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每个人都需要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心理效应是客观事实,高校的管理者若能正确的运用心理学理论去处理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就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收益,在日常教育中能够很好抓住学生的心理活动,帮助其克服心理消极的一方面,展现出其心理积极的一面,如此来提高思想教育的效率。需要学习与掌握心理学的各种效应,需要合理运用情绪治疗法,下面本文主要讲述如何去运用这两种方法去提高高校教学管理与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电视、网络媒体的发展,社会传媒对儿童的的影响不容忽视,成为影响儿童教育的一个活跃因素.作为儿童喜爱的最主要的传媒形式,动画片对儿童的教育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最大化并利用动画片的积极作用,控制其消极影响,并注意其影响的长远效应.  相似文献   

3.
刘锋 《人才瞭望》2016,(6):182-183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以消极心理学为依据,关注少数学生的心理问题,而忽略了大多数学生的心理需求,积极心理学恰好弥补此缺陷。首先分析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重要意义;其次提出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之处;最后提出具体的实施途径,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使用赵伶俐等人编写的《重庆女性特质与素质调查问卷》,对791名重庆女性进行了问卷调查,从中选取了关于生活价值观和生活心理的题项进行分析,考察了女性生活价值观和生活心理状态的现状。所得结论如下:(1)就生活价值观而言,对亲情和对工作的重视是女性主要的生活价值观取向,而且对亲情的重视高于对工作的重视。(2)就生活心理状态而言,对于幸福感,她们更多的认为自己和他人都是幸福的,且幸福指数显著高于平均指数;长期心理状态是以紧张繁忙和积极心理为主旋律的,人数显著高于消极心理;近期心理是以积极心态为主要倾向的,且得分显著高于消极心理。  相似文献   

5.
暗示心理管理周南甫从管理功能的角度来说,一切管理的实质都是用人治事,即人事行政管理。人事行政管理的核心是心理管理,而心理管理的法门是暗示心理管理。所谓暗示心理管理,就是在人事行政管理中,运用暗示心理学原理,在不知不觉中激励人们,挖掘潜能,达到“人尽其...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是朝阳产业,应用心理学时心理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的时如何把心理学应用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让人们感到幸福。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坚持着以人为本的观念,将理论建设与学科应用加以联系,不是单纯的发展理论也不是单纯的应用,在当今社会,心理学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同时也在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积极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7.
积极心理学是上世纪末期在西方心理学研究界兴起的一股学术研究思潮,他注重挖掘人的发展潜力,引导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的发现自己并展示自己,从而获得健康美好的生活,因此具有举足轻重的现实研究意义。但是积极心理学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它发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土壤之中并对人本主义心理学有所创新和发展,二者之间具有相当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自我表扬法通过努力,一个人的心态是可以改善的。我们见过由消极而积极、由悲观而乐观的个例,更见过相反的现象。后者的改变多半是生活环境、身世遭遇所致,而本人又缺乏相应的心理调适能力,终于会走向自我封闭的黑箱。要实现由消极到积极的心态转换,首先要学会自我暗...  相似文献   

9.
面对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为了更好的开展教学,老师应该积极的将心理学知识运用到教学当中去,吸取一些心理效应的正面启示,开辟大学英语教学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之路。目前,大学生教育管理存在目标不明确、内容匮乏、方法陈旧、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所以,我们应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大学生教育管理中,充分发挥积极心理学的积极作用,从而培养出专业过硬、素质过硬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在排球比赛期间科学合理的利用暗示术调整运动员的暗示心理状态,从而让运动员获得最佳的大赛心理状态,使运动员比赛时能够发挥最佳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12.
普通读者在阅读作品或欣赏各类剧时,常常会出现千姿百态的角色效应。我们知道:角色效应的产生与读者的接受态度密切相关。在文中笔者通过对心理距离的理论阐释,来认知读者接受态度的形成。心理距离的远近则直接地造成了阅读态度的迥异。心理距离的作用机制使得文本与读者形成双向交流,从而完成对角色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人们为何会认为距离产生美?布洛提出心理距离概念,它是和实际生活的距离,是和利害考虑的距离,是审美态度的基本特点.朱光潜认为心理距离合有消极和积极两方面的意义,消极意义是抛开实际需要,积极意义是着重形象观赏.在审美关系中,主、客体既要切身又要有距离,便形成了距离矛盾.不管是艺术创作还是审美,都需要解决距离矛盾.  相似文献   

14.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倡导心理学要在研究和培养人的各种美德、积极人格、积极情绪等方面取得进展和突破。本文以独特的视角阐述了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形成,自我认知能力的提高,创新意识的培养等方面的积极促进作用,并着重阐述了积极心理学视野下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感恩是是个体受到恩惠时产生的感激情绪和心境,是体验感恩情绪的心理倾向,是一种积极的人格特质.在积极心理学思潮迅速发展的影响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作为主要目标和内容.本研究选取某高校一、二年级学生114人,围绕感恩素质开展团体心理沙盘辅导.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感恩素质培养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6.
作为心理学领域中的最新进展之一,积极心理学以其全新的理念对人的心理做出新的解读,为心理学提供了全新的视野,同时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涵出发,阐述了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探索出在积极心理学理论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实施。  相似文献   

17.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公务员培训课程模式就是希望通过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传播,设置合理的公务员心理培训课堂教学体系,引导公务员建立积极地人格品质,不断地通过自身努力,去挖掘自身构建健全心理机制的能力,激发对公务员从事事业的热爱之心,消除职业倦怠,激发工作活力。  相似文献   

18.
新闻欲、好奇心作为新闻学传播领域的一种客观现象,它们在新闻传播中既能起正面、积极作用,也会产生负面、消极的影响。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和心理学的角度全面分析它们的作用机理,以便使它们能更好地服务于新闻传播。  相似文献   

19.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它的三大支柱即三大主要研究内容之一便是积极情绪体验。积极心理学家们认为积极的情绪对人的身体心理等各个方面都会产生很好的影响,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欢乐、充满活力、充实和更加欣欣向荣。培养幼儿的积极情绪对促进幼儿的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发展也有着正向的推动作用,所以,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幼儿园里,家长和幼儿教师都应该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努力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情绪情感。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作为社会栋梁之才,是社会各行业高素质人才的主力军。当前大学生普遍以00后为主,其自我意识强,乐于接受不同的价值观念,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隐患,如少数大学生精神颓废、激进、消极,生活方式奢华糜烂、个人主义盛行等。置于积极心理学理念框架下,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理论及现实意义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