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网络分析法的逆向物流回收模式选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为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增加顾客价值,越来越多地开始意识到逆向物流回收的重要性。在逆向物流回收模式选择过程中,需要考虑大量定性和定量因素,其中有些因素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随机性的特点,而且因素间可能相互影响,因此对物流回收模式的准确选择评价比较困难。网络分析法(ANP)是在AHP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新的决策方法,该方法考虑了不同层次之间的信息反馈与同一层次元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为此,将网络分析法应用于物流回收模式选择评价,从经济、社会及技术三个主要方面考虑,提出了基于网络分析法(ANP)的评价选择模型。应用实例表明,ANP方法可有效地解决逆向物流回收模式选择问题,并使决策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我国废旧手机回收的现状,提出了生产商延伸责任制下手机逆向物流渠道构建的三种模式,即手机生产商直接回收模式、手机生产商委托零售商或电信运营商回收模式、手机生产商委托第三方逆向物流服务提供商回收模式。手机生产商选择手机逆向物流回收模式应综合评估回收渠道成本控制能力、逆向物流资源状况及管理能力、社会第三方逆向物流服务能力、与通信运营商的合作状况等因素,构建最适合的逆向物流回收模式。  相似文献   

3.
逆向物流是以重新获取价值或有效处理各种废品为目的,有利于回收处理铝产品,同时也减少用铝矿生产原铝所带来的能源耗费和环境污染问题。本文根据铝制品的特点,在分析铝的逆向物流的制约因素的基础上,进行了铝的逆向物流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企业逆向物流面临的挑战入手,总结了逆向物流的主要运作模式及各自的优势,并在综合考虑影响逆向物流效果的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了逆向物流模式选择的决策流程图,以帮助计划进入逆向物流领域的企业做出抉择。  相似文献   

5.
逆向物流网络柔性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单个企业、联盟企业和逆向物流网络柔性的比较,给出逆向物流网络柔性的定义。从回收、退货、召回逆向物流的不确定性等外部因素和逆向物流网络节点的规模、节点之间的空间排列及关系程度等内部因素两个方面,分析影响逆向物流网络柔性的因素。研究表明,可以通过提前处理、合理设置节点、建立柔性合作机制等途径提升逆向物流网络的柔性。  相似文献   

6.
报废汽车回收业作为"汽车后市场"的一部分,因其丰富的可循环利用的资源而蕴含巨大的经济价值,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针对报废汽车企业逆向物流绩效评价的实际需求,建立基于GA-BP(1)的报废汽车企业逆向物流绩效评价模型,选取A企业进行实证分析,并基于仿真值与实际值的比较,验证构建的绩效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根据运算结果分析和企业存在的问题,报废汽车企业应采取加强技术投入、加强企业风险管理、加快报废汽车逆向物流网络的构建等措施,实现逆向物流的绿色化。  相似文献   

