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报告文学的美感共鸣冯亚光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作家常常能够通过作品的形象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操,强烈地打动读者,引起读者思想感情的回旋激荡,身心震动。这正是文学作品通过审美主体的艺术再创造所产生的审美判断中的共鸣,即美感共鸣。那么什么是美感?美感是在接触到...  相似文献   

2.
邬锡鑫 《中州学刊》2006,(1):255-258
韵味的内涵分为两层:一层是作品意境的神韵所具有的特殊的艺术魅力;另一层是这种艺术魅力驱使读者能动地投入到作品的形象创造中而猎取的更深切更持久的美感享受。韵味内涵形成的关键因素是“思与境偕”,正是意境使作品中各个意象的部分象征因所有意象的耦合而升华为作品的整体象征,激发读者展开自身的想像和联想参与作品的艺术创造而从中获得回味不尽的美的感受。韵味的内涵所具有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为生命意义、时空意义和审美意义,其中,生命意义决定着时空意义和审美意义,而三种意义是相互渗透、交融一体的。  相似文献   

3.
论孙犁小说的抒情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犁的小说,以浓烈而优美的抒情赢得了读者的普遍赞誉。小说创作如何发挥情的美感力,确实收到以情感人的艺术效果,在这方面,孙犁的创作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 文艺作品的感染力,是由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思想与艺术诸多方面的美感力融  相似文献   

4.
矛盾对比是审美心理法则。对比是作家与艺术家特别重视的技法。鲁迅小说也大量运用了对比描写,显示了他的艺术个性与美学风韵,也给予读者以独特的美感。 一 人物描写是小说创作的核心。这种描写是多方面的,包括肖象、性格、情感、心理等等,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肖象描写。对比手法,往往使人物形象,具有特别强烈的感染力。如鲁迅《故乡》作品中的杨二嫂。年轻时的杨二嫂“擦着白粉”,终日坐在豆  相似文献   

5.
拓展读者审美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者不只是艺术的消费者,而且也是艺术的生产者,他能参与艺术再创造.环境通过影响读者对接受美的生成起作用.本文的"召唤结构"则直接诱导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和美.  相似文献   

6.
杨海明 《学术研究》2003,(1):119-122
唐宋词的魅力,来源于作品与读者之间的精神契合。唐宋词以其丰富的情感资源和美感资源一直吸引着众多读者,在古代社会,它提供了正统诗文作品相对欠缺的柔情内容和柔性美感,因而既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又弥补了他们以往的阅读缺陷;在当代社会,人们的阅读兴趣虽然日趋多元化,但唐宋词在以“爱”为中心的情感教育和以“美”为中心的美感教育方面,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格列佛游记》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作品着重从接受美学的文本意义开放性和期待视野角度,探析了《格列佛游记》的艺术魅力。从读者的视角欣赏作品、发掘新意,并感悟《格列佛游记》的成功奥秘:正是由于作品意义的开放性吸引无数读者的不断"填充",以及作品对读者期待视野的符合和超越,直至达到完美的视野融合。这是《格列佛游记》能一直赢得读者爱戴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文学批评总是把作者的创作意图放在首要的和核心的地位,认为创作意图具有一以贯之的决定性,从而形成了创作意图→作品→读者的模式。新兴的接受美学理论打破了这种作者决定论模式,把读者置于文学活动的中心,提出了作者只决定本文,读者与本文才共同决定作品的模式以及读者单独决定作品的模式。虽然接受美学理论本身是多元发展的,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差别也很大,但在反对作者中心论,主张读者对文学具有决定作用上却是一致的。在作者中心论与读者中心论这一对立的两极中,实际上隐含着什么是艺术以及怎样对待艺术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李贺、李商隐是晚唐时期重要的、并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的诗人。其多数作品都给读者以朦胧的美感效应,并受到不少读者的青睐。本文就试图探讨一下他们意象诗的异同及其形成的几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毕淑敏的文字引起读者广泛关注,首先来自作品内容上的独特性,毕淑敏对医学题材的开拓,使她的作品在中国当代作家中独树一帜。毕淑敏的小说有着恢宏的气势和深沉的人性关怀,其作品有一种精神上的震撼力。毕淑敏的散文常以形象的说理来阐发道理,通过优美的文字叩击读者的心弦,能给读者以思维启迪和艺术熏陶。毕淑敏的小说情节明晰,读来明白晓畅,多塑造类型化人物。毕淑敏有自觉的读者意识和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但不是一个在艺术上有探索精神的作家。  相似文献   

11.
空白,是文章作品所产生的一种艺术效果,也指写作中的一种技法。即作者在文章作品中通过虚笔,如虚写,烘托,渲染,含蓄等,不将事物的义理、情景、意蕴、韵味直接完全说出,而由读者在鉴赏过程中运用想象、联想等方法去进行填补,这种手法,就可称之为空白艺术。  相似文献   

