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不仅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而且对人类的文化生活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全球化时代文化的趋同蕴含着巨大的活力,但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本土性和独特性又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应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应对西方文化的挑战,在世界多元化的交融中保持自己的个性,并通过不断选择和吸纳,组成一种具有鲜明特点的、与时俱进的创新文化,以促进中国社会和民族文化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化全球化:民族文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化全球化现象与趋势是现今人类生活中的事实.文化全球化是人类文化行为超越民族国家疆界的大规模活动,是各种文化要素(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思想理论、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等)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交流,是民族文化的高度相互依存与融合;文化全球化也是一柄"双刃剑",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利弊兼有、机遇挑战并存;科学地认识文化全球化,积极地应对文化全球化,是民族文化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禅美学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它在今日仍有不可忽视的社会价值。传承民族文化必须重视禅美学,而禅美学的利他、包容品格以及审美地对待生活的方式也使其可以弥补西方文化的不足,为世界文化发展贡献力量。在当前人类精神问题与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的时代背景中,禅美学可为健康大众身心、促进社会和谐的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的精神载体,随着时代的演变而不断更新与进步.不同肤色、不同人种构成世界多元化体系,不同民族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以不同的生存理念创造了属于本民族的精神文化,而独特的地域文化精神也正是生成新的艺术语言形式与风格的土壤.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特点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是民族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在民族学发展史上,对环境作用的估价虽然倚重倚轻,有时而别,但处处都能看到学者们为阐述这个问题而付出的努力。人类必须结成社会才能生存并发展经济文化,而社会又一定要建立在某种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作为现象之一的民族,当然也不能例外。民族共同体的各种历史类型,从氏族、部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文化全球化也成为了一个不可抵挡的世界历史潮流。在此时代语境下,民族文化的生存与发展之道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文化理论的基本思想,对当前民族文化的生存与发展之道进行探讨很有必要。努力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独立品格,增强民族文化自觉意识;清醒认识本民族文化中的不同性质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以改造和发展;积极吸纳外民族文化中的先进文化,结合本民族的特点,加以改造,创造出既能与世界文化接轨,又能保有本民族特色的新型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7.
科学文化乃是人类掌握世界的态度中区别于宗教态度和经验态度的方式,是人类以人的方式掌握世界的文化态度。科学文化在根本上规定着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水平,规定着人类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范围、程度和方式,从而也在根本上规定着人的发展。忽视和否定科学文化对于人的发展的积极意义,甚至把它看作是压抑人的文化,这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按圈层分化进行的,即一个或几个国家发展成为该地区的文化经济中心,并以此向外延伸形成一个特定的经济文化圈层,它们彼此交往、竞争,从而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当代经济圈就是在这种国际经济联系和世界经济中心分化中产生的。世界经济圈层分化与二次大战是直接相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严重地打击了西欧几个主要的帝国主义国家,使世界经济中心由原来的西欧全面转移到美国,而且,使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成多国,促成了世界经济的圈层分化。1949年1月,由苏联、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和捷…  相似文献   

9.
藏传佛教形成并成为藏族文化体系的核心以后,相当程度上改变了藏民族原有的观念。在世界形成、人类起源、时间空间以及人类与世界的关系等方面,通过三界六道轮回、因果关系等进行了深刻的描述,不仅展现了一个介于现实与精神之间的世界图景,而且也影响了藏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生存。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世界文化的两种典范,西部牛仔文化是人类征服大自然的产物,蒙古马文化是人类适应大自然的产物,在不同阶段不同背景下被赋予了不同的民族精神。两种文化又通过电影、民歌、服饰等方面以相同的形式传达着不屈的民族精神,对世界影响深远。比较研究两种文化旨在兼收并蓄两种文化的精华,以北美西部牛仔文化的保护发展为参考,建议适合内蒙古马文化产业保护与开发的特色途径,从而弘扬蒙古马文化精神,提高民族凝聚力,使马文化在蒙古族民间薪火相传。  相似文献   

11.
文化的多样性既表现为文化的民族性,也表现为文化的世界性,世界文化是由多姿多彩的各民族文化组成的。文化殖民主义企图用单一的文化模式强行取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模式,违背了不同文化主体间平等交往的原则,是对人类文化生态的破坏。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是人类的共同利益,也是世界文化生态平衡的前提,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的共识。  相似文献   

12.
文化生态环境的提出借用了自然科学概念,目的在于强调民族文化的生存状态及如何正确认识民族文化的生存,改善并优化民族文化的生存质量,促进并发挥民族文化的生机和活力.民族文化的社会生态环境与其生存发展空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当民族文化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影响时,其生存发展空间必然受到制约.西南地区的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具有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失衡可能性的特点.目前,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中折射出的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尚需深度挖掘,这些生存智慧对于我们今天面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种种困境,探寻天、地、人的和谐之音仍将具有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旅游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行为的大众化、常态化促使旅游的潮流席卷世界各地。少数民族地区依托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使旅游业蓬勃发展,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给民族文化带来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运用社会学、人类学理论,分析探讨负面影响产生的原因,尽量规避其负面影响,使民族旅游积极影响实现最大化,让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互动共赢。本文通过“利益驱动”的设计实现文化系统的传承,寻找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共赢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禅美学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它在今日仍有不可忽视的社会价值。传承民族文化必须重视禅美学,而禅美学的利他、包容品格以及审美地对待生活的方式也使其可以弥补西方文化的不足,为世界文化发展贡献力量。在当前人类精神问题与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的时代背景中,禅美学可为健康大众身心、促进社会和谐的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论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帝国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经济全球化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新的繁荣和发展机遇,同时也对本民族的文化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由于经济全球化以市场普遍化为先导,文化全球化就是东西方的文化趋同,是人类走向大同世界,是经济社会一体化和同质化基础上的文化的一体化和同质化,这意味着,在这一过程中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将逐步消失,形成一种新的文化格局--文化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16.
适应全球化趋势,本文提出了国家民族文化的对内发展的四个战略,并提出变革国家民族文化建构理念,建立多层次、多元化发展的国家民族文化权变体制问题。制定对内文化发展战略,有助于创建中国当代先进文化;建立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丰富多彩的多层次文化;形成凝聚各个民族文明成就的中华文化,实现马克思主义对国家民族文化的统领作用,坚实地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17.
论当代延边朝鲜族文化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社会处于新的转型时期的今天,延边朝鲜族文化发展战略将是:一、要强化民族文化教育,提高民族成员的民族意识和责任感;二、要加强民族主体意识,结合当代世界文化走向,选择朝鲜族文化的发展方向;三、充分利用网络高速公路,扩大朝鲜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四、提高人口素质,确保稳定的文化群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化并存的今天,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问题频频出现。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世界发展格局与潮流,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积极倡导与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其践行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依循辩证法办事,牢记实践第一,坚守人民立场,从而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渐行渐明、落地生根,真正实现唯物史观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作为近代启蒙大师的康德将文化理解为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确认为人与世界主客体关系的建构过程。同时,文化也被康德阐释为人类生存、发展的现实对策。缘此,康德的文化观念成为西方近代以人为目的的启蒙信仰。康德基于这种人性化的文化立场,发现了审美具有敞开人类生存价值、发展人类主体性的功能,审美拥有了解放的维度。  相似文献   

20.
大众文化的席卷全球,使文化成了一种资本。面对文化全球化潮流,我国文化发展也出现了多重矛盾,这些矛盾涉及不同的价值观体系之间的冲突,因此,解决这些矛盾是我国文化发展的当务之急。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完善文化市场配置机制、加快文化立法步伐、强调东西结合与古今结合以创新文化体制等是发展我国文化事业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