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落花生”笔名著称的许地山,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六十年前,他就在新文化运动浪潮中,带着奇特的创作题材和温馨的异国情调步上文坛。他那独具一格的作品,成为新文苑的一簇奇葩;它色彩鲜丽,格调迥异,醒人耳目。许地山从1921年发表第一个短篇小说开始,到1941年辞世,仅仅度过了二十年的创作岁月。他留世的有小说散文集《缀网劳蛛》、散文集《空山灵雨》、《无法投递之邮件》、小说集《解放者》、小说散文集《危巢坠简》、《杂感集》以及散见于报刊的新诗和话剧。本文仅就许地山的创作道路(着重于小说创作),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1 从一九二一年开始,许地山在《小说月报》上连续发表《命命鸟》、《商人妇》、《换巢鸾凤》等小说,以异域风情的描述,独树一帜,引起文坛注意.历史进入三十年代,艾芜在《文学月报》、《现代》杂志发表《人生哲学的一课》、《我们的友人》,《伙伴》等小说,也以新颖的域外题材,受到文坛的重视.尽管在许地山与艾芜之外,也曾出现过或一作家或一域外题材小说,但总没形成这种题材的系列性.许地山和艾芜是以大量描写异域风光而显示独  相似文献   

3.
对真善美的探求——论高晓声的短篇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几年来,心里想着农民,全心全意为农民写作的作家,首推高晓声。他以朴实、凝重、幽默的笔触,刻画了一幅完整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真实图景,塑造了一个个平凡善良而又光彩照人的农民形象,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他的短篇小说,饱和着作家的心血、眼泪、欢笑,是对生活和艺术的真善美孜孜探求的结晶。一真实是艺术的生命。高晓声的小说,展现了当前我国农村生活的真实图景。作者说:“从《流水汩汩》到《漫长的一天》,从《“漏斗户”主》到《柳塘镇猪市》再进到《陈奂生上城》,基本上把1979年农村在政治经济上的进度和变化反映出来了。”这幅图景是完整的、丰富的、复杂的。要反映农村在政治经济上的进度和变化,勾勒农村生活的真实图景,首先要把握农民的思想脉搏,敏锐地触及农民关心的问题,这样才能向生活的本质开掘。高晓声的小说总是从  相似文献   

4.
许地山是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和重要成员.同文学研究会的其他作家一样,他的创作也是“为人生”的.但他又有着与文学研究会其他作家迥然不同的特点.早年执教南洋的生活经历,使他的作品富有奇特的异域情调,对宗教的信仰和研究,使他的作品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在真实地写出被侮辱被损害者的不幸与苦难的同时,他常常对人生作出自己的解释.不论在作品的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上,许地山都是一个有着独特风格的作家.  相似文献   

5.
见代小说中的小城场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冬梅 《北方论丛》2001,1(1):108-113
在现代学的小说创作中,有一些以小城镇为背景的小说,这些小说呈现出与乡村题材和城市题材小说不同的生活场景和化况味,而且不同作家笔下不同地区的小城镇,在地理环境、自然风俗、化生活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通过一幅幅各具特色的小城场景,不仅可以领略那个时代的小城和小城人的生活,还能够感受到社会的风云变幻,体味到小说审美艺术之外的社会生活和历史化。  相似文献   

6.
你喜欢听故事吗?那么,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作家讲的故事将不会使你寂寞,他就是许地山。许地山生于1893年,1921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命命鸟》。作为“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在建设我国新文学的事业中,他站在最早的开拓者的行列里。他的创作,论数量不多,论质量却不乏创新之作。尤其在二十年代前期蜂喧蝶闹、异彩纷呈的文坛上,他的作品每以描写异域风光(主要是缅甸、印度、南洋一带和我国闽粤地区)和善于叙述富有传奇性、哲理性的曲折故事而令读者耳目一新。之所以有这样的效果,除了作家个人的经历和才  相似文献   

7.
<正> 当年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的巴金,曾经在创作小说的同时,抚摸着旧中国母亲的伤痛而写过十多本散文集;建国后,当他拥抱着社会主义祖国母亲的时候,一直以他的散文为新生活而倾心歌唱。近几年来,他创作的散文汇编成《巴金近作》一、二集,《随想录》、一、二、三集,后两者又称《真话集》、《探索集》。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方面都有奇异的光彩,正如老作家黄裳所说,都  相似文献   

8.
<正> 解放前的巴金是一位悲剧作家。在小说创作上,他以人类之悲为己之悲,将无数人们的受苦、挣扎描绘出来,把普通的百姓和有理想的热血青年之被黑暗势力所吞噬的情景表现出来,从而“将人生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鲁迅语)。激励并推动人们起来投身到变革社会的斗争中去。从美学的角度看,他的小说大都是属于悲剧范畴的,故谓之曰“悲剧小说”。对巴金的悲剧小说,我不想袭用传统美学的悲剧分类理论去评判,而拟从主人公形象系列的角度进行考察和分析。由此,我们从他这里可以明显地看到两类情况:一是取小资产阶级革命英雄人物为主角的悲剧,可以称为英雄悲剧;一是以普通小人物为主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四部同居题材小说的解读,探析从"五四"到新世纪,是什么诱惑女人冲破时代、家庭与世俗的阻碍走向了同居。《伤逝》中子君以自由的名义同居;《青春之歌》里林道静为革命的信仰同居;《生活边缘》中小苏为留在城市而同居;《新同居时代》中女人因为无聊而同居。通过考察不同时代作家对同居题材的处理,不同时期影响同居书写的因素,借此可管窥在政治、经济的多重影响下百年中国小说史的一幅剪影。  相似文献   

