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房价飞速上涨,引发了人们对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的争论。通过选用7项指标衡量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对7项指标赋予权数,计算我国房地产泡沫指标数值,并提出治理房地产泡沫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关于房地产泡沫量的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基础(内在)价值理论是评估房地产资产泡沫的依据.而只有准确评估房地产资.产的基础价值,投资者和决策者才能正确认识房地产泡沫问题.文章首先对Ramsey模型做了改进.使之更具有实用价值;接着利用改进后的Ramsey模型,测算了我国1991~2006年房地产泡沫.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房地产经历了一个由正泡沫到无泡沫负泡沫、反复循环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指标法、因素回归法和局部均衡法研究了2004年以来我国各地区的房地产价格泡沫情况,研究发现:2004-2013年我国房价呈现直线上涨趋势,东部地区房价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中国房价在地区间存在集聚自相关效应.进一步,全国房价收入比系数在2004-2010年期间保持平缓上升,2010年后有所降低.三种测度方法得到的地区房地产价格泡沫程度有一致的趋势,房价高的东部沿海地区比房价低的中西部地区泡沫程度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4.
中国房地产泡沫的测度与成因解析——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首选择五个泡沫检测指标,用层次分析法构造综合指数测度上海房地产泡沫程度,并对造成泡沫的因素进行计量分析,文章克服了传统文献难以量化政府宏观调控因素的缺陷,采用指数移动平均法构造了宏观政策变量,同时将Andrew提出的房地产行为理论引入回归模型中.模型实证表明宏观政策因素,市场的乐观预期,供需不平衡和房地产业高利润导致的过度投资是影响泡沫程度的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5.
基于二值响应模型的房地产泡沫预警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房地产泡沫预警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二值响应模型在房地产泡沫预警研究中的应用,并以日本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二值响应模型在房地产泡沫预警中有比较准确的预测作用。另外,与徐滇庆(2000)的研究不同,有关股市价值的相关变量并不能对房地产泡沫起到明显的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6.
运用SADF和GSADF递归单位根检验对2011年1月—2017年9月中国房价进行泡沫检测,结果表明: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多重泡沫和泡沫层级扩散;2016年"930新政"后层层加码的调控使中国房地产市场快速降温,但并未如愿走出泡沫;虽然存在结构性差异,但一、二线城市泡沫反弹;三线城市泡沫有结束迹象,但应谨防一、二线城市的泡沫扩散引发其反弹;同城"一刀切"调控存在对"刚需"的误伤。下一步,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应从"挤泡沫"转向"挤泡沫、防反弹、稳市场";坚持"分城施策"的差异化调控的同时,同城转向分类调控;抓住机遇,建立和完善住房基础制度和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焦继文  郭灿 《统计与决策》2012,(10):130-133
文章以房地产泡沫问题为中心,通过分析供求平衡关系和房地产泡沫的本质构建泡沫预警指数,并基于1998~2009年的数据,对山东省房地产泡沫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是:在2010年,虽然青岛、济南等一线城市的泡沫度略有降低,但济宁等二三线城市的泡沫度在增加,致使总体上山东省房地产泡沫度依然较大,仍有明显过热趋势,隐藏着较大危机。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房地产市场及房地产关联行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是,在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为显著的问题就是房地产泡沫的存在。文章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对房地产泡沫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9.
刘江 《统计教育》2010,(10):26-33
在房地产泡沫时期如何紧缩货币政策是现代中央银行面临的难题。本文首先区分了紧缩货币政策的不同工具和作用方式。随后详细考察了日本和美国房地产泡沫前后的货币政策。接着,作者从紧缩时间、紧缩方式和紧缩力度三个方面分析了为何日美两国的紧缩货币政策无法抑制房地产泡沫。最后,本文对目前我国应如何紧缩货币政策提出了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针对货币政策紧缩进行了时间、方式和力度三个维度的分析,深化了对如何紧缩货币政策以抑制房地产泡沫的认识,为中央银行实际货币政策操作提供了可行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0.
测度中国房地产泡沫已成为当前重要研究领域,成千上万篇既有文献呈现了区别显著的测度方法。不同测度方法的研究思路不同,不同研究思路依靠的理论和现实基础不同,不同测度方法的适用性不同。通过对既有文献中不同测度方法的研究思路述评,并结合中国经济和房地产发展等现实情况对不同测度方法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基于研究思路和现实基础的结合,房价收入比指标最适用于测度当前中国城市住宅市场泡沫水平。  相似文献   

