行了划分,并试图解决二者分异所构筑的现实困境。这一思想主要表现在尼布尔的名著《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一书中,通过对该书的思想内涵进行分析解读,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尼布尔思想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近代西方道德哲学都是以利己的人性为基础,将人的道德同人的理性紧密相连.英国道德哲学家们强调的是理性对于自由的限制.这就突出了理性的自由思想.这便是社会自由的理论基础;大陆道德哲学家们认为人的理性具有绝对性、普遍性和自由性.因此,照他们看来,所谓道德的生活,就是符合理性的生活,就是一种必然的应当生活.因而自由的理性就是道德.这便是思想自由的理论基础.不过,到了休谟和莱布尼茨,西方道德哲学家们已经开始认识到道德问题应该从普遍的人性,即人的主体性上或生活实践上去反思.这一思想对后来的西方哲学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彭博 《生存》2020,(7):0126-0127
在当今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者逐渐对培养学生思想层面的教育教学逐渐重视,纵观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是将教材上的知识进行讲解,没有重视学生在课堂的互动,没有结合学生对本节课知识内容的看法以及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树立道德和法律理念。这样落后的教学方法很难提升学生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运用能力,使学生难以对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面对这种教学现状,老师应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将体验式教学灵活运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富勒的新自然法思想在坚持法律与道德不可分的基础上,将法律看成是一项目的性互动的事业.而这一事业的内在道德则贯穿于此事业形成与发展的始终.以此为核心,富勒新自然法思想的具体内容分别体现在法律事业所构成的基本环节、其从事者的角色道德,以及此事业要达到成功的目的导向和动态过程等四大方面.这种以事业观为导向的新自然法思想,扩展了自然法学讨论的范围,较之于古典自然法思想有着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尤为突出的是富勒以官民之间的互惠、预期、承诺与合作等互动过程来把握法律的本质,其理论研究的独特视角、方法和内客丰富了人们对法律现象的认识,其作用于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法律道德意识,可以为构建法治社会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支持.富勒以法律事业观为核心的新自然法思想,无论是对于法律本身的理解还是对于法学理论及法律实践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黄金 《生存》2020,(9):0123-0123
在初中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课是主要课程之一,具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而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要对现有阶段的课程进行改革和创新,分析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积极的转变自己固有的教学思想和理念,用科学的方法提升课堂的质量和效率,以此提高学生们自身的思想品质,使得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道德思想范畴》一书是1982年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作者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育学院讲师F. E.特雷纳。本书作者在1983年10月号的《道德教育杂志》上又发表了一篇题为《伦理学中的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道德思想研究中一个被忽略了的范畴》的文章,对他1982年出版的《道德思想范畴》一书中的某些重要论点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和阐述。文章指出,以前有关道德和道德教育的分析和实验性的研究几乎都未能考虑到对道德本质存在着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这两种不  相似文献   

12.
对新时期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正杰  陈亮 《社科纵横》2008,23(12):161-163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有关精神要求,以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为契机,推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高等院校需要重新认识道德榜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实事求是地考虑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现实因素,通过建立健全一整套与新的形势相适应的机制途径推动道德榜样教育在大学校园中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深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特别是在互联网技术不断普及的环境下,各种因素对学生形成健康思想素质和道德素养造成了一定影响.该文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新挑战以及对应解决措施展开分析,为高校思政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借鉴与参考,进而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王爱云 《社科纵横》2008,23(4):157-158
孔子关于道德教育思想包括:一、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思想体系;二、重视道德人格的塑造;三、注重自我道德教育;四、独到的道德教育途径和方法;五、强调以德行政.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在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深入了解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的整体状况,创新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亟待研究、探索并着力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管彦军 《生存》2020,(10):0126-0127
小学阶段学生处于思想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水平有限,难以准确的约束行为,辨别是非,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基于此情况下,教师必须要更新教学观念,有效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学生是非观念。能够为学生的日常行为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引导与帮助,切实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所以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探究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更新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并提出实现指导方案。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以德治国"思想是对刘少奇"以德治党"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以德治党"体现了道德的党性与先进性,"以德治国"体现了道德的社会性与广泛性.治国必先治党,必须结合"三个代表"思想把"以德治国"和"以德治党"统一起来,实现全党、全国、全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袁丽 《生存》2020,(15):0137-0138
随着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提出,在学校展开教育管理工作时,教师不再只将目光聚焦在学习的学业成绩上,而是开始关注学生道德层面的发展情况,注重学生在实现智力发育的同时,也可以实现思想层面的提升。所以,学校应当从校园系列活动的开展,以及师德风尚建设等方面出发,逐步推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儒家以"天"建立了"德治"思想的本体论依据.通过"道德-天-政治"间的内在联系,儒家"德治"思想获得了存在的根源性意义.儒家"德治"思想从形上学角度赋予了"君权神授"的合法性,且符合平民百姓的个体政治认同,并在深层意蕴中确保了人性趋于至善的可能性,为人类社会完美的政治理想实现提供了保障.同时,在儒家"德治"思想中,人们又可以找到的人与自然间,人际关系间,社会群己间,人自身关系中,诸多"和谐"的哲学意蕴.从现代民主政治理念出发,儒家"德治"思想存在着道德理想主义倾向严重,无法回避道德法律化的弊端,难以打通的"内圣外王"之道等弊端.但儒家将"善政"与权力运作主体的道德理性及个体人性完善、改造相连的智慧,直至今日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科纵横》2019,(4):23-28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道德思想当中存在一个重要的区分,即解释性道德与规范性道德的区分。与此区分相应的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正义思想兼具解释和评价的双重维度,法权正义解释路向混淆了这一区分并最终导致了对马克思恩格斯正义思想的误读与曲解。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的正义思想既包括道德社会学意义上的法权层级正义观,也包括规范意义上的辩证发展的等级正义观,二者并存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正义思想当中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正义思想的真实图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