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国崛起需要注重地缘战略的运筹,积极化解地缘竞争,推进地缘影响拓展。冷战后世界大国纷纷调整了地缘战略,不断夯实各自周边地区,并通过经济渗透、热点问题介入拓展影响。中国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需要加强对世界大国的地缘战略的研究,并在自身地缘战略运筹上处理好陆海战略方向,巩固周边地区,并通过地缘经济增强世界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地缘政治与安全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结束以来,全球地缘政治与安全格局、亚洲地区的地缘政治与安全关系和中国周边的地缘政治与安全环境都发生了极大变化。中国实现了阶段性的和平崛起,显著改善了地缘政治与安全空间,但仍面临着各种复杂的挑战与威胁,包括美国的全球霸权扩张和对华战略围堵、亚太地区主要大国间的地缘政治对抗、与邻国的边界争端以及国内台独、藏独、疆独等分裂主义威胁。要进一步推进和平崛起,打造世界级强国,中国须全面规划以合作性参与为主导的地缘政治与安全战略。应致力于与美国霸权和谐相处,平衡发展大国关系,深化地区安全合作,妥善处理与邻国的领土和领海争端,化解潜在冲突,确保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争取成为海上强国。  相似文献   

3.
伊拉克战争与地缘政治的复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运用当代地缘政治研究中的基本理论,分析伊拉克战争的前因后果及战后世界的演化,指出:能否形成未来国际社会合理的结构空间,其关键在于能否真正形成多边合作的均衡体系。  相似文献   

4.
地缘政治理论是国际关系现实主义学派的支柱理论之一。对其涵义和作用,国内外学术界长期以来争论不已。本文重新审视国内外学者对其涵义形形色色的解释后,对其涵义给予科学的界定。并在研究地缘政治理论历史嬗变轨迹的基础上,对其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进行历史的、客观的剖析。世纪之交,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地缘政治理论的研究与探讨旨在为外交家、政治家们提供一个观察国际关系的现实框架  相似文献   

5.
地缘政治理论与战略的学理辨析和历史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缘政治理论是研究国际间政治实体控制地理空间的活动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政治地理学是研究一个政治实体根据利益需要把政治运行纳入地理系统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地缘政治理论与政治地理学是同时产生、地位平等和并列发展的科学领域。地缘政治理论与政治地理学在认识客体、研究内容、思想源流和意象、思维向度、认识结果上均有差别。地缘政治战略是政治家们根据地缘政治过程的经验性认识和功利性谋划所做出的目标规划及实施方略的总和。地缘政治理论与地缘政治战略在兼容关系、与现实的关联、思维的真确性、功能效用、精神活动等方面各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面对当今国际形势深刻复杂的变化,亚太地区地缘政治力量的基本走向是引力与张力互动的统一,地缘政治运作的基准点是现实利益+意识形态+灵活反应的一体化,地缘政治关系是实力彼此消长与心理互存疑惧的感应关系,地缘政治运行是合作体+交叉状+多形态+不确定性并存的状态。地缘政治走势受亚太地区主要大国主导的相互影响和制约,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等国的地缘政治走势各有特色,中国地缘政治走势是和平发展理念+统筹兼顾式推进+开放互利共赢式运作的图式。  相似文献   

7.
南海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关键的地缘空间节点。南海地缘政治格局构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周边地缘政治环境。为应对南海地缘政治格局新态势,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应构建以应对南海危机为主要内容的组合拳式的地缘战略体系:把推动基于共同发展的我国与南海周边国家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作为首选;把同相关国家构建合作共赢新型国家关系作为关键;把增强南海地区海空军事实力作为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能源安全日益突出。为了积极应对,中国开始关注与能源相关的地缘政治因素的变动,在双边乃至多边关系中突出以能源合作为特色的“能源外交”。虽然中国在开展能源外交时有其潜在优势,但也面临着挑战。因此,我们应该按照“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重塑形象为中心,以对能源地缘政治和相互依赖的认知与实践为两个基本点来构建中国能源外交战略。  相似文献   

9.
中欧关系已经走过60多年的发展历程。随着欧洲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欧盟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地缘政治实体业已形成。中国对欧关系也逐渐从与单个欧盟成员国的交往演变到与欧盟这个政治经济实体的交往。在此旨在从中欧双方地缘战略利益的角度分析双方合作的基础与动力,并通过对地缘战略利益的考察展望中欧合作的前景与潜在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地缘政治理论开始出台,其内容从“动态边界”说、“生存空间论”、“海权说”、“陆权说”逐渐发展为“边缘地带论”等。自地缘政治学产生以来,它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的对外政策。由于朝鲜半岛具有独特的地缘政治属性.自近代以来,一直是大国势力角逐之场所。  相似文献   

