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教育的全过程.这对创新高校专业教育教学、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有裨益.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要经历理论认知、思想内化、行为外化三个阶段.为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专业教育的路径可从四个方面尝试:专业课堂渗透、专业实践内化、专业教师引领和专门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
文学具有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一功能是通过文学的基本功能表现出来的.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充分利用并发挥文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达到反思自身,塑造完美人格、价值引导,明确理想目标、道德感知,内化行为习惯、调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3.
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内在价值的体现,它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需要,更是培养高等人才目标的需要.新形势下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进行教育教学创新和实效性提升.要切实提高思政理论课教师理论水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调动学生认知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建设和新媒体运用能力,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高地.最终力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课堂,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正>现阶段,课程思政已经成为一种教育理念,是新时期教育教学变革与创新的重要方向,任何阶段的教育都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和途径,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积极开展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农林院校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凸显出诸多思想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对大学生价值观、社会责任感、职业思想和心理素质等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要改变这一状况,就需要多途径加强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发挥辅导员在就业工作中的思政教育作用,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四到位".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红色资源独具特色,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精神内涵.将红色资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有机结合,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新趋势.通过剖析红色资源的价值意蕴,分析红色资源在思政课教学中的现实境遇,以遵循学生阶段特征、推进思政课教学有机衔接、统筹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等方式,让学生切实领会红色资源的重要精神内涵,将红色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模式化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理想模式本来是教育者——社会主导价值观——受教育者的线性模式 ,但由于三个要素之间矛盾和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则表现为一个由各阶段的线性模式组成的三角形模式。通过模式化分析得到如下启示 :社会主导思想价值观的确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起点 ;教育者施教的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影响性及其自我教育的启发性 ;教育者、受教育者的认知能力、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等主体性因素可能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教育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实质上是社会主导价值观和教育者、受教育者个人价值观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红色资源独具特色,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精神内涵.将红色资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有机结合,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新趋势.通过剖析红色资源的价值意蕴,分析红色资源在思政课教学中的现实境遇,以遵循学生阶段特征、推进思政课教学有机衔接、统筹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等方式,让学生切实领会红色资源的重要精神内涵,将红色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较多,改革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势在必行,其基本思路是:改革"思政课"教学观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把"思政课"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与知识能力教育结合起来,建立新的"思政课"教育教学理念;改革"思政课"教学内容,把课堂内的教学与课堂外的教育培养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思政课"课程设置方案;改革"思政课"教学环节,把理论讲解与实践锻炼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教学风格;改革"思政课"教学手段和方法,把发扬传统与方法创新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要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渠道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必须在研究社会,研究学生、教师、教材的基础上,凝炼有效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防止理论教育的形式化和外在化,更好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三个目标,真正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高校管理者和思政课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中,应遵循认知规律和知行合一的原则,按照理论灌输——内化信念——践行活动的培育路径来努力提升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和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12.
课程思政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现代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种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是实现现代教育目标的必然选择.新时期的课程教育不仅应符合传统的掌握知识的教学目标,而且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塑造学生的人格.信用管理学作为高校的专业核心课程,在大学生信用教育领域具有许多教育功能.如果能在教学工作中将思政与信用管理学很好的融合,将会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课程建设是思政教育的"主战场",在《粮油食品工艺学》课程中的嵌入性有待加强.围绕《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宪法法治教育以及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等5点内容重点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设计了包括确定课程思政目标、重构课程思政内容、融入课程思政活动和实施课程思政评价等四个步骤的课程思政框架.通过将食品专业知识教学与课程思政教学有机结合,实现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引领价值塑造的双重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以专业技能教育为主导和以就业为目标导向的培养模式,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很容易被忽略或轻视。改进这种状况,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用科学的课程设置和灵活的教学方法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明了方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加强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坚定“四个自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政课教师是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所在,只有不断强化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质、学识水平、服务意识,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管理,才能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6.
赵婷 《人力资源管理》2011,(12):212-212
中职院校在加强团员青年素质培养方面的首要任务是要对团员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学会现代职业人的文明礼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对中职院校青年团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大众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思想武器,秉持着为大众服务的价值原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命题,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指明了目标和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重视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引领作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帮助青年学生释疑解惑,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守护共有的精神家园.增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必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品格,坚持科学性、实践性和人文性,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为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但互联网普及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面对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存在的学生价值观受到冲击、部分思政工作者职业素质偏低、专题网站建设与发展需求不匹配、评价导向功能弱化等现实问题,建议从把握思政课主阵地、培育学生领袖、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主题示范网站和完善思政教育评价体系五个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9.
谈当代大学生主导价值观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社会主导价值观对其凝聚力和文化力减弱的情形业已出现.如同环境一样,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已被污染,精神理念需要净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承担的责任十分重大.因此应加强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主导价值观的现状及其成因的研究,加强大学生主导价值观的教育,以期坚定信仰,找回意义,减少改革带给社会的震荡,引导大学生顺利地渡过社会转型这一艰难的时期,这无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战线面临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儒家“仁”学思想对中国社会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仁”学是人的道德修养之学,其内涵的高尚道德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浸润一代代中国人。论述其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历久弥新,且与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与内容上是一致的,这为其融入思政课堂提供了可行性和现实意义。指出“仁”学思想融入大学课堂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教育中创造性发展的有益实践,也是大学思政教育发展的不竭理论探索,需要学校、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