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荣 《老友》2011,(5):69-69
临摹是学习书法最基本、最初步的方法,对初学者提高书法水平行之有效,也是书法学习者攀登书法艺术顶峰的必由之路。所谓"临",就是将字帖置于案前,观察字的形态、结构、笔画,领会其精神,再下笔仿写;"摹",则是将薄纸蒙在字帖上,根据字的大小、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的艺术规律和基本要求。学习任何艺术,也都是分层次按阶段日臻完善、渐入佳境的。学京剧讲究“台上五分钟,台下十年功”;学武术要从运气、蹲桩、拿大顶等最简单的基本动作学起。书法学习也是这样,必须练好基本功,诸如执笔、运笔、笔画书写、结体法则等,然后通过碑帖临摹,慢慢步入艺术大门。这个起步阶段,就是平常说的基本练习阶段,这个阶段的学习内容与基本要求,统称基础书法。基础书法对书法研习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阶段。这个阶段根据学习者的素质与方法的不同,可以缩短时间,但不可逾越。历史上任何一位书法家都是在学好基础书法的基础上,慢慢登上艺术楼台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书法与绘画都是线条艺术,它们是有“血缘关系”的“同源”艺术。绘画源于线条,线条是书法的基本元素,它们执笔、运笔的方式方法是基本一致的,具有共同的规律性。中国绘画对中国书法的渗透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书法创作是参考绘画的审美标准和规律进行的;书法线条的抽象体现在抒情和灵动的形式,它为中国绘画的形神一致、气韵生动的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4.
连江州 《新天地》2016,(11):12-13
中国书法以其独特的形态展示出不朽的艺术魅力.然而,如何评判一幅书法作品的优劣呢?下面的方法是判定的基本标准.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一定具有历史传承性.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流派众多,名碑名帖传承有序,临习古人碑帖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不临习古人的碑帖,仅凭自己的一腔热情信马由缰地书写,是不可能有上乘之作的.  相似文献   

5.
书法作为中国古老的源远流长的艺术,最具民族特色且艺术"纯度"极高,它与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式家居设计有许多相通之处:其一,书法的书写特点与中式家居设计有诸多共同之处;其二,书法和中式家居设计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其三,意境美是书法和中式家居设计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6.
安全需要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之一。以陶渊明所撰《桃花源记》为标志的中国古代山洞故事母题,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安全问题的长期性焦虑,也体现了中国古人安全思维的保守性与消极性特点。《桃花源记》问世以后,这种"洞思维"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山洞故事"也被广泛地复制出来,丰富了中国古代的"山洞故事母题"。这种山洞式的安全思维模式也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文化,进而影响了中国人的民族思维特质。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书法史上,宋徽宗创立的“瘦金体”是在学习“王字”一脉的基础上融汇诸多名家的精髓而形成的一种书体。“瘦金体”书法的艺术特点,一是具有独创性,且能够入古出新;二是其书法在结体和用笔上特征显著,具有可识别性;三是其气象文雅萧闲、率真自然,又兼具帝王风范。“瘦金体”对后世书法的发展影响虽然不大,但是仍有后人薪火相传。学习“瘦金体”书法主要不在于刻意地追摹其结体和笔画上的特征,而是在于追求它内在的精神气息。  相似文献   

8.
邓以蛰对书法意境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现代美学思想.邓以蛰对书法意境理论的贡献,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就"意境"的构成而言,邓以蛰认为有"形"、"意"两个基本因素;其次,结合书法意境的基本构成,邓以蛰就书法意境美的生成问题,紧紧抓住书法形象抽象性的特点进行了深刻、系统的阐发.邓以蛰的书法美学思想及其史论结合的研究方式,是中国美学史乃至学术史上宝贵的思想财富.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书法审美的根源与实质的基础上对中国书法的文化支撑儒释道的审美进行了阐释与比较,提出了书法相对统一的审美观为自然与和谐。并对书法的审美实质、审美意识与方式、审美境界、审美言意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指出书法的审美实质是"精神关照"、审美意识是"澄怀观道"和"澄怀味象",审美方式为"直观感悟"和"味无味"。中国书法的审美境界可分为感境界、知境界、识境界、智境界和慧境界;书法的审美言意是"得意忘言"。汲取古人的智慧采用赋、比、兴的诗性语言来对书法的审美进行阐释,则是书法审美观在书法意象审美中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研究发现,汉字历时三千多年虽经历了符号、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几大阶段,但仍保留着“方块”造型,尤其“点线面体空间”的构成元素与数学中的几何图形有着密切的联系。线——汉字笔画线条与几何学的线概念巧合;面——汉字笔画宽窄变化符合几何学中关于“面”的量化要求;体——汉字笔画字形的立体化符合几何学中关于“体”的抽象概念和图学基本方法;空间——汉字笔画、线形正是构铸了几何空间语言体系不仅与数理几何中的线面体空间等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是沿着几何学的规律发展。由此看出汉字的几何性质在书法教学中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启功先生在<论书绝句>及其自注、<论书随笔>、<论书札记>中论述了书法的"形质"和"神彩",他对笔法、墨法、笔画、结字、章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富有启发性,其中关于楷书结构中的"黄金律"是他的重大发现;在探讨入帖与出帖,书者性格、品德、年龄、心态与书法作品之关系时,他结合自己的学书经验,提出了许多宝贵的见解;他崇尚天真自然之趣,赏爱碑帖中的优美文辞,认为书法审美中存在着主观随意性.  相似文献   