11.
师应来  王平 《统计研究》2011,28(11):16-21
 本文在对常用的房地产预警指标体系选择方法及筛选流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主、客观相结合的房地产预警指标选择方法,即先采用综合分析方法对指标进行初次选择,然后用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再次选择。最后建立了武汉市房地产预警指标系统,并进行了房地产综合预警。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讨论了本币升值背景下股市泡沫的测量问题,采用市盈率作为衡量股市泡沫的指标,将汇率升值因素与市盈率相结合来建立数学模型,给出了在本币升值预期条件下,零泡沫状态的理论市盈率的测算方法.然后利用日经225指数对日本股市泡沫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实证研究表明,文章提出的股市泡沫测量方法更适用于本币大幅度连续升值背景下的泡沫测量.  相似文献   

13.
文章实证检验了资产价格泡沫是否会引起财富效应;并测度出由于财富效应导致的消费增加规模.研究结果表明:当资产价格存在泡沫时,会产生显著的财富效应,由回归的资产价格的边际消费倾向系数可知,房地产泡沫产生的财富效应是股票泡沫产生财富效应的4倍多,进一步测算出股票价格泡沫和房地产价格泡沫引起的消费增量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14.
洪涛  西宝  高波 《统计研究》2007,24(8):64-67
 利用中国35个大中城市2000-2005年间的面板数据,本文首先对房地产价格中的泡沫成分进行测度;然后构建泡沫自回归模型,并对其残差进行CSD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城市间房地产泡沫的演化过程相互影响。与前人研究不同,以房地产泡沫为研究对象,不仅可以确认中国不同城市间房地产价格存在联动性,而且可以证明消费者的适应性预期是其中重要的传导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房地产泡沫治理是当前调控的主要目标,需加快体制改革,从财政、税收、住房保障、金融体就等各方面入手。房地产业: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房地产业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超前性。房地产泡沫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与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涨没有必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我国35个大中城市住房市场泡沫水平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次提出考虑地区差异的合理租售比模型,以及考虑家庭未来收入的房价收入比上限模型,并以此为基础研究我国35个大中城市住房市场泡沫水平。合理租售比模型结果显示,大部分城市都存在房地产泡沫,其中相当一部分城市的泡沫水平已经比较严重;房价收入比上限模型显示,即使考虑了未来家庭收入增长,北京、天津、上海、厦门和深圳的房价也已经远超居民支付能力。最后给出抑制我国房价过快上涨、防范住房市场泡沫继续膨胀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9,(12):94-103
针对居民杠杆率不断提高以及资产泡沫破灭的潜在风险问题,首先在Allen和Gale(2000)信贷模型的基础上,加入杠杆率和财富因素,构建杠杆-泡沫模型,然后通过房价收入比的动态上限判断2007—2017年中国及2006—2016年各主要城市的房地产泡沫水平,并以此为基础对房地产泡沫和杠杆率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结论认为:居民杠杆率如何选择取决于财富和风险的权衡,并且房地产泡沫与居民杠杆率呈现"倒U型"的关系,"U型"曲线的极值可以视作居民杠杆率的阈值;以"居民贷款/GDP"衡量的居民杠杆率的阈值为61.05%,同时结合负债可支配收入比的分析,综合判断认为,目前中国居民杠杆风险虽然在可控范围内,但应该予以警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房地产价格有几成泡沫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一、引言早在1992~1993年我国出现第一轮房地产热之际,社会上就开始出现对于房地产发展是非功过的争论,几乎与此同时,我国也开始了对于房地产市场预警的研究。从1999年开始,我国房地产业又出现了快速发展的态势,各大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和购房贷款增长迅速,一些城市的商品房价格快速攀升,抢购土地和住房的现象再次上演。社会各界非常关注我国高速发展的房地产业,出现了“是否存在泡沫”的争论。这些争论既丰富了人们对房地产问题的认识,又给人们对房地产现状的认识带来了紊乱(参见张鸿铭和陈则明(2004))。本文试图证明中国房地产价格上升…  相似文献   

19.
从目前的房地产市场行情来看,我国部分地区存在房地产泡沫,但这并不是整体现象。房地产市场的分化并不等于楼市崩盘,相反,这将促进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谢远涛 《统计与决策》2007,(24):121-124
经济时间序列往往表现出非对称动态性,本文首先讲述Koenker and Xiao(2005)的模型,具体涉及到模型、参数估计、分位单调性和非对称动态性检验等几个方面。然后建立QAR模型来研究我国证券市场中的非对称动态性和局部持续性等特征。结果发现我国股市中的确存在着非对称性动态特征和局部持续性特征,本文认为这与我国股市容易产生泡沫,而泡沫一旦产生就不太容易挤破的实际情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