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万國公报“万國公报”可分兩个时期:第一时期由1874年9月起到1883年7月止,共出9年,仍是周刊,卷次銜接“中國教会新报”,共出450期。連“教会新报”計算在內共出版15年,755期(徐家匯藏書楼有全份)。第二时期由1889年2月改为月刊,至1907年7月,共出222期(徐家匯藏書楼到201期止,其中并有缺本,中華書  相似文献   

2.
贵刊1982年刊登邬国义同志《孙家鼐最早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章,说孙家鼐于光绪二十二年七月在《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中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这一口号最早见于文字者。其实不然。据笔者所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西历1895年4月),在《万国公报》发表的《救时策》中,就已明确提出:“夫中西学问,本自互有得失。为华人计,宜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作者署名为南溪赘翁。(见《万国公报》第七十五卷,1895  相似文献   

3.
由常州市人民政府主管、市地方志办公室主办的大型资料工具书、政府公报性年刊《常州年鉴》(2009)于7月面世。这是该刊1991年创刊以来连续出版的第19卷。  相似文献   

4.
《现代评论》周刊,1924年12月13日创刊于北京。1927年7月23日出版第6卷第137期后迁往上海,1928年12月29日出刊至第9卷第209期后停刊。该刊主要撰稿人有王世杰、周鲠生、胡适、唐有壬等,多为留学英、美的教授、学者。该刊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哲学、科学、教育、文艺诸方面,以论文为主,具有较浓厚的自由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5.
卢明玉 《河北学刊》2012,32(3):157-161
《全地五大洲女俗通考》由林乐知、任廷旭编译,上海华美书局1903年印行,这部译著较早引介妇女解放思想,推动了中国近代妇女的解放进程。其首卷中登录了林乐知序文、龚心铭序文、任廷旭序文、范袆书后,末卷登载了龚心铭的跋。《万国公报》除了登载上述序言、书后和跋以外,还登录了龚心铭《全地五大洲女俗通考再跋》。对同为龚心铭所作的一序两跋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龚前后行文的不同、他所作的调整以及这背后的原因。而对《全地五大洲女俗通考》六篇序跋的比较分析,可以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而窥见以上四位具有不同文化身份的作者对同一文本及相关问题的不同立场和观点,进而反映出晚清华人、西教士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的不同侧重和规避。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1983年6月至11月,笔者曾在新疆阿勒泰地区作民族历史和文化调查。6月下旬的一天,在中共阿勒泰地区委员会档案馆发现清代钦命勘分中俄科塔(科布多和塔尔巴哈台)边界大臣和卡伦侍卫所写的文书五件,其中哈萨克察合台文二件,一件写于光绪九年七月初六日(1883年8月8日),另一件写于同年七月二十七日(1883年8月29日);满文一件,写于光绪九年七月初七日(1883年8月9日);汉文一件,写于光绪九年八月初一日(1883年9月1日);汉、察合台两种文字写成的一件,写于光绪九年五月十一日(1883年6月15日)。五件文书内容相关,但又自…  相似文献   

7.
马光霞 《东岳论丛》2012,33(5):61-66
义和团运动前后,林乐知以《万国公报》为活动阵地,分析介绍义和团运动的前因后果,据“理”讨论时局;面对拳民对教会的严厉打击,他没有放弃西学导师的使命,从现代性的尺度来评判义和团运动,其言论体现出他“美国”“基督教”“传教士”的三重身份立场.但究其实质,林乐知所使用的“文明”标尺,是西方制定的游戏规则,其本身包含着“强盗”的逻辑,但他积极介绍西学西艺西政,客观上起到了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杨年保 《云梦学刊》2010,(6):104-104
《沉浮与枯茶:八十自述》(江平口述,陈夏红整理)于2010年9月由法律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五卷:第一卷,似水流年;第二卷,廿载逆境;第三卷,我的教与学;第四卷,大立法时代;第五卷,  相似文献   

9.
补辑断句重出(二)(1)"明月随人渡流水。"载《全宋诗·郭祥正集》卷三十一,此句辑自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八。按,此句为《郭祥正集港三《姑熟乘月泛渔艇至东城访耿天鸳》之第四句,"流"作"寒",余悉同。(2)"神仙之府名鸡笼,千寻翠玉擎寒空。秀色凌风入城郭,半街晓日金。"题作《鸡笼山》,载《全宋诗·郭祥正集》卷三十一。此四句辑自《舆地纪胜》卷一百三十二《福建路·汀州》。按,这四句诗为《郭祥正集》卷三《赠提宫谏议沈公立之》之前四句,"街"作"衔",作"衔"是,余悉同。题作《鸡笼山》,非。(3)"花明柳暗一溪水,日薄云…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评论>周刊,1924年12月13日创刊于北京.1927年7月23日出版第6卷第137期后迁往上海.1928年12月29日出刊至第9卷第209期后停刊.该刊主要撰稿人有王世杰、周鲠生、胡适、唐有壬等,多为留学英、美的教授、学者.该刊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哲学、科学、教育、文艺诸方面.以论文为主,具有较浓厚的自由主义色彩.曾发表一定数量的反帝反封建反军阀、倾向进步  相似文献   

