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培挺 《城市》2010,(7):67-70
当下世界城市的讨论是个热门话题。北京申奥成功时,中央就提出过北京“建设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的要求,而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后,世界城市便成为其下一个城市定位。北京提出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是情理之中的事,问题在于我们该如何理解世界城市,北京市委书记刘淇也认为此问题必须研究透彻。本文将在简要述评专家们对此的重要论述后,以世界城市精神为突破口讨论宽容精神对于建设世界城市不容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赵继敏 《城市》2011,(12):74-79
北京在奥运会之后,提出了建设"三个北京"的城市发展目标,对首都生态环境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围绕"绿色北京"、"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命题,绝大多数研究主要关注城市建设的资源环境管理、生态科技推广、循环经济发展等物质层面的内容,对于"绿色北京"精神层面的问题关注不足。有文章曾指出,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最大障碍是从政府官员到普通民众冷漠的环保意识,即生态文化培育的不足。本文主要讨论北京生态文化的培育。  相似文献   

3.
阿布扎比以其新旧能源开发与生态环保建设的良性运行模式与成效,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之典范.它地处生态恶劣的热带沙漠,却是世界上绿化面积最大的城市之一;它是世界主要石油城市,也是世界清洁城市,被人们誉为海湾地区璀璨的明珠.阿布扎比在历经三大能源经济时代中,根据自身特点与资源,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结合生态保护建设,走出了一条边生产边治理、生产与治理相互带动的发展模式,并取得了能源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双丰收.阿布扎比独特的发展模式,为其带来了经济、生态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城市景观设计与城市生态平衡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战略、纲领和管理城市的依据。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现代城市规划更加注重城市生态的内涵,包括生态城市规划、生态城市设计和生态城市建设。生态城市设计是以真实地实现城市生态化目标,较好地体现不同城市拥有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和城市风格为基本出发点和归结点。城市景观设计与城市产业设计、城市住区设计一起,构成生态城市设计的三大基本设计方面。本文主要是从城市景观设计方面来探究与城市生态平衡的关系,发挥和提升城市景观设计在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生态城市中的功能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问题、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安敏  郭冬梅 《城市》2007,(1):63-66
一、引言 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方向.回顾世界城市发展的历程,人类对于生态城市建设的认识与实践,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宋迎昌 《城市》2010,(11):38-42
一、北京CBD功能分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产业升级 "十二五"期间北京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奋斗目标,CBD作为世界城市的核心功能区,在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过程中要发挥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协调人与自然为中心的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和重大研究课题。笔者通过生态城市--城市和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城市实践困惑与破解思考、生态城市专题研究探索的案例分析及生态城市建设的统筹与优化等论述,思考与探索破解生态城市实践困惑的方法与路径,提出创新生态城市相关规划及建设重点项目的整合、协同与融合,以及完善跨城市区域范围的相关合作机制,促进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实施过程优化,以形成新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统领下一盘棋的生态城市建设局面。  相似文献   

8.
傅崇兰 《城市》2010,(6):3-11
一、前言 北京市委十届七次全会指出,首都已经进人了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阶段,强调要从建设世界城市的高度,审视首都的发展建设,提高科学发展的水平、规划建设的档次和服务管理的水准。围绕“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北京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实施南城发展行动计划、打造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加快生态涵养区发展、做大做强高端功能区、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等一系列决策部署。  相似文献   

