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得曾读过一篇叫做《勇敢地说声“不”》的文章,其大意是当朋友有求于你,而你又确实难以满足对方的要求时,要敢于说“不”。这样做的好处是办事不拖泥带水,明确表示自己的决定,既使对方能尽快另择他路,又在某种程度上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影响或侵犯。不足的是,冒着可能得罪朋友的风险,甚至会忐忑不安。  相似文献   

2.
拥抱幸福     
回忆起幼年时,有一次我任性耍脾气,不肯同爸妈去一位亲戚家做客,故意在对方家门口放声痛哭,不肯跨入对方家门。父亲不但没有当众责骂我,还温柔地将我迎面抱起,到附近的公园散步。那时,天气炎热,混杂着汗水与泪水,父亲整个臂膀都湿了,仍不停地哄着我,直到我沉沉睡去。醒来时,我已经被换到母亲的怀中。他们轮流抱着我,让我很有尊严地回到自己的家。无论后来的人生历经多少艰辛,我始终记得当时那种被拥抱的幸福感觉。  相似文献   

3.
拒绝有方     
拒绝他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家有事求你,而你又不愿意效劳,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当然是拒绝为好.可弄不好又会伤及对方自尊,不讲究艺术的话,难免会埋下"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的祸根.拒绝别人,实在是一件艰难的事:不是得罪别人,就是为难自己.  相似文献   

4.
如果你已经筋疲力尽并且知道自己需要睡眠了,但你还是不能促使自己关掉电脑、放下手机、关掉电视,或许你是个晚睡拖延症患者。晚睡拖延症,在心理学上是"拖延症"的一种,过于执着、担心、抵触心理等都是诱因,可能会反映到生活其他方面。造成"晚睡拖延症"通常有两种原因:一是对白天生活的无声抗议。晚睡族往往是白天劳累了一天,压力很大,到了晚上需要依靠亢奋去除心理上的疲惫才能入睡。  相似文献   

5.
不要逼对方说话 当对方沉默时,逼其说话易造成他更沉默或发脾气。你不妨开诚布公地说:“我不知道做了什么错事,让你不愿和我说话。” 转移注意力 用听轻音乐、看电视等娱乐形式,来转移对方的注意力,减轻其心理压力。一旦时过境迁,沉默的冰块便会随之融化。 不要以沉默对付沉默 一方沉默,另一方用沉默作为反攻击,这是一种相当恶劣的沟通方式。应当主动地和对方讨论如何解决有关问题,态度要诚恳,措辞要委婉。 不要用急躁来对付沉默 当不知对方沉默的原因时,你一定要冷静,分清对方的沉默是有意用来攻击  相似文献   

6.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我时常遇到一些痴情的男女朋友,他们深陷在感情痛苦的漩涡中不能自拔,共同特点是“认为”自己深爱对方,但这份爱却没有回报,对方若即若离,让人无法琢磨,等待、猜疑、争吵…… 你或许注意到了我在谈到他们深爱对方时用了“认为”一词,为什么?因为其中一些人是由于某些特殊原因,错误地判断了自己的感情。当然,也有人是真的深爱对方。无论你  相似文献   

7.
王纯 《家庭科技》2014,(10):19-19
晚上,我正在书房写作,女儿端着一盘草莓推门进来,她笑着对我说:"妈妈,我把草莓洗了,拌上白糖,你吃点吧!"我的写作思路破突然打断,很是恼火地说:"你不知道我这几天牙不舒服,不能吃酸的吗?行了,你自己吃吧!"女儿无奈地退出书房。过了一会儿,老公也闯进书房,我正要发怒,老公抢先开口了:"是你写稿重要,还是孩子重要?"  相似文献   

8.
父亲和母亲的婚姻是那种老式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平淡得不能再平淡了。两个人生活了大半辈子,从不叫对方的名字,也不像过去那样叫对方为"孩儿他爸""孩儿他妈"。他们称呼对方为"哎",如果两人离得近,就是小声"哎";如果离得远,还会"哎"上好几遍,一遍比一遍大声,直到对方听到为止。"哎"了这么多年,他们从来没有说过一个"爱"字,更别说什么海誓山盟了。但在我看来,他们一直在无声地说着海誓山盟。  相似文献   

9.
日常生活中的体态包含着丰富的信息。下文的这些,可能你都见过,但未必知道它们的真实含义。"叉腰"易冒犯人与别人聊天时,你的站姿会透露出对对方的潜在态度。人以何种方式站立,对于理解他的身份或他声称自己具有的身份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指南。要想看上去具有支配性,就要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身强体壮,沉着镇定,  相似文献   

10.
电话机使用日久,话筒灵敏度降低。这时任你大声说话,对方依然听不清楚,并且还伴随着时断时续的杂音。有些用户还以为电信局出了问题,忙着拨打电话报修;也有的人以为电话机不好,于是自己拆开电话机座检查,却又找不出什么原因。 其实,当你能清晰地听到对方的话音,而对方却说你的声音太轻且不清楚,这往往是和话筒失效有关。这  相似文献   

11.
正你还在使用"硬批评"吗?那样只会让你和对方身心不悦,不妨试试"软抱怨",它可以轻松化解人际交往中不必要的"恩怨"。不作攻击,说明自己的需要"硬批评"往往一开口就让对方一肚子火。例如:"你是怎么回事?满脑子只有工作,从没想过我!""你从来不打电话给我,不管什么节日都没想到送我礼物,你心中只有你自己!"这么一说,谁听了会受得了?"软抱怨"的正确方式:指出自己的需要,但不责怪或者攻击对方。例如:"亲爱的,  相似文献   

