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个独立的经济范畴,不能同生产关系的总和等同起来,但又不能仅仅归结为生产资料归谁所有,要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加以把握。文章还对作为经济范畴的经营方式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一般条件,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以公有制为主体、(?)所有制形式同时并存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及其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进行了探讨;并且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分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同经济体制改革、商品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关系,说明研究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社会中,人们为着从事生产,解决物质生活问题,总要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和分配形式三个方面,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根本的,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它两个方面;但是,相互关系和分配形式又不是消极地适应所有制,而是能动地反作用于所有制,并在一定条件下起决定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内部诸方面辩证统一的观点。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人们相互关系的一场大变动 在人类历史上,奴隶主所有制产生了奴隶主和奴隶的关系,封建主所有制产生了地主和农民的关系,资本家所有制产生了资…  相似文献   

3.
研究生产关系的变动,主要必须注意所有制关系的变化。所有制就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内并通过它而历史形成的占有生产资料、各种物质资料和劳务的具体形式。所有制首先分为私有制和公有制,这是所有制的两种基本形式。根据这两种形式可以把当代世界、世界经济分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种对立的体系。资本主义所有制在不断变化,从占有剩余价值的简单形式发展为复杂形式。所以,资本主义所有制按其成熟程度及其在生产关系体系中的地位,可以分为各种类型和种类。  相似文献   

4.
田明孝 《浙江学刊》2012,(4):128-132
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在社会主义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思提出在社会主义思想中包括与资本主义社会彻底决裂的思想,其物质基础就是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社会民主主义在所有制问题上经历了从坚持、认同公有制,到逐渐修正关于所有制问题的主张的演变过程。民主社会主义甚至放弃了将生产资料社会化的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基本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  相似文献   

5.
一雷锋精神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根源于社会主义的社会存在基础上的。第一,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雷锋精神产生的经济条件。任何一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为共产主义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决定性的条件。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要求上层建筑及其意识形态,必须是社会主义性质的,这样才能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并为之服务。与此同时,也要求人们的思想觉悟,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精神面貌发生变化。公有制经济要求形成新的“思想社会关系”,即社会主义精神。第二,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是雷锋精神产生的政治条件。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是指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根本经济制度,以人民民主专政为基础的根本政治制度,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根本意识形态制  相似文献   

6.
公有制、社会所有制与社会所有制的当代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人们把生产资料公有制视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这一传统观念严重地阻碍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本文通过对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论述与对一个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实践的分析,论述了以下观点:社会主义所有制并非一定要是公有制;社会主义所有制是社会所有制;社会所有制也可以采取非公有制的形式;在当代,社会所有制的确当形式是股份制的社会所有制。  相似文献   

7.
全民所有制是社会主义的基础和特征,中国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就意味着全民所有制改革要在保持全民所有制所具有的全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剩余产品这一根本性质的前提下,优化其产权结构及实现形式,从根本上促进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 全民所有制是指全体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的一种公有制形式,正是这种所有制形式和以这种形式为主导的所有制结构,才严格区分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社会形态。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权力,主要表现为不受剥削并得以保障的劳动权和不受财产限制的选…  相似文献   

8.
社会的分配关系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而生产关系的基础是所有制。所有制是指社会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要素的占有关系。所有制的主体即所有者是社会的人,所有制的客体是物即生产过程中各种要素。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或称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或称人力资本)。因此,仅仅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所有制的唯一内容的社会主义传统经济理论是不全面的,因为舍弃了劳动力所有制就不可能区分不同性质的社会生产。例如,同样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何以有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之分,原因是这些社会里劳动力所有制是不同的:奴隶社会里,奴隶主占有奴隶的人身;封…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预言基于两大过程:生产社会化趋势,它决定了要由社会占有代替私有制形式,确立了公有制是消灭剥削的手段,建立所有制、劳动和管理三者的统一;社会经济关系的人道化趋势,人的作用在提高,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性在增强,确定人是社会生产的目的。生产社会化及社会经济关系人道化的过程能够为社会主义类特征的具体化提供方法论基础。我们将以广泛理解的生产关系(生产要素的所有制;经济联系的协调方式;经济管理的社会性;分配关系的类型;再生产过程的性质)体系的基本“交叉点”作为出发点,来试图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如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搞活整个国有经济,这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笔者认为,加快国有资产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不失为其中的一条途径。 一、国有资产存量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依据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采取什么形式,国有资产结构如何调整,归根到底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 这个问题的主要依据,首先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互关系的基本原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是一条客观的经济规律。但是我们在实际运用中却长期忽略了生产力性质、水平对生产关系实现形式的决定作用,使人们误认为,只要生产关系不断变更,公有制程度不断提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但是,我们至今还不能说,已把这个“基础”搞得很清楚了。近几年来,在所有制问题的研究上,已初步打破了一潭死水的局面,出现了一些大胆的探索和思考。然而,有一个问题却始终未能突破,即把生产资料的公共所有,等同于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进而以是否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作为判别公有制和私有制的标准,以共同占有的范围和程度来标志公有化程度的高低。我认为,这既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实际生活中也不能自圆其说。因此,必须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作一番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在《论所有制的内函》一文中,我们表明了对所有制问题的理解。我们认为所有制不是指生产资料的所有制而是指生产条件的所有制,它包括如下内容: (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2)劳动力的所有制形式;(3)由上述二者决定的各种生产条件(包括其承担者)的社会性质及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结合形式。本文想从以上各方面研究一下社会主义生产条件的所有制。  相似文献   

