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经济学对幸福的概念依次经历了欲望、效用、偏好和满意度的解释。从中西哲学的溯源来看,至善才是统摄人类整体行为模式以谋求人类幸福的最佳实践方式。经济学应建立以至善为本的经济学——善本经济学——幸福(利益)与道德的统一的经济学来协调幸福(利益)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以获得人类的幸福。  相似文献   

2.
幸福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历来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电影《搜索》揭示和反映了幸福与道德的关系:道德是幸福的前提和基础,幸福是道德的必然结果。杨佳琪、杨守诚因有德而得福,陈若兮、莫小渝因失德而失福。认可幸福与道德的这种正相关关系,在我国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而且有着现实的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制度的不断完善,幸福与道德的这种正相关关系将会不断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3.
从传统向现代的变迁中,人的欲望在西方社会挣脱了传统秩序的禁锢获得解放.追求欲望对人来说最切己,当它被宣示为人的天然合理本性,最大限度地实现欲望满足,获得最大程度的幸福、利益与快乐时,便成为真实的道德要求,道德相应从神圣道德走向世俗道德.跟随欲望的召唤,并没有让人就此踏上一条幸福而又尊严的道路.欲望有驱动人合作共赢、互利...  相似文献   

4.
在道德中间状态或者说不道德状态,道德自身是未完成的,而幸福又是自在自为的,道德与幸福之间根本谈不上一致或不一致的问题,所以在道德中间状态,探讨德福一致或者不一致的问题是无意义的.也就是说,在道德中间状态,德福一致或不一致的命题是一个伪命题.道德信念追求的德福一致只能是一种设定.这种设定出自于人们之间良好的友谊.  相似文献   

5.
理由、理性和道德的核心问题包括理由的本质和来源;理性的本质以及和理由的关系;道德和理由、道德和理性之间的关系。以欲望为基础和以价值为基础(或非欲望为基础)的理论都无法充分解释理由的来源,唯有某种混合的理论才堪当此任。理由既不是理性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道德的考量并非总是压倒其他考量(比如,自利的考量),做不道德的事情未必是非理性的,但我们依然有理由教育我们的孩子道德要求必然提供压倒一切的行动理由,尽管这实际上并不是真的。  相似文献   

6.
刘东锋 《学术论坛》2007,1(3):20-24
文章旨在重新梳理人性及欲望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当前社会道德失范和混乱的原因,并提出和谐社会视野下道德建设的新思路。和谐社会是人性可以张扬的时代。人性不仅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而且因为人所独有的理性思维和反思能力而具备最根本的精神属性。伦理道德即是人类对自身存在反思的产物,表达了人们之间的一种精神关系。人性总体是向上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中因反思能力不同而造成了个体道德的多样化。欲望作为人性基本因素和最重要的本能,其不当追求会损害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关系。从人性和欲望出发,对当前社会的道德现状有三点思考:首先,人性和欲望的解放是值得肯定的;其次,多元社会中道德多元化有其合理的依据,在社会转型时期易造成道德冲突;再者,良好社会大环境的缺失导致人们对欲望的不当追求,严重破坏社会伦理秩序。和谐社会视野下的道德建设应抓好两个关键环节:即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运行制度和进行有效的教育,其本质都在于通过促进人性的向上而达到提高个体道德素质和培养社会伦理秩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信仰危机与儒家理想——欲望、理想、信仰的现象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讨论信仰危机与儒家道德理想来探讨欲望、理想、信仰三者的意义和关系。在反映论的知识理论里,只有当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相符合相一致时,知识才具有真理性。而欲望、理想、信仰则相反:三者的共同点是,正因为它们所意向的对象不能够满足它们的直觉它们才有存在的权利。差异、变化、不确定是欲望、理想、信仰的生命。  相似文献   

