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间人物"是"十七年"小说创作中的一个特殊存在,作为一个文学族类,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学的一道亮丽景观,但从现象形态与创作主体角度审视,反映了那个时代作者的一种言说与形象表达,也是当时有见识的作家们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客观认知与艺术解读,是特定历史语境下作家感知生活、表现文学"人学"思想的一种话语策略。重新审视这一现象,或可使我们重新认识那个历史时段文学的创作价值。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和新媒体硬件终端的不断升级,新媒体的形态已越来越丰富,传播实力日渐增强,显示出其在媒介领域的主流地位,传播进入一个新媒体的时代。新媒体时代受众的心理特征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其能动性在新的传播语境中不断加强。对于广告信息传播而言,在新媒体时代理应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改变在传统媒体时代形成的广告传播模式,借助新的传播手段和渠道,实现广告信息的精准传播与有效到达。  相似文献   

3.
考察郭沫若知识分子身份的早期构建,不能忽视美国文学的影响。通过分析郭沫若接受美国文学影响的多元语境,以及惠特曼、辛克莱与郭沫若的新诗人身份、革命文学家身份构建之间的关系,认为研究美国文学在郭沫若的知识分子身份早期构建不同阶段所产生的影响时,既要分析郭沫若身份认同及其认同变化的表现形态,也应注意"变"中的"不变"成分以及"不变"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4.
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在经济上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文艺发展日益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特别是在当前消费语境下,文艺的发展呈现出了一种纷繁复杂的现状。网络文学盛行,文学在传播媒介、语言、题材、作者和读者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经典的命运是悲惨的,许多经典作品被无情地解构,其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对其评价也应公正、客观。文学进一步被快餐化,文学成为了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快餐式消费品。文学的非政治化日益突出,创作和接受都表现出了一种政治冷淡症。这一切成为了当前消费语境下文学发展现状最好的描述和概括。当前消费语境对文艺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90年代”这一语汇不只是一个时间概念,它更是一种时代风尚、潮流、趋势等诸种特征的总汇。90年代中国文学话语的特征是:1.话语格局的多样化;2.语境的碎片化;3.话语关系的演变,即作者写作与读者阅读的关系,就是作者是以教化、训诫、鼓励读者为己任;4.批评的尴尬,它难以使作者满意又对读者有教益;5.文学的图像化追求;6.政治话语支配转为商业话语的渗入;7.深度美学转为“镜式”美学;8.失语状态下的话语,即作者在创作时,有时就真的有不知道自己应怎样言说才好的感觉。这种即时性的审视可能给未来几年的文学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社会消费的规律以及消费群体的变化,对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潮传播有很重要的影响。随着媒介多样化和传播形式多样化,文学作品的发行、图书市场的导向、读者的消费倾向都会有一系列的连锁反应。"80后"文学现象,具有消费时代文学的各种表征,充斥着奇幻、时尚、疯狂、暴力、抗争、忧愁等描写。面对中国经济社会特殊语境中的新文学现象,文学批评界应了解它的出现和存在,发现它的内在运动规律,而不应该用旧的文学功能、文学本质、文学活动的观念看新的文学现象。"80后"文学凸现了消费时代所特有的生活特色和文化特色,是消费时代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7.
商业文化语境中读者、作者、编者心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商业文化语境中艺术生产已归化为商品生产,读者、作者、编者的文学心态发生了根本变化.文学写作与读者之间已由原来的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转变为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出版者则成为生产与消费的中介,"读者选择"与"引导消费"成为文艺市场的主要动力.作为消费商品的文学艺术,其最终价值的实现是读者的购买行为."文化工业"时代的读者是平面、浮躁、感观与一次性的.即时的感官消费是他们当下最佳的文化消费状态.这种消费时尚对于作家创作的意义在于读者对于作家与作品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作者和读者,他们在参加文学活动时,总是会带上一己的艺术审美情感,这种艺术情感不仅与普通情感具有明显差别,其审美形态在文学活动中也表现出情景交融、情义相通、情理相生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9.
主要研究英国文学欣赏和研究中的语境问题。作者首先对语境的范围作了五个方面的划分 ,即文类语境、作者语境、文化语境、历史语境以及中国语境 (读者语境 ) ,从而就不同语境在文学欣赏、解读和学术研究中的作用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指出在强调语境作用的同时 ,还应坚持严谨的文本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各种文化叙事抢占大众文化视野的时代语境下,文学需要对自身形态进行调整和重塑。"影视文学"以借助影音符号为前提的叙事语境、读图与语言文字相结合的叙事面貌、兼容文化信息的叙事容量等叙事特征拓展了文学叙事的能力,打破传统小说叙事的成规,带给文学尤其是小说的审美以新鲜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