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西方古代美学始于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把对美学的思考纳入到对伦理社会哲学的整体思考中,目的是建立一个理想的城邦国家,成为西方政治美学之滥觞。数的关系的和谐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美学的核心思想。他们通过探讨宇宙的和谐本质,以及具体事物和艺术的和谐,进而提出了建立一个秩序与和谐的城邦国家的政治理想。这一理想实现的前提是城邦的公民成为品德高尚的伦理主体,彼此之间依循伦理道德原则而发生社会关系,因此,其政治美学具有主体间性的属性。为了将城邦的公民塑造成品德高尚的伦理主体,他们采取了修行和教育来净化人的身体和灵魂,以实现他们建构秩序与和谐的理想城邦国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人与自然和谐包括外在的现实和谐与内在的人性和谐两个方面。目前人们讨论得更多的是人与自然的外在和谐,而忽视了内在和谐的建构。人与自然的内在和谐是人与自然外在和谐的根据。人只有在自身内部生成与自然和谐的人性,完成人与自然界的本质统一,才能在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中对象化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现实世界。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借鉴西方学者的经济和谐思想来促进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采用历史归纳法对西方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和谐的意蕴与实现路径的论争进行了述评,借鉴西方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和谐的思想,认为在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要通过人为规则和自发规则的协调实现人为和谐与天然和谐的统一,通过构建完善的市场经济秩序、政府协调利益关系来促进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青年马克思的历史法学派批判,其实质是基于启蒙自由主义展开的保守主义及封建主义批判,这一批判延伸至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并包含着值得挖掘的民族论域。马克思特别揭示了历史法学派的怀疑论与相对主义,历史法学派对历史进步观及其现实历史的非理性态度,及其对历史的轻率,既有认识论上的怀疑论,也有价值观上的相对主义与虚无主义,马克思强调社会历史的可知论及其历史进步论。历史法学派的兴起表明浪漫主义的民族意识已与国家法结合在一起,但马克思的批判性分析揭示了其拒斥某种起源性及前现代的族群集聚及其狭隘民族主义。与此同时,马克思的实践批判又伴随着民族的阶级化理解,并为19世纪50年代前后民族主义的兴起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5.
论利益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正处于“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两期并存的特殊阶段,倡导利益和谐尤为必要。因为,利益不仅是联结社会成员的纽带,而且利益的主观需求和客观实现之间是否均衡是衡量社会和谐的标尺。因此,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国而言,致力于利益主观需求与客观实现之间的动态平衡,消解利益关系中的不和谐因素,是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内心和谐是生态和谐的前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从内涵上看,内心和谐要处理好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当前,增进人们的内心和谐,需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奠定内心和谐的基础;坚持以人为本,把握内心和谐的基本方向;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增强内心和谐的底蕴;大力弘扬和谐精神,强化内心和谐的氛围。  相似文献   

7.
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和谐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性生态危机促使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内的"生态和谐"这一时代主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高度重视和深度反思,因为从"社会和谐"到"自然和谐"的生态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极其重要的生态环境条件和自然资源基础.就此意义而言,没有生态和谐的社会不是真正意义的和谐社会.在当代,生态环境因素与自然资源要素极大地渗透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水准及其价值走向.本文从生态哲学维度,就和谐社会构建的生态和谐思想渊源、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和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三个层面进行逻辑梳理与文献述评.  相似文献   

8.
通过阐述党的性质、宗旨和地位,从而提出了党内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同时,阐明了党内和谐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加强党的建设,促进党内和谐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体制机制,促进制度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态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当代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突出理论成就,就在于对资本主义的整体批判与对社会主义的新型建构,其理论重点进一步表明,社会主义的制度和谐与生态和谐有着相互促进的互动性,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实现制度和谐,其生态和谐的实现也具有虚幻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破除中心思维方式,树立和谐共生理念;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机制上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不断推进改革促进制度和谐。  相似文献   