8.
自我节制:网络传播中受众的伦理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志宏 《学术论坛》2007,30(8):185-189
网络传播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人际互动是需要伦理规范来加以约束的.然而,网络传播中海量信息的强烈刺激和"身体缺场"的交流方式导致传统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约束力,受众的欲望失去了控制,进而出现种种失范行为.自我节制是人们在网络传播中合理的伦理选择.自我节制强调为了自我实现与自我幸福而有所为有所不为,并同时顾及他人利益.如此选择,整个网络传播将日益趋向稳定有序.  相似文献   

9.
姚云 《理论界》2012,(11):110-113
基于经验论,爱情是一种自然生发的情感,是情感共鸣。爱情的主体是自我,对象是他我。他我的出现,势必会涉及到两个人之间的关系,那么对待他人的态度和意识就会产生道德。爱情内在的含有这样一些道德特征。它是自由和自然、情感和理性、实践理性和社会理性的统一,应由主奴意识上升到平等,并与利益有着一定的关系。弄清楚爱情的发生机制和道德本质特征,有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恋爱观,确保它的稳定性和建立在它基础之上的家庭的幸福。  相似文献   

10.
陈迎年 《江淮论坛》2005,(6):98-103
荀子的理论,是建立在其"人论"基础上的."人论"唤醒并关注个人与整个族类之间的互生游戏一方面,道德皆为养每一个个人的欲望而生,只不过是养欲之具;另一方面,道德又领受了人之物种的类的规定性,因而能够超越个人的欲望本身.这样,荀子看到了"感而自然"与夫"感而不能然"之间的必然的循环,并将对此循环的实现,仅仅交由了"成人"的过程.它至少表明义务与权利共生,道德与功利相伴.  相似文献   

11.
康德与孟子伦理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道德的绝对性与相对性问题上,康德和孟子都肯定道德价值的绝对性与人格尊严.在道德与幸福的问题上,康德与孟子都认为道德与幸福是对立的,但是康德通过"至善"来解决道德与幸福的对立,而孟子坚持儒家重义轻利的伦理精神,在道德上并不肯定追求个人利益或幸福的行为,并未自觉反思道德与幸福何以能统一的问题.在理性与情感的问题上,康德的道德体系是一个理性与情感二分的义理架构,而孟子的道德体系是一个理性与情感合一的义理架构.康德对道德法则的"敬重感"并不同于孟子对道德法则的"愉悦感".  相似文献   

12.
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自身的行为失范所造成的,其中不乏道德问题.解决生态问题不仅要靠科技的、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而且要靠道德的手段,即发挥生态道德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调适作用.主要方法有三:引导人们用道德理性节制自己的欲望和需要,促进发展、科技、消费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强化全社会的生态道德教育、约束和实践.  相似文献   

13.
黎利云 《云梦学刊》2010,31(4):76-79
两型社会实质是一型社会——以人类的幸福为宗旨的美好社会。它重在构建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因建设两型社会涉及人的利益与自然利益、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个体利益与集体愿景、人民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之间多方面的利益博弈关系,所以开展起来会面临很多困难。充分认识人与自然关系、个人与企业担当起各自的环保责任、立足长远从小处做起、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在亚洲地缘政治中 ,弹性均势理论较好地揭示了美中印三角关系的结构特征。在这一均势体系中 ,每个国家都可被视为试图发挥居间制衡作用的平衡者 ,每个国家都不可能与另一国结成正式同盟 ,每一国都试图在共同利益基础上扩大与其他两国的关系 ,同时当利益一致且发现两国立场相同时 ,它们就会毫不犹豫地进行合作以促进共同利益 ,反对第三方。当前 ,美中印关系中表现得特别明显的国际警觉印证了弹性均势论的合理性 ,但同时这一理论也存在着重大的学理缺陷。第一 ,美中印三国之间的双边关系有着坚实的基础 ,第三国因素还远未达到足以超越双边关系的战略地位 ;第二 ,三角关系中的均势论明显地忽视了其他大国的作用 ,而这些大国足以对三角关系施加巨大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第三 ,当战略因素中渗透了历史、意识形态和国内政治因素后 ,三角关系不可避免地变得更加复杂起来 ,这也决定了均势论的解释力度还相当有限 ;第四 ,三角关系的存在并不像均势论所揭示的那样必然地使一个国家对其他两个国家事态的发展作出机械的、单维的反应  相似文献   

