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如何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学生生活讲数学,变单调、枯燥的数学问题为活生生的生活情境,真正实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思想呢?笔者在长期的数学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悟到了“生活数学”的巨大魅力,唤起了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意识和实践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李美 《科学咨询》2010,(18):93-93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我们就应该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开展数学教学,不能只让学生学会做各种各样的“习题”,而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来学数学,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这些充分说明了数学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并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何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知识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且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学习是建立在日常生活的基础之上的,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更好地体验生活。  相似文献   

4.
一、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创设积极有趣、富有思考性的情境,搭建联系广泛、资源丰富的平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学好数学的愿望,并且在特定的数学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经历发现规律,掌握特征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发展。“用字母表示数”是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上第四单元“简易方程”的第一课时,它是小学生学习代数知识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开始。由于小学生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用字母表示数”有许多知识和规则与学生原来的认识和习惯不同,因此,教学中我抓住儿童喜爱游戏的心理贯穿整个教学课堂,把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融入玩扑克牌游戏、摆正方形游戏、教育性游戏等活动之中,引导学生从感兴趣地、富有思考性的内容入手,让学生自己在特定的环境下不知不觉中建立字母存在的作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让课堂充满数学趣味和积极的数学思考,在初步建构、深化建构、完善建构的环节中使学生愉快地完成了一次建构的课堂之旅。  相似文献   

5.
数学学科的两大部分是数和形 ,过去的大纲与教材从三年级才开始学习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显然有所欠缺。义务教育人教版数学教材从第一册起即开始安排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 ,这样改革与义务教育大纲中“几何形体要从低年级起逐步认识 ,合理安排”的要求相一致的。其意图很明显是为了从小就开始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 ,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几何初步知识 ,发展空间观念打下基础。按照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四册的教学任务 ,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时 ,教学要求是 :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并使学生会在方格纸…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或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年龄特点,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情境教学走进教学课堂,激发学生兴趣,活跃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我校地处农村,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把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便取得较好教学效果.下面就我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浅见,共同行商榷. 一、创设数学学习情境,促进学生主动思维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是人的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些都强调了数学教学必须将学生置于现实的生活化的情境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而且还应当让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迁移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下面谈谈我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生活化”体验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的做法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根本任务就是把枯燥抽象的知识儿童化、生活化的设计引进课堂,让学生经历智慧与兴趣的碰撞,从而“亲近”数学,感悟数学,体验数学,享受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可见,正确处理数学学习与生活经验的关系能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简要谈谈如何“利用数学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素养”。  相似文献   

11.
一、创设演示情境,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列宁指出:"人的认识是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践的辩证途径."数学是一门很抽象的学科,要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具体形象之间的矛盾,重要的是采用直观教学.教学中要尽可能利用演示操作,进行具体与抽象的转化,然后在此基础上抽象出知识的实质,引导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教学圆面积公式时,单用语言讲解是很难明白的,只有通过演示和操作.  相似文献   

12.
初中学习几何常常会听到学生念顺口溜:几何几何叉叉角角,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特别是一提到几何证明题和解答题的书写,很多学生和老师都叹气。真的是这样吗?我觉得只要能"对症下药"就能"药到病除"。初中的几何学习分为: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第七章《三角形》;八年级上册的十一章《全等三角形》、第十二章《轴对称》;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勾股定  相似文献   

13.
在《课标》中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数学。”体验,是指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内心活动。作为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如何有效引导学生真正主动地参与到从事数学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下面结合教学实例谈谈几点体会。一、引导自学,体验知识的来源。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来自于书本,会读书无异于掌握了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因此,在教学中要把握时机,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阅读数学教材,不要把教材当成练习册,要时时渗透阅读方法的指导。凡是学生能通过自己看,自己想就能…  相似文献   

14.
一、案例背景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因此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据,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注意思考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有什么素材可供教学之用,让学生的生活经验成为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让数学课富有生活气息,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充分体现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数学应该努力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和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结论的形成过程,体会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方法。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因此,高中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在思考,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和理解。一、在课堂开展引导探究1.在概念教学中,要把学生的已有经验作为重要的情景资源,让数学的抽象概念与学生的经验链接,调动潜在的经验性理解。要根…  相似文献   

16.
曾祥胜 《科学咨询》2009,(12):60-61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努力体现“从问题情景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一系列活动,逐步发展应用意识,形成初步的实践能力。今天上了一堂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认识不等式》这堂课,让我深受启发。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数学教师应注重情境创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关注学生学习能力、习惯和态度的形成,关注学生求知与实践的参与,关注学生的价值观与情感态度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新课标对情境的解读 新课标中,多次提到使学生"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等与情境相关的话题.发现,"情境"一词在全文中共出现了67次,足见新课标对情境教学的重视. (一)关于课程理念解读 在我国的义务教育中,很少涉及在真实情境下运用数学知识的问题,如在"几何与图形"领域部分,处处是与生活无关的三角形、平行线等,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关于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在新课标第一部分,看到在对课程理念的阐述中,处处与情境教学分不开,如:课程内容要反应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  相似文献   

20.
现如今,情境创设已成为课堂活动的一部分,由于部分教师对数学问题情境认识上的不全面或实践操作层面“度”的把握不好而走入一些误区,致使在实际教学中情境创设往往“变味”、“走调”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本文用鲜活典型的案例、精彩恰当的点评和深刻有益的反思,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误区的思考:一、过于迁就学生的趣味,难以进入数学世界;二、过于注重实际生活,从而偏离数学本质;三、过于注重“新颖”情境,丧失应有的“数学味”,四、脱离学生认知基础,远离思维“最近发展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