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日本投降后,中国政府肩负起遣返境内日俘侨的义务,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制定了详细的遣返计划。北平市遵从上级指示,按照所定计划,将日侨平安遣送回国,顺利地完成了遣侨任务。在遣送过程中,中国政府和人民实行了"以德报怨"的政策,对日侨表现了宽厚仁爱的博大胸怀。  相似文献   

2.
日伪时期,北平市日侨数量迅猛增长,其所从事的职业门类也多种多样,但在政治上均负有共同的"拓殖"使命。其中,从事工商业经营的日侨为数最多,其将经济活动的触角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另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华北沦陷区的政治中心,北平还聚集了大量在殖民机构中任职的日本"顾问"。  相似文献   

3.
抗战胜利后,北平市根据实际需要对日籍技术人员展开了一系列的留用工作: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办理留用事宜;短时间内为留用事宜颁布法令,并督饬各部门施行;对所留用的日籍技术人员进行管理等。战后对日籍技术人员的留用在客观上有利于北平市的经济建设。但由于国民政府的腐败,使留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正当的现象,对留用工作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详细梳理日本战败投降后长春市日侨俘分布状况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长春市日侨俘的遣返准备、遣返编成、遣返实施和遣返实绩并对长春市日侨俘遣返的特点作以归纳。从1946年7月至10月,长春市不仅完成了自身20余万日侨俘的遣返,而且还担负了松花江以北中共控制区日侨俘的继送。在长春市日侨俘的遣返过程中,无不体现出中国政府的宽大政策和中国人民的人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5.
1928年北平特别市成立时,小学教育百废待兴。为普及义务教育,北平市政府在整顿公私立小学的同时,大力兴办短期小学及简易小学,实行二部制教学,以救济失学儿童;改善小学教职员的待遇,加强教职员的检定和培训,以提高师资水平。从小学课程设置上来看,最为显著的是在各小学校全面设置党义课,并十分注重学生的训育管理。通过以上实践,北平市小学教育有所发展,但总体来说,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准。  相似文献   

6.
本文系统考察了建国前夕北平市区街建政的历史进程。根据政府体制的创建与调整,可将这一历史进程划分为如下两个阶段:废除城市保甲制度,创建区街政府;改区政府为区公所,撤销街政府。北平市在建国前和平解放、建国后被定都,其区街建政因北平和平解放、接管而创始,在建政观念和方式上大体经历了由延续乡村到适合城市特点的转变。其中,刘少奇这一时期关于城市工作特点及其管理方式要适应城市特点的论述,成为北平市实现建政转变重要的思想认识来源。  相似文献   

7.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当局对北平敌产施以“劫收”。其间,驻军部队、国民党中央各部会、北平市当局、河北省当局、北平行营等各系统围绕敌产出现了激烈争夺。争夺进一步助长了“劫收”之风,进而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影响与政治后果,加速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失败。  相似文献   

8.
1932-1937年、1945-1949年,国民党北平市政府有关机构依据戏曲审查章程和法规对北平市的戏院、剧社、戏曲学校所排演的剧目进行严格审查,审核戏曲学校的改良方案,提高了剧社的准入条件,并调查剧社成员和经费等.其首要目的是为了巩固国民党的思想统治.国民党政府对戏曲的审查束缚了戏曲的编演自由,但也禁演了一批低俗、迷信和带有色情内容的剧目,催生了不少富有民族精神的新戏,推动了戏曲的改良.  相似文献   