11.
王韬的洋务政论集《园文录外编》(以下简称《外编》) 1883年刊行于香港 ,此后 ,《外编》的各版本内封均署“癸未仲春园老民刊于香海”。由此 ,人们误以为 ,《外编》的初刊本和后来的各版本都和 1883年刊行的一致 ,为十二卷。然而 ,这实乃一误解。《外编》初刊时只印了五卷 ,因此 ,《外编》的初刊本应为五卷本。对此 ,最有说服力者 ,当首推《循环日报》的售书广告。从 1883年 8月 11日起至该年底 ,《循环日报》均不定期地登有以“循环日报馆”名义发布的《外编》售书广告。广告称 :“本馆现有刊王紫诠先生《园文录外编》五卷 ,皆言外洋…  相似文献   

12.
《四川社科界》2004,(11):16-19
2002年12月29日《文汇报》第6版刊登了成都大学副校长张其佐的署名文章《第六次产业革命是否即将来临》一文,2003年1月28日《光明日报》(理论周刊)B2版刊登了记者孙明泉采访张其佐博士的《第六次产业革命是否曙光初现》的学者专访文章,2003年3月18日至2004年7月20日  相似文献   

13.
《南康年鉴》是江西省南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具有公报性质的综合性地方年鉴,自2002年复刊以来,已成为南康市每一年度各方面信息的权威载体。《南康年鉴》2007年卷于2007年10月由黄山书社出版发行。该书采用双色印刷,为大16开精装本,彩页56页,共分28个类目,85万字。  相似文献   

14.
王林 《学术研究》2004,644(4):110-115
《万国公报》是一份以宣传基督教为主旨的刊物 ,但它在近代中国却以鼓吹变法而出名。本文对《万国公报》的变法主张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和评论 ,既肯定其鼓吹变法有利于维新思潮的形成 ,某些变法主张对维新派和清政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又指出其宣教的最终目的和为英美利益服务的立场  相似文献   

15.
卷八《玄宗本纪上》:"(开元十二年)冬十一月庚申,幸东都。至华阴,上制岳庙文,勒之于石,立于祠南之道周。戊寅,至自东都。"(187页)按:"自"字当衍。是月了巴朔,庆申为初四,玄宗始从京师往洛阳。至二十二日戊寅,其间仅十九天,而当时国家又并无非常之事,玄宗不应如此匆遽,又自东都回到长安。据史料所载,皇帝出巡东都或从东都还京,其单程凡需二十日左右。如们日唐书·高宗本纪》载:"(咸亨)二年春正月乙巳(初七),幸东都。......甲子(二十六日),至东都。"此行正二十天。又:"(上元三年闰三月)庚寅(二十二日),车驾…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总编委员会主任李储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以下简称《二十世纪》)共计十三卷.包括马克思主义卷、哲学卷、理论经济学卷、应用经济学卷、法学卷、政治学卷、  相似文献   

17.
李纯甫考论     
一、生平补证 李纯甫(1177-1223)字之纯,号屏山居士,是金代后期文坛的风云人物。《中州集》卷四、《归潜志》卷一、《金史》卷一百二十六有其传记,其中《金史·李纯甫传》几乎全抄自《归潜志》卷一,仅多出“擢承安二年(1197)进士”等数句。二者都说李纯前车于正大末年(1231),享年47岁,清人施国祁《归潜志跋》已指出刘祁所说的“正大末”是“元光末”(1223)之误,可惜他没有论证,今人周惠泉先生利用史料进一步考定了李纯甫的生卒年(周文见《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第3期)。此外,李纯甫的生平中…  相似文献   

18.
《世界革命运动年表》(以下简称《年表》)最初发表在《新青年》月刊第5号(1926年7月25日)———“世界革命号”。《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4卷在《年表》末尾注:“原载《新青年》月刊1926年5月25日第4号”,误。《年表》在《新青年》月刊发表时,文尾署“一九二六年,五月”,所以《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4卷题下署“一九二六年五月”。周永祥《瞿秋白年谱新编》(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姚守中等《瞿秋白年谱长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等书也都记之于1926年5月。《年表》共分八个部分(或八章),前七个部分记述世界革命运动,第八部分记…  相似文献   

19.
由西安市人民政府主办,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承办的《西安年鉴》2003年卷于9月30日出版发行。 《西安年鉴》自1993年创刊至今,已连续出版了11卷。自本卷起,该刊全面改版,采用国际标准版型,内文实行套色印刷,对框架进  相似文献   

20.
陈琳《应讥》写作年代辨疑顾农关于陈琳《应讥》(《艺文类聚》卷二五、《全后汉文》卷九二)一文的写作时间,今人罗宗强先生以为在作者归顺曹操之后(《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第32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张连科先生《陈琳集校注》更具体地系于“建安九年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