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昀 《兰州学刊》2011,(9):172-176
马歇尔计划实施期间,其主管机构经济合作署曾通过主办资助发行杂志书籍、制作电影、举办展览等交织并行的方式,试图将美国的生产技术和价值观念孕育于各种文化产品中,并以此为载体传送到西欧国家。这些宣传活动使西欧人民对马歇尔计划有了更多的了解,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欧洲国家一些人对美国文化的传统偏见,是以美国化的方式在西欧国家进行的文化扩张。  相似文献   

2.
张日波 《浙江社会科学》2013,(2):24-31,156,157
马歇尔冲突,即规模经济和竞争之间的矛盾,是长期以来困扰经济学界的难题。学界一般认为在马歇尔的体系中,规模经济与竞争之间是冲突的。本文通过区分马歇尔经济学与之后的新古典经济学的不同,对这一命题进行了系统的经济思想史考察。通过回到马歇尔的语境中,考察"规模经济"和"竞争"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可以发现在马歇尔那里,两者是可以兼容的。马歇尔冲突事实上是后来的新古典体系中规模经济与完全竞争之间的冲突。马歇尔对两者关系的处理对实践和经济学下一步的发展是有启示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马歇尔计划是一个包含了诸多战略意图的大谋略.但从严格意义上讲,马歇尔计划是一个经济计划.因而,对马歇尔计划的考察必须从经济学和计量学的角度入手,即:不是看美国援欧数额的多少,而是着眼于美国扩大对欧援助后所带来的实际结果以及马歇尔计划设计者最初设计的目标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这种新的研究路径既有助于解决长期困扰马歇尔计划史研究学者的一些问题,更有助于打破西方神话,还原历史.  相似文献   

4.
“文化研究”的价值与虚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我国当代审美文化的巨大变化,"文化研究"成为对审美文化的新的阐释.本文通过细致辨析我国"文化研究"的理论主张、目的、实质,深入探讨了"文化研究"的理论价值以及它试图取代文学理论的虚妄性.  相似文献   

5.
《草原文化研究丛书》是一套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著作。首先,总体设计科学合理。这套丛书将草原文化的内容作了科学的分类,对草原文化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草原物质文化研究》一书,对草原物质文化中的狩猎文化、游牧文化、农耕文化以及草原民族的饮食文化、居住文化、服饰文化的形式与种类、内容与特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草原精神文化研究》一书,则分别对北方草原民族独具特色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哲学思想、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等作了细致的探讨。《草原文化区域分布研究》一书,分别对呼伦贝尔草原文化、…  相似文献   

6.
刘林元  聂资鲁 《学术界》2005,2(4):69-82
马歇尔计划是战后西方世界最重要的经济援助计划和20世纪最富创造性安全谋略。但多年来学界对此缺乏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图从战略层面对马歇尔计划作简要论析,以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张佩 《船山学刊》2012,(4):169-175
近些年道统人物研究具有以下特点:越是有争议的人物,研究愈深入;道统中的关键人物依然吸引着学者们的注意力;研究者有意转换思路,从各种角度,运用纵向、横向比较等方法对旧有问题进行全新阐发。研究中的不足也很明显:在文本细读方面做得不够扎实;对道统人物还未进行细致的分类;对于近代新儒家、国外传承者的专论还不够。传承道统在现代文化构建中究竟有多大价值,如何发掘道统人物的精神力量,思索道统缘何在当代文化环境中未能成功建立起来,等等,都是颇具学术价值与现实价值的课题,应当予以深入探研。  相似文献   

8.
在文化研究过程中,人们常常会情不自禁地对人类文化、民族文化无比丰富繁富的内涵,感到震惊与困惑,甚至有无从下手之感。为了使这一问题逐步获得解决,大概仍然只能在两个向度上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即除了形而上的综合、概括外,更要逐一地对个别文化现象,耐心细致地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因为,任何个别文化都不可能是与世隔绝的,它必定同社会历史  相似文献   

9.
《学术探索》2013,(5):F0003-F0003
《寨神——哈尼族文化实证研究》一书是作者对国内外哈尼族文化的研究成果,它以哈尼族最具特征的“昂玛吐”祭寨神活动为切入点,对哈尼族文化做了全面、深入、细致、系统的研究,是一部国内外哈尼族文化研究的最具有权威的学术著作,同时也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学专著。  相似文献   