9.
20世纪30年代,北平市政府从加强市政建设、改善公共卫生出发,着手改良公厕、整顿粪业,1936年在卫生局下成立北平市改进粪便事务委员会和北平市处理粪便事务所,进行粪道登记、发放粪具、整顿粪厂等措施的改革。整顿措施因触及粪业者利益,粪业者采取不登记、游行、密谋集会等形式反对,委员会及事务所联合卫生局、公安局动用行政力量逮捕带头闹事者,雇佣临时夫役,同时携手北平市银行为无力缴纳费用者申报小额贷款,最终以发放新登记证肯定粪道所有权的形式结束了粪业整顿。1936年粪业整顿彰显了政府公共职能的增强,发挥了粪业团体的功能,但最终以妥协告终也体现出整顿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0.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北平的交通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北平市市政部门的档案和工作报告以及有关的法规、社会调查和报刊 ,大致勾勒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北平市交通管理的概况 ,并对其做一评价。当时 ,北平的交通管理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制度 ,市政当局制定、执行了具有现代性质的交通法规 ,从交通工具和交通秩序两方面施行对交通的管理 ,其方式是 :通过交通工具的检验、登记和收费制度 ,规范交通工具的管理 ;通过颁布交通法规 ,规范交通工具的行驶 ,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通过警察执勤 ,推动交通秩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论文按照回国政策与实际回国进程将日本遗孤分为第一期(1985年以前)、第二期(1986-1993年)、第三期(1994-2000年)、第四期(2001年以后)4个回国群组,并运用对51名遗孤的访谈数据,分别阐明了各回国群组的社会融合过程。第一期回国者在外国人接纳体制尚未建立且政府支援政策欠缺的状况下开始日本生活。他们虽然回国年龄偏低,能较好地发挥个人能动性,但是一般从事低收入劳动。第二期遗孤回国时正值日本“泡沫经济”,大量用工单位亟需劳动力,加之支援政策改善,就业并非难事。然而由于年龄限制与语言障碍,该组成员只能从事体力劳动并长期遭受歧视。第三期回国者因年龄及“平成萧条”社会环境因素不再就业,靠政府救济金维持生计并处于孤独状态。第四期遗孤回国后直接参与国家赔偿诉讼,与其他群组成员一起迎接新支援法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Muzak is what musique concrète composer Pierre Schaeffer referred to as “acousmatic sound” – sound we hear without seeing its source. Muzak’s presence in public space is particularly relevant in Japan, a country often critiqued or celebrated as a “sound saturated society” where background music is engineered to a spectacular degree. BGM, as Muzak is referred to in Japanese, is simultaneously unnoticed, dismissed, ironically appreciated, and, more recently, used to heal, calm, and manage white-collar office workers at a time in which mental health issues, work-life balance, and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overwork on office workers are increasingly on the rise. Drawing on ethnographic fieldwork with background music employees in Tokyo and analysis of the company’s print media literature concerning their music for office workers program, this essay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ckground music and the affective management of worker stress in contemporary Japan. I argue that BGM in Japan is emerging as a form of ambient labor control that exploits a particular mode of sonic engagement. The essay focuses in particular on the culture industry surrounding the use of BGM as a means to effectively manage office workers and their environments in post-economic bubble Japan.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In 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1895, the United States claimed to be neutral, but was in fact pro-Japanese. Before the war, it repeatedly refused mediation requests by China and Korea and rejected Britain’s joint mediation proposal while tacitly agreeing to or inciting Japan’s launching a war. During the war, American diplomats, as wartime protectors of both Japanese and Chinese nationals, frequently went beyond the limits of international law to protect Japanese spies in China. As the only mediator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the United States rejected the joint mediation efforts of European powers and helped reduce international pressure on Japan. At the same time, it unilaterally convinced the Qing government to accept Japan’s aggressive demands so as to help Japan achieve its war aim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United States’ bias towards Japan was that it hoped to use Japan to end the tribut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Korea in order to further open the door to China while weakening the influence of Britain and Russia in East Asia.  相似文献   

14.
孙颖  徐冰 《求是学刊》2007,34(5):137-142
"北京人文科学研究所"是日本政府利用"庚款"在华建立的研究机构,也是日本政府为了扩大在华势力而实施的"对支文化事业"在华活动的重要一环。中国文化人认清了日本政府的企图,坚决反对"对支文化事业"。围绕该研究所的建立,日本政府与中国的文化教育界产生了严重对立。双方产生矛盾的根本在于"庚款"的退还与否和使用方式。"北京人文科学研究所"是日本外务省为了能够顺利开展"对支文化事业"而设立的"文化"招牌,也是日本扩大在华势力、对华实施文化侵略的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15.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财政部颁布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之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已经是各级政府和部门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管理现状不容乐观的前提下,本文提出了从管理体系建设入手,建立科学可行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刘春萍 《求是学刊》2003,30(4):74-79
行政程序制度是俄罗斯联邦行政法学体系中正在形成和完善的一部分内容 ,相对于前苏联的行政程序制度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俄罗斯行政法学者从研究行政程序的基本概念入手 ,从理论上和词语规范上理清了行政程序、行政司法程序、行政诉讼程序等基本问题 ;以 2 0 0 1年制定的《俄罗斯联邦行政违法法典》为范例 ,行政程序的原则经历了由维护国家管理向规范行政权、保障公民权的回归 ;与俄罗斯联邦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相统一 ,必将尽快结束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程序合而为一的状况 ,制定独立的行政诉讼法典 ;建立具有特色的行政法院体系或在普通法院体系中建立相对独立的行政法庭 ,是未来俄罗斯联邦行政程序制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居住证,从表象来看是中国管理流动人口的一种主要方式,从本质来看凸显出中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的结构性问题。居住证与暂住证制度、收容遣返制度等制度存在密切的关联性。从博弈论的视角透视居住证制度背后所隐藏的利益博弈关系,并通过这些利益博弈关系的分析,结合其他学者研究的成果,对居住证制度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虽然居住证制度在一定时期成为中国流动人口管理的主要制度,但是其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必将消亡。  相似文献   

18.
公共饮食卫生管理是公共卫生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一个城市现代化的程度和水平。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北平市公共饮食品管理比较混乱。1934年北平市卫生局正式成立,其着手实施的一系列改善公共饮食卫生的措施使北平市公共饮食卫生状况有了一定的好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