12.
浪仙是中唐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他的《长江集》对后代的诗歌创作影响较大,其诗歌能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折射出特殊的美感。本文着重从作者的审美态度、诗歌的意象特质、作品的艺术旨归等方面对他苦吟诗的美学意蕴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点”和“染”本是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两种技法。 这种绘画的技法借用到文学艺术中,成为一种积极的修辞方法,有人称之为“点染”格。在一篇作品中,正面表明作者的感情或作品的思想意蕴曰“点”;为表达作者的感情或作品的思想意蕴所进行的铺张曰“染”。这种“点”与“染”的结合,常常深刻而又明确地突出作品的主旨,给读者以鲜明丰富的艺术感受。 语文教学同绘画艺术、文学艺术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点染”的技巧也便自然地被借  相似文献   

14.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意识的张扬和升华,一经和读者的情感、心灵交流、碰撞,就会产生巨大的生命能量。艺术欣赏既是作品描绘的艺术世界在读者心灵中的展现,作品的思想情感在读者灵魂中的灌注,又是读者的生命情结、审美经验对艺术生命的体认、升华。要之,艺术欣赏是艺术生命的展开。 一、艺术欣赏是读者审美经验的激活与系统化 艺术欣赏是读者心灵与艺术生命回流与呼应的双向运动。欣赏的发生就是读者的审美情感被作品对象所触发、激活,而引发出一系列奇妙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变化的过程。艺术欣赏不论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感受,要真正达到对美的领悟,都必须首先依赖艺术作品激活欣  相似文献   

15.
每一位真正的文学批评家,总有他面对文学现象的研究质点。他通过作家作品阐释他的美感经验;并表达关于文学的整体观念,因而显示鲜明的学术个性。如果说,文学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那么,批评家则通过他所体验、理喻、感悟和思索所获得的,赋予作品更新的精神和意义,使读者从评论中获取第二次感动和审美感受。我想说,批评昭示了作家更内心的东西和作品与世界间更深刻的美学存在。这种认识,是我在读文学批评家饶芃子的文学批评论文结集《艺术的心镜》之后感悟到的。首先作为一位比较文学学者,长期的学术探索和对涉及中西文学史现象的大量的资料掌握,使饶芃子的文体风格自然而然地显示出宽广的精神视野和对文化背景的关注。集子的前五篇均是关于中西文艺理论问题的学术论文。灵感说、性格理论以及戏剧艺术的诸多问题,作为  相似文献   

16.
许娇娜 《江淮论坛》2006,(1):164-170
金圣叹的《水浒传》评点从两个方面影响了作品的文学价值:一方面,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的过程是审美再创造的阅读过程,在阅读中建构了作品的意义体系,赋予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感价值;第二,其评点又影响了其他读者的阅读方式,强化阅读过程中的审美意识和审美体验,通过影响其他读者对《水浒传》的接受间接影响作品的文学价值及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7.
翻译的目的是要将一部作品变成译入语读者能欣赏的作品 ,尤其其中的文学翻译是一门艺术 ,其翻译过程是一个审美再现过程。要想译作能体现出原作的美 ,这与审美客体即原文的审美构成有关 ,同时更与审美主体即译者的审美感知力有关。译者的审美感知力在一定程度上又受其自身的艺术天赋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文学艺术中有这样一种现象,成功的悲剧性的文学艺术作品(本文“悲剧”泛指带有悲剧性的各种形式的文学艺术作品),往往比别的性质的文艺作品更能撼动读者的心灵,也更富有生命力。《安提戈涅》、《窦娥冤》、《罗密欧与朱丽叶》、《红楼梦》、《阴谋与爱情》、《红与黑》、《安娜·卡列尼娜》……都以悲剧所特有的艺术力量征服着读者的心,成为经久不衰、晶莹璀灿,光华夺目的艺术明珠。黑格尔认为,  相似文献   

19.
延宕艺术,是指在叙事作品中,为了加强读者对作品表现对象的感受,有意延缓叙事进程的一种手法。高中语文有许多文章都运用了延宕艺术。恰当地运用延宕艺术,不仅能丰富人物形象、展示人物心灵,更能深刻地表达作品的主题。一、通过延宕艺术,丰富人物形象《明湖居听书》这篇课文,以描摹生动而素为人所称道。白妞说书的技艺,通过作者巧妙地应用比喻,而使人感觉“三月不知肉味”。其实在这之前作者就巧妙地运用延宕艺术的手法,为下文正面写白妞做了铺垫。明湖居听书人们慕名而来,听的就是白妞说书,所以才九点多人们便“赶忙”去明湖居…  相似文献   

20.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美学的集大成者。作为一位美学家,他超越了以往任何美学家,使美学成为一门完整的历史科学,作为一个艺术理论家,他在《美学》中以艺术作品为核心,从作品与艺术家、作品与世界、作品与读者(观众)等角度,对艺术的审美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深刻而独到的艺术见解。黑格尔关于艺术美的特征、艺术与艺术家、艺术与世界等方面的美学思想,曾受到研究者们高度的重视,至于他关于作品与读者方面的一系列精辟的思想,至今似乎还没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其实,黑格尔在这方面的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