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当代意识的日益崛起,人们以深沉的目光审视我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历史,从以往沉痛的教训之中,深切地意识到许多旧有的文学观念必须变革,方能建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体系。基于此,刘再复同志提出了一个长期被忽视了的重要理论课题——文学主体性问题,引起了文艺理论界的极大反响。人们纷纷著文,对这一课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刘再复同志关于文学主体性的论述不乏精辟之见,但也存在着一些纰漏,使得其理论缺乏周密性和完善性。感于此,笔者不揣冒昧,提出自己一管之见,以就正于专家学者。刘再复同志在《文学研究应以人为思维中心》一文中,  相似文献   

2.
在文学的主体性问题上,向来存在着马克思主义同非马克思主义的尖锐对立。刘再复的《论文学的主体性》在一系列根本问题上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甚至同马克思主义唱反调。本文就人与文学问题剖析刘再复的“文学主体论”究竟宣扬些什么观点。 1 刘再复的《论文学的主体性》开宗明义强调“人”、“人的主体性”,因此有必要先弄清楚他所说的“人”,“主体”或“主体性”的含义是什么?“文学是人学”又是什么解释? 在《文学研究应以人为思维中心》一文中,刘再复讥讽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人”的观念是“忘记了社会是‘人的社会’,即社会是以人为主体,以人为中心的社会”,是“见  相似文献   

3.
刘再复同志《论文学的主体性》等系列文章发表后,在文艺理论界引起了震动。它提出的问题和某些观点,对于改变人们习惯的单一的思维模式,拓展文艺理论的研究空间,乃至改造我们的“国民性”,都有着积极的意义。诚如许多同志所指出的,刘再复同志的文章显得匆促,有许多不够准确、不够严密的地方,这不仅影响了其立论的科学性,还容易被人误解,引起不必要的笔墨官司。本文拟就刘再复同志忽略了的问题——文学的外部规律与文学的主体性关系问题,提出一些意见,希望能引起大家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进一步的研究,以求得对文学主体性问题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九月上旬,河南省作家协会和我校《大学文科园地》杂志社联合举办了“文学主体性原则”讨论会。会议就文学理论家刘再复同志关于文学主体性原则的系列论文,和陈涌同志对刘再复理论的批评文章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发言的大多数同志肯定了刘再复提出“主体性原  相似文献   

5.
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施行,改革之风吹响各个领域。在革新的浪潮中,各种各样的文章发表,有各式各样的观点“亮相”。一九八五年第六期和一九八六年第一期《文学评论》刊载了刘再复同志的《论文学的主体性》。这篇文章已在理论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激发了一场争论。刘再复同志的文章,对于开拓文学研究的思维空间,探索文学观念更新的途径,都是有价值的。不过,读完论文学主体性的文章后,觉得他的文章仍有许多可商榷的余地,因而不揣浅陋,提出来讨论。  相似文献   

6.
关于文学的内部规律和外部规律问题,陈涌同志和刘再复同志的某些观点迥然不同。刘再复同志在《文学研究思维空间的拓展》(《读书》1985年第2期)中是肯定文学存在内部和外部规律的;陈涌同志在《文艺学方法论问题》(《红旗》1985年第8期)中也认为文学存在内部规律,但对文学的外部规律没有进行论述。他们的根本分岐在于怎样看待“文学与经济  相似文献   

7.
刘再复提出的人物性格二重组合论,将人的本质抽象化,否定了人物性格的社会本质与丰富性,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典型性格塑造的理论,而且不符合文艺创作的实际。刘再复还把对人自身的认识、人的观念,说成是文学变迁的基本动因。他的这一观点,既违背了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也不符合文学发展史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潘艳秋:刘再复同志吸收了当代科学研究成果,运用新方法论提出了人物性格二重组合原理。这是文艺理论园地的一个新生事物,它冲破了以往典型研究单一化的樊篱,在许多重大文学观念上都作了大胆的革新。这无疑是很有意义的尝试。刘文认为人物性格是由正反两极构成的,从个人和人类社会总体的关系来看,有肯定性和  相似文献   

9.
刘再复同志的文章《论文学的主体性》发表后,引起了颇多争议。争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人的主观能动性、文艺的规律、文学同经济基础及上层建筑其它领域的关系等方面。本文的着眼点不在于这场论争,而在于探讨文学的主体性主要集中在哪里、主体  相似文献   

