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界人士分析,今年国有企业改革要想取得突破性进展,必须舞动三板斧。板斧一: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改革要尽快动起来。自1993年底全国100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改革推出后,进展不够理想,一些企业在债务、冗员等历史包袱面前来手无策,等待和观望的多。今年必须进入实施阶段,要破除等待观望思想,试点就是摸索前进,许多问题在实施过程中才能暴露出来,并找到妥善的解决办法。板斧二:“抓大放小战略”要进入实战阶段。国有企业改革抓大放小战略已确定,国家已确定抓好全国1000家大企业的改革试点。从数量上看,这1000家企业仅占全国国有企…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大扫清了国企改革中的思想障碍,大政方针已定,深化国企改革已进入实质性的攻坚阶段。深刻理解和全面落实十五大关于国企改革的指示精神,促进国企改革顺利进行,必须注重以下三个坚持:一、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要求的一种企业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国有企业产权明晰,即达到产权主体多元化,产权界限明晰化,产权代表人格化,产权交易市场化,产权管理价值化,实质是把国有企业全面推向市…  相似文献   

3.
罗裕龙 《南方论刊》2003,(11):53-54
对于领导秘书,人们议论较多,而且往往集中在修身方面,或褒、或贬.当然,褒未必出于真心,贬未必出于公正.但有时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对于人们的议论,不管褒或贬,当事者若能正确对待,于自己的修身必有好处.那么,作为领导秘书,应该修些什么?笔者以为以下几点至为重要,至为关键.  相似文献   

4.
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必须全面提高干部的素质。既包括思想和业务素质,也应包括提高领导干部的道德、人格素质。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培养和锤炼领导干部高尚的人格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领导干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人  相似文献   

5.
以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构建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全新的开创性事业,迫切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当代中国实际,不断地探索前进。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我们的改革和现代化大业就会偏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方向。江泽民同志最近强调,“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这在当前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作为一个领导干部,要在建设有中国  相似文献   

6.
发展风险投资是山西产业结构调整中一个需要注重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其重要 性及当前应采取的措施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最终是要以效益来衡量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社会实践活动,当然也不能例外。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习惯于把效益同经济活动联系起来,热衷于经济效益,忽视甚至否定思想政治工作效益,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用难以发挥。如何正确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性,怎样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性,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一、正确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性思想政治工作是否具有效益性?人们在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和理论探索中得出的回答是肯定的。否定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性,就违背了唯物主义和辩…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曾泛滥成灾,一部分文艺工作者迷失了政治方向,是非颠倒,立场不明,过分强调主体意识和个人好恶方面的绝对自由,很少考虑或者根本不考虑自己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作品的客观效果,无视我党“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的文艺方针,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我所用。这些人,以“冲击封建藩篱和落后观念”为招牌,以“剔除机械的文艺模式、因袭的文艺成规"为幌子,高喊“繁荣社会主义文艺”  相似文献   

9.
搞活企业,是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但搞活企业又究竟从何人手?笔者认为,首先要抓好企业内部自身的管理,而企业自身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注重人本管理,是办好企业的根本,也是加强企业管理,处理企业内部各种矛盾关系的关键。一、企业职工是人本管理的活动主体人的因素是人本管理的第一要求。人本,即以人为根本,人本管理是指管理主体在管理实践中确立并运用的一切从人出发,以人为根本,旨在调动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的管理体系。管理手段、管理措施的中心必须围绕人。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首实因素是人。在资本转换…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 (简称国企 )中的大多数之所以长期地陷入因境 ,主要是由整体利益驱动力不足和经济效益及资产原值大量地被寻租活动所侵蚀这两大原因所导致。本文试就如何塑造国企的整体利益驱动力的问题提一些对策性的建议。一、理顺国家各种权力机构特别是政府各职能部门与国企的关系 ,从而落实国企的独立自主权 ,使其成为具有自身利益追求的市场主体 ,是塑造其整体利益驱动力的前提条件(一 )国企与国家的特殊关系国企与国家的关系和其他经济成份的企业与国家的关系是有重大区别的 ,这种区别体现了国企与国家关系的特殊性。只有了解这种特殊性 ,…  相似文献   

