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回顾社会发展进程,女性主义对西方各国的女性文学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经不断的创新、挑战、质疑与突破,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力和思想活力。  相似文献   

2.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对女性文学作品进行解析的一种批评方法。女性主义学者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重建文学史的大厦,阐发对女性文本隐喻与象征理解上的共性与亲密关系,标志着女性学者性别主体意识的觉醒,及她们颇具特色的思维习惯与不同的责任关注,显示了女性主义批评的学术创新活力与理论先锋激情。探讨西方文论对女性主义批评兴起的影响,有助于读者更好的理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促进当代文学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传入中国,在中国文坛引起了较大的轰动,使人们以全新的角度去审视文学的历史、现状及未来。而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化进程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为推动中国女性文学的研究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奠定了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拓展了中国文学研究的新视野,突出了女性文学的新视阈与新风貌,对女性意识和女性文本的独特关注,也促进了中国女性写作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妇女解放运动在文学批评界的分支,具有相当的社会价值.本文试图通过梳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脉络、分析评述其重要的理论观点,进而把握女性主义批评的精髓要义,廓清其在后现代文化背景下的前景 和走向.  相似文献   

5.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作为一种新的批评观念与方法,有其产生的历史的必然。它以生态女性主义为哲学前提,其本身也蕴含鲜明的历史性和时代性,具有时间上的历时性和空间上的共时性的特征。马克思主义历史批评与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具有历史的一致性及指导性,亦有因历史演化过程而呈现的当代性。研究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历史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述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年来,国内学界对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及其与文学关系的探讨渐多,但是直接以“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为题的论文还较少。以文学为中心视角,在借鉴国内文学研究者的成果基础上,参考了国外学者的专著;既有对该理论的宏观梳理,又有对男女作家自然写作个案的分析,试图对这一新的文学批评做一个相对全面而深入的论述。论文涉及该文学批评的基本概念、形成条件、文本特点和批评特色等。作者认为,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融合了女性主义批评与生态批评二者之长,在生态学术的热烈探讨中,将成为有前途的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7.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国内学界对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及其文学关系的探讨渐多,但是直接以“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为题的论文还较少。笔者以文学为中心视角,在借鉴国内文学研究成果基础上,参考了国外学者的专著,既有对该理论的宏观梳理,又有对男女作家自然写作个案的分析,试图对这一新的文学批评做一个相对全面而深入的论述。本文涉及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概念、形成条件、文本特点和批评特色等。笔者认为,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融合了女性主义批评与生态批评二者之长,在生态学术的热烈探讨中,将成为有前途的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8.
生态女性主义理论既是女性的,又是生态的,是女性主义和生态主义的结合。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强调女性和自然相联系的概念,批判文学中父权制双重统治,反对物种歧视和性别歧视,唤起人们对自然和女性的同情、理解和尊重,唤醒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男女平等意识,探讨解放女性和解决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旨在解放女性、拯救自然、解决地球环境的承载力问题,为人类的持续发展谋求出路。  相似文献   

9.
作为始自西方的文学流派和批评方式,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虽然在中国通过对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的概念、内涵、特征等的研究,拓展了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新视野,且取得了一定成就,然而它却面临着理论与现实脱离,传统与当下的模式等问题。本文从女性批评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面临的现实语境,以期在此领域进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0.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中国本土特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及其批评的产生和发展,它的背后有着民族的、时代的、世界的多重文化背景的叠影:是由中国女性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性别境遇的中国本土特色所决定的;是由中国特定历史情景所提供的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时代可能性决定的;是由世界女性主义的共同宗旨所决定的。"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中国女性主义文学及其批评,是植于中国本土土壤中的"枳",而非完全来自西方的"桔"。  相似文献   