10.
许宁 《学术研究》2002,(9):28-31
现代新儒家对文化与人的基本关系作了细致深入的考察 ,着重探讨了文化定义与人的生活 ,文化类型与人生态度 ,文化价值与人生境界 ,文化发展与人的创造的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推演、生发、建构起现代新儒家的文化哲学和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傣、掸、泰等民族三十五条相同、相近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特征的细致对比,充分论证了中国的傣族、缅甸的掸族和泰国的泰族等傣语民族,皆同源于古代百越民族,后因各种原因逐渐南迁,形成现状。  相似文献   

12.
马歇尔一勒纳条件是以国际贸易为最终产品贸易为假定条件提出的,而随着全球生产网络的完善,产品内分工和中问品贸易快速发展使得这一前提条件发生了改变.基于此,本文在对以往关于马歇尔-勒纳条件研究文献回顾的同时,构建模型并实证分析认为: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使得马歇尔-勒纳条件的适用性发生改变,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产生影响不仅需要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还要考虑中间投入品的边际产出情况;而且不同行业由于全球生产网络发展完善程度不同,马歇尔-勒纳条件在各行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适用性.结论对我国制定相关政策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30年来的吴城文化研究,在文化年代与空间分布、文化特征、文化发展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性质及其与周边各区系文化相互之间的交流影响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吴城文化的来源、发展脉络、去向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缺环,在王陵与大型宗庙遗迹的寻找、各聚落间的相互关系等方面还有待加强,需要通过科学而又细致的考古工作把这段缺环补上去。  相似文献   

14.
西方产业组织理论萌芽于马歇尔的“生产要素理论”和著名的“马歇尔冲突”,奠基于张伯伦等人的垄断竞争理论,经过梅森、贝恩等人的发展并以贝恩的《产业组织》一书发表为标志而基本形成。随着对产业组织研究的深入,许多经济学家对传统产业组织理论提出了有力的挑战,他们的研究丰富了整个产业组织理论体系,也使产业组织理论保持着不断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自马歇尔提出集聚概念以来,有关行业发展和产业集聚及其外部性影响之间关系的研究就开始不断出现.本文从省份角度出发,在借鉴和改进既有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各种动态外部性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特别是对这些影响结果结合我国实情,给与了较深入的解释.综合分析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整体水平仍然不是很高,强化内源增长动力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从1947年1月马歇尔离华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时间的美国对华政策,因其在中美关系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一直被学术界所关注。台湾史学界魏良才认为:“马歇尔调停失败返回美国担任国务卿后随即断绝对国府的军援和经援,主要是要报1944年史迪威被迫受召回国与马歇尔本人来华斡旋失败的旧仇新恨,因而马歇尔采取的措施,造成1948年及1949年国军剿共的失败,终而导致整个大陆的赤化。”①本文作者认为:由于马歇尔调停失败,解放战争后期的美国对华政策一度陷入了困境。在如何对待蒋介石,是继续支持他还是抛弃他;如何对待呼之欲出的新政…  相似文献   

17.
1990年1月3日—6日,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和香港美国研究会在香港大学联合举办了“1900年以来的中美关系”国际学术讨论会。我校历史系教师张含英应邀与会,他为会议提交的论文题目是《马歇尔使华期间美国与国共两党的关系》。该文就海峡两岸史学界关注的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在马歇尔使华之初,中共真诚地欢迎马歇尔的调停,并决心为实现国内和平与统一而努力;国民党却由于尚未做好内战准备,需要美国的帮助,被迫接受调停.这种情况使调停一度有较大进展,美国的政策得到中共信任。以后国民  相似文献   

18.
彝文古籍是祖国珍贵的历史文献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对于研究古代有真实的史料价值,过去研究彝族历史的,多靠汉文文献,当然,汉文文献对研究彝族史是不可少的。但汉文献作者不可能对彝族的历史写得全面、细致,而彝文古籍是本民族写的,比较全面,而且比较细致,是研究彝族历史的极宝贵的资料。同时彝文古籍对研究经济、政治、文化、文学、历史、哲学、地理、天文历法、语言文字、医学、民俗、宗教等都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9.
该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藏文史书《汉藏史集》的文献学特点进行了更为深入和细致的分析,揭示了《汉藏史集》有关区外文化对吐蕃文化影响的有关记载,同时探究了作者所要展示的历史观及文化观念,指出该书的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人之所以为人”即人的本质或人性,是一切人权观、人权理论的基础。而人性或人的本质,在各种文化里都是最深层核心的而且是最历史具体的东西。中西人权观差异的最深刻和细致的根源,就在各自文化传统对何谓“做人”、什么叫“人之为人”的理解里。探讨这差异的工作,即是中西人论的比较研究。这是一门专门学术,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对人权问题的讨论尤其要紧。下面就扼要分析一下中西文化和人论传统对“人之为人”的各自看法和原因,以及彼此差异与对立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