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黔阳古城位于沅水上游,至今保存有大量的书院、会馆、宗祠、民居等明清古建筑,是明清时期古城镇的典型代表,本文结合古城现状拟就黔阳古城保护利用方面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二鬼跌跤"是起源于今山西忻州地区的一项民俗文化活动,由秦朝士兵背假人战匈奴骑兵的作战方法演变而来,最初的形式为身背一个假人道具,在当地称为"抱跤人"。在民间流传与发展的过程中,它既保留了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又结合了草原游牧民族的摔跤文化,在冲突与融合中,形成了身背两个假人道具进行表演的民俗活动,假人形象也随民间文化的需要演变成了"鬼怪"的模样,成为了真正意义的"二鬼跌跤"。这项民俗活动体现出的是自己独特的文化形式,展现的是不同民族间文化的冲突与融合,道具人物的形象伴随文化发展的需要,传播至今经历了三次造型上的变化,每一次的变化无不反应出民俗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古镇旅游其本质上不仅仅是"古建筑旅游",它是古镇民俗文化体验旅游.旅游者通过对古镇居民行为景观、日常生活、习俗惯制、岁时节令等民俗文化的体验,达到对古镇价值的全面理解.从某种意思上来说."原真性"古镇民俗文化是古镇文化遗产的精髓.时当地居民"原真性"民俗文化的关注,可以唤起民俗文化的自觉意识,促进古镇旅游的开发与保护.  相似文献   

4.
田勇 《民族论坛》2013,(11):28-29
10月3日,在吉首市乾州古城的演艺广场上,一场独具湘西特色的“格朗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引得游人赞不绝口,而演绎中展现的民俗文化元素也使得游人沉醉其中。  相似文献   

5.
闽台历史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融合体,是中国当代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厦门理工学院在读博士方奇的《闽台民间体育传统习俗文化遗产资源调查》是厦门市社会科学调研重大系列课题"闽台历史民俗文化遗产资源调查"之一。该书分为第一章综述,第二章健步体能类民间体育项目,第三章竞速体能类民间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6.
正4月12日,一年一度的"三月街"文化艺术节在张家界市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新建的白族文化广场隆重举行。这一富有当地白族特色的文化盛会,让藏在武陵山脉腹地的这个白族乡村热闹非凡。"三月街"亦称"观音市""观音街",是白族传统的盛大节日,也是白族传统的民间物资交流和文娱活动的盛会,流行于云南大理等地。"三月街"为何能在远离云南大理千里之外的张家界芙蓉桥乡继续盛行呢?不禁令走访的我们产生了好奇。张家界既有"奇峰三千、秀水八百"的绝世美景,让人神往;又有"芙蓉白族来路远,苍山脚下有家园"  相似文献   

7.
关凯 《中国民族》2012,(Z1):8-10
我们这一代人对于"民族"最初的理解,几乎都是来自童年反复看过的那些经典电影……徜徉在夜幕下的大理古城,城门角落正在放映一部令我们这些生于1960年代的人感到无比亲切的电影——《五朵金花》。大理的"三月街",大理的金花和阿鹏,都曾经是我童年熟悉的场景  相似文献   

8.
怀化古称五溪之地,2.7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森林覆盖率达68%,是全国9大生态良好区域之一。怀化历史和民俗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以洪江古商城、芷江受降城、黔城古镇、荆坪古村、高椅古民居、通道古侗寨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集中连片的古城古镇古村群落。做好古城古镇古村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有利于提升怀化旅游的知名度,确立怀化——中国第一古城古镇古村群落的形象定位,有利于发掘怀化市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9.
泰山皮影作为山东皮影的代表之一,以当地的民俗文化为背景,在造型、内容、表演形式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魅力.本文首先通过对山东皮影发展渊源的简述,对泰山皮影所表现出的艺术风格进行了解,体会作为泰山文化载体之一的泰山皮影,是如何将地民俗文化特色进行生动体现的.  相似文献   

