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从某种角度说,爱就是包容、理解、鼓励。“包容”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崇高精神。泰山不辞沃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理解”是春天的暖风,冬日的阳光。人与人之间,因为有理解,才会有心灵的沟通,理解万岁!“鼓励”如和煦春风,能使人迷途知返。一位教育家说过:“给我一声鼓励,我能改变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2.
音乐是一门声音和情感交融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手段,塑造出音乐形象,让学生在学习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性格、思想、情操乃至人格受到感染熏陶,从而达到育人于无声的教育效果。自古以来,中外音乐家都对音乐的育人功能予以高度评价。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倡音乐教育的教育家孔子说过:“广博易良,乐教也。”前苏联著名音乐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对于艺术,特别是音乐,道德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音乐教育,不是培养艺术家,而是培养人”。作为新世纪的人民教师,从事音乐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在这几年的教育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在全…  相似文献   

3.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此,小学语文教学转变教学观念,组织学生有效开展探究性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可见,在音乐教学中理应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突出情感体验。教学实践无不证明:音乐教学只有真正做到突出情感体验,才能实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5.
美育是情感教育,在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看来:“人人都有感情,但并非都有伟大高尚的情感,要培养陶冶伟大高尚的情感,取代卑劣的情感,除了美育,别无他途。而且他把艺术作为对人们进行美育的基本手段,认为美育可以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刻、图画、文学里又找到他们遗失的情感”。法国美学家卢梭说:“有了审美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和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且要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和创造能力,这是新时期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适应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一堂课如同一幕话剧,有引人入胜的序幕,有跌宕起伏的高潮,有回味无穷的尾声。如果再配上恰当的音乐就更能扣人心弦。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齐佩尔说:“人类需要科学表达外界,也需要艺术表现内心的感情,音乐是最能直接表达人类的感情的,它不需要任何媒介…  相似文献   

7.
孔子 (公元前 5 5 1-前 4 79年 )名丘 ,字仲尼 ,春秋时鲁国陬邑 (今山东曲阜 )人。他不仅是我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而且经他编辑《诗经》 ,订正《礼》、《乐》 ,推行音乐教育和音乐思想方面 ,对后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是杰出的音乐家。孔子有很深的音乐修养。《史记·孔子世家》就记载孔子刻意寻求音乐的深刻内涵 ,追求准确掌握音乐形象的故事。孔子从师襄子处学习《文王操》 ,练了十日 ,不再向前推进。师襄子对他说 :“可以增加曲目了。”孔子说 :“我多次温习此曲 ,尚未领会此曲的意思。”一段时日后 ,师襄子又说 :“你…  相似文献   

8.
小幽默5则     
《领导文萃》2011,(14):52-52
丈夫:“我家女儿学声乐.这阵子大有进步。” 妻子:“你又不懂音乐,你怎么知道?” 丈夫:”她的肺活量提高了。以前,只有楼下的邻居来抗议;现在,连隔栋的邻居都来按门铃抱怨了。”  相似文献   

9.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论述,都说明了情感的作用。情感因素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杨中敏 《科学咨询》2009,(19):57-57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学习的兴趣,就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情趣,学生的学习才是主动的、积极的、热烈的。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方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所以,初中数学教学最重要的学习指导策略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近三年来,河南省浙川县实验小学在南阳市教体局组织的全市小学教师“语文优质课”,“数学优质课”、“劳动优质课”、“英语优质课”,“音乐优质课”、“自然优质课”等竞赛中有13人获一等奖,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达128篇,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5人,市级学科带头人3人,市级骨干教师34人。一连串惊人的数字展示了浙川实验小学雄厚的师资力量以及超强的教师专业素质。是什么使浙川县实验小学的教师快速成长?答案是校本教研,是“基于学校”、“以学生为表”的校本教研!  相似文献   

12.
《决策导刊》2005,(3):i004-i005
“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盖楼。”这句话写在老蒋办公室的墙上。他说:“一个共产党人.就是要用行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奏出一曲曲动听的乐章,他对待自己的建筑作品,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在首都能有这样的成就他心满意足。自进京以来,他带领公司参与的项目相继获得过全国建筑最高奖“鲁班奖”,北京市结构“长城杯”奖等荣誉,企业先后被北京市建委、  相似文献   

13.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浇树浇根,育人育心”,搞好小学教育,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倾注精神关怀,师爱付出与流露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合作心灵沟通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李祥伦 《科学咨询》2009,(19):62-62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告诉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相似文献   

15.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讽中有爱迪生。”  相似文献   

16.
《左传》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宋人或得王,献诸子罕。子罕弗受。就五者日:‘以示五人,王人以为宝也,政敢献之。’子罕日:‘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这段故事是说:宋国有个人得了一块玉,拿去献给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献玉的人说:“我拿给玉区看了,玉匠认为这是宝贝,所以才敢献给您。”子罕道:“我把不贪当作空,你把王当作宝。如果把五给了我,咱俩岂不都失了宝?不上,各人留着各人的宝。”“我以不贪为宝”  相似文献   

17.
孙小棚 《科学咨询》2008,(23):75-75
嵇康,是一位正直、洒脱,极富理想主义,反叛精神和个性色彩的大艺术家,这位在公元三世纪便集现代意义上的“颓废派诗人”,“前卫音乐家”离经叛道的思想家,美学家于一身的“人文知识分子”,其音乐审美观在《声无哀乐论》中有突出的体现,深刻地阐明了音乐艺术的特殊审美规律,既赋予音乐以绝对独立的品格,又突出地强调了音乐审美主体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2008年的尴尬     
2008年有句流行语:“中国有富翁阶层,无上流社会。”中国的“富豪榜”简直可以看做司法机关的调查名单,光是有钱,精神品格却不“上流”,是社会的尴尬。在一个最有钱的现代社会,一场钱的风暴竟让世界头号金融帝国塌了半截,是世界的尴尬。这并非全是钱在惹祸,而是人祸。日前美国科学家断言:“2013年北极无冰。”那将是地球的尴尬,看似天灾,实则也是人作孽。俗云:“天作孽犹可为,人作孽不可活。”  相似文献   

19.
重视和加强一把手的建设非常重要。人们常说:“好不好看领导”。一个班子就象一个乐队,一把手就是这个乐队的指挥。乐队演奏时,如果指挥得好,就可以奏出动听的音乐,使人赏心悦目;指挥不好,则可能导致音律不齐,曲调错乱,使人听了不舒服。所以,就音乐来讲指挥是核心、是灵魂;就班子来讲,一把手是核心、是灵魂。事实也反复证明,一个班子的好与差,一个单位的先进与落后;虽然班子每个成员都有责任,但关键的、重要的责任在于~把手。因此,党委书记在班子中要当好领头雁,当好排头兵和领路人。要当好~把手,必须具备一把手的素质…  相似文献   

20.
“皇帝心理”是什么?恐怕做过皇帝的人最有发言权。手头就有这样一个资料:我国末代皇帝溥仪“文革”期间曾对在一块接受“劳动改造”的著名演员新凤霞说:“人在当权的时候容易独断专行”。并现身说法.称自己这个末代皇帝“也有过这种唯我独尊的独裁心理”。他举例说,当年在宫里,曾有一个小太监姓黄。叫黄立金。“听了这个名字,我当时心里就反感。好像他姓黄本就不该,他还叫立金。黄和金都应是皇家专用的”。于是,溥仪就“随便”给他改了个名.叫“黑小三”。但又不许他说姓,只能叫“小三”。溥仪笑称:“现在想想,也真太可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