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岳论丛》2016,(3):19-26
毛泽东精神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自觉学习内化马克思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而产生发展起来的。毛泽东精神的主要内容包括追求崇高、实事求是、唯物辩证、顽强奋斗、独立自主、无私奉献、勇于创造和以民为本等精神。毛泽东精神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程文晋 《中州学刊》2005,4(4):121-124
经济精神是人类在自然界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经济活动的应有之义.作为一种理论,其意义在于任何经济活动、经济制度都需要自身气质上的必要的认同;作为一种方法,它实现了经济活动从物本经济向人本经济方法论研究的转变;作为一种工具,对于我国当下的经济制度转型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提供了有效的经济认识和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3.
精神生产、精神劳动和精神产品的内涵关于精神生产和精神劳动,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里有较集中的论述: “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分工是先前历史的主要力量之一,现  相似文献   

4.
"和",作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文化积淀和结晶.正是这种"和"的文化理念,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一种巨大精神力量,在中华民族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文章依历史顺序对此作了粗线条的梳理与初步的诠释,为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和"的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5.
当前西方所推崇的资本主义工业增长经济模式并不能惠及世界上的穷人。相反,此增长模式本身就是基于对多数人的剥夺和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并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和环境危机。其思想根源可追溯到数千年前父权社会的人类征服自然的意识形态。生态女权主义者们寻求恢复一个跟人类相互关联的活的自然界以及人与人之间跨越性别、种族和阶级的相互关系。随着支撑人类文明达万年之久的地球系统的危机和一个艰苦的新地球的到来,为建立一个适宜居住的社会制度,不仅需要我们改变开发地球的方式和燃烧埋在地下300万年才形成的化石燃料的做法,更需要我们改变思维方式,对人与人、人与地球自然、以及人与终极实在的关系进行全面而深刻的重构。  相似文献   

6.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国进步思想界对马克思的认识和把握,经历了精神、方法和特性三个阶段.最初,强调马克思学说的精神,希望国人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推动中国社会的重大变革.而后认识到系统而完整地阅读马克思文本的重要性,对阅读马克思文本的方法有一些积极的思考.最后,呼吁基于中国现实的革命实践,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种线索的梳理对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具有历史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精神是兴国之魂、强国之魄,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正确把握中国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以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可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生生不息的磅礴动力。  相似文献   

8.
宪政的基本精神:自由、限政、法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解和把握宪政的真正涵义 ,建立真正的宪政国家 ,必须深刻领会宪政的基本精神 :自由、限政与法治。文章深入探讨了宪政的三大基本精神 ,并从中概括出宪政的内在逻辑 :保自由而立限政 ,立限政而行法治。宪政精神的三个环节是生死相关的 ,缺失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宪政都不是、也不可能是真正的宪政  相似文献   

9.
5月6日,国防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陈嘉康、刘光明在《人民日报》撰文: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走向未来——一论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文章指出: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成就梦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高度,对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  相似文献   

10.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精神动力.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要弘扬"两种精神",应具备理性、自信、开放、宽容的态度和准则;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拓视野、确定目标、凝聚人心、强化动力、规范行为,在社会实践中促进自我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六十年前,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取得了伟大胜利.半个世纪以来,长征精神一直是推动中国革命事业前进的宝贵财富和巨大精神动力.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弘扬长征精神,对于开拓和振兴青海仍然具有伟大的时代价值和意义.(一)在长征中,中国工农红军以无比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异乎寻常的毅力,横跨11个省,翻越了18座大山,其中有五座是终年积雪、令人望而生畏的雪山,穿过人迹罕至的上百里草地,24次涉渡了波涛汹涌激河流,通过了6个少数民族地区,经历了大小战斗380多次,击退了数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  相似文献   

12.
论巴赫的复调音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和声内涵、旋律的不间断性和单纯性及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的区别三个方面研究了巴赫的复调音乐 ,阐明了复调音乐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14.
温州精神:内涵、特征及其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人“八仙过海”,闯出了一条独具温州区域特色的新路子,形成了独特的“人文精神”,世人称之为“温州精神”。温州精神既有丰厚的历史传承,又有前瞻性的现代追求,是历史和现实的有机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性与温州人的个性的有机结合。温州精神基本内涵是勇于自主、敢为人先、善于亲和、精于创业,具有凝聚功能、塑造功能、整合功能、推动功能。  相似文献   

15.
国际商法:起源、发展及其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商法是在国际商业社会领域内、调整平等的国际商事主体在从事各种国际商业活动中所形成的国际商事关系的统一实体规范的总称.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深化,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频繁,跨国民商事关系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地发生着.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商法在21世纪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文章通过阐述和深入分析国际商法的定义、起源与发展等基础理论问题,并紧密结合国际商业社会的现实深入探寻国际商法之精神,以期为国际商法在21世纪的更大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长江支队干部参与解放福建、接管福建、建设福建历史的研究,分析长江支队干部的特点和长江支队精神,阐述由成功革命党向成熟执政党转变,搞好干部队伍建设是关键。在新时期,亟需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永葆党员干部的公仆本色,才能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经济运行的角度看,利益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作为企业,其生产经营活动最基本的落脚点 就是获得物质利益,获取最大利润是企业追求的主要目标。作为个人,正当利益的确认和满足是其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动力源泉,是对 个人能力与贡献的承认和保护,也是对人的能力和贡献的评价标识。从社会发展角度看,谋取正当的个人利益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唯 物史观认为,人们的一切活动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个人利益的实现是唯物史观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生动体现。正是在个人正当利 益的实现过程中,企业与个人才能不断提高能力,发展自身,并实现社会与人本身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 大庆精神的优良传统,坚持和发扬奉献精神,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奉献,要把发扬奉献精神与满足利益需求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奉 献与回报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文化自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刘曙光 《学术论坛》2007,4(1):126-130
民族精神不应被看作是一种静止的、僵死的东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有历史感,更要有现实感和时代感。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一切民族精神都是当代精神”,或者说“一切民族精神都是时代精神”。当然,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我们可以通过文化自觉来达到二者的有机统一,来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建设是我们党特有的政治优势与基本经验,是党的先进性建设题中之义和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带有前瞻性和全局性的重大战略课题。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党的精神建设理论,将中国共产党政党精神和党的精神建设列为两个新的学术范畴,并把中国共产党精神建设列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作为一门党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来研究,从新视野的角度探析党的精神建设是党建学科建设的重大课题;从新理念的角度,阐明了党的精神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作用的角度,明确了党的精神建设是党的建设的灵魂主宰。  相似文献   

20.
张雷 《阴山学刊》2001,14(4):33-34
巴赫的作品以当时的德国市民生活为基调,处处表现了人道主义内容和世俗的性质.其艺术成就,特别在复调音乐上成为音乐史上的集大成者.他的音乐作品植根于德国民族音乐中,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以及哲学伦理的内涵,有着严格的形式和很强的逻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