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如果说清真寺是伊斯兰教传播与发展的文化载体,那么支撑和维护这个文化载体的重要基础--寺院经济就尤为重要了,它是宗教信仰发展的产物,清真寺寺院经济的状况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伊斯兰教的兴衰过程.本文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对兰州市城关区的清真寺寺院经济的收入、支出、管理等方面展开调查,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力图对这一特殊的行业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以便更深刻地认识清真寺的经济功能对都市穆斯林及穆斯林社区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伊斯兰教的发展与清真寺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伊斯兰教清真寺的建立以及与早期伊斯兰教发展的关系问题;第二部分,主要分析研究了早期伊斯兰教清真寺建筑发展的历史;最后一部分,侧重于中国早期伊斯兰教清真寺建筑的研究。提出中国早期伊斯兰教清真寺建筑的时间应界定在宋、元两个朝代。  相似文献   

3.
7世纪中期,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我国出现了专门的宗教活动场所清真寺和专门的教职人员,同时相应地形成了清真寺寺院经济。在伊斯兰教日益传播、扩大的过程中,这种寺院经济也随之得到发展。可以说,清真寺寺院经济的状况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伊斯兰教的兴衰过程。因此,了解清真寺寺院经济活动的轨迹,对从整体上研究我国伊斯兰教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清真寺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礼拜真主、举行宗教仪式和社会活动的场所,是伊斯兰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是因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建筑类型,也因伊斯兰教传入时间、地域以及信仰者文化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特点。本文从清真寺建造时间、发展阶段、建筑特色、建筑形制、数量和功能等方面进行对比,认为新疆清真寺与内地清真寺分属中国伊斯兰教建筑的两个不同体系。  相似文献   

5.
近代上海的崛起,为伊斯兰教的振兴,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移民社会所独具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优势,均使伊斯兰教的发展沾受其惠。诸如清真寺的增多,穆斯林人数的激增,有关的社团组织层出不穷,伊斯兰教文化教育事业的大力开展,都昭示了伊斯兰教与近代上海发展同步跳动的历史脉搏。  相似文献   

6.
唐朝中前期,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港口,成为中国最早接纳穆斯林的城市之一。唐、两宋时期伊斯兰教在广州飞速发展,可惜战争割断了其在广州的发展。始建于唐朝中前期的广州怀圣寺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该寺见证了伊斯兰教在广州的兴衰史。  相似文献   

7.
西安清真大寺,又名化觉巷清真寺,是伊斯兰教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性古建筑群。它不仅是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地方,而且也是穆斯林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其社会职能是多样化的。而社会职能的多样化,同样也是中国清真寺的一个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8.
楹联在我国源远流长,从萌芽雏形发展到格律定型,有其漫长的历程。这一传统文化被回族接受后,融入伊斯兰文化色彩并得到广泛应用。清真寺中的楹联凝聚着中国伊斯兰文化与华夏古老文化精髓,即所谓“以儒释伊”,融中阿文化为一体,是弥足珍贵的文化精品。本文较详细地论证了中国伊斯兰文化方面的楹联的背景、承传、内容及艺术水平等。历代记载或论述楹联的专书和集锦不胜枚举,但有关伊斯兰教文化领域的楹联汇编却始终空缺。李传明先生广征博采,将全国各地古往今来清真寺的楹联加以搜集、整理,写就《中国清真寺楹联》一书,填补了这块历史空白,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9.
圣战、商道、移民和清真寺是伊斯兰教传播的重要载体。圣战传播是通过宗教与非宗教领地的分离和许诺所形成的,商道传播是通过商业手册和商业集聚所形成的,移民传播是通过迁入与迁出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的差异性与不平衡性所形成的,清真寺传播是通过宗教阵地和强大的后盾所形成,在此基础上以古兰经一圣地为核心构成伊斯兰教完善的自我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10.
在明清时期来华西方人大量的中国著述中,涉及中国清真寺的载记虽然只是凤毛麟角,但它们却是研究这一时期中国伊斯兰教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这些根据个人所闻所见撰成的文字资料,使我们对当时中国清真寺的建筑与职能有了真实、直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西部有7座清真寺,在开展宗教活动完成基本功能的同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它们的经济功能具有了时代性、创造性、地方性的特点。发展吉林西部清真寺的经济功能,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理念正在增强。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开原老城清真寺的历史沿革、选址与环境、平面布局以及单体建筑的空间格局、装饰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出老城清真寺的营建不仅遵循了传统清真寺的建筑规制,体现了伊斯兰教的规范和要求,且受到东北地区特有的历史人文背景和地域环境影响,是伊斯兰文化和汉文化相互融合的珍贵产物,丰富了我国伊斯兰教建筑宝库,并为研究东北地区伊斯兰教文化提供了建筑方面的详尽资料。  相似文献   

13.
伊斯兰教产生之前,城市为其孕育、发展提供了土壤。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扩布,在中东及其伊斯兰地区,形成新的“伊斯兰城市”。这些城市改变了阿拉伯部族的结构和传统生活方式。城市的特有环境,铸就了伊斯兰文化的基本要素。伊斯兰教义、教法的形成,古兰学、圣训学的研究,阿拉伯语的传播,乃至教法学派的发展,都与城市生活息息相关。在伊斯兰城市中,清真寺、浴池以及市场巴扎的建立,城市公共区域与私人区域的布局,居民的房屋构造风格,都是伊斯兰教文化影响所致。伊斯兰城市的发展,构成了世界城市文明发展史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4.
回族清真寺作为从异域“移植”过来的文化载体,在中国本土化的过程中经过不断对话、调适、最终达到适应。经过对话-适应-再对话-新的适应的过程,以清真寺为中心的伊斯兰文化无疑将建构起属于自身的“地方性知识”。在不同时代背景下,不同力量的介入将成为以清真寺为中心的伊斯兰文化建构其地方性知识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特征,说到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生产关系方面的各种呈现形式。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把当代中国社会的生产关系区分为不同的层面,一是基本生产关系,主要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二是基本生产关系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的表现;三是基本生产关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表现。进而分别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方面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面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发展经济是社会的根本问题。本文从经济增长源于社会有效需求出发 ,论证了教育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基 ,而且是一个经济源 ,是一个经济增长点 ,应不断扩大教育消费 ,以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7.
李斯特的经济理论及其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斯特对斯密的古典经济学理论 ,特别是国际自由贸易理论进行了全面、深刻地批判 ,为德国在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他在经济思想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除了向经济学引入国家主义和生产力这两个新颖的观念外 ,他的历史分析法成为德国历史学派的理论先驱。他把国家制度和伦理道德看作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 ,对制度学派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最重要的继承与发展在于: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的立场和价值观、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理论。  相似文献   

19.
土家族区域经济史具有其自身的基本特征,它对于当代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与制约。以此为出发点,探索土家族经济当代的可持续发展及其规律,就可得出较为科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始终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然而,经济全球化在发展过程中却通过各种路径对中国不同经济领域造成了威胁,这使中国经济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国只有在坚持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原则的基础上在各种层面采取相应对策,才能够在实现国家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并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