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0 毫秒
1.
同国内法相比,国际法从未被固定于一部世界统一的法典之中,因而是一个更易于发展的法律体系。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法进入其现代阶段,同传统国际法相比,现代国际法的范围更为广泛。从主体看,不仅国家是国际法主体,国际组织和正在争取独立的民族也是国际法主体,甚至个人在现代国际法上的地位亦与传统国际法大不相同;从内容上看,现代国际法不再局限于政治领域,它随着国家干预经济生活趋势的加强已迅速向经济领域伸展。鉴于此,现代国际法更加注重国际合作,各国之间交往的频繁及相互依赖的增强也使得现代国家更加注重国际法。因此,从理论上对发展中的现代国际法加以研究,其任务之艰巨、意义之重大就不言而喻了。韩德培教授主编的《现代国际法》正是这样一部探讨与发展现代国际法的力作。  相似文献   

2.
同国内法相比,国际法从未被固定于一部世界统一的法典之中,因而是一个更易于发展的法律体系。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法进入其现代阶段,同传统国际法相比,现代国际法的范围更为广泛。从主体看,不仅国家是国际法主体,国际组织和正在争取独立的民族也是国际法主体,甚至个人在现代国际法上的地位亦与传统国际法大不相同;从内容上看,现代国际法不再局限于政治领域,它随着国家干预经济生活趋势的加强已迅速向经济领域伸展。鉴于此,现代国际法更加注重国际合作,各国之间交往的频繁及相互依赖的增强也使得现代国家更加注重国际法。因此,从理论上对发展中的现代国际法加以研究,其任务之艰巨、意义之重大就不言而喻了。韩德培教授主编的《现代国际法》正是这样一部探讨与发展现代国际法的力作。  相似文献   

3.
国家平等原则在一般意义上赋予了主权国家在外国法院享受管辖豁免的权利。同国家主权原则一样,国家平等原则历来是国际法上最根本的原则和基础。国际法上的国家豁免问题也由此产生。针对国家豁免问题,现代国际社会上虽存在着不同的理论和实践,但国家豁免原则业已成为现代国际法上的一项重要原则。试图就国家豁免的法律意义和价值进行探讨,并就如何实现国家豁免发表一下拙见。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考察英国著名国际法学家伊恩·布朗利的客观实证主义国际法观。首先是布朗利的"客观实证主义国际法"所体现的一般国际法理论。在这方面,布朗利在国际法效力上接受了凯尔森的"基础规范"影响,但他把注意力放在国际法的实际功效上,认为国际法事实上是有功效的,而在现实中被误解和低估了。其次,在对待习惯国际法方面,他严格按照"国家实践"和"法律确念"的要素来检验,这体现在他处理国际法中最有争议的人道主义干预问题的方法上。第三,布朗利通过"国际事务中的法治"概念来构建国际公共秩序,其组成要素实际上是形式主义的法治观,其方法与耶鲁学派的"政策导向"方法是一个鲜明的对比。实证主义的国际法假定对规则的客观解释就是现实,规则对所有国家都平等适用,但规则产生的背景性质、平等适用是否对所有国家产生相同的法律后果,这是实证主义方法没有考虑的。耶鲁学派将法律描述成"权威决策过程",其对中国的积极意义在于,中国必须深度介入国际法的立法过程。  相似文献   

5.
论国际法之传入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上,只要有许多国家存在,它们之间就有交往,就会产生国际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古代中国和古代西方都有过国际法.在中国,“周以前,部落棋布,元后群后之间,不能谓无往来,然止有际而无国;秦以后,函复统一,视远邦为蛮夷,责异国以臣属,又止有国而元际.”在这种情况下,国际法很难得到发展.后来虽然也有过一些中外交往的事实,但毕竟是断断续续的,国际交往的原则、规则也就难以形成.古代西方的情况和中国大体相似.古希腊城市国家间的交往所依照的原则、规则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不易为东方国家所接受.罗马帝国统一欧洲后,不承认其他独立国家的存在,也使国际法的发展主要是纵的关系而很少有横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国际法上的国际责任是指国家及其他国际法主体因违反国际法给他国及国际社会造成损害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当属于某一国家及其他国际法主体的国际不法行为被确认后,是否当然产生国际责任,在国际法学界是有争论的。国家的不法行为与国家的责任是相互联系的,没有国家的国际不法行为,就不可能有国家的国际责任。  相似文献   