10.
心的天国─—许地山小说论谭丽娟(一)许地山是于宗教徒,他以悲悯情操,谛视红尘凡世的生离死别、喜怒哀乐,以冷静的思辨和对生命悲剧性的深切凝视,试图在人生苦难的黑洞中寻找一条理想的飞渡深渊的虹桥。宗教的力量在于“内功”─—齐心修身。许地山的依佛教,导致他...  相似文献   

11.
一被茅盾先生称为“抗战时崛起之文坛健者”的姚雪垠,在抗战文坛上有一定的影响。他的文学活动始于三十年代初期,到全面抗战爆发的前夜已渐趋成熟,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则大盛。如果以七七事变为分界线,我们可以看出,作家在此前后的思想状况和创作面貌是有变化的,这固然是时代潮流使然,但也不应忽视作家独具的主观条件以及对社会生活现实个性化的把握方式的衍变。然而,到目前为止,研究者的注意力基本集中在作家七七事变后的文学活动,而对他抗战前夜的思想和创作有所忽略,这显然不利于全面正确地评价作家的创作业绩。我们认为,探讨作家抗战前夜的思想和小说创作,揭示其发展衍变的轨迹及其与时代生活的关系。这是一项应该补上的课题,本文拟从这个方面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2.
作为著名的宗教学者,许地山精通道,熟悉佛,对基督 教亦有深入的研究,这在“五四”作家中是不多见的。但是长期以来,在谈到许地山小说的 宗教性的时候,人们大多只提佛教影响,而对道教、基督教的影响注意不多。其实,仔细研 究,可以发现,尽管基督教对他的影响更多的停留在表层的题材上,未能渗入作品的深层主 题,但是道教的影响却是无所不在的,可以说,他是佛其骨,道其心。  相似文献   

13.
苏童小说的生命意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苏童是一位从不愿固定自己的作家,从历史追寻小说到现实追寻小说,从“枫杨树”系列到“枫杨树后”小说再到“红粉”和“妇女系列”小说,他每次都以迥然不同的形象刺激读者的阅读习惯。他甚至不愿意自己的小说具有特定的风格,认为风格是一种“陷讲。”那么,苏童是以怎样的一种方式确立贯穿于这些小说中的主体形象的?苏重又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区别于其他新潮作家的呢?为什么无论反差多大的小说我们只要一读就能认定是苏童的作品呢?很长时间以来,我都在琢磨这些令人困惑的问题。我一度曾以为是苏童的语言塑造了他的个性,然而当我怀着自…  相似文献   

14.
论文学研究会理论倡导与文学创作的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研究会诸作家的创作向来被认为是现实主义的 ,但是 ,本文通过对茅盾现实主义的理论倡导及其动摇性的研究 ,并对王统照、叶绍钧、许地山、冰心、庐隐、孙工等作家的具体分析 ,发现茅盾的现实主义倡导并没有导致文学研究会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 ,相反 ,文学研究会的小说创作是以非现实主义倾向为主导的。而这又是与“五四”文学革命的核心是以个性自由为主导的伦理革命、以及中国传统抒情诗的渗透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15.
徐日君 《理论界》2005,(10):168-168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受佛教影响的作家有许多,而没有一位能与许地山相匹敌,许地山先生为佛学宗教学比较研究付出了毕生的心血。  相似文献   

16.
文化主题的小说在新时期文学中的迅速发展,启示了作家、评论家对文化小说质的规定性和内蕴的差异作全面思考。文化主题小说有许多层次和内蕴,文化形态小说是其中重要一种。关于这个话题既可以是理论的,也可以是实践的。而我的关于文化形态小说的话题,是从甘肃小说家柏原的创作切入的。一、从文化批判小说到文化形态小说的转变曾有评论家认为,文化主题的小说,是作家以自觉的文化意识去观照人类社会生活,从主观上力图表现  相似文献   

17.
《命命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作家许地山的一篇重要作品,它以较为浓厚的佛教色彩而引人注目。本文试从许地山的家世及其成长过程切入,进而探讨许地山与佛教的关系以及《命命鸟》中浓厚的佛教色彩所揭示的主题意蕴。许地山生活在一佛教气息相对浓厚的家庭。他的父亲,清末明初著名台湾爱国诗人许南英,又称窥园先生,自号留发头陀和毗舍耶客,①按头陀乃佛家语,谓抖擞衣服、饮食、住处三种贫著的行法,俗称行脚乞食的苦行僧为头阳或行者;毗舍耶又称微誓耶(吻ays),天名,意为日天之妃②;从这里可以看出,许地山之父窥园先生至少…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东北作家群中的李辉英,到香港后继续从事文学创作。本文试从近年结集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名流》及其在香港一些报刊上发表的部分短篇小说,探索一下李辉英在香港近期作品的创作特色。面对现实的老作家几年前,李辉英对一位访问他的记者谈到小说的社会作用时说: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的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被称为平津作家群中的一个重要小说家——萧乾。尽管萧乾的小说创作才华是世所公认的,巴金曾将其列为他朋友圈子中三个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另二人是曹禺与沈从文),(参见李辉《萧乾的遗憾与幸福》)。但生活对他还是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好动”的性格常常使他从文学这头走开,去干旅行记者行当,小说创作因此而有所荒疏。这对他也许是一种成全:由此使他在新闻领域里取得了卓异成就,成为二次大  相似文献   

20.
面对万象纷呈的社会生活和多元、多样的文学景观,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模式怎样有所发展、突破和超越,以适应时代生活和文学的需要,成为越来越多的作家探索的课题。赵长天同志就是这样一位作家。综观他新时期以来近50万字的小说创作,尽管题材多变,从市委书记的家事到普通市民的生活,从街道小厂的整顿到全民企业的改革,从导弹基地的过去到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