11.
必须注重民众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民众生态文明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所在,它既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目标,也是推进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还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本保证。培养民众生态文明意识就是要提高民众生态文明的认识水平,培养民众生态文明的特有情感,养成民众生态文明的良好行为。为此,应着力推行生态文明的现代理念,积极树立生态文明的先进典型,努力开展生态文明的实践运动,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相关法规等,尤其要大力强化与发挥各级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领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利益矛盾是靠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的。但是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利益矛盾则不能完全由“看不见的手”来协调,而必须同时依靠宏观控制机制来协调。因此,协调利益矛盾,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实行宏观控制的一个重要作用目标。 这里所讲的利益矛盾,主要是指商品生产者同外部环境之间的利益矛盾。在社会主义商  相似文献   

13.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基本内容的具体要求,也是这些内容要求的作风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变化发展规律出发,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这是彻底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我党制定政策,路线,方针的出发点。求真务  相似文献   

14.
牛安生 《中州学刊》2008,2(3):18-25
由于党代会、党委会、党内用人制度等相对集中了党内民主中的参与、选举、监督方面的职能,因此,发展党内民主的重点是加大这方面制度创新力度,以充分发挥党员、党代表、党委委员参与党内事务的作用.要创新和完善党代会制度、党委议事制度、党的委任制度和选任制度、保障党员权利制度、党内事务公开制度、党内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国企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 ,劳动者的权益受到了损害。通过“国营”到“国有”这样简单的文字转换 ,使庞大的全民资产变成了国有资产 ,是国家对劳动者的“剥夺” ,也使得改革后仍保留了高度集中管理体制的经济基础 ,引发新的矛盾。建立劳动者个人所有制 ,是国企改革的目标之一。劳动者应该是改革的主体  相似文献   

16.
国企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结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 ,我们认为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改革国企的产权制度是必然选择。产权不清是阻碍国企改革的关键所在国企改革从1978年开始 ,历经20多年 ,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没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其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对国企改革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仍停留在行政手段上 ,结果造成国家对企业“一放则乱、一收则死”的现象。时至今日 ,国企产权不清这个内部深层次问题已无法再回避了。国企产权不清的具体表现 :其一 ,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规定 ,国有企业的所…  相似文献   

17.
债转股与国企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债转股是政府最近推出的一项化解银行不良资产、搞活国企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债转股的主体--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及客体--国企的运行方式深入分析,指出债转股存在一系列风险.  相似文献   

18.
刘儒 《齐鲁学刊》2004,(4):92-94
民营经济不是一个所有制范畴,而是一个经济运行层次的范畴。国企民营化的实质是在经济上实现国有产权,而不是私有化。为了提高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率,发挥国有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支撑、引导和带动作用,应进一步加快国企民营化步伐。  相似文献   

19.
经过20年的改革探索,中国经济发展虽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仍面临内需疲软、通货紧缩等问题,尤其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国有企业,仍然处在十分困难的境地。国有企业不活,国民经济也就难以从根本上活起来。我国的国有企业制度变革,历经放权、让利、拨改贷、承包制、股份制,到目前为止,唯有通过资本市场将大部分国有企业推向市场这条道路存在巨大的空间。一个时期以来,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上市已充分体现了政府的意图。这是由中国经济体制的复杂性,特别是社会环境的特殊性决定的。我们必须建立一种相对完备的证券市场环境,充分利用资本…  相似文献   

20.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上海的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走过了二十年。回眸这段历程,大致可以这样概括;目标明确,逐步探索;抓住中心,配套综合;减小风险,积极稳妥;继续攻坚,巩固成果。 上海是国有企业最最集中的地方。建国以来,上海的工业、建筑、交通、商业等各种类型的国有企业为上海和全国经济的振兴和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但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下,企业的生产计划由国家统一下达,原材料由国家统一调配,产品由国家统购包销,劳动力由国家统一安排,工资奖金由国家统一分配,等等。总而言之,企业缺乏活力,企业成了政府机关的附属物。这种政企职责不分、以行政命令方式为主、排斥市场机制的管理体制,限制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多样性、灵活性和进取性,压抑了干部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上海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围绕增强企业活力这一中心环节,对国有企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通过改革,上海的国有企业由政府机关的附属物逐步改变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