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李小可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山水画家,对中国画艺术尤其是山水画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产生深远影响。小可先生自幼受父亲李可染艺术思想的熏染,坚守文化使命,深研传统画学,坚持深入生活,致力艺术创新,为山水画表现形式和水墨语言的现代创变作出了可贵的探索。他勤于耕耘,奋力探索,身体力行到全世界各地采风写生,尤其对西藏和黄山两处格外钟爱,分别踏访三十余次之多,创作出以西藏为主题的"雪域藏迹"、以黄山为主题的"山水黄山"和以北京为主题的"水墨家园"等系列作品,为我们留下了大批宝贵的艺术财富。  相似文献   

2.
中国山水画教学的教学形式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北宋时期,宋徽宗更是把绘画并入科举制度与学校制度里面,从而开创了山水画教育的先河。从此,中国山水画的教学,形成了一种稳定的教育模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当代高校山水画教学也呈现出许多问题,如课程设置缺乏规律性的理论规范、学生容易被教师的好恶思想所左右等。因此,把黄宾虹的绘画思想理论融入目前高校的山水画写生创作教学之中,具有山水画理论高度的一种指导性的绘画理论的提出也是时代所需,也对当下我国高校山水画写生创作课程的教学导向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云水法是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技法.陆俨少云水技法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陆俨少早年研习传统,之后通过不断的写生游历,从自然中汲取精华,总结出独特的陆氏勾云画水表现技法.本文结合陆俨少各时期山水画作品中云水法的笔墨、形式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云水法的形成、特点及云水对画面虚实取势的作用,分析他如何从传统和自然中汲取精华,并创作出独特的绘画语言.对当代青年画家们的发展方向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作为重要的中国画门类,花鸟画创作的写生环节极为关键,画家能够通过写生感受自然生命力,明确物象基本生长规律,获得创作灵感.基于此,本文围绕不同时期的中国花鸟画传统写生观进行研究,深入探讨中国花鸟画传统写生观对当代花鸟画创作的启示,以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油画风景写生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创作能力是美术教学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检验美术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学生通过油画风景写生的不断训练与对艺术体验以及生活感受的积累,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然而,在油画风景写生教学中,由于种种教学原因使学生油画风景写生创作水平低下,导致油画风景写生教学质量不高。因此,本文着重分析创作能力的概念,以此论述油画风景写生教学对学生创作能力的影响,并提出油画风景写生教学中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6.
大自然是赵占东的启蒙老师,是他创作的源泉。他在自然中写生、思索,把生活积累和文化积累作为花鸟画创作的依据,从而使他的作品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情趣。赵占东很容易被身边的事物所感动,凡是美的人,美的事,美的自然,都能使他触景生情,产生创作冲动。他对于自然的体味是深刻的、立体的。日出日落,云烟变幻,悬争的瀑水,叠卧的泉石,以至于无人注意的野花野草,都使他痴迷,都能成为他创作的素材。  相似文献   

7.
中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独有的文化表现载体,其中,国画花鸟创作就是极具中国味的艺术载体之一,在中国绘画表现体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国画花鸟创作写生表现上,主要掌握的是创作者对不同事物的感悟,花鸟画表现中的传统写生形式可以划分为工笔花鸟写生、白描花鸟写生等,绘画创作者主要是通过自身的观察,进而在纸张上创造表现出极具神态特征的形象内容。由此,本文以"国画花鸟创作写生方法及创作探究"为研究视角,希望通过本文研究,提升国画花鸟创作表现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8.
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对象是中华大地雄伟傲岸的大好河山,是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精神,讲究的是形神兼备,是在对山川河流的取景创作中不断整合大自然中的万物元素,并且将创作者的审美情趣、处世态度融合其中,最终完成画作.在这其中,对景写生对于创作者有着创造性的启发意义,身处具体的自然山水之间,自然能够感受到不同景象下的内心独白,从而创...  相似文献   

9.
军旅山水画家李保民先生,数十年来不畏艰辛,以一个西北汉子的热忱和执著行走于山水、漠野之间。体验生活,采风创作,以艺术追求着生命的感悟!是西域的山川、大漠风采赋予了画家阳刚之气与浩然风范。同时,他又以粗犷、奔放、雄浑、博大的山水画,为西域独特的地貌山川注入了深刻的人文内涵和时代精神。李保民先生以他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用自己锤炼的绘画语言书写着他对西域雪山与南疆红岩、荒漠与风雪的诗意感受,  相似文献   

10.
水彩画的写生性在水彩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写生是艺术家与生活沟通的桥梁,能够使艺术家更直接更深刻的感受生活,挖掘生活的深层次内涵.为使水彩画在蓬勃的发展中进一步提高其艺术品位,认为在以高科技手段为辅助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写生在水彩画创作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陇南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地域文化成为山水画专业实习的基地和重要素材之一,对山水画艺术创作者有着极大的吸引力。陇南山水写生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亲近并融入大自然的很好的"师造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林茂森是一位才情横溢的优秀中青年山水画家.他的山水画作里面,不仅透出一股才气,而且还透着一股比较强烈的狂放不羁的狂野之气.他的山水画立足于民族传统绘画,又能够站立在前人肩膀上求变求新,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是一位能够反映生活、反映时代要求和时代风貌的实力派画家.正是这种狂放不羁的狂野之气,使他的山水跟蜀中众多同行拉开了距离,保持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自身较强的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山水画发展到元代,由于主要的创作群体"文人士大夫"的特殊境遇,使他们在"以画寄情"的过程中,以高逸为尚,强调脱俗的境界.尤其是以"元四家"为首的元代绘画,在重视抒发个性感受的同时,更强调以意境入画,真正把中国山水画提炼到一个纯粹意境化的审美高度,使"逸气"成为元代山水画的标志.  相似文献   

