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19世纪末酝酿20世纪初爆发的辛亥革命如何论定?这几乎是多余的问题.辛亥革命胜利了,它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这是学术界一致公认的结论;辛亥革命又失败了,因为孙中山让位,袁世凯篡夺了革命的胜利果实.这也几乎是学术界的共识.然而,笔者以为:辛亥革命作为近代中国一次有广泛群众参加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它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它应该完成的历史使命,没有失败.相反,作为运动本身,正以其巨大的惯性,以新的形式,排除一切阻力,继续缓慢地向前发展.所谓的“辛亥革命失败”,其实只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一派在取得辛亥革命胜利后,在新的政治角逐中遭到失  相似文献   

2.
<正> 众所周知,辛亥革命是一次不彻底的和失败的反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革命,这是我国史学界公认的定论.但不能因此推论:辛亥革命在任何方面都是不彻底的、失败的.我认为辛亥革命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彻底的、成功的,就是推翻了中国历时二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对辛亥革命彻底推翻封建帝制的丰功伟绩,史学界历来估价不算高.原因是:作为反帝反封的革命,它是失败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这是大前提.辛亥革  相似文献   

3.
1911年爆发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辛亥革命),有它成功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唤醒了千百万人起来参加政治生活,“中国人民为民族解放与民权自由的伟大斗争,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是成功。这个成功,掘鬆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的土壤,铲除了历代相传的“君,天也”的成见,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带来了国家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的一度活跃,给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以新的推动,并影响及于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斗争。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它所担负的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中国仍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压迫之下,民主共和国只是一个若有若无的影子,这是失败。这个失败,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实际上并不能救中国,迫使先进的中国人重新考虑中国的问题,探索着新的救国救民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据此,国内著述几乎无一例外地将此视为辛亥革命的胜利。但是,辛亥革命毕竞是以其失败为最终结局的。那么,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何在?国内著述在论及这个问题时,往往避重就轻,仅从敌我力量对比悬殊、革命派软弱妥协等方面进行探讨。本文试图从辛亥革命的理论,实践及其经济基础诸方面对它失败的必然性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的形势。八一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新军阀,在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买办阶  相似文献   

6.
在反对宗教教会和封建制度的同时,十八世紀法國唯物主义者也向封建道德進攻。封建道德沉浸在宗教气氛中,与宗教教义纠缠在一起,它是封建經济基礎的上层建筑,是維护封建制度的一种意識形态。一般说來,封建道德和宗教教义这样結合。它断言判断善惡必须有一个标准,而这个标准就是神;因为只有神絕对不变、全能至善。它宣称人世的德性和宗教的德性是分不开的,就是說人世的德性以鍛煉宗教的人格和履行宗教的义务为条件,亦卽只有在信仰神而怀具信心、希望和仁慈的情况下,一  相似文献   

7.
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元杂剧里一部最有成就的作品。历来已有定评。这不仅因为它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表示不满,正面提出过“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而且因为它在艺术上比其它杂剧更成熟,因此它才获得“西厢记天下夺魁”的称誉。本文试图对其艺术特色作一些论述。  相似文献   

8.
<正> 自秦统一迄清灭亡,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曾出现过若干次改革运动,其中虽然不乏暂时或局部的成功,但从长远或整体上来看却大多失败了。尽可能全面地总结这些改革失败的原因,对我们今天正在从事的改革大业来说,一定很有意义。(一)根本原因一场改革运动的成败与否与它的性质紧密相关。中国封建社会的改革,其性质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人在不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原则下,对已经处于某种危机中的封建统治秩序进行修修补补,对地主阶级内部权益进行再分配,以缓和社会矛盾,而从上至  相似文献   

9.
封建长期 似乎不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史学界有“封建长期”一说。意思就是说,中国的封建时代特别长,所以构成了长期封建。所谓长期,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1)认为中国的封建时代比世界其他各国的要长些。如果是这样理解,照我看,似乎不会构成封建长期说,因为各国历史的长短原来不齐,某一个国家的封建时代较长,是极寻常的事。(2)认为中国的封建时代比它自己的奴隶制时代长  相似文献   

10.
李新灿 《学术论坛》2003,2(6):102-106
女性妒悍是女性对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的自发反抗,是女性对男权的挑战与较量。它冲击了封建宗法的男权社会,因而引起了男权社会的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的联手打击。妒悍女性在"四权"打击下失败,重新陷入失语状态之中,这正是身为中国古代女性的沉重悲哀。  相似文献   

