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夕 《当代老年》2006,(8):18-19
那天,女儿放学回家,突然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妈妈,我们家有多少存款?”不等我作答,她又继续说道:“他们都说咱家至少有50万元。”我奇怪地看着女儿:“你说的‘他们’是谁呀?”“我班同学。他们都说你一本书能赚十几万稿费,你出了那么多书,所以咱们家应该有50万吧。”我摇摇头,说:“没有。”  相似文献   

2.
你什么时候最想回家探望父母? 每次当爸爸妈妈打电话来问:“什么时候回来?”我会说:“下个星期天吧。”“等工作没那么忙的时候吧!”“迟些吧!”其实,我最想说的是:“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会回来。”  相似文献   

3.
退休后,我和妻子过起了真正意义上的“解甲归田”生活。为了顺利度过“退休初级阶段”,我和妻子制定出了我们的四点生活计划:健点身,做点事,会点友,找点乐。“四点计划”实施几年来,收效明显,我和妻子深受其益。  相似文献   

4.
一语浇心     
有人把幽默喻为生活中的“调料”、事业上的“润滑剂”,颇有一番道理。 据载,主持人问一位参选“香港小姐”的女士:“肖邦和希特勒,你愿意嫁给谁?”那位女士说:“我愿意嫁给希特勒。”满座皆晾。女士柔声细语接着说:“如果我嫁给希特勒,肯定不会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了。”全场掌声雷动,最终她摘取了“香港小姐”的佳冠。  相似文献   

5.
有个已婚男人,夫唱妇随,琴瑟和鸣。一天,有人丢给他一个问题:给你一千块钱,把你老婆借给我一宿,行不行?他立马急眼了,拎起凳子要砸提问者。提问者忙说:“一万!—万怎么样?”说着拍出一万现金。男人一把将钱扒拉到地上,喝道:“放你母亲的屁!”提问者改口:“一百万!”,然后拿出支票来,真的刷刷填上了一百万。男人有点发蔫,愣愣地看着,不知说什么好。  相似文献   

6.
古有“卖油翁”,今有“低碳翁”!说来颇感欣慰:没想到耄耋之龄,竟成了身体力行绿色生活的“低碳翁”!  相似文献   

7.
金婚余兴     
离开了儿孙们为我们举办的金婚喜宴,我和老伴意犹未尽。于是我趁着酒兴.悄悄对老伴说,带你去个好地方怎么样?老伴也有了几分酒意.诙谐地说:“好哇,最好酱油加点醋.来点幽默,再加点浪漫!”我说:“当然!”老伴说:“看你如何导演。”我说:“试试看!”  相似文献   

8.
找零     
傅金凤 《老年世界》2008,(13):18-18
说好了袜子一双12元,可我付了20元钱后,店主翻脸了:“20块一双,没得找了!”  相似文献   

9.
贾乙 《当代老年》2006,(8):34-35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门上,一根铁棒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这时,钥匙来了,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开了。铁棒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的劲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它的心。”  相似文献   

10.
简单的答案     
某位大使向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询问成功的秘诀时,安南讲述了这样一件往事:我至今记得17岁时老师给我们上的一堂课:一天,库马西寄宿学校的一位老师走进教室,手里拿着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他问我们:“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我们齐声答道:“一个黑点!”这时,老师说:“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张白纸吗?在今后的生活中你们可不要这样啊!”  相似文献   

11.
李淑贤 《中外书摘》2007,(10):17-19
溥仪常常带着我一起去看望七叔载涛,哪怕只坐10分钟,也要询问一下身体、生活情况。他说:“只有这么一个亲叔叔了。”婚后的第一个新年,我们又去拜年。载涛很高兴,仍沿袭对皇帝不能直呼姓名而只能讲“官称”的旧礼,称呼溥仪为“大爷”。他也听说溥仪会干许多家务活啦,  相似文献   

12.
识破男人精     
沙加 《女性大世界》2006,(8):134-135
网上流行一个段子:男人请女人去沸腾鱼乡吃饭。点菜时,女人笑嘻嘻地问男人:“你爱我到底有多深?”男人微笑着回答:“已经过水煮鱼了,但还没到龙虾那儿。”不久,他们的爱情就永远停止了“沸腾”。这个时代盛产“男人精”,不见兔子不撤鹰的男人已算不错的。怕就怕,把兔子骨头都嚼了个干净,鹰却还牢牢拢在他手里。对于女人而言,男人为自己花钱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爱的程度。但那边厢,戴军又说了“能挖出东西来是本事,能守住口袋则是原则”。那么,女人该怎样识破男人精,并且充分发挥守紧口袋的基本原则呢?  相似文献   

13.
虎年前夕,我见到百岁寿星吕凤英:“为什么不要别人称呼你。老寿星’厂吕凤英笑道:“大家瞧,上海2009年十大寿星全比我大,北京和全国各地老阿哥老阿姐有这么多,阿拉(我)算老几啊?”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  相似文献   

14.
婆婆在远方     
荆辉 《老年世界》2011,(17):16-16
今年休假之前,老公问我有何打算?我回答:“当然是回山西看咱妈了,还用问吗?”老公讪讪道:“我就是想让你能肯定一下,心里才舒服。”  相似文献   

15.
阿华 《现代交际》2004,(9):56-56
网络族:离开了网络就呼吸困难的“鱼”网名“卡夫卡”的小魏是一条网络里自由游弋的鱼,他自我形容说:“自从16岁那年上了网,网络就是淡青色的水,我就是鱼:在网中,我是精灵古怪的,是高智慧的,是透明的;下了网,我的身体就慢慢浑浊僵硬了。”  相似文献   

16.
现在,社会上敬老助老蔚然成风,老年人常常会受到许多照顾和优待。就说乘公共汽车吧,您一上车就会有年轻人让座:“老大爷(娘),您坐我这里吧!”如果大家没有注意到您,售票员也会为您热情张罗:“哪位年轻同志少坐会儿,给老年人让个座?”此时肯定有好几位年轻人争相为您让座。每每遇到这种情况,老年人如沐春风,油然而生感激之情,感谢的话脱口而出:“谢谢年轻人,给您添麻烦了!”  相似文献   

17.
刘瑜 《女性天地》2014,(7):38-38
我的博土毕业论文淅淅沥沥写了三年,终于快要答辩了。三年来,我慢悠悠地在图书馆、家、河边公园、咖啡馆之间晃。左晃晃,右晃晃,一天写几个宇了事,跟给公社干活挣工分似的。虽然晃晃悠悠,可是三年来,我不辞辛苦地跟人宣称我在“赶论文”。每当有人问我:“忙什么呢?”我就理直气壮地说:“赶论文呢。”  相似文献   

18.
微博上有一段子:“你在香港,我在深圳,只隔一座桥。同为打工者,你月薪两万,我两千。”当时我看了立刻回复:“我在企业,你在机关。我两千,你四千。”现实就是如此无奈。  相似文献   

19.
One:“曲高和寡”型 这类单身女性大都存在“三高”特点:学历高,收入高,社会层次高,她们是坚强的女性,是让男人很难接近,望而却步的女人。“三高”使这些女性择偶标准飙升,同时又由于自身的职业特点失去了部分“温柔”,因此陷入一种暂时难觅理想情郎的感情困境。  相似文献   

20.
有一对夫妻,住在80楼。有一天他们出去爬山,回家后发现大楼停电了。他们只得背着一大包行李爬楼梯。到了20楼的时候,丈夫说:“包太重了,我们先放在这儿,等来了电再坐电梯下来拿吧。”妻子说:“这倒是个好主意。”于是他们把包放在20楼,继续往上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