7.
制造行业的产品再回收对于制造企业来讲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当然对于汽车制造企业来讲也是一样。本文针对废旧汽车再制造的相关特点,以汽车制造企业为案例进行独立废旧汽车供应链逆向物流LRIP模型的建立,在对模型算法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逆向物流LRIP模型的验证。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更快地实现国家规定的循环经济目标,当今企业也积极参与建设逆向物流工程。库存问题是逆向物流研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在采用Agent的建模思想基础上,充分考虑影响逆向物流供应链库存管理的各种复杂因素,抽象出交互、制造商、销售商、回收、信息和设计商等六大供应链逆向物流功能,由此组成供应链逆向物流库存系统的六类Agent,从而建立了基于Multi—Agent的逆向物流供应链库存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9.
针对回收网络中的不确定性,研究模糊环境中逆向快递包装物流网络优化问题,建立快递包装逆向物流网络的模糊规划模型.以总成本最小化为模型目标,利用梯形模糊数表示回收中转站回收量、回收时间和回收中转站丢弃率的不确定性,对于梯形模糊数采用模糊机会约束规划进行处理,对快递包装逆向物流网络中各回收点间收集路线规划问题和回收中转站的选址问题进行整合优化.分别采用传统算法和混合智能算法对实例进行验证,并对影响快递包装回收网络结构的置信度参数的改变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徐一红 《东方论坛》2007,(5):118-122
环保和贸易壁垒促使我国家电行业建立废旧产品的逆向物流平台,生产者有三种逆向物流平台可以选择:其一,通过由社会或国家投资建设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系统;其二,通过行业联盟建设专门回收处理系统;其三,自行建立回收处理系统网络。企业应根据自身生产方式、配送模式及废旧产品特点进行选择。现阶段对国内平台应首先依赖社会或政府的回收处理系统,国外平台依赖第三方或者与国际大公司建立战略联盟。长远来看,发展与竞争寡头地位的需要,企业应建立自己的逆向物流系统以更好地整合供应链和提高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目前,废旧家电回收处理已成为全球实现资源再利用的共性问题,建立废旧家电逆向物流体系迫在眉睫。选取经济效益、管理水平、社会效益3个方面的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360度反馈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对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构建起比较完整的废旧家电逆向物流评价模型,并通过算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在网络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如何处理产品逆向物流,已经成为一个影响自身发展的棘手问题。目前,企业降低成本的空间越来越小,要想生存发展,谋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利用在网络、成本、技术等具有优势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业务外包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此,为促进资源的回收利用和企业的发展,需大力发展第三方逆向物流。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废旧汽车企业逆向物流流程及其绩效评价环境,结合企业逆向物流绩效评价的目的,以绿色理念为指导,提出废旧汽车企业的逆向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GA-BP的废旧汽车企业逆向物流绩效评价模型,并以A企业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废旧汽车A企业输出样本的实际值和仿真值基本一致,表明通过 GA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可以提高仿真的精度,体现了指标选取和模型构建的有效性,可为解决废旧汽车企业逆向物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新思路,有助于废旧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研究循环经济下逆向物流活动中政府与企业的行为关系。分析了逆向物流活动中政府与企业存在的信息分享情况,拓展了传统的委托代理模型,认为激励合同的设计应该考虑行为双方对自然状态项不同认识的情况。以参数化例子阐述政府根据企业逆向物流活动设定激励合同的内容。研究结果表明:逆向物流活动中,政府与企业具有委托代理关系,并且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企业的最优努力水平是成本系数和奖惩因子的比值;政府设定的奖惩因子是成本系数、风险规避量以及自然状态项方差的递减函数;合理的激励合同实施可以使政府和企业明晰各自的成本、收益以及风险。最后论述了该研究对逆向物流活动中政府和企业行为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平衡计分卡的基础架构建立逆向物流企业的绩效评估模式的战略基础;基于因子分析法建立了客观性的关键绩效指标选择机制;用网络分析法(ANP)建立了平衡计分卡的关键绩效评估指标的权重确认机制,以整合各评估构面的信息,从而构建了完整的逆向物流企业绩效评估模型;以案例说明该模型可作为逆向物流企业的运营战略决策和调整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逆向物流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其运作效果直接影响到循环经济战略的发展与推进.文章在构建逆向物流系统结构框架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由处理商、回收商和消费者构成的逆向供应链模型,利用Stackelberg博弈思想分析并求解出处理商主导下的逆向供应链上各个参与者的利润函数值;最后,利用Lagrange中值定理找出了处理商与回收商的合作区间,得出了逆向供应链上企业间的利益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17.
第三方逆向物流供应商的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分析了逆向物流的产生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在将逆向物流业务外包时的决策选择程序,阐述了外包的优势,指出传统供应商选择方法的不足,运用模糊评价和层次分析法对备选的第三方逆向物流企业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8.
由于企业对各种废弃物残渣的处理不当,我国的生态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这要求我们要对产品的各种废弃物做好后期处理工作。文章以逆向物流为切入点,对比分析国内外绿色回收物流的发展现状,指出我国发展绿色回收物流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逆向物流的经济价值及管理策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介绍了逆向物流的含义,阐述了逆向物流的经济价值,提出了逆向物流的管理策略。本文的深刻含义在于对逆向物流的有效管理,不仅能保护环境、为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强化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绩效。  相似文献   

20.
组合仓单质押贷款质押率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物流金融是一项创新型的物流增值服务,仓单质押是其中一种重要的融资模式。本文采用copula函数对组合质押商品的价格变动进行描述,通过分析质押过程得出商品价格变动导致的银行潜在损失。沿用Morton信用风险结构型模型的方法,构造了借款企业违约概率函数,进而得出银行信用风险损失函数,最后建立银行仓单质押业务成本函数,通过求解非线性规划确定质押率这一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