11.
对于戊戌维新运动的性质,史学界普遍认为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或资产阶级改革运动;也有少数学者认为,它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或失败了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①笔者则认为:这场运动是带有某些资产阶级思想倾向的士大夫知识分子与封建统治阶级总代表光绪帝相结合的、以救亡图存为宗旨的民族自强运动,其性质是:带有资本主义倾向的地主阶级改革。  相似文献   

12.
文艺复兴,在欧洲文化发展史上,是一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封建文化的沒落与資本主义文化的誕生。因为文艺复兴就其实質而言,是早期資产阶級的新文化运动,是新兴資产阶級反封建、反神权在意識形态上的反映。 新兴資产阶級通过文学、艺术、哲学、自然科学各个領域,对封建的思想体系,展  相似文献   

13.
辛亥革命的胜利,在于它结束了0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它只是赶跑了一个封建皇帝,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取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民主,反帝反封建两大基本任务都没有完成。它最终失败了。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1日,孙中山宣布正式解职;4月2日,临时参议院决定迁都北京。这样,袁世凯新政府成立,同时宣告存在仅仅三个月的资产阶级南京临时政府夭折。辛亥革命由股转败有着极为复杂的主客观原因,笔者着重谈以下几点看法。一、资产阶级革…  相似文献   

14.
辛亥革命历史教训的艺术反映——鲁迅小说学习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一次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它在中国这一极为广大的政治舞台上,演出了极为威武雄壮的一幕。辛亥革命以它结束了清王朝二百多年的反动统治和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共和的丰功伟绩而彪炳于中国近代史册。然而,作为民主革命,它的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并没有完成。皇帝被打倒了,代之而统治中国的成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理人、帝国主义的走狗——北洋军阀。中国人民仍旧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承受着极其深重的灾难。因此,从民主革命的意义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一场举世瞩目的大革命由胜利而失败,这  相似文献   

15.
论民初议会政治失败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民初议会政治失败原因谢伟民初之际,相继成立了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南京临时参议院、北京临时参议院、第一届国会第一期常会几个代议机关,从而使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的议会政治在近代中国得以实践。民初议会是近代中国进步力量与封建专制法统较量的产物,它的...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和教训的认识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八年的清王朝,结束了延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在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作为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它的失败也是明显的。孙中山愤慨地指出:“民国之政治,比之满清尤为不及,”“把持国事者,均系军阀武人,争权夺利,祸国误民,有国家共和之名,无国家共和之实,”人民“尚未见享有真正共和之幸福”。七十余年来,关于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各个阶级、各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看法,评论不一。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辛亥革命主要领导人的孙中山,在失败以后的十几年中,对这场革命的失败原因是怎样认识的?总结出了什么经验教训?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它不仅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对本阶级实践活动的总结,也反映了促使这个伟大的民  相似文献   

17.
试探立宪运动的失败及其理论误区喻大华20世纪初,为结束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专制政体,晚清仁人志士掀起了一场立宪运动。该运动虽遭失败,但其失败的必然性却未得深究,立宪派所持的理论也未被深入剖析。加之后来共和政体在实践上的不理想,于是,这样一种观点在国中便...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党魁集权制思想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魁集权制是孙中山在"二次革命"失败后,为了重新凝聚革命力量,而采取的重大举措。民主革命斗争的需要,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封建家长制存在,传统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是党魁集权制赖以推行的原因。它对于确立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内崇高的领袖地位、保证党的思想统一、组织巩固、行动一致起过积极作用。但它又极易造成党魁专制独裁和一党专政的政治格局,对日后国民党的统治乃至现代中国政党政治均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清代的封建租佃关系有了明显的发展,农民永佃权就是这种发展的集中反映。它揭示了封建社会晚期土地所有制的基本特点,是了解错综复杂的封建经济关系的中心环节。当封建地主土地所有权分解为田底(或称为田骨、田根、粮业、大租、大苗等)权和田面(或称为田皮、佃业、质业、小租、小苗等)权时,就表明封建土地所有制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取得田面权的决不全是农民,其中也有地主,这是应当严格加以区别的。因为它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形式,地主取得田面权后,充当二地主的角色,使农民遭受到更残酷的剥削;农民取得田面权后,就取得了永佃权,可长期控制一定数量土地的经营使用权,于是引起了租佃关系的变化。怎样才能科学地认识农民永佃权,并能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评述它的影响,这是本文试图研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王晓薇 《河北学刊》2001,21(5):83-87
北宋中期以后,发生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宋仁宗统治时期,为缓解财政危机,实行了以节省开支为目的的裁减冗官冗兵的措施:为增加财政收入,封建国家与大地主间也展开了争夺田税的斗争。但从这两方面所进行的努力看,均以失败而告终。封建国家为缓解危机,不得不转而加重对农民的剥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