11.
建国后十七年,文学批评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通过掌握文学经典的解释权而取得主导地位,其具体方式是颠覆原有经典、重新确认经典、文学经典重释、原有经典强化以及确立新时代经典,筒言之,通过共时态的文学经典建构与历时性的经典评价从而实现文学批评的经典化。由于文学经典的形成受他律性因素的支配,文学批评的经典化与非经典化范围总是处于流变之中,其流变的复杂过程呈现了建国前后文学批评观念的转型态势,也预示着建国后主流批评话语的建构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文化哲学发展的开合大律为理论背景,论述中国文论发展的开合大律问题及其特点: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为特定时段,以《文心雕龙》为标志的民族文论典范模式的形成;自南北朝至宋明为另一时段,是进一步消化、吸收道、佛,主要是佛教文论的大开合;自明末至今为又一时段,是逐渐消化、吸收西方异体文论的新一轮大开合。这新一轮大开合任务异常艰巨且存在诸多变数,至今尚远未完成。还论述了中国文论发展开合大律与文论全球化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3.
郭玉生 《南都学坛》2008,28(4):81-84
两汉文学批评从文体形态上,出现了《诗大序》、《楚辞章句序》、《诗谱序》这样一批理论性强、观点鲜明的序文,还有像王充《论衡》的有关篇章及班固的《汉书.艺文志》等,都比较集中地论述了文学批评理论的问题,理论的表述不再停留在片言只语,不再全然依附于诸子散文,较之先秦零散的片断式的议论有了明显的进步,出现了单独成文甚至成书的可喜现象,具有了专题性、经学性、史传性特征。可以说,到了汉代中国文学批评才开始走向独立,有了属于自己的批评文体或言说方式。  相似文献   

14.
文化和语言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可以选择从英语翻译的视角,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行比较详细的描述,从而提出克服文化差异对翻译影响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梁实秋的文学批评作为新文学理论建设的组成部分,由他引起的文学论争不仅仅是文学观念的讨论,而且关系到新文学意义和秩序的重建,它既校正了"五四"文学的流弊,对新文学的发展和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制衡和互补作用,又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文学革命的意义和文学的现实力量,使文学批评脱离主体感受而走向学理化.梁实秋所倡导的文学理性、文学道德和人性论虽被文学史误读成了另一种意识形态,但他对新文学的反思和重新定义却具有不可忽视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的女性文学批评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身的缺失与偏误;在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追随与认同过程中,丧失了批评前行的多种可能性;建构中国的女性文学批评学,必然会推动女性文学批评实践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饮食与文化密切相关;不同的民族缔造了不同的饮食文化,所以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对饮食的观点和态度、饮食内容以及饮食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笔者着重分析了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在饮食观念、宴会礼仪、饮食内容等方面的跨文化差异,揭示了导致饮食文化差异的深层次的原因,并阐明了随着跨文化交际的发展,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互补和兼容的因素也会增多。  相似文献   

18.
比较了中西音乐艺术教育观念中人才观和教学观的差异:人才观方面,西方重个性的发展,中国重道德人格的培养; 教学观方面,西方注重音乐本体研究,重理论教育以及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中国侧重音乐的宏观研究,重经验教育,教学方式单一.这些差异产生的根源是中西方哲学思想、世界观以及文化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渗透到语言和交际的各个方面。而外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但长期以来,传统外语教学往往只注重语音、词汇、语法、篇章、文体等语言形式的培养。语言形式的学习固然重要,但仅有正确的语言形式而对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思维模式、社会习俗、行为时间观念,宗教信仰、道德规范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缺乏必要了解往往会造成交际失败。因此外语教学不能仅局限于单纯语言知识的学习。教学过程中应加强文化的渗透,要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利用多种渠道,使学生在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的基础上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整体上的理论自觉意识是在20世纪30年代表现出来的,这与马克思主义影响直接相关。20世纪30年代较为完整的批评理论首先出现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左翼文学批评家中,突出表现就是建立起整体阐释框架和"历时性"观照方式的"作家论"。左翼文学批评直接带动了20世纪30年代文学批评整体上的发展,具有说服力的是1936年完成的《中国新文学大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