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城镇发展的战略选择:实践证明与理论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伴随,但城市化进程的路径有多种选择。当大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充分发展小城镇是城市化进程的客观规律。小城镇的充分发展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整体提高在欧美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已经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单独依靠小城镇的自然发展也不能加快城市化的步伐。小城镇为达成可持续发展有空间整合的必要性,集聚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增长极理论、扩散理论、三元结构理论以及反磁力理论等都可以从不同侧面给出证明。我国的小城镇发展还存在着体制障碍,为此必须多角度入手探索激励我国小城镇发展的政策体系,包括:切实进行保护入城居民权益的户籍改革、建立激励小城镇发展的产业政策、建立多种渠道的融资机制等。  相似文献   

2.
小城镇人口状况与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小城镇普遍存在人口规模偏小的问题。小城镇中实际的非农业人口数要比统计数多5 0 %左右。预计在小城镇增加的非农业人口中 ,70 %以上在东部地区。在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内简单依靠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 ,对农村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3.
小城镇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当前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约在 2亿左右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已经成为关系到改革开放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通过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 ,可以看出发展小城镇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根据对浙江省柯桥、柳市两小城镇外来劳动力的实地抽样问卷调查 ,考察了两镇外来劳动力的一般属性、迁移、就业、经济收入及将来意愿等基本状况 ,在此基础上 ,系统、客观地分析了外来劳动力对小城镇发展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这对小城镇制定吸引和管理外来劳动力的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全国人民期盼已久的生育政策调整终于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尘埃落定了。《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完善,是国家人口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这一战略决策不仅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生育需求,更充分反映了我国人口形势发生根本性变化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中国人口转变用了世界上最短的时间。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表明,  相似文献   

6.
原新 《人口学刊》2016,(5):5-14
我国在全国范围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始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是在经济发展水平长期低迷和人口"爆炸"强烈反差下被迫做出的选择。计划生育政策根据人口、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形势进行动态调整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人口发展规律的要求。全面二孩政策是生育政策调整的延续,终止了紧缩性的生育政策,开启了相对宽松性的生育政策时代,其政策实施的人口效果预期利远大于弊。评判人口均衡发展要遵循人口发展的规律性。全面二孩政策和未来生育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对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是我国需要坚持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 ,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土离乡 ,向乡镇企业和小城镇聚集 ,构成了一个既区别于传统农民又不同于城市居民的群体。其养老保障仅仅“依靠土地和家庭养老”的方式已不符合这一群体生产生活的客观实际 ,但由于利益协调和管理上的问题 ,没有也不可能将其纳入城市社会养老保险。因此 ,为他们建立专门的与城市有差别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便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李辉 《人口学刊》2002,(2):31-34
小城镇的崛起 ,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当前我国的“泛小城镇化”现象及其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各地在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实践中出现的盲目追求数量扩张 ,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严重破坏等问题亟待解决。要充分发挥小城镇在中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 ,必须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来规范小城镇的内涵。小城镇问题可以通过深化改革 ,制定和实施科学的规划 ,加强管理等途径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9.
人口集聚现象背后有着多重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基于对人口普查数据和相关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的观察分析,本文构建了评价区域人口集聚能力的指标体系,继而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全国27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小城镇人口集聚能力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城镇人口集聚能力的强弱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根据人口集聚的特征和能力,27个省区可以划分为5个类别;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山东人口集聚能力最强,黑龙江、吉林、青海、甘肃、内蒙古人口集聚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1982、1990、2000、2010年4次中国人口普查计算数据和学者调整数据,考察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本文简称各省(区、市))TFR和相应年份HDI之间的关系,发现各省(区、市)HDI迅速提高、地区差异不断缩小,TFR不断下降、地区差异也不断缩小,HDI与TFR呈现负向关系,且这种经济社会发展对生育水平的抑制作用在逐渐降低。进一步将各省(区、市)按生育政策类型划分后,各类地区两变量依然呈负相关,并未出现尾部上翘或呈"反J型",尽管上海、北京、天津市在2010年的HDI已经达到0.788以上的极高人类发展水平。中国目前尚未达到类似西方部分发达国家生育水平随经济社会发展自动回升的阶段。如果政策不调整,全国各省(区、市)生育水平随经济社会发展还会继续下降,尚未触底,及时放开政策能有效抑制TFR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11.
均衡城镇化:大都市与中小城市协调共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战略。文章分析了当前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战略背景,研究了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战略机遇和存在的失衡状况,提出稳步推进城镇化的关键是实施均衡城镇化战略,走大都市与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道路。未来不仅要发挥大都市圈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也要重视在都市圈以外地区发展中小城市和县城,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同时要引导劳动力和产业向中西部的回归与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城市化也从低点起步、呈单调升势快速发展,2011年城市化率已达到51.27%。但在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二元社会体制的深刻制约下,城市化发展滞后,影响工业化、非农化发展;城市化速度过快,不利新农村建设;土地城市化呈大跃进式疯狂扩张,造成土地资源严重浪费;继续对农村和农民进行剥夺,造成城乡差距扩大,社会矛盾激化。要推进未来城市化健康发展,必须实施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二元社会体制的根本性改革。  相似文献   

