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创立100周年。这一理论对于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和现代人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爱因斯坦留给人类的遗产,不仅仅是相对论,更重要的是他创立相对论的科学创造精神。我们应追寻那伟大精神创造的源泉,用它来唤醒、激发出新时代的科学精神,为中国科学的创新和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创立100周年。这一理论对于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和现代人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爱因斯坦留给人类的遗产,不仅仅是相对论,更重要的是他创立相对论的科学创造精神。我们应追寻那伟大精神创造的源泉,用它来唤醒、激发出新时代的科学精神,为中国科学的创新和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创立100周年。这一理论对于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和现代人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爱因斯坦留给人类的遗产,不仅仅是相对论,更重要的是他创立相对论的科学创造精神。我们应追寻那伟大精神创造的源泉,用它来唤醒、激发出新时代的科学精神,为中国科学的创新和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创立100周年。这一理论对于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和现代人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爱因斯坦留给人类的遗产,不仅仅是相对论,更重要的是他创立相对论的科学创造精神。我们应追寻那伟大精神创造的源泉,用它来唤醒、激发出新时代的科学精神,为中国科学的创新和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创立100周年。这一理论对于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和现代人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爱因斯坦留给人类的遗产,不仅仅是相对论,更重要的是他创立相对论的科学创造精神。我们应追寻那伟大精神创造的源泉,用它来唤醒、激发出新时代的科学精神,为中国科学的创新和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爱因斯坦是位具有现代人大精神的物理学家。他对真善美的追求贯穿于物理学研究之中。爱因斯坦对理论物理学美的追求主要体现在对物理学基础的统一性和逻辑简单性的追求。因此,他的相对论不但是真的,也是美的。虽然他几十年的统一场论研究没有结果,虽然EPR佯谬及相关实验证明作为物理学基础的相对论与量子力学之间尚有深刻矛盾,但是他追求物理学统一基础的大方向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初,物理学在基本观念上发生了3次革命,创立了三门崭新的理论。它们是:狭义相对论(1905年),广义相对论(1915年)和量子力学(1925年)。前两次革命是由爱因斯坦本人发起的,并且还影响到第三次革命。爱因斯坦在大约十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他的相对论。他的杰出贡献令人赞叹不已。那个时候,相对论在世界范围内相当流行,引起了许多人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物理学革命的先锋和主将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一九0五年他在伯尔尼瑞士专利局工作期间,在德国《物理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提出了根本不同于传统观念的空间、时间理论,这就是“狭义相对论”。一九一五年他又创立了狭义相对论的发展形式——“广义相对论”。他的科学建树为二十世纪物理学开一先河,而他对自已科学研究工作的方法论反思,也给予人们以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9.
《阅读与作文》2008,(7):34-38
2005年是20世纪世界最杰出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桑尼亚(1879-1955)逝世50周年,狭义相对论(1905)发表100周年。1905年,26岁的爱因斯坦发表了一系列从根本上改变物理学面貌的理论,为纪念物理学史上这一“奇迹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2005年定为“世界物理年”本文让我们走近这位科学天才的平凡生活。  相似文献   

10.
以太是经典物理学中的重要假说,迈克尔逊为测量以太的漂移速度设计出迈克尔逊干涉仪,而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结果意味着经典物理时空观的终结和全新的现代物理时空观的建立,今天人们重新认识该实验,对深入理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中,从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等重大发现,到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相继创建,使得物理学基本观念发生了根本变革,并对一系列物理学哲学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本文对物理学革命中的哲学论战进行述评,旨在深化科学哲学界对这一时期物理学哲学问题的系统研究,并以此纪念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  相似文献   

12.
少年时代的爱因斯坦在追求知识的基础上,形成他的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爱因斯坦在创立相对论和对统一场论的追求中,确立起他的“场”一元论的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和宇宙宗教哲学世界观。爱因斯坦在少年时代形成的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是以朴素实在论哲学的认识论为根据的;爱因斯坦在科学理论研究活动中形成的“场”一元论的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是以他在对传统哲学认识论的批判性考查中建立的科学认识论为根据的;爱因斯坦宇宙宗教哲学世界观的核心是他的“上帝”概念。爱因斯坦的“上帝”是在他的科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实在”的最深刻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的一种信仰。  相似文献   

