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将“领导创新”置于认识和实践的活动过程中 ,分析并研究在这一过程中的创新主体和客体及其关系 ,旨在揭示领导主体及其素质在领导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 ,又着力阐明创新客体是领导创新活动中控制领导主体活动的一种客观物质力量 ,领导创新离不开主体对客体的科学认识和驾驭。领导创新活动既是探索客体发展规律的过程 ,又是一个优化客体和改造客体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一、价值评价的基础和出发点 价值评价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一种特殊方式,它是指价值主体对于客体物于人的需要的满足与否和满足的程度所作出的肯定、否定或限定的估量、评定活动。 价值评价与科学认识(事实认识)不同。科学认识是主体对于客体的如实反映,目的是获得客观真理。科学认识的基本特征是要求主体的意识完全符合客体实在,在这里,主体不  相似文献   

3.
简单性原则的客观依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单性原则在科学认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简单性原则的客观依据是自然界的简单性与认识过程的简单性。但是,无论是自然界的简单性,还是认识过程的简单性,都是客观世界中诸多对立统一中的一个侧面,由此便决定了简单性原则只能是具有相对意义的科学方法论的原理,而不是理论与假说的真理性标准。  相似文献   

4.
在近代 ,休谟对因果概念的批判使科学的哲学如何可能最终成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在黑格尔看来 ,康德等人之所以未能解决这一问题 ,在于他们坚执主体与客体的对立 ,因而认识永远是主观的。黑格尔指出 ,“问题的关键”在于“实体即主体”。在《〈精神现象学〉序言》中 ,黑格尔从这样的实体概念出发 ,揭示了科学认识的本质是概念的认识 ,从逻辑和历史两方面证明知识必然是科学体系 ,重建了人们对哲学之为科学的崇高信念  相似文献   

5.
科学仪器作为科学认识系统的中介,在科学认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和主、客体的联系都非常密切。但科学仪器这种主体性和客体性兼备的双重品格,造成了它在认识论归属问题上的模糊性。中介是与主体和客体并列的独立的科学认识范畴,主体化和客体化观点各有其问题,这些问题说明这两种倾向都只看到了中介的主体性或客体性,而忽略了其相对独立性,否定了中介作为第三要素的存在意义。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立足实际,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来论证合法斗争的必要性,坚持革命权是人民的唯一的真正权利这一重要原则,论述合法斗争是暴力革命的必要准备,科学地把握合法斗争和革命权利的辩证关系.科学认识恩格斯的合法斗争思想在不同革命阶段、不同国家的运用和发展,对于我们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探索文艺的本质的同时,还应该考察文艺主体的本质。本文以马克思关于人类把握世界的三种基本方式的理论学说为立论依据,力求阐明:从本质上看,文艺主体是一种实践—精神主体。 1 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产生现实的主体与客体,尚未发生相互作用关系的人与自然,还停留在可能的主体与客体阶段。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系构成主体与客体的存在范畴和主观与客观的关系范畴。对于人与自然的相互存在,人是主体存在,自然是客体存在,这是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人类的交流工具,是思想的直接实现。语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语言分析法。运用语言分析法必须遵循客观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自我教育时应采用语言分析法,教育主体在对教育客体实施教育时应采用语言分析法,教育客体自我教育时也应采用语言分析法。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在论及“著作权客体”这一题目时,几乎所有的学者和教科书都明确地使用了“作品”这一词汇.比如复旦大学研究著作权法的梅慎实先生把“著作权客体”定义为:“由作者创作的,以某种客观形式表现思想和情感、属于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的,依法允许传播、出版的作品”.和学者提出的学理上的定义一样,《著作权法》也把“作品”视为著作权客体.所以,对于“著作权客体”这一问题普遍达到了共识.但是,进一步分析“作品”这一工作引起了人们的兴致:因为从《著作权法》和教科书中看,几乎没有对“作品”作一解剖,只是《著作权法》第三条中把作品分为文学作品,口述作品等九类,而未能对“作品”进行分解.  相似文献   

