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过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的人,都为笔者塑造两个视钱如命的吝啬鬼而拍案叫绝,为他们尖刻的笔触、辛辣的讽刺而赞叹,现在严监生和葛朗台已作为吝啬鬼的代名词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了。我们若将两者加以比较,找出其异同,有利于更好地把握这两个形象,也  相似文献   

2.
《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因临终前的“两个指头”,被当作吝啬鬼的典型而饱受嘲讽、唾骂。仅以当代为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研所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上写道:“严监生临死时,因为多点了一根灯草,便伸着指头迟迟不肯瞑目,这就不仅仅是严监生个人特殊的性格,而是反映了地主阶级极端悭吝的本质,是具有普遍性的。”——严监生是地主阶级极端悭吝的代表,这就是文研所文学史的概括。游国恩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写道:《儒林外史》“对王惠、汤知县、严监生兄弟这一批贪官劣绅,是无情地揭露和严厉地鞭挞。”——  相似文献   

3.
严监生是《儒林外史》中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形象,多年来,许多评论者一直把他看作是中国文学画廊中的吝啬鬼的典型,甚至把这一形象与老葛朗台、泼留希金这些世界"名角"相提并论。那么,这些评价是否公允呢?这一形象的本质内涵又是什么呢?我们不妨通过人物形象的比较分析,揭开人物的真实面目,以期对这一形象的美学本质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很小就听说了《儒林外史》里的严监生,临终伸出两根指头要赵氏剪灭一盏灯草才肯断气的故事。为此曾无数次嘲笑过这位著名的吝啬鬼。 近日接连从报上看到有人不惜花几十上百万巨资自建活人墓,特别是那个原“国家级贫困县”官员冯文超,历时三年修建极品墓的“新闻”,我不由地产生了逆向思维:如果严监生临终前不是为活人着想,而是从一己之欲出发,要求家人对他的丧事大操大办,好让他到阴曹地府去风光一番,那给人的形象又将怎样?这样反过来一想,倒觉得那吝啬鬼不该全盘否定,乃有不少可赞之处了。  相似文献   

5.
一提到“吝啬克”艺术形象,人们常说到两个人物:一个是葛朗台,一个是严监生。这两个人物虽然生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出自不同作家的笔下,但都以他们各自特有的艺术生命力活在世界文学画廊中。如果将他们二人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出,他俩虽有某些共同点,却也有许多不同特色。我以为将“吝啬鬼”的帽子戴在严监生头上,实在有点冤枉。判断一个人物究竟是不是吝啬鬼,依据什么呢?我认为这个依据也应从评论对象的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凭评记者自己或某个人的主观好恶来定。一个人是否吝啬,最根本的应吉他在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对待金钱的…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莫里哀笔下的阿巴公、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果戈理笔下的泼留稀金以及吴敬梓笔下的严监生 ,堪称吝啬鬼的著名典型。他们生长在不同国度、时代和社会环境中 ,既有突出的共性 ,也有鲜明的个性。为此 ,本文进行了深入的比较论析  相似文献   

7.
在欧洲的剧坛上,有着这样两个著名的吝啬鬼的典型形象:一个是极其贪欲的吝啬鬼,歹毒的高利贷者,而且又是由于受污辱而自暴自弃,极力反抗的犹太人;一个是以贪婪和吝啬为绝对情欲的守财奴,吝啬鬼的形象。这就是世界著名戏剧艺术大师莎士比亚和莫利哀在他们的喜剧《威尼斯商人》和《吝啬鬼》中刻划的两个吝啬鬼的形象——夏洛克和阿巴贡。莎士比亚和莫利哀虽然处在异时、异地,但他们的作品都是时代的产物,各自所刻划的两个形象,既有共同点,又有相异之处。既反映了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阶级本质,又表现了夏洛  相似文献   

8.
法国喜剧家莫里哀笔下的阿巴公,这个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吝啬鬼典型形象,早已为我国人民所熟悉。元杂剧作家郑廷玉的《看钱奴买冤家债主》的主人公贾仁,也是一个吝啬鬼典型形象,就其吝啬程度以及剧作通过这一形象对社会黑暗的揭露批判而言,贾仁不仅毫不逊色于阿巴公,而且可说是更胜一筹。然而人们对贾仁却相当陌生。同是喜剧作品中的吝啬鬼典型形象,他们的差异何在?各自具有怎样的典型意义?为什么阿巴公名扬四海而贾仁即便在本国也默默无闻?这就是本文试图通过对这样两个人物的比较分析而进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叶甫盖尼·涅金作为“多余人”群像的鼻祖,在俄罗斯文学形象的画廊里占有特殊的地位,关于这一形象的 争议却一直绵延至今、从未停止。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从作品的具体内容入手,以人物形象为重心,分析并描述出了奥 涅金形象的思想价值的波动轨迹,以期获得对这一经典人物形象的更深刻、更具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和《儒林外史》同时塑造了两个侍妾形象,即贾政之妾赵姨娘,严监生之妾赵氏。小说家通过这两个姓赵的姨娘,把封建家庭的侍妾形象、社会地位以及她们所代表的侍妾文化,十分生动地展现了出来。赵姨娘有儿子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赵氏没有了儿子,她的命运却急转直下。赵姨娘和赵氏的命运可谓殊途同归。有儿子,并不能改善作为妾的地位,没有了儿子,作为妾的身份却牢不可破。到底是性格决定命运,还是礼教左右人生,比较两个姓赵的姨娘的生命归宿,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11.
从伊朗民族史诗《列王纪》的文本出发,通过对神话、传说部分的具体情节和典型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探究其中所蕴含的伊朗古典治世思想——对圣王治世的追求,并结合“灵光”这一经典概念,进一步考察圣王理想在史诗历史部分的表现,可以看出,在大诗人菲尔多西笔下,灵光下的圣王理想,在事实上回归了自《阿维斯塔》以降它在神话中的最初意味,亦即回归了它的民间性。得灵光,即得民心,得民心者,方得天下。  相似文献   