7.
论国际法发展的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际法发展呈现两大趋势:首先,大量的国际法寻求突破其“软法”的特性,向“硬法”转变的趋势加强。这一趋势在比较成熟的国际法领域,诸如国际贸易法、国际刑法、国际劳工法以及国际海洋法等表现非常突出。其次,国际法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国际法律规范由分散向逐步统一的趋势凸显。科学技术、经济贸易和国际组织的发展和完善构成了国际法统一的基础,国际法在全球范围内统一的现象明显,比较法学的复兴在法律统一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国际法是以法律形式表现出来的国际关系,是国际秩序的核心内容。随着国际法结构越来越稠密,国际秩序越来越成为一个法律秩序。在当前中国崛起引致的国际法律(规则)斗争日益凸显的新情势下,从国际法的视角回顾现代国际关系的历史演变,从国际法史的视角把握其演进的法理和趋势对于提升国际关系中法律斗争的预见性有着重要意义。国际法自17世纪在欧洲诞生以来,呈现出从区域法到全球法、从战争法到和平法、从实体法到程序法、从共处法到合作法、从任意法到强行法和从国家间法到人类法的主要发展理路和趋势。这一演进既是国际政治斗争发展的结果,也产生了许多新的有待解决的国际法前沿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日两国在甲午战争研究领域均取得丰硕成果;然而就甲午战争国际法研究而言,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中国同日本均存在较大差距。甲午战争在国际法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性并未得到中国学界的足够关注。甲午中日战争是国际法发展历史中的标志性事件,它使日本成为第一个加入西方国际法体系的亚洲国家;从研究方法上看,研究战争是对国际法进行宏观把握的有效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全面认识国际法并把握其本质;甲午战争国际法研究无论在战时还是在战后都对维护国家利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甲午战争国际法研究亦有利于中国掌握话语权成为国际法秩序体系的创造者。  相似文献   

10.
环境法原则的产生与发展是伴随着国家、地区环境法和国际环境法的演进而出现的一个重要法律现象。在不同法律传统和文化背景下,环境法原则在世界范围获得了广泛的发展,并成为许多国家、地区环境法和国际环境法所认同的一个共同法律话语。人类环境问题的时代性及其共性特征决定了环境法原则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国际环境法之间的共通性。环境法原则的共通性反映了国际社会、国家和地区环境法观念和环境法律秩序之间的互动关系和趋同化发展。同时,由于环境法原则是在国内法、国际法的不同法律背景,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法律文化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使其在产生和发展的法治背景、创立方式、法律规范功能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环境法原则的规范性建构,有助于发挥环境法原则在我国环境法治中的规范功能,以指导环境立法,并实现其引导环境司法解释、弥补环境法律规则不足的司法实践功能。  相似文献   

11.
从国际法论一个中国的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是一个中国,绝非两个国家,这是历史、现实和法律所证明的事实。本文从国际法的角度论述了台湾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2.
逐步迈入现代化强国阵营的中国,必须摆脱“国际法发展中国家”的状态,进而致力于建构“发展中国家国际法”。尽管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认可法律、倡导法律、遵守法律的内容,不过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的要求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所以要在历史视野中明确判断法治中国的意义,在世界视野中确立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国家利益的思想,在知识视野中构建自主国际法理论与知识的核心地位。塑造“发展中国家国际法”,需要将既有经验与现实工作密切联结,明确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定位,联合发展中国家团结一致、凝聚国际法共识,并在适当的国际平台代表发展中国家阐述国际法立场。“发展中国家国际法”的基本思想需要借鉴“第三世界国际法路径”既有的妥当方法和深刻洞见,同时有所拓展和更新,从更具建设性的维度推进国际法的迭代升级。  相似文献   