10.
石姓满族是吉林省九台市的世居满族,据家谱记载,其家族在此居住已有300余年历史。他们与当地的汉族、朝鲜族长期共处,其语言、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但这个家族一直保留着颇具民族特色的习俗文化,延伸着满族及其先民的传统信仰和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以石姓满族2012龙年新春节庆中的系列活动为背景,探讨该家族对满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当下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临夏八坊回族民俗文化中的伊斯兰文化特质,并应用"生活世界即民俗学的领域"的理论来解构了八坊民俗文化,厘清了生活世界、不同层面民俗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特质之间的关系.其次,为八坊回族民俗文化中伊斯兰文化特质的建构分析了原因.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法和实物分析法,从体育文化的视角研究凝固在中国宁夏贺兰山上的狩猎岩画,与原始体育文化的亲缘性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狩猎岩画的产生与当地的历史文化地理和民俗文化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呈现出一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坚忍不拔的民族尚武精神以及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感和愿望;狩猎是一种用身体运动对自己身体进行改造的方式,并创造价值的人类早期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3.
在旅游景区,"到此一游"的涂鸦现象屡禁不止,成了旅游行业的一大顽疾。本文从民俗文化心理的视角出发,得出人们涂鸦行为中基于标识身份、信息传播和从众心理三个重要心理导向。要妥善解决不文明旅游行为,道德、法治是途径之一,从民俗心理角度来进行宣传教育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相似文献   

14.
闽台历史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融合体,是中国当代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高级工程师李秋香等人出版的《闽台传统居住建筑及习俗文化遗产资源调查》是厦门市社会科学调研重大系列课题"闽台历史民俗文化遗产资源调查"之一。作者在大量的田野调查中,重点对闽南特色民居建筑与居住习俗进行了  相似文献   

15.
广西那坡壮族民歌是在本民族文化土壤上盛开的艺术奇葩,它深深地扎根于当地的民俗文化环境之中,生产习俗、节日庆典、人生礼仪、民间信仰、交际娱乐等等民俗活动对那坡壮族民歌的生成、传承与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作者从旅游人类学的角度出发,审视中国一个苗族村寨发展旅游业的成功个案。作者在田野的现场,仔细观察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以及由此引发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变迁动态,进而发现把当地的民俗文化展示给游客的动机和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淮北属于古代鸟夷族分布区,更是楚汉两种文化的交汇地,特有的文化背景使其形成了"尊凤爱鸟"的习俗。淮北地区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中便有很多这样的图案,既反映出了汉代淮北人对于天文知识的朴素认识,又反映出了他们对于生命的赞美与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愿。回顾淮北汉画像的发展历史,在与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结合之后,它的创作动力主要包括"图腾崇拜""抽象夸张"及"现实生活进步"三部分内容,笔者就从这三部分要素出发对其内涵及创作背景进行了划分。  相似文献   

18.
“二鬼跌跤”是起源于今山西忻州地区的一项民俗文化活动,由秦朝士兵背假人战匈奴骑兵的作战方法演变而来,最初的形式为身背一个假人道具,在当地称为“抱跤人”.在民间流传与发展的过程中,它既保留了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又结合了草原游牧民族的摔跤文化,在冲突与融合中,形成了身背两个假人道具进行表演的民俗活动,假人形象也随民间文化的需要演变成了“鬼怪”的模样,成为了真正意义的“二鬼跌跤”.这项民俗活动体现出的是自己独特的文化形式,展现的是不同民族间文化的冲突与融合,道具人物的形象伴随文化发展的需要,传播至今经历了三次造型上的变化,每一次的变化无不反应出民俗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论龙母文化资源的旅游经济价值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母文化是我国南方民族以龙母祭奠活动为核心的民俗文化。龙母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作为旅游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上。文章认为 ,发展龙母文化旅游是带动梧州市经济快速增长的最佳途径。为此 ,文章提出发展梧州市龙母文化旅游的若干构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族》2015,(12):89-89
12月1日上午,"美在保亭"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北京宣传周活动在民族文化宫展览馆拉开帷幕。保亭县位于海南岛中南部,毗邻三亚,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旅游资源。近年来,保亭依托雨林、温泉、南药和民俗文化等资源优势,全力打造"雨林温泉秘境、国际养生家园",实现了保亭城乡建设、旅游产业、房地产业和特色农业的全面发展。此次宣传周活动对保亭的特色旅游资源、黎苗民俗文化、精品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