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由我校文博学院孙志亮副教授等撰著的《陕西辛亥革命》一书(15万字),已于1991年8月由陕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今年是辛亥革命80周年,这部专著的出版,对于纪念和研究陕西辛亥革命,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学术价值。《陕西辛亥革命》一书共分六章,全面系统和具体地论述了辛亥革命在陕西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加以剖析、论证,使人们对陕西辛亥革命有一个概要的了解。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陕西辛亥革命在全国的革命运动中占有重要  相似文献   

2.
陕西是最早响应武昌起义的省份之一,陕西辛亥革命有力地促进和影响了河南、山西、甘肃、新疆等省的革命进程,是全国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界对之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对清廷在因应陕西辛亥革命的决策和举措,似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着墨甚少,这与其伟大的历史地位毫不相称,因此有进一步研究之必要。其实,清廷在陕西辛亥革命的过程中,制造了诸多阻力,采取了多种措施,硬软兼施,妄图剿灭革命,尽管其军事上一度曾获得了很大进展,甚至收复潼关,但革命党人并没有完全气馁,而是继续战斗。最后在南北和谈的大背景下,陕西辛亥革命暂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3.
陕西是响应辛亥武昌起义北方最早的省份,革命波及甘肃、河南,影响至于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在全国具有十分重要和独特的位置.同盟会、会党、新军与陕西辛亥革命密不可分.其中,会党与新军在革命过程中既有积极作用又存在许多缺点和失误.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创立了民国,但由于其本身的软弱性和阶级局限性,致使没有正确对待和处理许多有关革命的根本问题,故而革命的最终失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4.
刊首语     
今年是辛亥革命80周年,陈国庆的《论辛亥革命与传统观念的演变》、张应超的《黄兴与陕西辛亥革命英豪》分别从思想意识演变和陕西辛亥革命英豪的一些实践活动两个侧面,分析了辛亥革命的影响,缅怀了革命先行者的功绩。这就更加使我们认识到,中国近代的历史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责任及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新发现的原始期刊文献论证西北大学前身———晚清西安五学堂参与陕西辛亥革命以及西北大学诞生于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为辛亥革命在西北的研究提供新线索。研究表明:西北大学的陕源前身陕西高等学堂、陕西法政学堂等五学堂均曾爆发以反清、保卫路矿权益为主的学潮,给行将覆灭的清廷以很大震动,是陕西辛亥革命的前奏;西北大学前身各学堂留日学生通过结社、办刊等形式,积极策应陕西反清斗争,还有马步云、张蔚森两位回国留日学生作为陕西代表参加了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并为陕西辛亥革命保卫战筹集军费;陕西辛亥起义的总司令部即设在陕西高等学堂内,教师和学生在组织炸弹队、攻克凤翔城、发动地方起义、维持地方治安、支持辛亥革命后军政府的财政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秦陇复汉军政府的8个部16个正副部长中,5个部都由西北大学前身的学生或教师担任部长或副部长,正副部长中有6位出自西北大学前身;战事甫定,甚至西路战役尚未完全结束,张凤翙大都督即亲任西北大学创设会会长,由五学堂合组创设西北大学,并使其成为陕西辛亥革命失败后存留的唯一成果。  相似文献   

6.
于右任、张凤翙、井勿幕等人,都是陕西辛亥革命名人。由于他们在辛亥革命中的活动涉足全国乃至日本,因此,他们的作用、地位和影响也远远超出陕西,与辛亥革命的重要领导人物之一黄兴的关系均颇为密切。本文主要介绍了黄兴与于右任、张凤翙、井勿幕的关系,为研究陕西辛亥革命人物做出了新的努力,也为研究全国辛亥革命的一些具体活动提供了新的论证。  相似文献   

7.
近现代陕西人民的革命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辛亥革命失败以后,陕西政局也同全国一样处在剧烈的动荡中。茫茫神州,出路何在?陕西和全国的先进人物都忧心忡忡,在痛苦中摸索。正是俄国十月革命的炮声,传来了马列主义,给予了他们以强大的精神武器,帮助他们从苦闷徬徨中解放出来,从而在陕西点燃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火种,开创了近现代陕西革命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张凤翙在甲午战败后走上军事救国道路,历经陕西武备学堂、日本振武学校、日本士官学校的学习,系统掌握了现代军事知识与军事技术.回国后他在陕西新军中历练,成为清末出色的新军军官.1911年10月22日张凤翙响应武昌起义,领导西安新军起义成功并光复陕西.陕西是与湖南同日响应武昌起义并取得成功的省份,也是北方诸省中革命成功的第一个省份,还是革命持续最长的省份,直到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前夕才熄灭战火.张凤翙是陕西军政府首任都督,他在领导西安新军起义和捍卫陕西辛亥革命成果的过程中,在陕西摧毁一个旧世界,创建民主共和的新世界中,立下卓越功勋.  相似文献   

9.
中国“1911”     
从1911到2011,正好是100年。100年前的中国,是个什么样子?100年前的人们,干了什么大事?那一年,发生了一场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革命。因为正值农历辛亥,所以又称辛亥革命。这场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堪称一座里程碑,也是一个新起点。两年前,我曾经专程到武汉,参  相似文献   