15.
剥削阶级的道德与被剥削阶级的道德之间有没有内在联系?无产阶级的道德与历史上剥削阶级的道德之间是否也具有历史继承关系?这是一个老问题.六十年代我国学术界关于道德的阶级性和继承性问题的争论,从实质上说也就是这个问题.我认为,道德的阶级性,并不排除对立阶级道德的联系性;无产阶级的道德虽然主要是与历史上被剥削阶级的道德存在着历史继承关系,但是对于历史上剥削阶级的道德也并不是全盘否定和一概排斥,也有着一定的、不可忽视的历史继承关系.本文试图对这种关系谈一点浅见,以就教于各位  相似文献   

16.
爱与知识的伦理底蕴——罗素的幸福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宁 《兰州学刊》2008,(7):11-14
幸福观是罗素伦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提出善的生活包含爱和知识两大主题,这也是幸福的源泉。罗素的幸福观透射出深刻的伦理思想。他关心人类在现世的福祉,认为道德准则阻碍人类获得幸福而对其加以批判。他的“善”的伦理强调人欲望的满足.不同的“善”折射出不同的幸福观,但是,他最为推崇的是个人的“善”、个人价值以及个人幸福的实现。罗素的幸福观值得当今人们借鉴与反思。  相似文献   

17.
利益与道德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是伦理学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之一.在这个问题上理论有片面性,必然导致实践的偏差.在现实中存在的道德虚无论——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不惜牺牲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的长远发展,以及道德至上论——离开甚至损害物质文明建设去搞精神文明建设等就是证明.显然研究利益与道德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于我们所进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那么,利益与道德内在关系如何呢?  相似文献   

18.
政治道德关涉政治与道德、政治与伦理之关系问题.中国传统政治道德是围绕政治权力的道德价值要求而发生的一系列社会现象的总和.除了政治道德所具有的阶级性、历史发展阶段性、相对稳定性、相对独立性等一般特征外,传统政治道德还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征:以君权至上为核心价值;以修身为本作为价值基点;政治伦理化倾向更为明显;政治道德制度化、法律化.传统政治道德和政治伦理对君主专制政治统治体系具有强大的反作用,是规约政治权力健康运行、维护政治秩序稳定、促进政治统治体系发展的基本力量之一.  相似文献   

19.
知识、道德与传统儒学的现代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试图通过厘清知识与道德的关系,来探讨儒家道德传统与知识结合的可能方式。知识与道德代表人类生活中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人们对道德的关怀方式也有认知的和实践的两种,二者遵循不同的逻辑,可以各自独立发展;尽管知识与道德的结合可以是一个理论课题,但是它们之间的真正碰撞和结合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生。正像我们不能指责研究知识论就犯了“重知识、轻道德”的错误一样,也不能指责儒学作为一种道德传统犯了“重道德、轻知识”的错误。不少现代学者(特别是新儒家学者)之所以从“形上学”、“存有论”等角度来寻求传统儒学与知识之间的结合,乃是因为他们没有厘清知识与道德的关系,误认为传统儒学犯了重道德、轻知识的错误,而没有把儒家道德传统与知识的现代结合,当做一个现代人在面对知识世界的时候如何确保或重建自身价值的修身功夫和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20.
论道德终极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读遵循的道德终极总标准增加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2)利益一致情况下的道德终极分标准不损害一人地增加利益总量.(3)利益冲突情况下的道德终极分标准“最大利益净余额”——它在他人利益之间发生冲突时,表现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而在自我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表现为“无私利他”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