10.
目前流行的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十分单调、陈旧,远远不能适应图书馆事业现代化的需要。基如此,本文拟就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及其改革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关于科学认识系统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要取得科学认识,必须具备四项要素,即:认识主体,认识客体,科学手段和信息贮存。从目前图书馆学的研究及其状态来说,“认识主体”(图书馆学研究者)、“认识客体”(科学对象)和“信息贮存”(研究资料的积累与活化)这三个要素都已基本具备,所欠只是“科学手段”这一条。科学手段包含了科学工具和运用工具的活动方式(科学方法)两方面。人们正是利用一定的工具和方法,作用于特定的科学对象,使其处于研究主体和客体之间,才能使作为观念形态而存在于头脑中的科学认识目的客观化,从而取得一定的科学实验效果。因此,科学手段是图书馆学研究中国前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列宁主客体理论的形成、发展到成熟的历史过程,将列宁主客体理论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主要研究社会历史活动中的主体和客体及其辩证关系为第一阶段;主要研究科学认识活动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及其客观前提为第二阶段;对主客体理论的系统研究和深化为第三阶段。在列宁的主客体理论中,贯穿着三个基本原则。即在主客体关系上,坚持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坚持实践是主客体理论的基础和精髓;坚持反映的客观性与辩证性、主体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王钟陵副教授的《中国古诗歌史》(下简称王著)最近已出版。此书思想深邃,逻辑严密,文笔酣畅,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本文拟就贯彻王著始终的整体性原则,谈谈感想。整体性原则及与之相紧密联系的“史的研究就是理论的创造”的原则,系为王著奉行的两大基本原则。在整体性原则之下,这样一部展示四百年民族心灵的诗歌史,呈现为特定时空范围内的立体型的有机整体。不仅如此,这个整体所包含的每一个时代、每一种潮流、每一个集团直至每一个诗人的创作和理论,也都呈现为特定时空范围内立体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认识?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定义为:“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李秀林等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说:“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两种定义,都排除了主体的自我认识这一普遍而又重要的现象。本文对主体自我认识问题略陈管见,以期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许良英先生的《历史理性论的科学史观刍议》一文,在科学史理论研究方面,提出了一些很好的见解。但他认为,任何健康的人,在相同的条件下,观察同一现象会得到相同的结果。从经验事实发现规律、建立理论,所进行的思考和逻辑推理过程,对于具各类似条件的人,也会是相同的。这是片面的。把许先生的观点贯彻到底,就可能会得出科学认识按机械决定论原则发展的结论。科学认识是反映与创造的统一。科学家的思想既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又有一定的自由度,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这样才能说明科学认识的超越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科学史的理论观念需要变革,在科学史研究中应当用自组织理论思想来取代机械论思想。  相似文献   

15.
王国富 《南都学坛》2008,28(4):152-153
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是文学形象蕴涵裸露的原则文学形象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中国古典文论对形象的这一特征早已有所论述,清代文论家章学诚就明确地把形象分为两种,一种是“天地自然之象”,即物象,是自然存在的,是客观的;一种是“人心营构之象”,即作品中的形象,这是作家创造出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指下面这样一种情况:从字面上看,这类赋是写某一客观物象,似乎是咏物赋。但作者在作品中所着力的并不是描摹这一物象的具体外形,而是重在物象的品质、遭遇等方面。在这里,创作主体本身通常不出现,而是通过对客体的吟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绪和对社会的看法。客体充当主体的代表物。这样的客体在作品中就具备了某种象征的内涵。它们与客观描写事物的咏物赋不同,又与抒情小赋中那一小部分“托物言志”式的局部象征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主体客体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问题,也是哲学史上各派哲学家争论不休的问题。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哲学笔记》、《再论工会、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和布哈林的错误》等著作中,为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关于主体客体的认识论思想。学习、研究这些思想,对于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的主体客体问题的讨论,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的意义。这也是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对于《儒林外史》的结构,众家评说不一,杨义先生则提出了十分新颖的观点,即《儒林外史》的结构遵循八股文"原、反、正、推"的布局原则,并且对八股文构成反讽意味。这一提法固然昭示《儒林外史》的结构仍有其相对整体性,但以《儒林外史》的主体结构对比八股文"原、反、正、推"的布局,其实并不吻合。综合考察,"反讽说"也颇值得推敲,作者没有必要使用这样隐晦的方式来进行反讽。  相似文献   

19.
科学认识的社会承认问题,是指科学认识的个体成果被社会所接受,加入到现有社会文化成果系统中去的问题。经受检验是科学认识成果得以确立的必要条件,这时,可接受性的大小、评价的高低,取决于被评价的对象。就科学认识成果作为被评价的对象来说,它本身具有或者可以提供被承认的可接受性的客观根据;从逻辑上看,任何一个科学认识成果——从科学事实到科学学科——的可接受性愈大,它得到的社会认可度就越大,二者成正相关关系。但在实际活动中,这种正相关关系是否能得以实现,以及如何实现即实现的方式、方法、途径及其深度和广度,那就要取决于评价主体所持的社会态度怎样起作用了。这种社会实现的内部机制构成了科学认识的社会承认的各种内在关系,体现出社会承认的性质和特征。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对《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下同)的修改和完善就越来越迫切。自一九八七年开始修改《经济合同法》起,对《经济合同法》中是否应确立合理预见原则,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我们认为,在《经济合同法》中确立合理预见原则不仅是切实可行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对于我国《经济合同法》中是否确立合理预见原则,取决于我国的经济体制。马克思主义者历来认为,任何一项法律制度、法律原则的产生,从根本而言,不是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意志,而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人们只是把这种物质条件的决定性能动地反映出来。“法的关系正象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