13.
无论从城市人口变化还是城市空间变化角度观察,以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为界,中国的城市化都经历了两个不同的阶段。90年代中期以来的城市化是以地方政府经营土地使用权为内在动力的空间城市化过程,这一机制是由一系列土地法规催生形成的。这一城市化机制的主要问题在于:它无意于解决人口城市化中跨省市流动人口的异地城市化问题;它造成空间意义上低效率的假性城市化;更为重要的是,它造成了具有宏观影响的土地金融风险。本文基此认为,应该制定相关政策调整和规范地方政府策动的空间城市化机制,规避其产生的问题,通过激励设计促进城市化在机制与目标方面的协调。  相似文献   

14.
段华明 《南方人口》2004,19(4):15-20
中国共产党的人口思想与时俱进 ,毛泽东人口思想主要是既成事实情况下的因势利导 ,邓小平提出我们的人口政策是带有战略性的大政策 ,江泽民从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认识和解决人口问题 ,胡锦涛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城镇化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举措,是社会热点问题,同时也是复杂社会难题.理论和社会实践给予了重点关注,并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工作.目前,理论研究涵盖了基本理论、发展模式与动力机制、制度建设、水平评价以及人口流动等方面,形成大量研究成果,有效支撑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但还存在研究缺乏系统性、基础理论研究不足、侧重宏观层面等问题.多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是理论研究的一个趋势,未来新型城镇化理论研究与实践必须更具系统观.  相似文献   

16.
论女性人力资本优先开发对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支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力资本具有收益递增的特点 ,投资于女性人力资本具有“晕轮效应”和投资收益递增的双重属性。从女性人力资本的社会效益看 ,母亲的教育水平对后代发育成长的影响 ,比家庭结构、家庭规模、收入、民族、父亲教育程度都大 ,女性人力资本优先开发 ,关系到西部大开发的成败。由于体制、机制、政策、社会环境的偏差和主导不力 ,女性人力资本进—步发挥作用还存在诸多问题 ,必须确立人力资本是第一资源 ,优先开发女性人力资本的思想 ,充分认识到女性人力资本优先开发是西部大开发的大战略  相似文献   

17.
甘肃人口城镇化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甘肃人口城镇化水平低,存在城镇数量少、规模小,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应通过大力发展工业、旅游业和制度创新,推动人口城镇化进程,走政府主导、利用市场加快小城镇建设,积极发展大中城市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城镇化建设和发展面临着人口分布不合理、 产业不协调等问题,制约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形成.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就需要新型城镇化,通过基于群决策的层次分析法建立测评指标体系进行系统评价,探究京津冀13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时空分异.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各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异明显,京津的高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河北省的资源.在协同发展背景下,京津发展高度密切,河北省各市与北京的发展步调较一致,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动力较为充足,潜力大.河北省各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从产业升级、 创新和生态建设方面实现突破,也需要京津从协同发展出发来支持河北省各市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