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健康产业的发展需要空间的支持;健康产业园区能促进产业集群在空间集聚。本文首先辨析健康产业和健康产业园区的基本特征;随后通过分析国内外健康产业园区的空间布局,总结了四类空间布局模式,包括单核心圈层模式、多核心联动模式、点轴布局模式、混合布局发展模式,辨析其异同;最后探讨在后疫情时代健康产业园区发展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2.
乡村聚落的发展受到区域城镇发展的巨大影响。我国现阶段主要在县域范围优化村镇聚落体系,并根据实际情况分类推进村庄建设,因此把握县域范围村镇聚落体系的空间演变规律与驱动因素是乡村规划的关键环节。文章从城乡互动的视角,以重庆市永川区为例,基于人地关系与用地转化测度建设用地演变的特征,探讨了城乡发展的影响因素,结合发展演变过程分析驱动力,揭示城乡互动发展背景下村镇聚落的演变机制。结果显示城区主要为紧凑型增长,城区边缘及近郊村镇则为伴随着乡村城镇化的外延型增长,远郊村镇大部分为收缩型,有少量空心型。地理探测器的分析显示出乡村与城镇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明显差异:自然条件主导了乡村的发展;区位、社会经济条件则是城镇发展的主导因素。同时乡村发展又与城镇密不可分,产业协同与转型、人口迁移以及道路港口的建设是永川乡村就地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而增减挂钩的相关土地政策则是城乡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乡村振兴应根据村镇聚落发展规律,分区分类精准施策;可构建与城镇产业协同互补的乡村现代农业产业链,培育多元发展引擎;并通过制度改革促进资本、人力、土地在城乡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3.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是上海经济新的支柱性产业和重要增长点。目前,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仍集中在以浦东和徐汇为核心的中心城区,但有向外围扩散的趋势。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布局差异化不足、郊区产业配套能力不足、产业园区辐射能力不足。上海应针对地标区域、中心城区、外围区域、传统产业集聚区和新兴区域,采取不同的信息服务业发展思路;针对现有信息服务业基地和新兴发展区域,采取不同的产业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4.
智瑞芝 《科学发展》2014,(11):22-28
近年来,在"两创"战略的实施和带动下,浙江高技术产业取得了迅速发展,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与经济发展粗放式类似,高技术产业发展也具有粗放型特征,主要依靠高投入来支撑,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高技术产业的产品大多位于价值链低端,产品附加值低,严重制约了高技术产业在国际市场上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必须针对浙江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加强政府服务、实施产业预见、完善金融支持、加大RD资金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入手,着力提升高技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赵树明 《城市》2006,(1):45-48
一、引言 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由于发展和环保的需要,发达国家开始加快化学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率先步入初级化工产业规模扩大化、装置集中化和产品精细化的园区式集聚发展道路,化工产业集群、化工产业核心区应运而生;此后,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化工产业的资本和技术转移,亚洲及新兴石油国家成为主要的承接地.在国内,受经济发展和化学品需求增长的影响,地方或企业加快了以装置改扩建、企业兼并联合、生产基地园区化和布局调整为主要形式的发展步伐,为优化化工产业核心功能要素布局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6.
张筱娟  刘程军 《城市观察》2023,(6):98-111+162-163
随着区域间经济联系日趋加深,网络韧性成为影响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以中国中部地区80个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层级性、匹配性、集聚性、传输性、多样性等维度对2012—2020年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网络结构韧性进行评估,主要结论如下: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网络呈现出圈层化结构,武汉、长沙在网络中处于绝对的中心位置,合肥、南昌、郑州等城市为次级中心,其余绝大部分城市位于外围;区域内部联系不够密切,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高质量发展网络层级性小幅提升,省会城市在网络中具有较高的层级;网络表现出异配性特征,节点间的联系多元化;网络具有一定的集聚效应,存在小圈层现象;网络传输性和多样性不断提升有助于改善网络结构韧性。中断场景下,武汉、长沙、郑州、合肥、宜昌等主导性节点失效会极大地削弱网络的传输性和多样性;山西北部城市以及孝感、鹰潭等对网络传输性影响较弱;张家界、宣城等省际交界地区发生故障或中断对网络多样性的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7.
作为京津冀典型特大城市之一,天津市半城市化区县的发展与城镇化驱动机制在京津冀都市圈有较强的代表性,且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发展特征有巨大差异。本文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优化指标体系,提出门槛时间划定方法和发展模式分析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天津市半城市化区县。分析结果显示:天津市半城市化空间扩张经历了轴向缓慢发展、圈层+轴向拓展、中郊蔓延以及远郊辐射四大发展阶段;近远郊发展模式差异较大,其中近郊以土地—综合—人口的快速迭代增长模式为主,中远郊则以土地—人口(经济)的缓慢波动发展模式为主。最后,结合分析结果和实际发展路径对其发展机制与治理瓶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人才是促进城市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以杭州市为实证,应用核密度分析法对2000年、2010年、2016年杭州市的人才规模和空间格局进行计算分析。结果显示:杭州市的人才规模具有"先快后慢"的增长趋缓特征;人才分布格局具有从"单中心结构"向"多中心结构"演化的趋势;城市中心区是各年龄阶段人才的高度集聚区域,同时城市外围空间已成为人才规模增长与空间集聚的主要区域。进一步判断:城市地理空间对人才集聚格局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城市重要的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和政策措施等对人才集聚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使城市外围的人才分布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在此基础上,对促进城市人才规模增长、优化人才分布格局以及创新发展提出相应的空间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的优势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集群(Cluster),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企业集群是当今产业组织发展的一大重要特征,尤其是中小企业,往往在某些相同产业或相关性很强的产业中会出现大量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我国的企业集群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目前在沿海地区比较集中,各地名称叫法不一,如广东称为专业镇,浙江称为特色工业园区。据广东省科技厅的初步调查,广东省传统产业领域比较成熟的企业集群有近60个。广东的“四小龙”——南海、顺德、中山、东…  相似文献   

