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根据卡西尔有关语言哲学理论,从语言是符号化代表的人类文化特点入手,将语言和神话体现出的隐喻性特点与青海方言词语的表达联系在一起,探讨了青海方言词语的隐喻性特征,认为该方言中的词语表达具有诗意,是语言本质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关峡苗族平话音韵系统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ou韵的来源较广.运用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比较方法,以及离散式音变、词汇扩散等理论,探讨关峡ou韵的演变过程及发展趋势,既彰显了离散式音变的参差性和规律性,又为离散式音变提供了新的方言例证.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泗洪县位于淮河北沿、洪泽湖西岸。处于官话方言和吴方言交汇地带的泗洪方言具有较高的语言学价值,其方言词汇特色鲜明,这在形容词的复杂形式(也称复杂形容词)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形容词的复杂形式包括重叠式、附加式、程度副词和单音节形容词的组合以及这种组合的重叠。以现代汉语形容词为参照,对泗洪方言形容词的复杂形式的构成、重音、语法意义及语法功能进行考察描写,为官话方言与吴方言形容词比较研究提供语言材料。  相似文献   

4.
方言是语言的地域性变体,也是地方语言文化传承的结果。方言传播是当下地方电视媒体本土化策略中引人注目的话语选择。方言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本土化策略决定了地方电视媒体的独特的文化传承价值与现实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5.
同言线表示语言(方言)现象的分布,是语言分区的重要依据之一。方言分布的格局往往受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影响。总体而言,一个方言地区主要的同言线通常会有一个大致相同的走向,形成同言线束。邳州是江苏省北部的一个县级市。以往的研究认为邳州方言可以分为邳南和邳北两片,即邳州方言的内部差异主要是南北差异。语言地理学的调查结果表明,情况并非完全如此。邳州境内20个语言条目的同言线可以分别汇合成四条同言线束,这些同言线束的走势有些与古老行政区划布局大体一致,有些与山川走向大体一致,反映出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对语言的影响。就邳州来说,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对今天方言格局的影响更为显著。从共时的角度看,邳州方言现存的四条同言线束反映着现实语言的实际差异;从历时的角度看,四条同言线束却极可能是不同时间层次方言格局积淀的反映,有些层次相对较早,有些层次相对较晚。愈晚出现者则距离眼前的现实就会愈近,当地人感觉南北差异大于东西差异的原因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与社会生活关系日益紧密,网络语言对语言生活主要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不断为当代汉语增加新词新义和新的书面符号,丰富了当代汉语的语言系统及其书面符号系统;二是活跃的网络语言生活成为当下语言生活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同时对非网络语言生活产生范围大、程度深的影响,如对新闻语言、文学语言、广告语言、事务语言,以及校园语言、日常生活语言等领域语言的影响。对网络语言要宽容但不能纵容,要注意引导和规范,尽力扩大网络语言对语言生活的积极影响,缩小其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共同语和方言是主体和变体的关系,它们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语言规范的对象是共同语,规范方式分为建立和维护两个方面。共同语依据一定的规范标准建立起来之后,与方言之间会形成一个接口,共同语的语言成分会通过接口进入方言,反之亦然。因此,为维护共同语的纯洁性,还需要在共同语之外的接口设定标准,驻扎监管机构和队伍,以阻止消极的方言成分进入共同语,也阻止方言进入本该使用共同语的正式场合。地域方言和包括网络语言在内的社会方言本身不需要规范,也规范不了。只要在接口处严格把关,方言和共同语就可以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8.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演化原因是多元的。从宏观视角来看,人口迁移是重要原因之一。清末至民国时期,关内人口迁移浪潮使东北地区的语言文化发生深刻变化。位居东北平原中部的吉林地区方言,移民人口在声母、韵母和声调上表现出不同特征。吉林中西部地区方言是在北京方言、冀鲁方言和胶辽方言等基础上形成,在语音特征上表现出多种方言相互影响痕迹;吉林东部山区通化、白山等地方言,由于当地80%人口是胶东半岛移民,而保持胶辽方言特征。部分吉林方言特征词与冀鲁方言、胶辽方言、北京方言特征词有较高相似度,且大都来源于这几种方言,但部分方言词汇随着社会环境变迁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基于南京市江宁区语言生活状况的调查研究发现,普通话作为城市通用语的主体交际地位基本确立;江宁话的使用范围有所减少,但依然在家庭等非公共场所保持着较强的语言活力。普通话和方言在城市的不同交际分工正处于形成过程之中,二者将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保持竞争和共存状态。  相似文献   