9.
黄光宇先生是我国山地城市学与生态城市研究的开拓者,在山地城市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领域有着极深造诣,其学术思想对现实山地城乡规划具有极高的借鉴与指导价值。山地城市生态系统较平原城市具有更高的环境多样性、系统敏感性与功能复合性。文章从回顾黄光宇先生对山地城市环境问题及生态特征的基础认知与研究入手,尝试从自然资源综合评定与生态环境保护、山地城乡整体空间结构塑造,山地脆弱生态系统管治三个方面,解读黄先生针对山地生态特征的城乡适应性规划思路与技术方法。结合相关规划案例,文章进一步阐释了相关规划规划思想的落地应用:地方营建与适应性规划、整体格局导引局域规划、建设与非建设空间共轭规划控制。通过黄先生相关学术思想回顾,希冀同行展开更多地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生态城市的概念、特点及实施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问题日益凸现,建设生态城市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主要探讨了生态城市的概念、特点及实施措施,以期对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广州近30年来建设历程的回顾,分析了目前广州城市形象建设面临的问题,并基于广州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多样的生态特色进行探讨,提出了后亚运时代广州要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就要整体把握、突出重点、形成体系,稳步推进实现全面形象提升策略。同时,还要迁善管理,避免大拆大建、一刀切的建设模式,要立足文化、着力细节、审慎精约进行低碳建设。  相似文献   

12.
韩强 《城市观察》2011,(3):104-109
文章介绍了广州岭海文化的特点和发展历程,并就岭海文化最重要的成果——海上丝绸之路进行了剖析,指出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必须因海而重,大力发扬岭海文化。  相似文献   

13.
王祥荣 《科学发展》2014,(4):100-108
生态文明建设是现阶段破解上海城市难题、提升城市地位、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而建构一整套评估与考核指标体系、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上海生态文明建设应结合上海市情,结合上海"十二五"规划和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做好顶层设计:加强政府引导,明确生态文明定位;健全政法体系,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建立预警系统,完善生态监管制度;做好污染防治,构建应急响应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完善投入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4.
国际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大多同时也是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如中国香港、新加坡、伦敦、纽约、鹿特丹等。"十二五"期间,上海处在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成为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迫切要求,因此,处于城市经济转型时期的上海必须建设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实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上海城市的协调发展。本文结合世界主要国际航运中心的实际,分析国际航运中心与城市协调发展可供借鉴的经验,提出目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与城市发展之间面临的矛盾与问题,并从集疏运体系和港城一体化角度提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城市实现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汪菲 《城市观察》2014,(3):97-104
基于纽约、伦敦及东京三市创意产业发展分析,可以看到这些世界城市创意产业已经逐渐走出了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园区建设模式,更多关注城市核心区域与非核心区域的全面均衡发展,关注文化创意的传承与演化,具体表现在城市居民多样化、建设主体多元化、创意区域拓展化等方面。期冀国内城市在创意产业发展中也积极促进园区与社区的互动,把园区建成子区域文化中心,吸引普通居民的广泛创意参与。  相似文献   

16.
易红  王植  王志章 《城市观察》2014,34(6):97-109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以重庆市为实证研究对象,采用案例分析、层次分析法、风玫瑰分析法对重庆宜居城市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评价分析,发现重庆市的生态宜居性总体水平较差,虽然其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良好,但是文化教育、生态环境、社会保障三项指标存在明显短板。在今后的建设中,重庆应该积极寻求"新常态"下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宜居城市建设之路,坚持五大功能区的定位延续其组团式的城市空间格局,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科教文卫事业的投入,以此构建山水城市、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17.
余文凯 《科学发展》2016,(11):102-112
上海应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能级、建设世界级全球城市为目标导向,打造 “智能发达、创新活跃、生态宜居、和谐包容”的智慧城市:实施“网络空间强国战略”,持续提升形成全球网络与信息枢纽;深化“四个中心”建设,提升上海全球资源战略配置能力;布局“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提升上海科技创新全球影响力与领导力;加速“互联网+”的融合与重构,激发上海产业与市场活力;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规划、治理、服务能级;凝练城市文化,抢占“中国文化”输出战略高地;推动区域联动发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全球门户.  相似文献   

18.
梁凤莲 《城市观察》2013,(6):181-188
本文探讨了文化与城市在新型城市化的条件下,所发生的关系变化。未来的城市要成为国际名城并使居民感到幸福,就必须确立文化的统帅地位来实现城市发展的质的飞跃,通过建立文化价值链等新方法来具体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并在时代性和国际化两个方面创新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  相似文献   

19.
地铁是城市发展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城市地铁的构建、运营以及地铁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进而系统阐释了地铁对广州城市发展、社会生活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