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抱的忏悔     
常看到年轻的父母搂抱着自己的孩子,小心翼翼、无微不至,仿佛在为小家伙随时可能的意外而提心吊胆。如若孩子发出几声啼哭,母亲更会有积极的迎合:掀起胸衣,让宝宝吮进乳汁。每每目睹这样的情形,我自然而然地想象着自己曾在母亲怀抱里的感觉。  相似文献   

2.
姜辰蓉 《社区》2009,(3):26-27
“如果从孩子出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那么就已经晚了两天。”这句关于育儿的话现在被许多年轻父母奉为至理名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们新的育儿观念使得国内早教机构如雨后春笋般产生。尽管存在概念炒作、良莠不齐、缺乏规范等问题,业内人士仍对这一新兴市场前景十分看好,众多机构纷纷开进掘金。  相似文献   

3.
王铮 《社区》2011,(21):41-41
给宝宝看病,貌似是个“抱着孩子上医院”的简单事,但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一着急,往往会让看病变成全家的难题。其实,了解带孩子看病的一些基本技巧和方法,就能让孩子看病的过程更轻松、更有效。  相似文献   

4.
李冬梅 《社区》2010,(18):46-46
小宝宝也会做噩梦吗?噩梦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为弄清“幼儿噩梦”的诱因,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做了一项最新调查。针对约1000名6岁以下的儿童,研究人员让父母密切观察孩子夜间的睡眠质量,并根据哭闹、短暂余悸等症状大致记录下孩子做噩梦的几率。观察结果表明,孩子的噩梦并没有那么常见,约三分之一的父母表示自己的孩子从来没有做过噩梦。然而另一方面,研究人员也发现,那些被视作“麻烦宝宝”的孩子更容易做噩梦。有个一岁半的孩子就是如此,这个好哭闹、情绪烦躁的孩子在夜间表现出了更多做噩梦的症状。  相似文献   

5.
何达 《社区》2008,(33):15-16
“老人带孩子有经验,比年轻人有耐心,我觉得挺好的。”“现在找个满意的保姆太难了,由老人帮忙带孩子,省心多了。”几天来,读者纷纷对隔代教育的问题表示关注,对于帮忙带孩子的老人,年轻父母都心存感激。  相似文献   

6.
北国春色 《社区》2008,(27):26-27
本刊在8月下刊登了“养一个孩子要花多少钱”一文后,收到了名为“北国春色”的读者来信。她在信中说,这篇文章反映了当下很多年轻父母为孩子不惜重金养育的现象。我个人向来反对这种盲目花费的行为;并非我家的生活困难,而是我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孩子三餐吃好、身体健康,不必过多破费。在我的这种“节约养育”下,我的两个孩子健康、聪明。我想将我的经验与广大《社区》的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7.
年轻的父母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每当给宝宝理发时,宝宝要么动个不停不配合,要么号啕大哭不乐意。理发师稍不留意,理发工具便会把宝宝的头皮刮伤。面对这种情况,年轻的父母和理发师往往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8.
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经常有这样的对话: “爸爸,你和妈妈可不可以不要这样子吵架.你们这样吵架我很害怕。”“你回你自己的房间去。”(忽略孩子的感爱) “妈妈,我觉得很难过。”“你只是觉得累了,快去睡觉。”(歪曲孩子的感受) “妈妈,我想爸爸。”“宝宝不想爸爸。”(否认孩子的感受) 以上是孩子常见的几种消极情绪表现, 但是父母的应对方式却是违背心理健康原则的。消极情绪如果不通过身体语言发泄出去, 就会停留在身体内,最终导致备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带蛋宝宝     
今天,老师为了让我们体验父母养育我们的辛苦,让我们每人带一个鸡蛋当“孩子”,如果你把鸡蛋打碎了,那就说明你的“宝宝”死了。一开始我想,带个鸡蛋还不容易,又不是像小孩那样要拉屎撒尿的。可一到学校,我就听说有两个同学的“孩子”壮烈牺牲”了。我赶紧把我的鸡蛋宝宝从盒子里拿出来,轻轻地对它说:“宝宝,你不要害怕,爸爸一定会好好儿保护你的。”上课时,我仍然积极发言,可心里又多了一丝牵挂。下课了,我急忙把鸡蛋宝宝拿出来,可是差一点把它碰碎,真是有惊无险。和大家一起玩捉迷藏的时候,我担心一跑动“宝宝”就会从我半开着的口袋里漏…  相似文献   