12.
严监生与葛朗台是世界文坛中具有吝啬特征的两个人物典型 ,人们常常将之相提并论。但两人在相似的行为表象下 ,精神实质是大相径庭的。他们处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语境和文本语境中 ,具有不同的人格。严监生既慷慨又吝啬的矛盾行为取决于他自视低下、胆小谨慎的卑微人格 ,葛朗台的吝啬冷酷来源于他唯利是图的攫取人格  相似文献   

13.
读过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的人一定忘不了这样一个细节:吝啬一生的严监生病入膏肓已不能言语,但“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里拿出来,伸出两个手指”,旁人不解其意,大侄子、二侄子、妈妈相继上前猜测问话,均被否定。最后还是赵氏理解老爷,她走过去把灯芯“挑掉一根”之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  相似文献   

14.
辛克莱.刘易斯的《巴比特》通过对巴比特这个典型形象的成功塑造,敏锐地揭示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物质至上的商业社会对人性的剥夺。巴比特痛苦地彷徨在"喧嚣的20年代"所提供的富裕的物质文明与困顿贫乏的精神世界之间,无法挣脱商业习俗对他的羁绊。这一经典的人物形象在今天的商业化社会中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提要]英国童话《彼得·潘》是一部引发众多争议并在文化语境的变迁中不断衍生新话题的儿童文学经典。重新解读这一经典的目的是从儿童文学本体层面考察其美学特质,重估其在世界儿童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这部童话在形象欲望、情节模式、叙事方式、内蕴指向上都隐藏了含混其中的矛盾,二元对立的异质元素交叠变奏,使得思想和艺术充满张力。虽然故事的情节表层设置了童年和成年的界限,但真正的讲述却打破了童年和成年的分野,混合了浪漫主义的诗性建构和后现代主义的祛魅解构,从内容到形式都呈现出关于童年阐释的微妙的悖论性,印证了悖论美学是看似简单而实质复杂的儿童文学的本体特征。  相似文献   

16.
古典名剧《看钱奴》改编札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在莫里哀的《吝啬鬼》问世前 4 0 0年左右 ,中国就有了反映吝啬鬼形象的剧本《看钱奴》了。笔者以“一为二不”为宗旨将之改编的昆曲本 ,作了“昆剧走向观众 ,观众走近昆曲”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娜拉"形象出自挪威现实主义戏剧大师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1918年,《玩偶之家》登上了中国舞台,一时间,"娜拉"成为了中国"五四"时期妇女解放的精神楷模,对中国"五四"文学中叛逆女性形象有着原形意义。立足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历史语境,通过对"五四"时期中国文学作品中叛逆女性形象的代表类型的分析与比较,再次探究与思考了这一经典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大陆高校历史系的教师讲授“中国历史文选”,大多依托周予同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文选》。与这一教材密切相关的还有在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开设的同名课程,教材编纂有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而故事里还套着一组课程讲授的情节。本文尝试在前一篇《经典创造与学术传统》分析论证的基础上,以更生动有趣、更感人的口述回忆,特别是利用上海档案馆的档案资料,同时结合自己亲身经历,阐述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以周先生引领的复旦大学历史系的教学团队,在亦教亦编的过程中,如何完成《中国历史文选》这一教材的编纂和修订,以及通过“中国历史文选”这一经典课程的教学,展现教材编纂和教学实践互动的关系图谱,引导出更有意义的问题。“中国历史文选”这一经典课程的教学以及教材的编纂,已成为体现复旦严谨、求实、创新和批判这一学术传统的经典案例。  相似文献   

19.
对于莎士比亚的喜剧杰作《威尼斯商人》,人们过去大多限于论及其戏剧情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矛盾而复杂的“吝啬鬼”典型夏洛克的成功塑造。本文则以对鲍西娅之父这一艺术形象的具体剖析为切入点,从戏剧美学的理论视角出发,就有关戏剧中的“幕后人物”问题展开一番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婚姻保卫战》的热播,女权意识与男权传统这一经典的话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该剧对传统的女性和男性形象进行了时代新演绎,弘扬了女性追求自由、反叛夫权的独立意识。表面上看是女权突围男权的成功典范,实则在故事讲述中流露出对男权话语的心悦诚服,男女平等的虚浮美丽背后却只是错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