13.
王莹 《社科纵横》2009,24(10):31-32,35
私有制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存在有其特定的价值和客观性。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是共产主义的根本目标,但共产主义要消灭的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有制,而不是劳动者的生活资料个人所有制。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我国现阶段发展私有制经济,并不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是对马克思主义私有制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创新,是有效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不是任意的,政治经济学所要考察的,是生产要素的所有制性质决定的这种结合的特殊社会形式。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形式,不仅要懂得生产资料的归属关系,也必须懂得劳动力的归属关系。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归个人所有的论证,是我们考察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形式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的模式、特征、本质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模式、特征和本质之间的关系,直接关系到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因此,对这三者的关系,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一、关于社会主义的模式社会主义模式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结构的具体形式.即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其中经济体制是其主要内容.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既包括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公有制形式以及其它辅助的所有制形式;各种所有制形式在社会所占的地位、比重及相互之间所发生的作用),又包括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管理体制(计划管理的结构和方式;经济利益的结构和分配方式;经济的组织结构;与所有制相联系的经营管理方式等).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包括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以及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社会主义的文化体制,则包括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实施的领导和管理的具体制度.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体制是由这个国家的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16.
重构政府经济基础--对转变政府职能问题的深度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乔耀章 《浙江学刊》2004,1(4):16-26
政府作为社会政治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现实的运行模式及其职能的选择,主要不取决于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而是取决于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所有制形式和产权制度.我国政府经济基础初创于1956年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重构于1978年开始的对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革,以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国企(传统公有制的最后堡垒)改制、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和2004年第四次宪法修正案为标志,已初步形成以"新式公有制"与"新式私有制"为有机共存的综合经济基础,它将对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马克思在大工业技术基础上主张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有其相对的合理性,但是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则应当采取社会所有制。目前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公有制,或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或混合所有制等等观点既不能揭示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特殊本质,也不能说明市场经济所有制的具体形式;只有采用社会所有制范畴才能揭示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特殊本质,才能说明所有制的具体形式。  相似文献   

18.
<正> “企业”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许多其它概念要运用它来阐明。那么,它的内涵是什么?目前,它的内涵多种多样。现举几例。①“在全民所有制经济中,生产资料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拥有生产资料使用权”;“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扩大企业自主权”;“社会主义企业是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在这些常见的说法中,企业是由若干劳动者组成的经济组织,生产资料是企业的使用对象而不是企业本身的内在要素。②“企业”是“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从事生产、贸易、运输等经济活动的独立单位”。“企业的社会经济性质,是出生产关系的性质、首先足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在资本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所有制类型的生产关系中,工人仍然同生产资料相脱离。国家企业与工人之间建立起来的劳动关系是一种特殊的雇佣劳动关系,国家通过国营企业管理生产、分配和社会再生产,确定劳动条件和工作报酬。而社会所有制的本质特征表现为自由联合劳动的物质基础,这种物质基础保证劳动和劳动成果成为占有劳动产品和管理生产资料与收入的基础。社会所有制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制度,在这种关系制度中,使用生产资料的工人直接管理扩大再生产生产资料,并在自己劳动的基础上,参加分配。社会所有制是对任何一种把工人同生产资料割裂开来的所有制形式的否定。在南斯拉夫,自治协议和社会契约不同于传统的社会契约形式,它是实现国家消亡与国家职能社会化的途径和形式。  相似文献   

20.
所有制问题是社会经济研究中最重要的问题。如不研究所有制问题,对任何经济理论或具体建议都无法作出确凿有据的回答。这一道理是由于马克思学说中有关所有制理论的重要意义决定的。马克思认为,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的奠基石。《共产党宣言》言简意赅地指出马克思主义赋予生产关系中必然发生这种变革的重要意义:“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