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民族复兴,人们创造美好现实生活,也追寻自己的精神家园。传统文化越来越受重视,要接续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孔子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主流,给中国人指出艺术人生的道路。孔子以人为本,重视身心和谐。与追求知识、征服外部世界的古希腊文明不同,也与回归内心、寻求信仰的宗教文明不同,孔子教导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努力奋斗,创造美好的自我和世界。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音乐意境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音乐中意境的意义、中国传统审美观点及思维模式和音乐意境的创造等方面进行探讨 ,指出中国音乐艺术是以抒情为主和追求意境深远为特征的。  相似文献   

3.
儒家思想是中国最古老、最博大和最有影响的学派,仁学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仁学是孔子依据礼乐文化传统所做的理论创造,是反映社会变革过程中的时代精神的一种哲学。他所包含的仁者爱人、忠恕之道、仁民爱物、民贵君轻、天人合一等内容,对我们当今社会仍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创造意境是中国文学艺术共同的特点.小说当然也有意境.正如叶朗先生在论小说美学时所指出的:“凡是艺术,都要创造艺术形象.在诗歌、绘画等艺术中,主要是创造艺术意境.而在小说、戏剧等艺术中,主要是创造艺术典型.但是诗、画和小说、戏剧可以互相渗透.就  相似文献   

5.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蒲松龄是清代小说家,典型的封建士子,其世界观的主导方面是正统的儒家思想。他创作的《聊斋志异》,无论在思想倾向还是在表现方法上都有明显的儒家思想的痕迹,从儒家思想中可以寻到其创作之"根"。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民族复兴,人们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接续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孔子儒家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主流,给中国人指出艺术人生的道路。孔子精通音乐、诗歌等艺术。孔子是教育家,他的教学过程充满艺术意味,培养出文质彬彬的君子。孔子的日常生活也是艺术化的,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表现出精神内涵。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他以自己的艺术人生成为万世师表,引领人们在现实世界中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美学一直影响着中国的美术领域,致使美术作品有独特的民族意蕴.20世纪初中国一批曾留学海外的艺术家带来了油画的新生命,油画新生命中的现代主义在中国异军突起.林风眠、吴冠中等一批艺术家一直是现代艺术的追随者,他们在艺术中强调中西融合,在形式语言上,以中西绘画的审美精神的融合,创造了油画艺术在中国土壤里新的审美体系.吴冠中不仅在油画民族化而且在水墨现代化探索历程中一直强调对美的追求,强调追求意境.抽象是形式的核心,意境结合在形式美之中,从意境入手等等,都是吴冠中在艺术创作中的审美理想.艺术即美,这种美创造了一个充满意蕴、情趣,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对这种"美"的追寻,主要体现在中华传统美学中.  相似文献   

8.
孔子儒家政治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影响巨大而深远。从历史发展上来看,儒家起源于治国安邦的政治活动。儒家的古代圣人是伟大政治家,儒家传承周代国家治理的礼乐文化。孔子儒家关注社会人生,担负入世参政的使命。对于政治,孔子有非常全面深刻的思想。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历史中,孔子儒家政治思想不断传承发展。在当代中国,许多政治理论和实践也和儒家思想有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梳理和分析了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中的两条线索 :一条是在儒家思想影响下的君子人格的建构 ;另外一条是在道家思想影响下 ,所形成的追求空灵飘逸、追求意境的艺术精神。希望通过对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中这两条线索的认识和分析 ,为今天审美文化的研究和审美教育实践提供一点可供参考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传统意境创作艺术特色成因的心理探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追求意境的创作传统 ,是中国不同于西方美学的主要特征。意境创作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多有表现。意境在中国产生并成为艺术创作的特色 ,是有其深层心理根源的。上古人类在特定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方式下形成的民族心理特点、集体无意识、以及历代统治者对中国文人的钳制等分别从主客观两方面影响了意境创作艺术手法的形成与成熟  相似文献   

11.
1.中国面临的现代化使命,使人们不能不反思中国传统文化。在这种反思中,有一种颇具代表性的看法,即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人文主义。这类见解大都从儒家思想中寻找自己的根据。某些海外新儒家也持类似观点,象杜维明先生即是。儒家学说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一定意义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学又以孔子的思想为发端和内核。因此,考察孔子思想的性质,对于反省和估价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我认为,人文主义和孔子思想之间,不仅具有地域差异,它们一个  相似文献   