10.
辛亥革命是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重大历史事件,对各种政治力量的消长均有重要影响。在这场政治变革中,北洋军人作为从清末新政中发展壮大起来的亦新亦旧的力量,由战争走向共和,由维护清朝统治的重要支柱转变为民国初年维护袁世凯政权的主要力量,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历史选择。作为“北洋三杰”之一的冯国璋是辛亥革命重要参与者,他的政治态度和军事行动对辛亥政局的演变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根据有关史料重新检视北洋新军将领冯国璋在辛亥政局中思想和行动的变化,揭示其由忠君转向共和的心路历程,认为冯国璋的政治抉择不仅为实现辛亥和局贡献了一份力量,也为其在民国初期发挥更大政治作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柏文蔚是安徽早期辛亥革命的重要组织者。首先,他是安徽多个爱国与革命团体的发起人,组织者和参与者,尤其是他创立的同学会是安徽辛亥革命中具有“革命摇篮”意义的革命团体,他在此基础上与陈独秀一起创立了著名的“岳王会”,并领导和壮大了这一组织。其次,柏文蔚是促使安徽多支革命力量沟通、融合的枢纽式人物,其枢纽作用体现在:他是革命党与会党联络的重要人物,军学两界走向联合的纽带,还是皖南、皖北两大地域革命力量融合的桥梁。再者,柏文蔚较早制定和推广了在新军中发展革命力量的策略,是革命派在军队中发展力量的重要推动者。综而言之,柏文蔚是安徽辛亥革命中的关键性人物。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领导辛亥革命是他早期的光辉业绩。在以往的辛亥革命史研究中,一般认为辛亥革命是孙中山等人发动和领导的,但也存在各种不同意见:有的过分夸大个人作用,如说辛亥革命是“由孙文一人领导而起”,①或者说“是极少数的热衷于西方思想的人做出来的事,和人民群众没有任何关  相似文献   

13.
纪念活动具有独特的政治功能和效果。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纪念辛亥革命和孙中山诞辰的活动已成定制。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等对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的历史地位所做的基本评价,为各个时期此类的纪念活动提供了基本依据。改革开放以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纪念辛亥革命和孙中山诞辰活动的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影响之深,可以与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和毛泽东诞辰相比拟。通过这些纪念活动,充分肯定了辛亥革命和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功绩;全面总结辛亥革命和孙中山先生为后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明确表达中国共产党及其所从事的事业是辛亥革命和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建构纪念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的历史记忆,其目的是整合中华民族的各种力量,发挥中华民族的全部智慧,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4.
贵州辛亥革命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第一个特点为,革命的领导者不是一向坚持反清革命的革命派,而是由原主张立宪后转向革命的自治学社。第二个特点为,会党扮演了主要的角色,正如张玉法在“会党与辛亥革命”一文中所述:“在辛亥各省光复时期,虽然在大部分省分,会党只是属于从属的地位,但在贵州、四川、  相似文献   

15.
辛亥革命在政治上的直接后果是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但是,由于对近代中国基本国情以及社会主要矛盾缺乏完全清醒的判断,导致革命党人在辨别敌友这一革命首要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缺陷,这是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根源。辛亥革命历史教训表明,中国革命和建设要获得胜利,首先应从实际出发,认清现实社会的性质及其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16.
《辛亥日志》是一部以日志体形式全面系统地记录1911年发生的重要历史事实的文献性、工具性与学术性著作。该著通过逐日记录辛亥年所发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学术、教育、社团、党派、报刊等各个重要方面的活动和事件,既可以在新旧交替、中外交流的时空坐标中全方位展现和还原辛亥之年的历史场景,也可以通过剖析辛亥之年"历史缩影"而重述历史,还可以通过重塑的"历史群像"来抒发我们的缅怀之情,同时也是对辛亥革命历史经验和教训的一次系统总结与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7.
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一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革命。英帝国由于在华利益的驱使,希望尽快绞杀辛亥革命。作为英国《泰晤士报》的首席驻华记者莫理循,通过袁世凯等密友的关系深深地介入到了中国的政局内部。所以。莫理循自然成为了英帝国在政治上干涉辛亥革命的一个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18.
甘军是西北近代史上一支重要的地方武装力量.势力曾盛极一时,历经回民起义、收复新疆、义和团运动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庚子事变后,因排外而遭到列强的忌恨,在内外压力下被清廷裁撤,势力受到很大的削弱.西北辛亥革命之时,因时势所迫,清廷不得不再次借重其武装以镇压西北辛亥革命.这给当时的甘军余部提供了重新崛起的机会.他们编组军队,率部攻陕、镇压宁夏起义,给当时的西北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正是在西北辛亥革命中,他们完成了由旧到新的转型,成为以后控制西北政坛的一支军阀武装.  相似文献   

19.
张筱萱 《金陵瞭望》2011,(26):46-47
南京是辛亥革命胜利的地方,是光荣的城市。这里长眠着许多辛亥志士.也安居着许多辛亥后人。在钟山脚下。在长江之畔.他们脚踏实地,用辛亥革命精神感召成长中的—代代人——  相似文献   

20.
阿Q革命与辛亥革命是紧密相联的。阿Q革命发生于辛亥革命之中,也只有辛亥革命这样的历史事变才会促成阿Q 这样的“革命”。因此,在一定的意义上说,阿Q 革命反映了辛亥革命的某些本质方面,特别是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弱点和缺点,是辛亥革命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