10.
丁玲  千庆兰  李土金 《城市观察》2013,27(5):130-138
区域物流产业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城镇经济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以广州市花东镇为例,通过实地调研、GIS可视化及问卷调查法对该镇物流企业的发展特征和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花东镇的物流企业目前存在产业关联性不强、物流企业集聚效应有限、企业对外联系较少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其特征归纳出镇域物流业的三种发展模式,即政府主导物流园区发展模式、机场带动发展模式和跨国公司带动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上海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在上海六大重点工业行业中占重要地位,但产业表现出“大而不强”的特征;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升。在后危机时代上海商务成本逐渐高企,土地等资源条件紧张的产业发展环境下,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显得尤为迫切。本文通过分析该产业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上海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思路、升级的方向、升级的路径、发展模式和关键点,并提出保障上海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更快更好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提升政府的服务水平,营造优越的产业发展生态环境;聚焦产业“高新高效高端”特征,打造优势产业链;加强创新服务,强化以知识与智力资本动态比较优势为禀赋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2.
刘厚莲 《城市观察》2017,(6):93-101
从产城融合的提出与内涵出发,依据产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三种状态类型判断我国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程度较低,表现为滞后城镇化特征。通过梳理和总结深圳坪山新区、上海青浦新城和四川天府新区三个新区促进产城融合的做法,研究认为我国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要把握特色小镇建设机遇,以新区综合发展规划为基础;以促进人口市民化为核心促进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融合,提升人口在新区居留意愿和获得感;强化交通、基本公共服务配套建设,促使具有单一产业发展功能的园区转型为集现代高端产业、居住商业生活为一体的新城区,实现新区人口与产业、城镇化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对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剖析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从产业、资源、空间、品牌四个维度,构建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特征评价模型,并以广州文化产业园区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广州文化产业园区在不同维度的发展特征不一,每个维度都有发展较好的典型园区,其经验做法值得借鉴。本研究从以上四个维度进一步提出优化策略,以期更好地推动广州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并为其他城市的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正改革开放以来的的实践表明,开发区建设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当前,党中央和国务院一再强调要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一步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在此形式下,客观审视我国园区发展新形势,积极探索创新园区发展方式,构筑园区发展的持续动力,对推动经济更高水平发展,推进更高质量的城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我国产业开发区开发方式评价我国产业开发区走过一条从单体企业厂区建设到政府主导开发的道路。建国初期,为适应我国工业大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内陆地区开启了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新时代,各地县乡以"园区经济"为手段改变资本流向,工业化浪潮兴起。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特征可概括为"园区经济西渐,遍地开花;内陆工业化提速,奋力追赶"。在空间演进特征方面,欠发达地区工业化起步、京津沪工业化升级、东部沿海地区和东北三省工业化转型"发展三阶段共存"。各地发展呈梯度转移态势,资本下县乡促成工业化与城市化、市场化联动,土地资本化方式决定了我国第四次工业化的模式——政府主导与市场逐利合拍。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居民消费的转型背景下,我国传媒产业园区的发展迎来了历史的最好时期。传媒类机构的崛起也为传媒产业园区的发展注入了全新的动力和营养,成为了我国传媒产业园区的一大新兴特征。因此,本文通过对成都市东区音乐园区的分析和梳理,从地理位置、产业链、产业特质等角度探讨我国发展传媒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及思考。  相似文献   

17.
近日,《广西产业园区节约集约用地管理办法》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出台,作为衡量该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今后凡入园企业达不到用地产出强度的,一律不予单独供地。《办法》规定,对进入广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项目产出强度,国家级园区每公顷土地不低于6300万元;自治区级每公顷不低于5300万元:其  相似文献   

18.
关于整合利用开发园区土地资源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侯科技园自2000年成立以来,在致力于打造精品高科技产业化园区的同时,特别注重创新园区土地的经营理念.在坚持立足依法用地和集约用地的前提下,针对园区规划范围内土地资源的整合利用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力图探索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适合园区长远发展的、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为中心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陈基伟 《科学发展》2012,(11):90-99
上海土地资源增量空间有限,其中用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发展的用地更为有限。工业用地是上海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主要载体,进行土地二次开发,盘活存量土地,是破解土地资源瓶颈、促进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广泛收集以往上海工业用地二次开发成效、措施与案例的基础上,梳理出三种主要实施路径:优化定位、产能提升和增资技改,从政府、企业和园区管理者三种角度对二次开发难点进行剖析。最后从加强研究、创新政策和完善机制角度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包括编制专项规划、更新规划理念、完善收储和供应制度、健全管制制度、建立管理机构、利用经济手段促进盘活等。  相似文献   

20.
张国良  胡清 《职业》2011,(14):86-87
依靠科技创新、工业设计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已被许多国家所认可。据美国工业设计协会测算,工业品外观每投入1美元,就能带来47美元的回报;一般的公司在设计上每投入1美元,会得到2500美元的销售量增长。在英国,注重设计的企业每年能有43%的业务增长率,并拥有更高的利润率,而其他企业则大体为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