12.
先秦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它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文化体系.此体系以"仁"为核心,这在天人观中有充分的体现.本文通过对孔子的"天"、"人"内涵的阐述,以及对天人关系的探讨,旨在说明孔子的天人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隐逸”精神是中国艺术意境表现中最核心的艺术审美特征,艺术意境作为“隐逸”艺术精神的最高表现形式,它与艺术审美表现中的“虚”“淡”品质一起,共同塑造、建构了中国艺术意境表现的审美精神内核。“隐”的规律最初源自于人的内心,其动力源自于中国历代传统文人士大夫个人的人格修养和价值追求。“心”是“隐”的美学意蕴生发、酝酿及至演变、呈现的最初载体,艺术意境的创造从“心”择“物”开始,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创造源自“心”对外部事物选择而做出的一系列情感回应。在“心”与“物”的共鸣关系中,蕴藏着一条隐性的逻辑规律。先由“心”择“物”,“物”则会隐于“心”,然后“心”将“物”中隐藏的“象”进行加工转化,即为“心象”。“心象”经过创作主体情感的酝酿以及艺术的创造,成为一种具有“境”的审美属性的艺术载体,即艺术作品。艺术作品中的“境”隐匿了创作主体的“心”,即“境”隐“心”。“隐”的规律是在“心”隐“物”、“物”隐“象”、“象”隐“境”、“境”隐“心”再回到“心”隐“境”的完整循环过程中实现的,一切艺术意境的创造都是在由“心”到“境”的隐性循环中反复酝酿、相互映照,最终得以实现。中国传统“隐逸”艺术蓬勃发展的背...  相似文献   

14.
古诗与琵琶     
刘阳 《南都学坛》2009,29(3):69-70
古代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琵琶则是中华民族最富艺术表现力的弹拨乐器之一。历史上曾因琵琶产生过很多诗歌佳作,而诗歌对琵琶艺术在情感抒发、意境创造等方面有很大的影响,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具有共通性。  相似文献   

15.
意境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集中体现了中国艺术的本质特点。中国电影艺术家将中国传统美学的意境理论,运用于电影视听时空艺术的创造上,追求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的美学风格,为观众营造出既符合民族审美心理,同时又充分体现中国艺术哲学精神的影像之境。  相似文献   

16.
书法作为中国古老的源远流长的艺术,最具民族特色且艺术"纯度"极高,它与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式家居设计有许多相通之处:其一,书法的书写特点与中式家居设计有诸多共同之处;其二,书法和中式家居设计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其三,意境美是书法和中式家居设计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17.
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传统文学观始终贯穿于中国封建时代的文学艺术中。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具有民族风格、民旗气派的中国戏曲自然也受到传统文学观的影响。在它那鲜明的思想倾向特征中,浸润着民族的精魂;在它那浓郁的抒情氛围中,显示着民族的神韵;在它那温柔敦厚圆满和谐的审美情趣中,闪耀着时代的色彩。中国戏曲这株艺苑奇葩,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令历代无数观众为之倾倒。中国传统文学观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文学观。孔子的“兴观群怨”与“事父”“事君”文学功能说是历代正统文学家所信奉的金科玉律。文学要“劝善惩恶”,要“为时而著”,“为事而作”,要“有补于世”。  相似文献   

18.
序:亚洲的儒家思想的拥护者和北京的现代主义者们在面对西方人提出的一些使他们难以答对的问题的同时仍然十分积极地接受一种经过更新了的儒家思想。“中国历史上的孔圣人是否真存在过?”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他与以他的名子为代表的宗教和道德伦理有多大的联系?”许多受过教育的外国人都认为,孔子是中国文明和宗教信仰的最高象征和标志。如果历史学家所认为的孔子的年代是公元前551-479为正确的话,他仍应同属于希腊诗人手德尔(Pindar)、悲剧作家阿基里图斯(Aeschylut)和哲学家赫勒克利图斯(Heraclitus)的年代。按照传统,…  相似文献   

19.
蕴含深浓的意境是中国现当代小说的重要特征,描写景物是创造意境的必要手段,本文对意境场面中景物描写的艺术手法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20.
该文通过对有关中国园林与儒家思想诸种说法的整理分析,发现中国园林与儒家思想有一定的关系,但并没有目前人们所论证的那样紧密。论证儒家思想与中国园林发生联系的许多理由,有些在理论上经不住推敲,有些并不具有普遍性的意义。文章指出儒家思想影响中国园林的新的途径与新的方式,强调只有将儒家思想中诚敬端正的价值观念贯彻于园林的营造之中,通过在园林中重新发挥传统园林启发智慧、端正心灵等诸多功能,才是中国园林得以发展,充满希望和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