11.
扩大开放,稳步迈向国际化 从外向化到国际化,提出已有多年。两者之间的区别,不仅在数量上,我国尤其是沿海省市的开放依赖度早就不低了;而在本质上,只要还实行高关税政策和少领域引资,总不是真正的国际化。逐步撤除关税壁垒,放开投资领域,正是“入世”,才使我国经济开始与国际市场相融合。不言而喻,这是机遇,又是冲击,要有恰当措施,获得正面效应。 “入世”意味着进一步开放,最直接的效应是扩大进出口贸易。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率一直高于经济增长率;就是在发生世界性金融危机后,国际贸易增长率顿然受挫,我国在稍…  相似文献   

12.
社会企业是一种社会创新的企业形式,它以商业运营为手段、以社会使命为驱动,是社会公益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产物,日益成为解决社会问题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机制和创新模式。社会企业在西方已经发展了二十多年,但在中国内地,社会企业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在借鉴世界社会企业发展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有必要探索建立和完善促进我国社会企业发展的有效运行机制,使其成为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3.
低碳经济是改变全球气候变暖的根本途径,英国、美国、日本主要发达国家分别通过低碳能源战略、低碳路径战略、低碳社会战略,在应对气候问题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宣布了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未来中国正在进行的工业化需要实现信息化和清洁化;大力发展的城镇化需要实现现代化和生态化;同时,过去改革开放30多年产生的增长副产品如社会腐败、环境污染、贫富差距、安全事故、道德失范等也需要清除.低碳经济引领下的工业化、城镇化之净化,增长副产品之清除,应是提升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根本举措.  相似文献   

14.
中共十七大正式提出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从政治高度确立了自由贸易区战略在中国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在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中,中国注重全球战略布局,表现出一个影响力不断上升的区域性经济体向全球扩展的强劲势头.中国通过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在不断拓展经济影响力的基础上为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注入动力,但在区域和全球层面仍然受制于美国等西方经济体为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国借发展自由贸易区不断拓宽经济发展空间,将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实现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和防范经济风险.  相似文献   

15.
美朝双方在安全与战略利益以及目标诉求上存在的尖锐矛盾,最终使朝鲜走上了发展核武器之路.朝鲜拥有核武器不仅违背中国及周边大国对朝鲜半岛的基本原则,还为日本发展军事力量提供了借口,同时也为美国军事打击朝鲜创造了可能性.这对与朝鲜咫尺相邻的中国而言,国家安全利益受到严重威胁,因此中国坚决反对朝鲜拥有核武器,并投票赞成联合国安理会对朝鲜的有关决议,中朝关系开始出现一些微妙的变化.为和平解决朝核问题,中国始终积极推动六方会谈持续进行,承担起了国际社会所期望的负责任的大国重任.毋庸置疑,未来中朝两国还会继续保持和发展传统友谊.  相似文献   

16.
试论中国的“和谐印度洋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以来,西方和印度媒体对我南海基地大加指责,炒作"中国挺进印度洋"的"珍珠链战略".面对如此严峻形势,有人提出:别国在印度洋能行,中国为何不行?从地缘政治角度分析,21世纪初大国角逐印度洋的形势呼唤中国尽快制定"和谐印度洋战略".中国急需制定相应的海洋战略和原则,正确处理和平与发展、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应继续韬光养晦,提倡"海陆和合"、文明联盟,重振海上与陆上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17.
武力 《河北学刊》2004,24(6):183-189
从历史阶段看 ,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 19世纪及其以前的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二是2 0世纪上半期的帝国主义阶段 ;三是 2 0世纪下半期的后帝国主义阶段。与不同阶段的资本主义全球化相对应 ,中国的发展战略也经历了一个“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清末 )———全盘西化 ,但资本主义不能解决中国问题 (民国 )———走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 (194 9— 1978)———改革开放与融入世界 (1979— 2 0 0 4 )的过程。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资本主义是发展变化的 ,社会主义也应该是发展变化的 ,并且可以融入资本主义全球化中去  相似文献   

18.
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中国因其良好发展势头和日益扩大的影响,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日显突出.中国的崛起既是发生在当前国际格局中的,同时也是国际格局未来发展演进的推动力量之一.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要清楚地认清国际格局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同时理性地看待自己在世界的定位,在此基础上才能制定合理的对外战略.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争端解决机制协议>建立了争端解决机制,解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成员间的争端,然而CAFTA的成员除老挝外均为WTO成员,这就意味着WTO对CAFTA大部分成员间的争端也具有管辖权.WTO和CAFTA争端解决机制在争端解决的费用,当事方对争端的控制程度、适用法律,上诉、争端解决的时限、执行措施的力度等方面各有优缺点.中国在涉讼时应立足于其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定位,在考虑上述因素的同时,结合案件本身的特点和性质,决定诉讼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