10.
从语言生态学的角度分析黎语杞方言与汉语生态接触的类型和趋向等问题十分必要。本文运用多种田野调查方法,考察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黎语杞方言和汉语的语言生态接触,认为保亭县黎语杞方言和汉语的生态接触主要分长期接触、深层接触和群体接触几种类型,其生态接触趋向包括语言转用、语言兼用和语言濒危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言语禁忌和委婉表达是人类语言中普遍的现象。研究言语禁忌和委婉语对人类学、民俗学和语言学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讨论客家方言中有关对死亡、疾病、衰败、生殖、污秽、鬼怪等方面的言语禁忌现象,并从词汇、语音、句法等方面探讨委婉语对语言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川北民歌形式多样,语言独具风格,主要存留有小调、灯调、牛歌、情歌及锣鼓草歌等,其他还包括佛歌、神歌、堂匠歌、新民歌等。受地域文化影响,川北民歌话语质朴、简洁凝练、生动形象、音韵和谐,表现出鲜明的地方语言特质。  相似文献   

13.
摘要英汉两种语言及文化的差异必定导致翻译过程中语用效果的流失。中国民间笑话直接源于民间,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译者在翻译时有必要根据言语行为理论和含意理论并结合语言认知原理,充分理解原文的语用特征,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心态,尽量避免语用效果的流失,使译文的语用效果与原文的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4.
东乡语是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语言的一支,临夏话是汉语西北方言的一支。东乡语和临夏话的使用者同处于甘肃临夏地区。这一地区自古以来是多民族聚居之地,所以语言间的接触影响也比较频繁。本文主要探讨东乡语和临夏话由于语言接触而产生的语序变化现象:东乡语受汉语影响已出现svo句式;临夏话受当地少数民族语影响,基本语序已变为sov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新疆汉语方言中的维吾尔语借词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考察了借词所反映的新疆维汉民族之间的语 言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三部分来论述客赣方言舌齿音声母按二三等分立的格局.一、对客赣方言舌齿音知庄章精四组作概括性描写.二、论证客赣方言舌齿音早期状态是知组三等与章组合流,知组二等与庄组合流后再与精组合流.通过对方言现状与汉语语音史资料的综合分析,勾勒出客赣方言中古以后知章组演变的过程.三、对客赣方言舌齿音格局体现出的方言史意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早在清代末年就开始了客家方言的研究,但大都是用传统语文学的理论方法对词汇进行考释。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在20世纪末,客家方言研究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历史时期。赣方言研究起步较晚,1936年罗常培先生写成《临川音系》一书。1979年《方言》创刊,熊正辉率先就南昌方言发表系列论文,揭开了赣方言研究新的篇章。客赣方言比较研究则始终是围绕着客赣方言的关系问题而展开的。作为汉语的两大方言,人们对它们的语言特色仍然有不识庐山真面目之感。因此,客赣方言的研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这两种方言的研究大有搞头。  相似文献   

18.
人类语言能力的形成,社会环境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脱离社会环境,人就可能丧失这种能力,人失去语言能力的程度是有差异的,有的属于潜在的语言能力,无法转变为社会事实;有的是已成为社会事实的语言能力又重新变为潜在的东西。如果我们注意到各种情况的差异性,在语言能力恢复过程中采取适宜的方法,那么对语言能力的恢复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9.
语言制度的基本性质及其研究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语言制度”这一新概念 ,指的是反映各社会集团在社会共同体中的语言地位、协调它们相互之间语言关系的社会规则 ,它有独特的性质、形成机制、过程与变化规律及研究方法。语言制度的研究对解决语言现实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运用语言制度这一概念可以分析中国语言百年发展的基本内容、中国百年语文运动的基本实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客家话各方言点知章精庄四组声母的状态及其演变,指出客家话不同方言点四组声母的现状是同一初始状态进一步演变的结果,并结合历史和现实的语言材料对演变过程作了细致的阐述,据此确认唐代后期至宋代初期为客家话和北方话分离的年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