10.
11.
社会和谐是由多种和谐关系构成的和谐统一体,从执政党的视角认识这一问题,必须促进和实现六个方面的关系和谐:即党内关系的和谐、党政关系的和谐、党群关系的和谐、党际关系的和谐、党媒关系的和谐和党法关系的和谐.为此,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必须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贯彻三大执政方式、坚持执政为民宗旨、提高和谐共事能力、自觉接受媒体监督、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履行好执政党在促进和实现社会关系和谐中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2.
人的心理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孕育心理和谐,心理和谐造就和谐社会。人的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精神基石,人的心理不和谐引发社会不和谐,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13.
蔡仪认为,"美是典型".美在本质上与人无关.这些观点与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关"美的规律"、"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化自然"等论述是不一致的.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美既要符合"物种的尺度",也要符合"内在的尺度"即人的尺度.因此,美无法排除人的因素.从这个角度说,"美是典型"这一命题应修改为"美是符合人的尺度的典型".  相似文献   

14.
以往对于民间信仰的研究大多从国家与社会、小传统与大传统、小历史与大历史等角度进行论述说明。还可以从文化传统与社会和谐,即从内在理路与外在秩序两个方面对民间信仰的发生发展着手进行研究,以期实现学术与生活的对话与交流。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辩证和谐观认为,和谐是矛盾对抗的真正解决,对抗没有了,矛盾依然存在,但它是平衡性矛盾,具有三大本质属性:双方具有现实性、对立与同一相对运动、同一性占主导地位.平衡性矛盾普遍存在,可以加以分类,无论哪一类,因内外条件的变化,都可能出现三种不同性状:准衡性、失衡性对抗、实质性对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就是正确认识平衡性矛盾及其不同性状,以矛盾平衡为目标,分别采取妥当的处理办法:维护与促进、协调与恢复、平稳转换平衡态.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致力于创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劳资关系已成为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通过建立修正的生产函数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1998-2006年的相关数据采用Pnilel Data方法分析企业绩效与员工薪酬、社会和谐的关系,结果发现:(1)企业的绩效主要来自员工的劳动,而且总薪酬越高,企业绩效越好;(2)拖欠员工薪酬越多,企业绩效越低;(3)员工的薪酬水平远远低于企业的盈利水平;(4)员工薪酬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于企业盈利的增长速度,从而导致二者的不和谐及社会和谐程度的降低.因此,要建立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和谐关系,必须使员工薪酬与企业的绩效及其增长率相配比,从而为建设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翻译基本观念的演变为线索,简要梳理了西方译论的历史进程。西方译论从以原语为中心把翻译看作“说”,到以译语为中心把翻译看作“做”,经历了一个从理想到现实的历程。这种转变不仅意味着翻译价值的重估,也意味着研究模式从“翻译是什么”转向“翻译为什么”。然而,目前的模式还不足以全面揭示翻译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层内涵和意义。为此,翻译研究应该坚持翻译的实践本质,把翻译看作人的一种存在方式,考察翻译与人类存在的多维关系。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哲学在实践观上的革命性变革,既表现为从人与自然关系中来阐释人的活动的能动和受动的关系,也表现为从人与人之间关系这一生存维度来拓展对实践概念的理解。交往实践观作为马克思实践哲学的重要维度,不仅表明了马克思在实践观上的深层跃迁,而且也揭示了其深蕴的公共性旨趣,从而实现了在研究范式和研究路向上的现代转换,并最终完成对传统哲学的批判性超越。  相似文献   

19.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美学是围绕“美是上帝的名字”展开的。其中通过三位一体、创世、道成肉身、救赎和永生等基本教义的讨论,深刻揭示了美与真、善的关系,爱、与信、望的关系,认识、意志、情感的关系,以及从对事物的美的欣赏到静观上帝--美本身的心路历程,不仅充分反映了中世纪人们的审美理想,也概括了人类某些共同的审美经验。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观所蕴含的文化批判精神指向一切既有的和将要生成的事物,它最主要的批判维度有三:一、指向尚未生成的可能性的疆域;二、指向现有的造物(包括自然存在物和人的造物)的自在性和异己性;三、指向主体自身,进行理论和实践的自我批判和自我觉醒。由此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观从悲剧与政治、经济、历史的多重内在建构关系中来阐明悲剧的本质,建构自己的社会批判理论,通过揭示人的存在具有自相矛盾、二律背反的悖论性质,显现社会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空间,从外在的价值批判转向历史的自我批判,实现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思想文化的批判与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