12.
对爱的关系的理解有三种不同的视角。第一种是从相互承认的角度来理解爱的关系。对黑格尔来说,人和人之间存在着永恒的争斗关系。而对这种关系的克服手段之一就是爱。爱意味着爱的双方彼此都要自我否定从而达成和对方的同一,只有这样完全的同一,才能彼此相互承认从而消除战斗。对拉康来说,爱的实质是自爱,爱对方从根本上是要操控对方,不是要承认对方,而是要让对方承认自己。爱就是要让自己成为对方的主人。爱在这个意义上还是对主奴关系的确认。与拉康截然相反,列维纳斯认为,爱是绝对地爱对方,就是要承认对方,在最大限度上让对方成为自己的主人,真正的爱应该是一种被动之爱。相互承认、让对方承认自己而不承认对方、自己承认对方而不求对方承认自己,这就是爱和承认的三种关系。  相似文献   

13.
黄正泉 《船山学刊》2006,(3):199-200
一 "古代希腊和中国的智慧和哲学"第三届国际会议,于2002年6月7日,在美丽神奇的宣示神谕的德尔菲的阿波罗神庙圣地的希中文化交流大厅举行.此次会议的"发起人"严格地说还是孔子和苏格拉底这两位老人.会议的主题是讨论苏格拉底与孔子的智慧和哲学.孔子伟大的"仁学"结构驱使我们到相隔万里的德尔菲去探讨古代哲学的深层意蕴,苏格拉底伟大的"认识你自己"吸引我们到爱琴海去体悟心灵的海洋.东西方的历史车轮艰难地跨越了不同的道路,这两位古代哲学老人,虽然他们都不知对方是何人也,而他们的心灵却是相通的.今天东西方的哲人们虽然在一起对话,但心灵反而是不相通的.  相似文献   

14.
申石 《家庭科技》2013,(2):11-11
不顾病人感受探病之前,先了解对方是否愿意接受探望,有些人只想安静地休息养病,并不希望被打扰,甚至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生病。害怕真情流露"我不知道要说什么,但我真的很关心","我不确定能做什么,我也很难过"。面对别人的苦难手足无措,并没有什么不对。安慰不一定非要说出来,拍拍肩膀、握手、拥抱,甚至陪着他一起流泪,都是很真诚的表达方式。同理心和同情心不分如果对方说痛道苦,怨天尤人,要接纳而不批判,把对方的任何情绪反应都视为正常。可以这样安慰病人:"你真的很辛苦,  相似文献   

15.
苏雅和林琳是十几年的朋友,两人亲如姐妹,无话不谈。有一件事足以证明她俩的感情有多深:苏雅谈恋爱的时候,和林琳腻在一起的时间比和男友在一起还要多。男友为此吃醋,曾问她:"在你心里,我和林琳谁更重要?"苏雅毫不犹豫地回答:"都重要!你是爱人,她是亲人。"结果,男友好长时间不高兴。  相似文献   

16.
有位朋友的丈夫脾气很古怪,她做的一些平常小事都会令他突然不高兴;阿良,一个乐观积极的人,但只要接到她妹妹的电话,斤她抱怨生活,就会跟着变得沮丧;而陈然最近也受到了打击有点一蹶不振:当她正在做演讲、自我感觉很好时,突然一个参会者站起来质疑和讽刺她所讲内容. 我们暂且将它称之为情绪杀手:你正在享受当下的状态,突然你最不想看到的事却发生了,情绪备受打击——伤害通常都是无形的,并且很多人都没有学过如何在这方面自我保护,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就像亚洲武术善于利用灵巧地接近对方的方式去控制局势,从而避免身体上的伤害,我们也可以通过预防而不被别人的情绪影响.  相似文献   

17.
林文华 《南方论刊》2011,(8):92+94-92,94
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例,很好地说明了在粤剧表演艺术中,"虎度门"对表演的重要。在虎度门以回,你可以是你自己,跨出了虎度门一步,你就不能是自己了。演员不论遇到何种情况,只要站到舞台上,便要忘记自己,全情投入到角色表演中去,这样,才能很好地塑造好人物形象,感染观众,获得观众的认同。  相似文献   

18.
一次,刘墉从台北到纽约,在出境大厅见到一对情侣抱头痛哭,那个男孩都已出关了,还隔着玻璃对女孩喊:"求你别哭了!"一边喊,一边擦着眼泪。上了飞机,巧的是,刘墉正好坐在那男孩旁边。飞机起飞了。不一会儿,到了进餐时间,男孩不仅把餐食吃得干干净净,还要了两次香槟酒。空姐调侃他一句:"你胃口真好。"  相似文献   

19.
妻的眼睛不好,所以自从到了美国,就常去看一位眼科名医。每次从诊所出来,妻都要抱怨:"看了他十几年,还好像不认识似的,从来没笑过,拉着一张扑克脸。"有一天去餐馆,远远看见那位眼科医生,他居然在笑,还主动跟妻打招呼。妻开玩笑地说:"真稀奇,我还以为你从来不会笑呢!"眼科医生笑得更大声了,突然又凑到妻耳边,  相似文献   

20.
正强迫症是焦虑症中的一种强迫症是焦虑症中的一种,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不由自主地反复出现不想要的想法和感觉现不想要的想法和感觉,使他们感觉到自己在被迫重复地做着某事。很多人都知道或者怀疑自己的这种强迫观念是不正确的人都知道或者怀疑自己的这种强迫观念是不正确的,但即便如此,他们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