14.
我和张宏林没见过面.但是我一直在关注他的教学和创作,特别是他的焦墨山水写生创作. 为什么要关注张宏林?关注他的焦墨山水创作?这其中原因很多.这里主要有两个:一是中国画坛自黄宾虹以后,焦墨山水创作后继乏人,呈式微之势,需要关注.二是张宏林的焦墨山水创作,走的是一条纯粹学术的路子,有别于江湖上一些草根画家的笔墨范式,且渐成面目,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5.
郭嘉 《中国民族博览》2016,(16):183-190
2014年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13、14届中国画研究生赴敦煌写生考察.我们不仅对敦煌一带的石窟、彩塑、壁画等艺术做了深入考察研究;同时也通过对敦煌一带山川地貌、人文景观的游观做了游历及写生;而对敦煌艺术与人文有了整体的体验和感悟,并将这次写生考察的体会及感悟整理,于是我也就顺理成章地找到了毕业创作的素材和论文的内容.论文首先从敦煌诸佛菩萨和飞天的形式意蕴的研究入手,以及对敦煌一带山川地貌的审美意蕴及技法探索,将敦煌一带山水创作与敦煌壁画的佛菩萨及飞天的形制相结合,创作实践《神游敦煌系列山水》作品.作品以饶宗颐先生提出的西北宗的“新三远”为视角,吸收运用了聂危谷老师的泼彩技法,并在我的山水创作中加以转化,将诸佛菩萨与飞天在时空中的解构重组,并重塑山水之灵境.为今后创作进一步的风格造就做了前期探索和阶段性总结.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山水画里面蕴含的文化内涵比较丰富,其中蕴含着独特的民族风格,这个特点直接决定了其以一种东方绘画典范的形象存在。世界美术史里面的中国山水画也堪称一绝,对比西方场景而言也有很多超然之处。教材里面有很大一部分篇幅是描绘中国山水画的内容,所以,中国山水画的创作教学属于我国美术教师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画家在中国山水画创作期间常常会面对情感、意境、生活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老师在实际教学期间做出一定探讨。  相似文献   

17.
2014年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13、14届中国画研究生赴敦煌写生考察。我们不仅对敦煌一带的石窟、彩塑、壁画等艺术做了深入考察研究;同时也通过对敦煌一带山川地貌、人文景观的游观做了游历及写生;而对敦煌艺术与人文有了整体的体验和感悟,并将这次写生考察的体会及感悟整理,于是我也就顺理成章地找到了毕业创作的素材和论文的内容。论文首先从敦煌诸佛菩萨和飞天的形式意蕴的研究入手,以及对敦煌一带山川地貌的审美意蕴及技法探索,将敦煌一带山水创作与敦煌壁画的佛菩萨及飞天的形制相结合,创作实践《神游敦煌系列山水》作品。作品以饶宗颐先生提出的西北宗的"新三远"为视角,吸收运用了聂危谷老师的泼彩技法,并在我的山水创作中加以转化,将诸佛菩萨与飞天在时空中的解构重组,并重塑山水之灵境。为今后创作进一步的风格造就做了前期探索和阶段性总结。  相似文献   

18.
<正>林茂森是一位才情横溢的优秀中青年山水画家。他的山水画作里面,不仅透出一股才气,而且还透着一股比较强烈的狂放不羁的狂野之气。他的山水画立足于民族传统绘画,又能够站立在前人肩膀上求变求新,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是一位能够反映生活、反映时代要求和时代风貌的实力派画家。正是这种狂放不羁的狂野之气,使他的山水跟蜀中众多同行拉开了距离,保持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自身较强的艺术个性。可以说,林茂森的作品,水墨淋漓、元  相似文献   

19.
魏晋时期,山水画萌芽,宗斌在《画山水序》论述了山水“以形媚道”,创作目的在于“卧游”以悟道;王微指出山水画与地图的区别,强调创作山水画的情感宣泄;更重要的是在南朝时期甚至已经提出了关于山水画的优劣在于“格高而思逸”,这一思想奠定了中国后世山水画的审美追求,后世的画论对此继续发展,由此衍生出中国山水画独特的品德审美方式。  相似文献   

20.
兰善兴 《民族学刊》2013,4(3):44-53,108-110
中国古代的山水画以及山水画论,在中国艺术史、美术史,乃至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不仅如此,从其中还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特征。山水画以及山水画论恢复并接续了上古中国山川"圣地"崇拜的传统。山水画及其创作理论将生生不息、连绵不绝的"生命力"看作是山水画的最高追求。在这种追求中,蕴含着山川在"封建"之前的神圣性,揭示了宇宙运行的规则和秩序。只是,山川的神圣性,并不直接体现为远古式的"圣地",而更加人文化。在这种人文化的神圣性中,文人士大夫在"以天下为己任"的自觉之下,或有意或无意地使得山水画发挥了接续"道统"的作用,而这一点又使得山川与近期关于人类学文化自觉的讨论产生了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