10.
赵展  马俊 《中国农村》2007,(11):12-13
提起“丁克家庭”,可谓家喻户晓,近来,又有一个新的人群引起了广泛关注,那就是“丁宠家庭”。“丁宠”指的是一些年轻“丁克”不愿养育子女。却又想享受为人父母的温馨与乐趣,于是就养起了宠物。他们完全把这些宠物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养,将一腔爱心全都献给了宠物。  相似文献   

11.
爱的轮回     
入选第三届“中国演艺界十大孝子”的央视《夕阳红》节目主持人黄薇,总是把自己的父母当作一对“老宝宝”。从父亲中风偏瘫的那灭开始,她11年坚守在父亲身边尽孝。她像教孩子学步一样鼓励父亲下床走路:“老爸,你真是好样的,我数一你迈左腿,我说二你迈右腿。”她从一个“医盲”练出了专业水平,下手就能找准穴位给父亲按摩。  相似文献   

12.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撰文提出,应将“家长”的称谓改为“父母”。孙云晓认为“家长”的含义就是家庭的统治者,是孩子命运的掌管者。这是个充满封建专制的称谓,与现代教育相修。在许多父母的观念里,“家长制”依旧根深蒂固,许多未成年人受伤害事件中,相当一部分是父母对孩子的恶劣行为所致,有的教师也养成了恶劣的‘该长作风”。如何使孩子成长成才?孙云晓认为,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是民主型教养方式,父母应多给孩子一些自由发展空间,时常与孩子讨论对多种事情的看法,不断肯定孩子的多种努力,鼓励孩子走向成功。而如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二胎政策逐渐落地,许多符合条件的夫妻都在幸福和性福中酝酿着造人计划.可是,要生二宝,只讲究努力造人是不够的.目前就有不少高龄夫妻积极就医检查身体,回家还要进行各种养生和大补,为的就是生出可爱健康漂亮的宝宝. 其实,目前有少数技术先进的国家已经推出了“定制婴儿”的服务,通过基因筛选等功能,能够让自己的宝宝更加聪明漂亮,还可以通过加强某方面的基因,让孩子具有更多舞蹈或者绘画天赋.最重要的是,“定制婴儿”能让婴儿出生时避免染上父母身上的遗传病,让很多因疾病原因无法生育的父母,有了拥有自己孩子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相信年轻的家长有过这样的经历:每次给宝宝理发时,宝宝都会号啕大哭。理发工具稍不留意,便会把宝宝的头皮刮伤。面对这种情况,年轻的家长们往往束手无策。有一位漂在北京的河南女孩,从中发现潜在的商机,专门从事替幼儿理发的服务,解决了年轻父母的苦恼的同时,自己三年中也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相似文献   

15.
孙燕 《社区》2010,(24):13-14
不和父母居住在一起也会有矛盾?当然会有。例如从电话中、亲友的口中,得知家中出了你认为不太“对头”的事情,于是马上就向父母“开炮”,也许你是好意,但听者却未必这样认为;如果你将孩子寄养在父母处。在养育孩子的方式上,你与父母的看法可能更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
李红  钱江 《社区》2014,(30):18-19
项目名称 “福彩有爱”小候鸟活动项目 项目背景 在浙江省德清县,每年都会有很多留勺叫L童来这里与打工的父母团聚,人们称这些孩子们为“小候鸟”。“小候鸟”到来,虽然能看到父母,在父母身边生活一段时间,但父母要工作,没有太多的闲暇时间照顾他们,“二次留守”成为这些孩子的共同特点。他们原本就对环境感到陌生,无法很好地融入新环境,  相似文献   

17.
张彤 《百姓生活》2012,(5):69-69
家里添了宝宝,本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可很多家庭又在喂养上犯了愁。市面上各种"补锌"、"补钙"、"补铁"等保健品宣传让人眼花缭乱,咱家孩子到底缺不缺微量元素,要不要补,怎么补?年轻的父母们常常一头雾水。针对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梁芙蓉,请她给家长们做具体指导。  相似文献   

18.
许多家长都希望儿女能成龙、成风。他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断“加速”,总想尽早激发宝宝潜力,完成一些超过同龄人的事。其实,培养孩子的能力.必须讲究“在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如果违反了生长规律,小但会加重孩子的负担,甚至会影响他们的健康。  相似文献   

19.
紧俏月嫂     
朱萍 《北京纪事》2010,(10):18-21
“孩子不会抱,尿布不会换,指甲不敢剪,奶不会喂,宝宝打个喷嚏都吓得心慌……”这是很多“80后”爸爸妈妈的困惑。  相似文献   

20.
赵昆明 《老友》2012,(6):40-40
当下,“隔代抚育”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其有利的方面显而易见:一方面,年轻的父母把孩子交给老人带,自己可以安心工作、学习;另一方面,孙辈可以给老人排解孤独、寂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