10.
《文学评论》一九八五年第五期和一九八六年第六期先后分两期刊出了刘再复同志的文章《论文学的主体性》。文章认为,“文学的主体包括作为对象主体的人物形象,作为创造主体的作家和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和批评家”,并认为,在当今的艺术活动中,这三方面的主体已全面削弱或丧失,并对这种主体及其如何复归避行了全面的论述。其后不久,陈涌同志和姚雪垠同志先后在《红旗》上发表文章,对刘再复同志的反映论和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展开了批评和提出了质疑。①陈姚二同志的三篇文章发表之后,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我在多次阅读和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表述了他的文学观念,即文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一文学观念是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学观念,并融汇了中国古典美学的优良传统。它既不同于传统的再现论,也不同于新生的表现论,而是兼有二者之长、注重审美特性、比较全面的文学观念。过去我们偏重讲文艺源于生活的一面,今后应着重研究文艺高于生活的一面。这是经得住历史考验的文学观念,对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和繁荣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再复同志《论文学的主体性》等系列文章发表后,在文艺理论界引起了震动。它提出的问题和某些观点,对于改变人们习惯的单一的思维模式,拓展文艺理论的研究空间,乃至改造我们的“国民性”,都有着积极的意义。诚如许多同志所指出的,刘再复同志的文章显得匆促,有许多不够准确、不够严密的地  相似文献   

13.
刘再复同志在开拓思维空间、革新文学观念方面所进行的系列探索,给文学理论的研究带来了一些新的气象。然而,随着这种探索的展开和深入,刘再复同志在方法论上却表现出了另外一种片面性倾向。这种片面性倾向,在他的《鲁迅美学思想论稿》中已初露端倪;到了他提出“二重组合原理”模式并对这一模式进行系统的哲学论证的时候,这种片面性倾向便获得了一种装饰有某种辩证色彩的理性形态。当然,在克服曾经猖獗一时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新的理论探索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摇摆、偏差是在所难免的。但是,无论对这种摇摆、偏差作怎样的积极估计,它们毕竟只是理论探索所产生的一些消极的附产品,而从哲学上看,这些附产品还仍然植根于形而上学这块僵化的土壤里。笔者认为,刘再复在方法论上所表现出的这种片面性倾向,是值得提出来商榷的。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历来肯定人的主体地位,它的主体性理论同唯心主义和人本主义有着根本的分歧。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都在不同的范围和层面上阐述了文学主体性的内涵,提出和解决了创作主体和表现主体、服务主体三者统一的一系列课题,保证了人民大众在文学艺术中的主体地位。刘再复的文学主体性理论根本漠视人民大众的主体地位,鼓吹文学上的唯心论和唯我主义、非理性主义,反对辩证唯物论的能动反映论,企图根本改变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观念、价值观念和文艺观念,诱导社会主义文艺向个人主义、自然主义和颓废主义蜕化和堕落,从而改变其性质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组织了关于文学主体性问题的讨论。本刊编辑部陆续收到卢丹、吴艳、吴凤祥、方万勤、范步淹、殷安建、张维麟、姜弘等同志的发言来稿,鉴于篇幅有限,未能一一发展,兹将来稿中的主要观点综合简介如下: △文学中的“主体性”原则的提出,是新时期文艺理论工作上的一次突破,不应仅仅看成是刘再复个人的见解,它实际上是我国新时期文学活动进程中客观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文艺理论工作者和一切关心文学活动的人都不应回避,也不可能回避的问题,对它的深入探讨,无疑是有助于新时期文学的健康发展的。我们应该把这个讨论坚持下去。  相似文献   

16.
西方文学如果从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德斯算起,已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中,读者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曲折多变的历程。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人们对读者具有不同的看法。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确立了读者的主体观念,即立足于重视读者的地位、需要、趣味、独立性的基础上,全面地论述了读者问题。回顾西方文学中读者观念发展的过程,就会发现,马克思主义的读者主体观念的确立,实属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7.
文学观念问题是文学的基本问题。当前文学界在关心和议论文学观念的“更新”问题。有人提出:“传统的理论观念和方法需要更新,不仅因为其中包含着许多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成份,也还由于马克思主义本身需要不断吸收营养,吐故纳新”。对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来,关于人物形象塑造中的“复杂性格”问题的讨论,引起了不少评论工作者和作家们的关注。刘再复同志《论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等文章发表后,更引起了强热的反响。现将部分文章的观点略作整理归纳,供读者参考。一、刘再复认为:任何一个人,不管性格多么复杂,都是相反两极所构成的。性格的二重组合,就是性格两极的排列组合,这些性格元素又分别形成一组一组对立统一的联系,即形成各种不同比重、不同形式的二  相似文献   

19.
在大众文化泛滥,文学边界扩张的文化环境中,“审美意识形态”论成为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文章剖析了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意识形态与“两个尺度”的内涵,认为“审美意识形态”论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文学观念的。在当前语境下,马舍雷和伊格尔顿的文学生产理论为我们研究文学意识形态的存在方式提供了有益的启迪。另外,“审美意识形态”论既有它的历史针对性,也有其当下的现实关怀,我们应当充分理解这一论题所蕴含的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文论界沸腾起来了,人们说:“八五年是‘文学研究方法年’,明年将是‘文学观念年’”。文学的研究方法和文学的观念似乎要洗心革面脱胎换骨?何等的有趣,又何等的新奇! 为什么文学的研究方法的探讨会如此夺目地吸引了人们的注意?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刘再复对此作了几个方面的考察:第一,文学研究方法的变革具有广阔的文化背景,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