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萧红和她的作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赏识。然而,在看待萧红的爱情婚姻问题上,却仍有人存有某种模糊和偏见。特别是对她的多次爱情婚姻至今持有否定态度,说“对她的移情也只能用宽松的道德标准去审视”。乃至不少人对萧红的死认为是她的任性与萧军分手去了香港,如果不是与萧军分手,最后不至于因贫病客死他乡。笔者认为萧红的爱情婚姻的多次失败,正表现了她追求女性婚姻自由、追求男女平等的斗争精神。  相似文献   

2.
论张爱玲文学创作中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爱玲是具有成熟女性意识的现代作家,在她的文学创作中,围绕女性存在的终极理想,思考女性存在的意义,认为女性应在真正意义上达到男女平等。她通过作品揭示了男权社会造成了女性本质的异化与失落,同时,女性骨子里深深浸淫的自甘依附男性的奴性心理是阻碍女性发展的内因。她希望女性应尽早挣脱历史的文化的心理的男权传统牢笼,成为自由自在的女性优美自在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简.爱》问世以来,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夏洛蒂.勃朗特塑造了一个既自尊又自卑、既激进反抗又妥协迎合男权社会的女性形象,并赋予她巨大的激情和基督教新教道德伦理观念,在一系列不寻常的情节发展之后,终于获得了幸福。简.爱是作家理想化了的自我,她的故事是浪漫的、成人版的灰姑娘童话,作家通过虚构实现了女性获得幸福的梦想,从而引起了女性读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4.
<简·爱>问世以来,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夏洛蒂·勃朗特塑造了一个既自尊又自卑、既激进反抗又妥协迎合男权社会的女性形象,并赋予她巨大的激情和基督教新教道德伦理观念,在一系列不寻常的情节发展之后,终于获得了幸福.简·爱是作家理想化了的自我,她的故事是浪漫的、成人版的灰姑娘童话,作家通过虚构实现了女性获得幸福的梦想,从而引起了女性读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5.
姜珊 《快乐青春》2014,(10):73-74
有3个实习生被分配到一个机关实习,办公室里有一位表情冷漠的阿姨,是临时工。她写公文的速度很慢。有时还出现差错。而其中的两个大学生自认为学历比较高,经常嘲笑她,这让她感到非常苦恼和尴尬。另一个大学生来自农村,他总是默默地做事,从不参与他们的讨论和比较。有时,他做完了自己手中的活儿,还会非常热情地去帮助这位阿姨。3个月后,有人告诉他们,那位阿姨是某局局长夫人,那3位大学生愣在那里。  相似文献   

6.
《家庭科技》2007,(3):44-44
女性,特别是年轻女性进入职场以后,往往喜欢"扎堆儿",连吃饭和上厕所也要一起去.于是,有人讽刺那些喜欢"扎堆儿"的女性,将她们看成办公室的"是非地、传染源".但专家认为,这样贬低"扎堆儿"现象是不妥的,女性无论在职场内还是职场外,不妨多扎扎堆儿.  相似文献   

7.
刘珍兰 《兰州学刊》2010,(4):148-150
《他们眼望上苍》是被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誉为“南方天才”的佐拉·尼尔·赫斯顿的代表作。小说讲述的是女主人公珍妮通过女性话语获得自我的过程。英关文学评论家认为这部小说是一部黑人女性文学的经典。文章试图解构珍妮的女性话语,认为它具有加强和削弱自我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8.
女性,特别是年轻女性进入职场以后,往往喜欢"扎堆儿",连吃饭和上厕所也要一起去.于是,有人讽刺那些喜欢"扎堆儿"的女性,将她们看成办公室的"是非地、传染源".但专家认为,这样贬低"扎堆儿"现象是不妥的,女性无论在职场内还是职场外,不妨多扎扎堆儿.  相似文献   

9.
女性的中性化就业,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有人认为,女性的中性化就业,不仅解决了女性就业难的现实,而且在实现男女平等上也是一个进步。但是,这样的两性无差别真的就是"男女平等"了吗?  相似文献   

10.
张洁以爱为主题的小说给新时期文坛带来振聋发聩的声响,她是第一个用笔深入到知识女性的内心世界,去表现女性的情感和心态的小说家;她把过去最受蔑视的心灵隐私化为催心裂肝的呼唤,证实了作家的思想触角正向着社会生活的更为纵深的隐秘的部分延伸;她严峻地展示了女性全面解放的艰苦磨难历程,创造了一个既洋溢着灿烂的理想主义,又贯穿着激烈的现实批判精神的双重世界,从而显示出她对妇女问题的倾心关注及探讨的深度.张洁以爱为主题的小说与同时代作家的作品相比具有内容的丰富性、主题的深刻性和叙事的独特性,体现出新时期同类文学创作发展演变的侧影.  相似文献   

11.
池莉被认为是“新写实主义”的主将。然而,作为一位“写实”女作家,我们不能忽略其女性本身特有的创作情怀在文中潜性的呈现。这种创作情怀的默默流露是随着她的创作时期不断位移的。作为与时代共进的作家,她在不同时期的作品,呈现出不同时期的女性特点,她的“女性情怀”也是通过关注女性的成长历程而不断呈现的。  相似文献   

