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立元先生《当代文学、美学研究中对本体论的误释》一文结合中西诗思理路,澄清了哲学、美学中不同语境下对本体论一词的种种误解首次在汉语美学界真正对美学建设的前提及根据进行了历史性的反思。张弘先生的《作为美学基础的本体论的若干问题》一文以及高建平先生的《关于本体论的本体性说明》等文章也就这方面的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因为本体论《存在论》问题最广泛、最深刻、最原始①,对美学建设意义重大,引发了笔者较大的兴趣,故本人不揣浅陋,以向各位先生请益。一讨论作为美学基础的本体论问题,在相互对话之前,有…  相似文献   

2.
实践存在论美学新探——兼与张弘先生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朱立元先生借助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思想赋予实践范畴 以全新的解释,这是综合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论争所取得的重要收获,文章以此对 张弘先生的批评给以了回应。  相似文献   

3.
海德格尔在批评传统本体论的根本弊端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强调了本体论追求真实和自觉的基本精神:思想的原初的、本真的条件和任务在于体验、思想出实存的磊在.然而,他在本体论的根本问题以及许多重大问题上却陷入悖论之中,以至于海德格尔本体论思想的上述意图被掩埋,最终重新回到传统形而上学本体论的老路.本文在明确指出海德格尔本体论意图的基础上,具体论述海德格尔所陷入的种种悖论及其陷入悖论的原因,最后分析论证萨特本体论思想在有关方面对海德格尔本体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4.
海德格尔在批评传统本体论的根本弊端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强调了本体论追求真实和自觉的基本精神:思想的原初的、本真的条件和任务在于体验、思想出实存的存在。然而,他在本体论的根本问题以及许多重大问题上却陷入悖论之中,以至于海德格尔本体论思想的上述意图被掩埋,最终重新回到传统形而上学本体论的老路。本文在明确指出海德格尔本体论意图的基础上,具体论述海德格尔所陷入的种种悖论及其陷入悖论的原因,最后分析论证萨特本体论思想在有关方面对海德格尔本体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正> 章沛先生在他所著《陈白沙哲学思想研究》一书中,提出“白沙的自然道论,是朴素唯物哲学本体论”观点,我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我觉得陈白沙哲学本体论,就其体系而言,是比较彻底的主观唯心主义本体论.本人不惴浅陋,就此谈点个人看法,以就教于章沛先生及诸行家学者.  相似文献   

6.
短缺成因新探──兼与樊纲、胡汝银先生商榷杜巨澜(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在经济学中,短缺指商品和劳务供不应求而形成的缺口。在西方市场经济中,短缺是一个相当普通的概念,一般只是在短期内,在局部市场中才会出现短缺;而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短缺则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作家的主体生命激情是创作方法的内核及理解任何方法的逻辑起点。作品的题材、创作主体的生命情调、思维方法、语言表现手段及作品的审美效应,是创作方法的五个基本要素,各要素的差异使创作方法体现为不同的形态。从五要素论断新诗创作中几种基本创作方法(写实主义、浪漫主义与超实主义)的特征并加以分类,是符合创作实际的。  相似文献   

8.
分析海德格尔关于人之本质的阐释,得出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人道主义的批判以及对它可能性的解释奠基在他对存在的独特理解中。  相似文献   

9.
已知中国出土玉器中年代最久远的是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聚落遗址的五块,距今约7470±80—6985±205年(未经树轮校正),即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之间。①。类似的还有内蒙古巴林右旗锡本包楞出土的玉玦与玉匕形器②、辽宁阜新查海遗址出土的玉玦、管状珠与匕状器③,时间为距今7360±150年前(未经树轮校正)。而这些地点出土的匕形玉器和管状珠,又与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出土的9100±200年一8200±200年前的棒形坠饰、石管大同小异④,所出土的铲状石器又与华南各地出土的新…  相似文献   

10.
也论马克思晚年的理论贡献──兼与冯景源先生商榷张凌云《学术月刊》编辑部最近,我们先后读到冯景源先生的两篇研究马克思晚年的《历史学笔记》的论文①。──本文拟就冯先生的两篇论文论证的主题──什么是马克思晚年的理论新贡献再作些粗浅的探讨,以就教于冯先生和学...  相似文献   

11.
海德格尔哲学中,人通过对存在的领会而存在的特殊存在方式被规定为生存。此在生存着,对此在的分析构成生存论。历史、历史性及世界都因为此在的生存而获得自身的存在。能在规定着此在生存的本质,只要此在生存,此在就必定以能在的方式成为它尚还不是的东西。生存规定着此在的存在,能在构建着生存的本质。死亡是生存的另一种方式,生存即是死亡,存在与死亡没有之间。海德格尔的生存论本体论在把抽象的人还原为活生生的人的同时,也解构、摧毁了人的精神与价值世界。  相似文献   