13.
一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1.物理学历来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先导物理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内容极其丰富,其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一切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各个部门。尤其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近代物理学的基础理论如相对论、量子力学等已经成为许多现代尖端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现代边缘交叉学科的发展,几乎都与物理学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说:“现代科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位满头华发的慈祥老人、发现相对论的天才科学家、教小朋友们解答各种数学难题的好先生。但是,新近发现的数十封爱因斯坦的情书显示,他原是一位飞扬跋扈的丈夫,对待前妻犹如下人。他在强迫与前妻离婚后。又与其表妹结婚。 爱因斯坦的这批书信是于1986年在洛杉矶银行的保险箱里发现的,共有430封书信,其中有53封情书。这批被封存几十年的情书去年11月初在耶路撒冷和纽约展出。从这些情书中可以看出他与前妻米蕾娃关系的起伏。米蕾娃原是塞尔维亚人后裔,两人本世纪初在瑞士求学时相遇。1900年爱因斯坦才21岁,两人都偏爱物理学,共同的爱好使他们一见钟情。米蕾娃对爱因斯坦在物理领域表现的天才深表钦佩,爱因斯坦对米蕾娃也很倾  相似文献   

15.
爱因斯坦:在童心中从科学向美学的开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世界纪念相对论创立100周年之际,思考爱因斯坦作为"科学的艺术家"的品格,对于美学有着重要的启示.在科学与艺术两种才能的结合中,直觉和想象直接源于他活跃的童心.正是这童心所具有的开放和包容,使他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塞万提斯这样的文学家慧心相通,从不同的层面揭示了世界的复调型对话结构.他的童心对音乐神韵的敏感,光量子理论对世界多元表象的内在统一性的揭示,相对论把分离的绝对的时空动态地联结起来,这一切开启了对世界美学统一性的思维路向,有助于对美本体的探寻和美学向"涵盖一切的学问"的复归,以实现流行的以文艺为基本视域的美学与科学美学的深层统一.  相似文献   

16.
他是科学占支配地位的世纪中的一位卓越科学家。 这个时代的试金石——原子弹、大爆炸理论、量子物理学和量子电子学——全都带有他的印记。  相似文献   

17.
提起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名字,相信小朋友们都很熟悉。可是大家知道吗,今年既是爱因斯坦发表关于“相对论”100周年,也是他逝世50周年。当德国宣布2005年为“爱因斯坦年”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通过决议,把2005年确定为第一个“世界物理年”。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为什么能够成功?仅仅是因为他的聪明吗?是不是更多要归功于他勤思爱问的学习习惯呢?  相似文献   

18.
“自然科学大革新家”爱因斯坦的一生,不仅在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上为人类作出伟大的建树,而且在哲学的认识论上也留下许多宝贵的遗产。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他的哲学思想已经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有的论者认为它是自发的唯物论和怀疑论;有的认为它是自然科学唯物主义;还有的论者则认为它是辩证唯物论。本文就他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的认识论的唯物论、辩证法思想以及和其它哲学认识论的区别三个方面,作一初步的探讨,以期就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19.
被列宁称为“伟大的自然科学改造者”的爱因斯坦,是近代自然科学史上最杰出的人物。据粗略统计,他一生中完成的重大发现,至少有十四项之多。一九○五年,他首次提出了光量子假说并用以解释光电效应;随后又提出了布朗运动的理论解释,开创了涨落的统计理论;也就在这一年,他发表了在自然科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狭义相对论。从一九○六年到一九一五年,他又陆续提出了固体比热在绝对零度时也趋于零的论断;确定狭义相对论的质能关系是体系(包括电磁在内)的重心守恒定律成立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提出光量子动量公式、光化当量定律、万有引力的度规场理论等一系列新原理。一九一六年,又是他在理论上取得辉煌成就的一年,他完成了广义相对论,应用索末菲推广的玻尔  相似文献   

20.
正爱因斯坦50岁生日那天,弗洛伊德给他发去贺信,信中称爱因斯坦为"你这幸运儿"。爱因斯坦对此颇感好奇,他在回信里问弗洛伊德,为何如此强调他的运气。弗洛伊德复信解释,没有哪个不精通物理学的人胆敢批评爱因斯坦的理论,可是人人都可以评判弗洛伊德的理论,无论他是否懂心理学。我不太清楚现在物理学的外行是否还谨守那个年代的禁忌,但记载这个故事的《爱因斯坦谈人生》,却让无缘研习相对论和现代物理学的人,拥有了一次接近甚至谈论爱因斯坦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