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精神就是追求真善美的精神以及在科学研究中所必须具备和表现出来的自由探索的精神、勇于批判的精神、大胆创新的精神、严谨求实的精神和公平宽容的精神。当前大学科学精神的缺失是教育界一个沉重的话题,并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且有不断蔓延的趋势,这必定会影响我们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国民素质的提高,阻碍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实施。必须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高度出发,通过加强师德建设、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统一、打造博大宽容的校园文化等途径重塑大学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2.
论新时期图书馆精神的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职业精神是图书馆工作实践中稳定的行为风尚。新时期赋予它新的内涵,应是公仆精神、奉献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团队精神与公有共享等精神的有机结合。构成稳定的图书馆职业思想行为风尚,树立和弘扬图书馆精神,是图书馆事业永远发展进步的科学保障。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就业主体性反映了他们在就业过程中具有的自觉、主动地认识和调控自己心理和行为的能力.针对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职业意识淡薄、就业依赖性强和就业创新缺乏突破等主体性缺失现象,提出了通过开展生涯规划、优化就业指导和倡导创业教育等基本理念,提高其就业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确立并强化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4.
会计诚信的缺失与重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导致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在于:首先,企业产权制度不合理,造成委托人“虚位”;其次,会计从业人员与会计执业机构缺少独立性,导致监管机制失灵;再次,民事赔偿机制不健全,会计造假成本低;最后,会计制度的局限性为会计操纵提供了空间。因此,重塑会计诚信必须从明晰产权、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健全独立审计制度和完善会计制度建设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感恩教育的缺失与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小学开展感恩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感恩教育的内容和中小学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提出了中小学开展感恩教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社会诚信问题,是关系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问题。现代社会诚信的缺失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许多不良影响。重塑社会诚信,既是社会良知的呼唤,也是经济学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现今的文学在许多方面缺失了精神,重塑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本民族内部孕育和传承着文学的精神,各民族之间的文学也存在着精神的吸收和链接现象,从而形成了文学精神的总体贯通和认同。文学精神的构合要素包括创作和批评两大领域。其主要方面有:文学精神的社会文化蕴涵,文学对人性、人情的发掘、描述及其人文关怀,对人类和民族的文明所沉淀的思想结晶的理性态度,文学批评对正面价值和向上精神的肯定和弘扬。总体而言,文学应有思想深度和精神含量。重塑文学精神,不仅是社会的要求,也是文学自身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处在改革开放关键时期的当代中国,民族精神的重塑与提升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应该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积极接续传统文化精华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决定了其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接续文化传统根脉、丰育文化土壤和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核心价值体系为具体内容的实现路径.其具体目标应着眼于人民大众的人生哲学、价值观、人生理想、独创精神等.  相似文献   

9.
工匠精神是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传承,有着丰富的本质内涵,既反映了器用层面的物质文化,也反映了观念层面的精神文化。作为意识范畴的工匠精神是在科技、经济、文化、制度等诸多组织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其源于人的需要,对人类实践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演变。工匠精神生发环境的变迁主要表现在:社会分工变迁、企业管理行为变革以及现代化进程中个体的碎片化。重塑当代中国工匠精神的方略是: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体系,彰显价值和文化自信;走共富之路,营造和谐笃定、持之以恒、拼搏进取的社会氛围;完善制度和管理,为弘扬培育工匠精神提供制度保障;加强个体风险管理,打牢工匠精神主体的能力和自律基础。  相似文献   