12.
许冠三先生曾在《新史学九十年》一书中对殷海光的史学思想进行了深刻而独到的分析,并且从正反两方面对殷氏做了评价.本文依托殷氏各个时期的思想为理论背景,主要针对许先生将殷氏史学思想的诸多疏漏归于"科学迷信"之说,进行商榷与探讨,试图说明作为"历史科学化"运动的先知与开创者,各种思想在殷氏那里还尚未僵化,而是不同程度上多少都有所兼顾.通过这一商榷和探讨,旨在更加全面而深入地把握殷氏的史学思想,并借此加强对史学思想的两重性的重视,从而较为合理地平衡史学研究的两种进路.  相似文献   

13.
许冠三先生曾在《新史学九十年》一书中对殷海光的史学思想进行了深刻而独到的分析.并且从正反两方面对殷氏做了评价。本文依托殷氏各个时期的思想为理论背景.主要针对许先生将殷氏史学思想的诸多疏漏归于“科学迷信”之说,进行商榷与探讨,试图说明作为“历史科学化”运动的先知与开创者,各种思想在殷氏那里还尚未僵化,而是不同程度上多少都有所兼顾。通过这一商榷和探讨,旨在更加全面而深入地把握殷氏的史学思想.并借此加强对史学思想的两重性的重视,从而较为合理地平衡史学研究的两种进路。  相似文献   

14.
对史学理论特别的爱好使我经常关注全国各大报刊,如果能从中看到相关的文章,甚至看到立意较新的文章时,常常激动不已。一边由衷地感谢作者的研究,更感谢编辑的编发,一边又仔细研揣,每每都有意外的收获。新近读到《学术月刊》1998年第6期刊登的雷戈先生的《论历史感与历史学》就是这样。同时.因为在长期的史学理论的学习、教学中对“历史感”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看法①,所以对雷戈先生文中的观点疑窦丛生。在这里提出来,以就教于雷戈先生和史界同仁。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中国古诗特有的现象即名词句的存在,发现对偶在古诗的句子中起着动词的平衡作用,这样动词的地位便削弱了。名词得以摆脱动词以致动词彻底消失的现象也就出现了,这是形成名词句的直接原因。通常认为,古诗的形式如对偶是对诗歌的束缚,实际上,对偶增大了古诗运用语言的自由度,解放了诗歌语言。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红楼梦》几个有争论的问题,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红楼梦》是隐射清朝统治腐朽不堪的政治讽刺小说,《红楼梦》创造了现实、神话、理想三个世界,《红楼梦》的作者可能是脂砚斋。  相似文献   

17.
有学者宣称:中国没有"社会"。这是一种民粹主义观点。中国不但有社会,而且有世界上发育最完备、组织化程度最高的社会。最根本的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研究和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而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社会学。  相似文献   

18.
经济学不贫困──与蒋东波先生商榷栾子坤蒋东波先生在《经济学的贫困》(见《社会科学家》1993年第4期)中从对经济学家社会角色的分析出发得出了经济学贫困的结论。蒋先生的分析有一定道理,但得出这样的结论却是难以令人信服的。蒋先生在分析现代“经济学的贫困...  相似文献   

19.
杨春时先生的文章《文学本质新论》《学术月刊》1999年第四期),强调“文学与文化的冲突”,“文学反文化,超文化的性质”,容易引起误解。人们的第一反应会是:文学本身只能在文化之中,文化的概念天然地囊括着文学,正如水果的概念天然地囊括着苹果一样,又何来其“反”、其“超”呢?当然,杨文的真意在于拈出“文学作为特殊文化形态所具有的异质性”,“文学作为异质文化的反文化性和超文化性”。说得再直截了当一点,就是文学与文化观念、文化体系的冲突,以此来界定文学的本质。文化的定义仍是一个众说纷坛的题目,一般而言,文…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不同意1928年国奉南北统一战争和中国大陆的统一“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之说。认为:统一和统一战争,结束了四分五裂的旧军阀统治,形式上、表面上完成了全中国大陆的统一,顺应了历史趋势,是相对有利于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在当时,统一有利于准备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统一不仅仅是南京国民政府军事上的胜利,它同时屯是新疆、东北军阀正确选择的结果,更是1924年国共合作的国民大革命及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的直接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