12.
书法是艺术的一个门类,人们普遍认为,书法是中国艺术的核心,体现了中国艺术的本质精神,有着与其它各门艺术相通的最基本的审美规律,正如美学家李泽厚先生所说: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不懂得书法就不能真正地理解中国艺术。我们在这里讨论的书法,正是这种意义的书法艺术,与文字书写的实用概念不能混谈。 什么是书法,古今有许多人从不同角度作了许多不同的阐述,见仁见智、聚讼纷坛,莫衷一是。定义书法,涉及对书法美本质的认识,因为本质决定定义;同时还关联到书法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苏轼的书艺与书法进行了研讨 ,指出 :苏轼圆劲秀逸的书法风格妙在笔画之外 ;苏轼论书崇尚意趣 ,主张要有韵外之致 ;苏轼首次提出书法须“技道两进”的论点及“论书及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正弦函数剖析了书圣王羲之的作品──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正弦函数所具有的波形结构和周期性变化等性质,在冯摹兰亭中明显地、生动地体现了出来。整篇行尾字的连线、一行中字的中轴线的连线、字中的某些笔画、某些笔画的起笔部分分别呈现出大、中、小、微四种尺度的波形结构。作品中字的大小、字的轻重、字间的疏密均呈现出周期性变化。本文还分析了“带”、“妄”两字的美学特征。将书法与数学联系起来加以研究,有助于加深对书法的理性认识,特别是对书法具有抽象性这一方面的认识。另外,对临摹、欣赏、创作书法作品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游记中的环境伦理思想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以坚持整体的自然观为哲学基础,以崇尚和谐的人地观为基本取向,以关注人的精神生态为独特视角。中国古代游记中蕴含着丰厚的环境伦理学思想是古人在旅游审美过程中形成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初步思考,揭示和体现了人与环境的和谐、融洽与亲和,强调人应该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挖掘和活化这些宝贵资源,对于走出当下的生态困境,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艺术家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内心"的和谐为宗旨的中国哲学,渗透到艺术创作的精神领域。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书法和诗歌,体现出传统哲学生命理念中强调个体生命和精神自由的精髓,两者在含蓄蕴藉的审美旨趣上相互融通,书法作品给诗歌意境的阐发和拓展开辟了无尽空间,诗歌意境对于书法创作进行了诠释和解读;同时,作为不同的艺术形式,两者又大有异趣。研究二者的关系,对于书法和诗歌创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邓小平基本理论的阐释,揭示了邓小平理论的鲜明中国特色和所蕴涵的丰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以及她所体现出来的哲学智慧.其中国文化精神的主要内涵体现为"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历史责任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维方法,"革,去故也;鼎,取新也"的革新思想.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初习书法从楷入手,已成为书法练习的圭臬.提出了初学书法应从隶书开始的观点,并从5个方面--隶书用笔相对楷书易学,隶书呈扁平结体和字距宽,行距窄的章法非常典型,隶书用笔中的一波三折对学习书法十分重要,学习隶书进退自如,习隶易见效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进行了较深入的论述;同时,结合作者多年从事书法教学的实践,提出隶书学习"先学笔划、次讲结构、再临碑帖"的教学安排.  相似文献   

19.
《空中之鸟》以纯粹的形式体现了雕塑的三种语言:体感、量感、质感。雕塑是体感、量感、质感的艺术,这句话用抽象的术语表述出来,也就是,雕塑是"存在"的艺术。中国书法的基本精神是"变化",雕塑艺术的基本精神是"存在"。  相似文献   

20.
"气"作为一个美学和文学批评范畴的提出,突出的是中国古代文学那种人化的和生命化的创作特色,这实际上涉及中国古代艺术创造的一个根本,那就是有生气、有生命力的东西,总是最好的东西.以"气"论文,还突出表现了中国古人对文体风格、语言文字声律美的重视,体现出中国古人整体和谐、辨证流转的思维特征.从这些方面,亦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现代文论在价值观念上的重要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