10.
当下,家庭生命关怀的缺失,凸显为生命整体性的分离、灵动生命的枯萎、价值生命的迷茫、生命之途的脆弱。应唤醒父母的生命意识,重塑父母珍爱生命的形象,教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感恩,通过设计有效控制的挫折锤炼,运用恰到好处的真诚赏识,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让孩子理解生命、理解生活,培养孩子积极的生命情感。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匮缺与重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 ,一些迷信、伪科学和反科学的歪理邪说毒害了大批人 ,其中不乏大学生 ,严峻的事实警示着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科学精神。受中国传统文化、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 ,高校科普工作不受重视等是造成大学生科学精神匮缺的原因。信息时代的“跨文化交流”的国际背景与“科教兴国”的本国国情都要求大学生具有科学精神。因此 ,应通过增加教科书中的科学含量 ,提高教师的科学意识 ,营造校园的科学氛围 ,组织学生投身科学实践活动等多条途径 ,重塑大学生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2.
文章探讨了马克斯·韦伯“资本主义精神”的内涵与实质,分析了创业精神的维度与作用,探讨了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内涵。中国企业家精神应是以“合法赚钱”为手段、以社会发展和人类福祉为目的。文章分析了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内圣外王”文化特质与西方资本主义“天职观”精神相协调、相统一的逻辑辩证关系思想,提出了中国企业家精神重塑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自上而下的贫困移民扶贫攻坚战背景下,脱贫取得良好成效的根本在于贫困移民自身的参与。现实情况是,被动迁移影响水库移民主体性的发挥、后期扶持项目对贫困移民缺乏针对性以及农村扶贫项目中贫困移民被动边缘化等因素造成贫困移民不能有效发挥主体性作用,并在扶贫实践中处于被帮助的客体角色与地位。而塑造贫困移民的脱贫主体性是实现水库移民脱贫解困、实现全面小康的根本所在。基于“合理赋权、内外结合、上下联动、标本兼治”的工作原则,应从尊重并保障贫困移民的参与权、规范政府部门和水库移民社区间的互动关系、有效盘活贫困移民家庭的各类生计资本、完善后期扶持项目的绩效评估、转变贫困移民的发展思维等方面来塑造贫困移民的脱贫主体性。  相似文献   

14.
东方传统中的精神体验获得其特性是因为遵循了某种特定的途径,而这些途径的结局是超越一般知识范畴的。神秘的体验和如今的科学实验有点类似:两者都是一种试验的方法。这类途径的追随者需要达到与科学实验类似的要求:验证的规则和标准。然而这一精神的要求结果是处于另一层面,因为获得了通往超越我们对时空普遍看法的途径。由于普通词汇的不足,想要表达这一体验的内容是非常困难的。历史上任何一代人表达这一特殊的体验时总是有各自的新颖性,这是由于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由于不同的体验领域造成的。全球文化是因为新的科技方法向全世界提供了相同的内容,这一理性的变化给精神性体验带来了不同的方式,也带来了理解和表达这一体验的新方法。我们处在更容易理解精神途径的特性及其具体性的时代,我们更容易理解精神实践对于理解更加复杂现实的意义。同时,产生于实际情景中的新精神性体验可以为实际社会和文化挑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和答案。  相似文献   

15.
高校教师形象是大学生的审美对象,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是其精神境界、道德修养、知识能力等因素的综合体现,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涵和引导人、感染人、影响人、塑造人的审美价值。高校加强内涵建设,不仅要注重科研项目、学科专业、精品课程、实验室等建设,更要搞好教师形象工程建设,针对形象美的缺失,有的放矢,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促进高校教师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对于国家、社会、高校和大学生都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社会公共生活健康发展、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加强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既要构建社会、高校和家庭“三位一体”的协同教育体系,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自我培育的内在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推动大学发展和兴旺的动力源,它是在大学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识别性的独特气质。针对大学精神虚脱的现状,从大学精神构成之诸要素的分析入手,引入文化认同的价值观教育,以主客体互动形式探索重塑大学精神之体系。  相似文献   

18.
宪政不仅仅是一种约束公共权力、建立有限政府的制度安排 ,更为重要的是 ,它还应表达观念性的宪政精神 ,体现民众的主体意识、宪政态度和宪政情感 ,蕴含一种正义性的现实关怀和世俗性的终极关怀。近代中国宪政努力的失败 ,正是因为宪政精神在近代中国的缺失  相似文献   

19.
人的主体精神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生长点,大学人的主体精神是大学持续性发展的基础。现代工业、资本和技术的到来,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迅速发生变化。物质欲望的过分膨胀以及人对其过分的依赖、顺从,导致大学人的全面异化和主体精神的失落。如何寻找“回来的世界”,回归和重塑大学人的主体精神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当下,我国各大高校的学生普遍缺乏基本的科学知识以及从事科研所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精神。文章从科学精神的涵义出发,分析了高校学生科学精神缺失现状、原因,提出了高校建构学生科学精神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