13.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中国和平发展战略,为中国的国际法学提出了一个划时代的研究命题。中国和平发展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外延,其核心是中国努力争取一个持久的和平国际环境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且又以自身的强大来维护世界的和谐以及促进全球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由此可见,和谐世界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社会基础和终极目标之一。然而,和谐世界又必须依仗国际法来构建、维持和完善,从而国际法也就同样构成了中国和平发展的外部法律基础。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法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互影响,彼此作用。中国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地球恩泽万物,而人类作为万物之灵应用自己的智慧去回馈、呵护她。作为国际法的一个新分支、新部门,国际环境法以其鲜明特色为国际法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观念和规则。文章阐述了国际环境法产生与发展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旨在根据国际法发展的必然趋势,致力于国际环境保护之法律制度的确立,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环境保护的国际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5.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曾以印地语的音译誉之为“璠查希拉”精神。①它最初是由中国倡导并由中国和印度、中国和缅甸共同协议宣布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国际交往事务中,奉为共同的主张和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五项原则,对于当代国际关系、国际结构以至整个国际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法学界近年来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论述颇多,但基本上局限于法律含义上的阐释,而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产生的历史背景、各项原则的历史渊源、在现代国际法中的地位以及中国一贯积极奉行五项原则的立场和态度等方面的论述不足。学者不揣粗陋,试图就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以求对当代国际法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豁免问题在国际法上由来已久,可以说自从有了国际法,就有了豁免制度。欧洲三十年战争结束之后,国家主权和主权平等原则发展起来,成为近代国际法最根本的原则和基础,国际法上的国家豁免问题由此产生。尽管国家豁免问题在现代国际社会存在着不同的理论和实践,但国家及其财产豁免已经成为现代国际法上的一项重要原则。本文尝试从辩证的角度质疑和剖析当前国家豁免的两种主要理论,并探讨今后我国在此问题上应持有的立场。  相似文献   

17.
卫星导航对于一国的国家安全、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涉及复杂的国际法问题。但由于各国之间利益和立场的差异,现行国际法中并没有专门关于卫星导航的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国际条约,这也导致卫星导航所涉的国际法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目前,中国正在建设全球性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并建立以其为核心的民用导航产业。但中国的相关国内立法还很不健全,与中国卫星导航技术及其应用领域的发展水平不符,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潮流。由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对国际法和国内法产生巨大的影响,亦即法律的全球化。在适应和调整由于经济全球化各国日益密切的经济关系的过程中,国际法不断地国内化,反过来国内法也不断地国际化,正是国际法和国内法的这种互动,使得国际法和国内法的界限不再清晰,全球范围内的法律规范不断朝着日益趋同甚至统一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9.
普芬道夫自然法与国际法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普芬道夫在其代表作枟自然法与国际法枠中构建了一个普遍的、庞大的自然法体系,具体涵盖了自然法的普遍性以及自然法的主体、起源及其与实在法的关系、自然法上某些权利义务的转换、条约与契约的一般规则、财产权的规则、争端解决的规则、国家理论、自然法基本原则等内容。尽管普芬道夫的自然法与国际法理论侧重于探讨自然国际法,但并未刻意忽视实在法在构建国际法中的作用,故而并不是一个'极端的'体系。普芬道夫的自然法与国际法理论远远超前于其所处的时代,并对后世国际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引起所有在法哲学和国际法领域从事研究的学者的持续关注,并可以作为新世纪自然法与国际法否定之否定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0.
没有国家对国际法的普遍遵守,就不可能有和平安宁的国际法律秩序。国家遵守国际法的理由,既有外部压力,又有内在动因。国家对国际法的遵守既体现为在国际社会依法承受权利义务,也体现为在国内社会确保国际法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