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安排,已经使产品内分工成为近年来国际分工理论的研究热点,它也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最新发展.产品内分工的产生存在诸多原因.我国在国际产品内分工中,相当大部分处于劳动密集型工序或区段,我们要按照动态比较优势原理,通过提高产品内分工的工序地位促进我国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2.
产品内国际分工条件下我国产业升级路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产品内国际分工逐渐成为国际分工的重要趋势。论文分析了产品内国际分工理论在产业升级中的机理,指出我国应分别从企业、产业、政府各个层面上推动企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并逐步占领全球产业分工中的有利位置和全球价值链中的高端环节,从而谋取更大的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转移到我国来生产,产品内分工迅速发展,促进了我国产业升级。我们实证分析了产品内分工对我国产业升级促进作用的机制,分析表明产品内分工通过提高我国国民收入、劳动者素质、企业的技术水平以及产业的生产效率等四条途径来促进我国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4.
产品内国际分工视角下的中美产业内贸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中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为视角,分析了加工贸易、零部件贸易的发展现状,并计算了1987~2006年中美主要贸易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结果显示,在此期间中美贸易结构明显改善,产业内贸易水平有所提高。同时,文章基于产品内国际分工实证研究了影响中美产业内贸易的因素,结果表明,产品内国际分工对中美高、中等技术行业及总体产业内贸易水平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对提升中美产业内贸易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采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利用山东省2000 - 2009年的数据对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山东省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劳动力成本、劳动力效率以及劳动力素质等.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山东省应该继续推进加工贸易的发展,着重提升劳动力效率和素质,同时还要注重培养产业集群发展.  相似文献   

6.
产品内分工理论是近年来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中的研究前沿,它源于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是针对新的分工现象而产生的新型理论体系,通过对国内外产品内分工理论的研究进行回顾和评价,展望该理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前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途径,加工贸易给我国带来了外汇收入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问题.我们认为,面对加工贸易所引发的种种矛盾,解决途径是尽快走出微笑曲线的下方,根本的对策在于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8.
从全球价值链这个研究视角分析,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处于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中,是一个多层次、多领域、多阶段的动态发展过程.针对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现状,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要在两个方面实现产业耦合,一方面要与国内支柱产业耦合,发展产业影响力和关联效应大的加工贸易;另一方面要与国际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耦合,即通过功能升级、高新技术化并发展服务业加工贸易等形式实现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9.
西部地区发展加工贸易的目标定位及对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国际分工进一步细化,产品内分工取代产品间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在影响产品内分工的诸因素中,比较优势是最主要的因素。本文从加工贸易发展的成因入手,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将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定位于劳动与资源密集,技术密集两个方面,并就西部地区如何发展加工贸易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全球产业价值链视角研究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方向。基本逻辑是,升级层次及前景与嵌入不同类型的全球产业价值链有关,不同的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对于发展中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升级有不同的升级含义。  相似文献   

11.
以贸易自由化的环境三效应为基础,以污染密集产业的出口污染水平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采用1995-2009年中国污染密集产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在国际产品内分工背景下污染密集产业的出口污染效应,以反映产品内分工对于中国对外贸易与环境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产品内分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污染密集产业的出口污染水平,这说明产品内分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出口贸易的环境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在一定条件下产品内分工能降低出口贸易中的环境成本.  相似文献   

12.
当代国际分工表现为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态势,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历程也即积极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历程。根据1992—2012年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我国工业人均增加值及我国人均专利申请量,采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实证研究相关变量对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程度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对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程度的影响为负,我国经济发展要重视这种负面效应的冲击,从倚重国际分工转向重视内需和国内分工。  相似文献   

13.
加工贸易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之一,也是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载体。我国是世界服装第一生产大国和第一出口大国,服装加工贸易在服装进出口贸易及整个纺织经济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面临劳动力成本和地价上升的内部压力及人民币升值与贸易摩擦的外部压力和世界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趋势,产业升级是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加工贸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附加值低、没有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加工企业的规模小且管理水平低等,影响其健康持续的发展.也影响了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因此,需要通过提高技术创新、品牌创新、服务创新、监管手段创新等创新能力.促进加工贸易产业升级,优化我国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5.
16.
广东经验对湖南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分析湖南、广东加工贸易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广东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经验,提出湖南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路径应包括产业链升级、区域升级和产业集群的培养,认为湖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加工贸易升级:建立现代加工贸易监管模式;实现外资利用与加工贸易发展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有重点地加强加工贸易人才培养和引进。  相似文献   

17.
利用FDI与开展加工贸易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方式,其运行模式及质量对我国经济发展及国际利益分配至关重要。FDI与我国加工贸易之间高度相关,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影响深刻而广泛,相关部门在制定FDI与加工贸易政策与策略时,应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不仅表明加工贸易能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并为确定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提供理论指导;产业内贸易理论指明了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跨国公司理论解释了加工贸易与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紧密联系;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指出建立国家竞争优势是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深入研究这些理论可以进一步明确如何开展加工贸易,确定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以传统加工贸易为引擎的我国主要外向型经济区普遍遇到了发展瓶颈,转型升级成为区域乃至全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本文以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东莞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管理统计学和产业分析理论,对东莞市的加工贸易、经济规模、产业结构、支柱产业、企业类型和规模等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系统分析,为从行业和企业两个维度探索行之有效的传统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途径和方法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分工的产业升级理论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工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增进国民财富,促进人们需求的增长,从而扩展市场;而扩展的市场又会进一步深化分工。市场与分工交互促动,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如果说户籍是一堵高度正在降低的墙,那么高房价便是另一堵逐渐加高的墙隔开中国了城市与农村,阻碍了人力资本的流动,限制了市场规模,使经济处于非均衡发展之中。城市化水平低、第三产业需求量小是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的根源。要通过促进分工深化和市场广化的对策促进产业的梯度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