12.
秋瑾女性革命家形象的历史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秋瑾并不是天生的革命家,她的革命家形象是通过多种历史因素的机缘际会而建构起来的。秋瑾案引起的广泛的社会舆论,促成了秋瑾女性革命家形象的初步建构;孙中山等革命领导人的褒扬与各种民间的尤其是政府的纪念活动,使秋瑾女性革命家形象的建构获得了政治权威合法化保证;学术界的学术研究为秋瑾女性革命家形象的建构提供了学理上的支持;从小说、戏曲、话剧到电影与电视有关秋瑾的各种文艺形象的塑造,使秋瑾的女性革命家形象逐渐获得民众与世俗社会的广泛认同。在所有建构秋瑾革命家形象的诸种历史因素中,最关键的一点是她作为女性的性别优势。可以说,"女性"是秋瑾革命家形象建构的基石。近代中国是一个革命的时代,革命离不开作为"半边天"的女性。秋瑾有幸适应了时代的需要,因而成为近代中国女性革命的一面旗帜:一个代表近代中国革命女性的、颇具象征性意义的标志性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13.
女性与哲学研究之间的疏离与亲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红 《学术探索》2003,(10):11-13
传统意义上认为女性由于天赋能力的限制而不宜从事哲学研究。事实上,哲学需要女性,女性需要哲学。女性不仅能够通过后天的思维训练而获得从事哲学研究的必要条件,而且还具有研究哲学的独到优势。应当重新界定女性与哲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台湾当代女性散文家中,陈幸蕙的散文独树一帜,成绩斐然。她不仅连续获得台湾中山文艺奖、《中国时报》文学奖、梁实秋文学奖,被评为台湾“十大杰出女青年”,她的作品还分别被选入台湾中学课本。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兼文学批评家余光中称她为“感性灵动的散文家”①陈幸蕙的散文,善于以诗性的文学语言,描摹自然万物,她观察细致,感受敏锐,勤于思考,在作品中表现了“热爱台湾,孺幕中国,胸怀天下”的思想情怀户有人问她“如何拥有一枝生花妙笔?”她的回答是:“如果没有一颗开花的心,如何能拥有一技开花的笔?”她认为“文章好坏…  相似文献   

15.
从伊丽莎白到爱玛,奥斯丁凭借其作品与众不同的风格获得了读者的宠爱,而英国真正意义上的女性文学正始于19世纪,始于奥斯丁.奥斯丁以她的道德观和深邃无比的观察力,成为文学评论界唯一能不断与莎士比亚并提的女作家,在她的笔下,女性的爱情与婚姻不再是没有经济自主权下的女性拿来与自由交换的等价物,奥斯丁作为一个女性写作主体,她的作品充满了对女性价值的新认识与爱情、社会、性格、道德、命运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6.
茹梦 《中文信息》2006,(2):81-83
我一向都喜欢独自去旅游,有人在你身边,即使是最好的朋友最爱的恋人也会因为不可避免地分心减损了湖光山色的秀丽和诱人。可女友非要我陪她去泸沽湖不可,她反复念叨着:“你不陪我去,我一个人是不会去的,你想想,难道就因为你让我不能实现我的梦想吗?”于是我只有投降。朋友亲情有时也是一种你不能推卸和逃避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中国作家的女性主义意识和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是在欧风美雨的熏染下形成的,作为西方女性主义的最初传播者和借鉴者,五四时期的一批女性作家功不可没,陈衡哲则是这批女性作家的代表。虽说她的女性主义意识还处在一个初步觉醒的阶段,但她的拓荒价值以及对后来女性文学的影响,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聊斋志异》中有不少有关女性复仇描写的篇章,但很少有人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展开深入分析。笔者认为,《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复仇描写类型复杂多样,复仇女性的身份属类、复仇目的、复仇方式各有其不同之处,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胡勤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6(12):43-49
将多丽丝·莱辛太空小说《南船星系列》第二部《异族婚姻》置于乌托邦传统中进行解读,发现她笔下的三区王国是一个女性与男性共享的乌托邦社会,这个社会既不同于男性的乌托邦社会,也与女性主义者的乌托邦有明显的界线.她从三个方面改写了乌托邦传统:女性在乌托邦社会与男性享有同等的权力;军队、权力、"正义"等男性所崇尚的理念全部遭到放逐;女性不再是男性的附庸,她们是思想者、反叛者.但是她通过女王艾伊思的遭遇揭示了乌托邦社会存在的弊端如对思想、情感等的钳制,对异己分子的排斥和打压.她认为只有打破封闭的文化,实现文化互动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第三波女性主义的形成,从理论发展线索看,与传统女性主义者把女性的同一性理解为一个固定实体的特性所遭遇的困难有关。这一点在第二波女性主义中激进女性主义的代表迈金侬那里有突出的表现。她认为男权社会决定人们将性征看做女性同一性,但她把这种决定推向没有条件的抽象的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因此,她不得不要求一种后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以此为逻辑上的起点,第三波女性主义认为要突破本质主义的抽象的女性同一性,必须回归或者复兴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